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第七次机会 > 第十一章 三句半

第十一章 三句半

    歌声从青芒小院里隐隐约约地飘荡出来。三月红小院和青芒小院的聚会已经开始了一会儿。

    四个约70多岁的长者正在表演男声四重唱,歌中唱到——

    岁月的痕迹,刻画出我们的脸。

    所有的荣誉,已经留在了昨天。

    过去的生活,书写下阅历和经验。

    以往的奋斗,记录着泪眼和笑颜。

    啊——我们身经百战,笑看万险千难。

    啊——我们意志如刚,喜欢千锤百炼。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永远是前浪澎湃的青年!

    ......

    这是潘林写的《家园之歌》。

    四个人非常投入地在演唱,还不断地有一些诙谐幽默的表情和动作。从音色、发声到和声,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完全可以用合作无间来形容。

    周围的听众——参加聚会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用手打着节拍。很多人都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轻声哼唱,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杨子江知道他们四个是音乐学院的校友,其中两个年纪大一些的住在这个小院。另外两个年轻一些的不住在这里,一个在音乐学院做教授,一个在老年大学教声乐。

    杨小杨和三四个身穿迷彩作训服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他们忘神地听着美妙的男声四重唱。其中一个女孩叫左小左,是机器人公司的产品经理。从这几个年轻人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被四位长者表现出来的深厚的专业功底所折服。

    这几个年轻人的脸上分明写着:如果自己老了,有一群这样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唱着喜欢的歌,一起做着喜欢的事。该是多么幸福啊!

    “唱的好!歌词也写得好!”杨子江对坐在身旁的潘林说,见他没有吱声,扭头一看——他正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一阵掌声,四个人唱完了。所有坐着的人都纷纷站起来冲着他们使劲地鼓掌。

    在观众热情的掌声邀请下,四个人又开始唱一首美国歌曲《红河谷》。

    ......

    “这是我才写的《三句半》。怎么样?咱们一会儿上去表演一个?”潘林从笔记本上撕下几张纸递给杨子江。

    杨子江接过这几张纸,一看乐了。“好啊!”

    潘林递过来这几张纸——把表演者要说的话都分别写在了上面。

    “我来最后一句。”杨子江自告奋勇,潘林点点头。

    杨子江非常了解三句半这种曲艺形式,当时它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这个表演需要四个人,前面三个人都要说一句完整的话。最后的一个人只能说两三个字,但必须押韵、要出乎意料,还要简洁诙谐。

    潘林离开了杨子江的身旁。他把其中一张纸给了给了江大江。然后又走到徐钢铁的身旁,把另一张纸交给他。

    徐钢铁似乎想推辞。但是白雪兰拉了一下他。徐钢铁就把那张纸收下了。

    ......

    “下面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三句半》。”潘林的话音刚落,全场就响起了一片欢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在过去的年代,他们很多人还参加过这种形式的节目表演。《三句半》这种表演形式,对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杨小杨和左小左把手含在嘴里,打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呼哨。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开始似乎还一愣,后来全都敞怀大笑。

    潘林、江大江、徐钢铁、杨子江,四个人依照演出顺序站成一排准备表演。

    杨子江忽然发现自己手里缺了一个道具,按照规矩他手里应该有一面锣。

    “爷爷。用这个!”杨小杨把左小左她们白天玩CS枪战使用的钢盔递给杨子江,杨子江接过来,又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个不锈钢勺子。

    “年轻咱像一朵花。”潘林夸张地用双手在脸上比画出一个花的模样。下面一阵哄笑。

    “如今老了眼发花。”(江大江摆出老花眼看东西的模样)

    “老树也会出新芽。”(徐钢铁看着手里的纸,一字一顿地念)

    杨子江故意停顿了一下,上下打量着徐钢铁,“当”!敲了一下钢盔,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

    “还能开花!”

    潘林的惟妙惟肖、江大江的一本正经、徐刚铁的照本宣科本来就不断地引起场下的哄笑和掌声。杨子江机智幽默的“戏眼”更是让笑声掌声连成一片。

    “如今走路不带风。”(潘林装出步履蹒跚的样子)。

    “昂首挺胸咱还行。”(江大江走了两下正步)。

    “少喝大酒吃青菜。”(徐钢铁勉强做了一个吃菜的动作)。

    杨子江敲了一下钢盔,然后用手里的勺子一指白雪兰那个方向:

    “多吃烧饼!”杨子江触景生情,临时改动了表演词!

    大家顺他指的方向一看,不由得更是一阵哄堂大笑。

    白雪兰恰巧刚咬了一口烧饼。一听杨子江这么说,差点把吃到嘴里的烧饼吐了出来。

    白雪兰急忙捂住嘴把额头抵在桌子上。从她不断颤动着的肩膀,就知道她一定还在不停地笑着。边上的人急忙用手轻轻地拍她的背部。

    在左小左他们中间的80多岁的老自动化专家王超——在椅子上笑得都有点摇晃了。蹲在他旁边的杨小杨和左小左急忙在两边用手做出保护的姿态。

    等大家的笑声静下来,杨子江他们四人继续表演——

    “都说青年是晨阳。”(潘林做了一个旭日徐徐升起的手势)。

    “夕阳照样能发光。”(江大江张开双臂)。

    “重新创业有优势。”(徐钢铁做不出合适的动作,只好挺了一下胸)。

    杨子江用勺子敲了一下钢盔,手臂向上一挥,做出一副跃马扬鞭的样子。

    “有理想!”

    在大家的掌声中四个人面带微笑的弯腰谢幕。

    突然,江大江一把拉住正要走下表演区的徐刚铁说:

    “咱俩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徐钢铁一时愣住了。当他见到江大江从椅子下拿出两副拳击手套,他马上就明白了。

    参加聚会的人群中轻轻传出一阵“咦”之类的惊讶声。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文质彬彬的江大江还喜欢这种激烈的对抗运动。

    杨子江却没有感到惊讶。他从潘林写的故事里已经知道徐钢铁从小就练习拳击,他一直凭这个本事保护着白雪兰他们这些好学生——不受其他孩子的欺负。江大江还曾经跟徐钢铁学过一阵子拳击。

    江大江像模像样地摆开了架势。他端着双拳不停地围着徐钢铁寻找进攻机会——

    徐刚铁右拳放在脸部下颌,左拳微微前伸,他几乎原地不动,只是不停地变换脚下的步伐,调整着身体的防御姿态......

    他是一个右势拳手。同样喜欢拳击运动,并且受过名师指点的扬子江,从徐钢铁的姿态和步伐中看出他也是一个拳击高手。江大江和徐钢铁相比只不过是入门级而已。

    果然,尽管江大江不断地对徐钢铁发动猛烈的攻击,一会儿左直拳、一会儿右直拳。他不停地变换招数还打出了几个很有威胁的右勾拳,引起人群中不断发出“啊啊”的惊讶声。但是他没有打到徐钢铁,都被他非常灵活地躲开了。

    徐钢铁看准了江大江的一个破绽,用右拳轻轻地点在了他的脸上。

    人群一阵大笑,大家知道如果徐钢铁这一拳真的打下去,那江大江可能就会倒在地上了。江大江认输地垂下了双臂。

    “铛里个铛。铛里个铛。”

    突然,人群里响起山东快书的声音。一个老者手里用鸳鸯板打着节奏走了出来。用山东腔调“现编现卖”给大家说开了山东快书——

    有位先生叫江大江,

    科技战线美名扬。

    可是大江不服老,

    偏要打拳来逞强。

    遇到个对手叫徐钢铁——

    徐钢铁?对。

    一听名字就刚强,

    和他打拳可不健康。

    说话间,大江出拳像泰森,

    左一拳,右一拳,上一拳,下一拳。

    徐钢铁左闪右躲不慌张,

    江大江就像打在了棉花上。

    徐钢铁一拳打过去——

    江大江顿时成了小绵羊。

    嘿嘿!对!就是小绵羊!

    但是他没喊‘娘’。”

    老者这一段幽默风趣的山东快书,又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