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臣 > 第八十一章 撤离

第八十一章 撤离

    永和城外大营,出去搜寻太玄军残部的哨探终于归来,同时回来的,还有百余人的太玄军残部。

    刘观泉赶紧把这些人中几个带头的招到大帐,询问太玄军被破营的经过。

    这百余人中军阶最高的是一个都尉,孙璟破门的时候他就在离寨门不远处的地方,亲眼看到了康赵营夺门的经过。

    这位都尉把事情的经过一说,刘观泉和刘听泉都看向了曾善庆,剩下的几个队正都伯也表示,都尉大人说的就是事实。

    这一下,曾善庆就坐不住了。

    诈门之人说的顾飞反叛击杀刘骅自然是假的,可是下令开门的骆续终究是他的部下,最后招降寨中还在反抗的太玄军士卒,也是骆续干的,怎么看,这件事和他都脱不了干系。

    “大都督,这件事和末将没有任何关系,末将以性命担保。”曾善庆跪在刘观泉面前,急切的说到。

    “曾兄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本都督自然是相信曾兄的。这不过是胡轩小儿的离间计罢了,本都督岂能上当?此子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我等要小心应付才是。来人!”刘观泉急忙走下来,扶起曾善庆,同时对帐外喝道。

    “在!”

    “传令下去,全军暂停攻城,修整三天。但是要注意城中动静,不能让城中叛军有可乘之机。”

    “是!”传令兵接令,去各营传令去了。

    “曾兄、三弟,如今太和军和太玄军都被击破,熙盛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本都督担心永安城,所以想要会永安城一趟,此间就请你们照看一二。”

    “大都督不必返回永安,永安城中有一万精兵,那可是暨南军。城中还有莫衡和西门耀二位将军以及西门军师在,足以抵挡胡轩小儿。”思考了一番,曾善庆接着说:“比起胡轩这个疥癣之疾,末将更担心周军的动向。”

    “曾兄的意思是,周军会乘机出动?夺我永州?”刘观泉心中一惊,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

    “很有可能,最近末将收到永平城那边的消息,宋云森又回到了咸阳城,而且有继续西进的可能。”曾善庆悄声说到。

    “宋云森!他怎么又回来了?看来周军对永州的觊觎之心始终没有改变啊!二哥,永安城的防御应该加强了,永和城这边,实在不行的话,与他们说和算了。”刘听泉不想打下去了,接手太玄州才一个多月,就把昔日还算能打的太玄军给玩没了,看来自己还是擅长出谋划策,并不擅长统兵。

    “永和城那帮人不可能与咱们讲和的,若是杜聪和徐华年还活着,一切都好说。现在嘛,杜守谦还算是冷静,宁德志就是个莽夫,没那个脑子考虑这些的。”说着说着,曾善庆看向了刘观泉。“大都督,末将请大都督派一支兵马,前往永安城附近,或许能赶上武略营和暨南军的交战。只要击败胡轩,武略营剩下的人就不足为虑,永和城中的武襄军和骁武军就是待宰羔羊,想什么时候拿捏就什么时候拿捏。”

    “有道理!来人,命令西门佑率军五千,立即前往永安城助战。”刘观泉下令到。

    永和城中,已经过了中午,城中诸将却依旧是坐在一起苦思冥想。

    自从上次知道林茂乘夜放火,险些导致永州军大营哗变,这个机会被他们自作聪明的放过之后。城中的几个诸将都陷入了沉默。

    “今天刘狗贼怎么没有攻城,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枯坐了许久之后,还是杜守谦打破了平静。

    “不攻城是好事,连日守城,弟兄们都很疲惫,修整一下正好。”

    “晚上派人出城查看一番的好,我担心胡轩那边会出事。”杜守谦担心的说到。

    “那也等到晚上再说,现在让弟兄们轮番休息一下,我也回去睡一会儿,万一刘老狗夜间攻城咱也还有精力应对。”宁德志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走向了城内的营房。

    杜守谦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现在的胡轩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撤,会被义勇营追击;进,攻不破义勇营的龟壳,等到敌方援军到来,还是免不了大败的后果。

    “小将军,现在怎么办?”孔深也看出了现在局面的僵持。

    康赵营也到了胡轩的身后,位于武略营第一第三两校的中间。

    坐拥和义勇营同等兵力的胡轩,这个时候却不敢出兵与之交战。不是怕了,而是从夜里开始,连续的急行军加上连破永川城和太玄军、熙盛军两座大营。不管是康赵营还是武略营第三校,都已经是强弩之末,只有第一校还有些战力。

    就这样一直对峙到了下午,对面的莫衡也不敢轻举妄动,他已经知道了,对面的军队半天连破两寨,同样的时间给他和义勇营,都不一定能够做到。

    太阳快要落山时,永安城方向,一支军容严整的军队快速的靠近两军对峙的地方。不过,让主将西门耀没想到的是,他刚刚出城,就已经被康赵营的探子发现,并且很快的报告给了胡轩。

    “将军,那是留守永安城的西门耀,暨南军武勇营中郎将。将军,咱们该撤了。”樊启胜凑到胡轩身边,低声说到。

    “你们先撤,留下一些人装样子,告诉右翼的老邵,左翼撤走后右翼再撤,我来断后。有道叔,你安排康赵营也准备撤。”胡轩小声安排。

    “撤退可以,但是小将军你绝对不能亲自断后。”康有道等人对于撤退没有意见,但是坚决不同意胡轩亲自断后。

    “现在不是争这些的时候,你们撤离后立即从永川城附近的山谷返回永和城北,和老肖会合。我自有脱身之法。”胡轩语气加重,厉声道。

    “小将军你不说是什么办法,我们就是死也不能让你单独行动。”孔深和康有道一左一右的把胡轩夹在中间,大有你不说明白了就是把你绑了的意思。

    “这件事我想了很久了,本来是准备救出永和城中的众人再说的。今天是我误算了永安城守军的战斗力,只能提前告诉你们了。”

    “将军说的,不会是去投奔大周吧?”樊启胜若有所思的说。

    “正是!你们有什么看法?你们都是大夏人,家人都在大夏。我不会强求你们,今天脱困后,愿意离开的我绝不强留。”胡轩看着樊启胜和邵武健,康赵营的人他很放心。

    尽管康有道等人对于十余年前那次的谋反案还有疑虑,但是他们也一直有想为赵远志平反的想法。给赵远志平反,那就只有回到大周才有可能了。

    而樊启胜和邵武健,甚至于武略营的全体士卒,多数都是大夏子民,要他们就这样跟着自己背离家乡,胡轩觉得还是应该征询一下意见。

    “将军去哪儿,我樊启胜誓死追随!第一校的将士也将誓死追随。”

    樊启胜的表态让胡轩很意外,尽管他是最早跟着胡轩的一批人,比起孙二虎和孙璟还要早。

    “老樊说的没错,第三校也讲誓死追随将军。”邵武健同样表态。

    事实上,邵武健的态度不重要,他麾下的士卒都是昔日宁武宁襄二军的旧部,就算是邵武健不同意和胡轩一起走,第三校的士卒他也一个都带不走。

    “那好,仍旧按照计划撤离,你们和老肖会合后,就在墨云山中等待我的消息。至于永和城中的众人,你们给他们报个信,让他们安心。”胡轩再次安排到。

    “诺!”樊启胜和邵武健一起行礼。

    “小将军!太危险了!”康赵营众人还是不放心。

    “听令行事!我这里有亲卫在,不会有事的。”

    “诺!”康有道和孔深只能遵令而行,赵雷还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的张宇拦住了。

    很快,武略营和康赵营开始分批次的撤离,胡轩依旧骑在马上,和在圆阵中虎视眈眈的莫衡对峙着。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昏暗的天色给了撤离的两营最好的掩护。等到永安城的西门耀到来时,樊启胜、邵武健和康有道已经率军撤到了熙盛军大营南侧。

    太玄军和熙盛军的俘虏还留在营中,由骆续带人看押。骆续被俘后,胡轩和他说起了夏都发生的事,出身于禁卫军的他听到许家的遭遇后,毫不犹豫的就决定投靠了胡轩。

    在骆续的威逼利诱下,太玄军和熙盛军约有三千多俘虏也跟骆续一起投靠了胡轩。

    胡轩前往永安城时,把骆续留在了大营整编人马,等到樊启胜等人回来时,骆续已经整顿完毕。

    樊启胜等人把事情一说,骆续当即就带着整编好的三千多人和樊启胜等人一起撤离了熙盛军大营。

    熙盛军和太玄军剩下的士卒都被绑住双手,丢在了大营之中,很快就被率军赶来的西门佑解救了出来。听到武略营的叛军已经离开大营向北走了,西门佑留下两三百人照顾两军残部,又派人去通知了永和城的刘观泉和永安城的莫衡等人,亲率大军一路追击而去。

    与此同时,胡轩带着十余人已经趁着夜色躲到了永安城东侧的山中,最开始他的身边有五十多人,不过大多数人都被他逐渐的安排了任务,在山中吸引了大量的追兵。

    莫衡在发现武略营已经跑了之后大怒,亲自率军追击,正好遇到了西门佑留在熙盛军大营的人。了解了情况之后,军师西门桀却阻止了莫衡继续追击的打算,反而是命令义勇营向东扫荡,很快就发现了留在这边的胡轩一行人。

    莫衡听人回报说发现了胡轩的踪迹,不由得大喜过望。胡轩真的是蠢货,居然自己断后。

    “传令,抓活的!大都督一定很希望见到活的。”莫衡下令到。

    义勇营得令,以部为单位分散开来,开始围捕胡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