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臣 > 第七十一章 兵连

第七十一章 兵连

    话分两头,在夏都以及北三州风起云涌之时,胡轩一行人已经抵达了太玄州最西边的一个郡--玄英郡。

    这条路与胡轩来夏都时不同,来时走的是玄天郡直接进入丘陵郡,回永州时却是绕了一些弯路,走到了玄英郡境内。

    这是因为在丘陵郡时,众人遇到了张许仁派来的家人张起,带来了张许仁的亲笔书信。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求张许义和张许礼带人前往金安关,景王和瑞王将要起兵,对夏都发动攻击,希望他们二人带领羽林卫前去帮忙。

    张家兄弟收到书信,当即决定率军前往金安关。胡轩虽是有些不愿,但能用的人手太少,其中大半还因为行军的缘故被分散在各处,所以胡轩还是跟着羽林卫一起向金安关进发。

    直到行军到了玄英郡境内,在六英县安营时,胡轩这才让林旭和陆凯把所有人召集到了一起。

    “将军,我们真的要去金安关吗?”人刚刚到齐,陆凯就问了一个众人最想问的问题。

    说实话,他们都不是很愿意去金安关,他们大多数是东三州出身,家人和袍泽都在永州和太玄等地。到了金安关,人生地不熟不说,他们的人数还这么少。金安关上大官上将一大把,他们的主将胡轩只是中郎将,扔到金安关里怕是连点水花都没有。

    “你们的意思呢?”胡轩环视一圈,目光最后停留在了陆凯的身上。

    “将军,末将认为,将军应该回永和城,而不是去金安关。”陆凯想都没想,直接回答到。

    “将军,我等也是这个意思,去了金安关,就凭我们这些人,将军在那里也说不上什么话,倒不如去永和城,最起码在那里,整个个武略营都是唯将军马首是瞻。”孙二虎、林旭和丁三等亲卫营老人也劝说到。

    “我去和二哥三哥说说吧,永州那边我也不太放心。”说着,胡轩就站了起来,向中军走去。

    “什么?你要离开?去哪?”张许义不解的问到。

    “按原定计划,去永州!”

    “不行!你一个人去永州,我不放心。”张许义坚决反对。

    “舅母、许妍她们都在永州,我不去让她们自己在那边,我才是真的不放心。”

    “二位殿下和大哥都在金安关,我们一起过去,攻破景山关,直捣夏都都不是什么问题。到时候,咱们再把小妹和周姨接回夏都,到时候我做主让你和小妹完婚。”

    “二哥!你想的太简单了,景王瑞王手下才多少人?想攻下景山关?只要夏都那伙人脑子没问题,李云熙陈铭随便一个人镇守,景山关都足以守住一年。一年的时间,夏都方面能够从其他各州调动超过三十万人攻击北三州。以北三州的人力物力,能挡住几次进攻?”

    “刘氏弑君,天下共诛之,二位殿下已经通告天下,各州必然响应,你把这个算进去没有?”

    “张起送信到这里已经有一天多了,除了传来的二位殿下起兵,三州响应之外,二哥还听到哪个州响应二位殿下了?天下十三个州,有五个州的刺史出自刘氏门下,剩下的八个,还要去掉最近撤销刺史职务的太玄等三州,只有两个州的刺史还算是中间派。二哥!你认为,太玄等三州是会响应二位殿下,还是会帮助夏都。”

    胡轩的话让张许义略微冷静了一些,半晌后,张许义才开口说到。

    “既然东三州要帮助夏都,那你去永州岂不是自投罗网?”

    “小弟去永州,刘观泉就不敢大肆派兵援助夏都,足以缓解二位殿下所受到的压力。若是他们二人能与恒王合作,那就只剩下南北那几个州会出兵了。这样的话二位殿下的胜算会大上不少。”在胡轩看来,所有人扎堆在一起起到的作用,远不如分散开来,起到的牵制作用大。

    “你说的倒是也有点道理,只是你的人太少了,怕是牵制不住刘观泉的永州兵马。”张许义想了想,也同意了胡轩的看法。

    “永州军内部不是铁板一块,武襄军和骁武军和刘家绝不是一路人,曾将军虽然一向中立,可他们曾家和许家一样,是绝对忠于皇室的,至于如今的局面,曾善庆会支持谁,就看两边谁出的条件更能打动曾善庆这个老狐狸了。”

    “那好吧!到了永和派人给我们来信,等到我们兵临夏都城下的时候,我会派人到永州去找你。”张许义拍了拍胡轩,离开了中军。

    “二哥!事情不会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如果只有景王一人,小弟也会与你们同行。现在是景王和瑞王两人一起举事,西边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态度的恒王,他们兄弟三个不自己争起来就算是你们的运气了。”

    骑在马上,想着和张许义张许礼分开的一幕,胡轩不免有些伤感,这一分别,想要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或许,这一次分别,就是永决。

    “将军,玄英太守带着几个玄英郡的郡兵来了。”林旭骑着战马,快速的跑到了胡轩的身边。

    孙二虎的伤还没完全好,丁三在后面负责监视有无追兵,林旭就只能是作为前哨的探子了,这也是林旭最擅长的事。

    “玄英太守?现任玄英太守是谁啊?”胡轩很奇怪,玄英太守是谁他也没打听过。

    “他说是将军的故交,还说将军一见此物就知道他是谁了。”林旭伸手递给胡轩一柄匕首。

    “是李迅大哥!没想到他现在已经是玄英太守了。”胡轩一眼认出了这柄匕首,正是当年和他一起救下朱以丹的五军都督府校尉李迅随身佩戴的,当年胡轩曾经见过一次,还拿在手里把玩过。也对,玄英郡是朱以丹的封地,李迅又是平安王府出身,担任玄英太守在正常不过了。

    “快请!不,我自己过去吧!林旭,带路。”胡轩纵马越过林旭,招呼林旭跟上。

    骑着马快速奔驰了约两三里,胡轩就看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骑在战马上,身后跟着几个郡兵打扮的士卒。

    “李迅大哥!数年不见,别来无恙!”胡轩在马上向李迅拱了拱手。

    “胡老弟别来无恙啊!原本以为你们不会经过玄英郡,没想到还是折了回来。”李迅在马上略微回礼,开口说到。

    “李大哥如何知道小弟要经过此处?”

    “你们一行上万人,浩浩荡荡的在太安州和太丘州一路向东,老哥我想不知道也难啊。更何况,世子和大都督都给老哥我传信了,要是在玄英郡遇到你们,就放你们过去。”李迅看了看胡轩身后跟上来的士卒,不解的问到:“怎么就这么点人?羽林卫呢?”

    “景王和瑞王二位殿下在金安关举事,许仁大哥也在那里,所以二哥三哥带着羽林卫和安山关的守军前去投奔了。”胡轩回答了李迅的疑惑。

    “原来如此,那你就带着这点人回永州吗?现在的太玄永州一带可不太平,听说太和巡略使杜延东正在率军攻打宿平县辖下的一个寨子,好像叫什么康赵寨。说起来真的丢我们大夏官军的脸,损失了数百人才攻下寨子外围的一个村子,就这还是乘着人家村子里过年祭祀,后半夜偷袭才取得的战果。”

    李迅平静的话语却是让胡轩在内的很多人心中一颤,杜延东进攻康赵寨,已经打下了一个村子。从太和出兵的话,攻下的只有可能是西北边的高家村。

    “李大哥,此事可当真?”胡轩还是向李迅确认一下消息的真伪。

    “确认了,宿平县离我这里又不远。三天前,就是过年那天,杜延东偷袭康赵寨,昨天消息就传到我这里了。胡老弟,你去哪”李迅说着话就发现胡轩纵马越过自己,一路向东疾驰而去。

    “李大哥,提醒之恩胡轩记下了,日后但有吩咐,小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远处传来了胡轩渐渐远去的声音。

    陆凯指挥着队伍,也快速的跟了上去。路过李迅时,陆凯停下战马,对李迅说:“李太守有所不知,胡将军的家眷亲朋多数都在康赵寨中,故而胡将军有些失态。还请李太守告知我们断后的丁三兄弟,我们先行一步。”

    陆凯说完,也快速的跟上了远去的士卒。

    看着远去的武襄军士卒,李迅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本来还想把他们留下的,这样子去永州,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太守似乎有点可惜?”李迅身后的郡兵中,有一人驱马来到李迅身边,开口说到。

    “二公子,胡轩兄弟是个人才,就这么去送死,末将实在是有些不忍心。”李迅看着来人,赫然便是平安王朱正和次子--朱以虎。

    “希望以他的能力,能在一团乱麻的永州杀出一片天地来吧。他若是出了什么事,一定要封锁好消息,不能让小妹知道。”朱以虎看着东方天空上已经升起的一颗客星,严肃的说到。

    “放心吧!二公子!那些是不是就是刚刚那个校尉说的丁三等人?”

    李迅听见身后的马蹄声,回头只见六七骑快速的冲了过来。

    “来人可是丁三?”李迅开口问到。

    “正是!不知官人是?”丁三疑惑的看着这个穿着大夏官服的男子。

    “本官是玄英太守李迅,与你家胡轩将军是昔日故交。胡老弟已经率领人马先行,特请本官在此等候,告知你等快行,追兵之事,不必再查探,此间已是太玄州,不会有追兵来了。”李迅高声说到。

    “多谢府君!”丁三等人在马上施了一礼,当即快马加鞭,向胡轩等人的方向追了过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