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第七次机会 > 第四十四章 小儿辩日

第四十四章 小儿辩日

    “那太好了!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杨子江正拿着手机在和对方通电话。他对电话的那头说道:

    “我们正好去听听。学习学习。只要您不介意。好!好!我们大约5分钟后到。一会儿见!”

    杨子江和党青青在去往影楼的路上。刚才,杨子江是给影楼的张导打的电话。

    杨子江放下电话,对身边的党青青说,“大约10分钟后。张导,要给影楼的员工做培训。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

    党青青问:“是张导给员工做培训?”

    “是。我们一边走,我一边给你介绍介绍这位张导吧。”

    两人往影楼的方向走去。

    “这位张导,原来是电视台的导演,前年从电视台退休,在长阳市开了一家影楼,叫‘拾全拾美’。”杨子江说:

    “这家影楼,在长阳市很有名气。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故事的形式,为来拍照的新人制作婚纱片——”

    党青青说:“哦——,原来是这样。现在国内很多影楼都以故事的形式,给新人拍婚纱照,我曾经陪同学去过......”党青青有点不以为然,她知道很多国内的影楼都在这么做。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杨子江打断了党青青的话。“他不是简单的为了故事而故事,而是真正能挖掘出来很多和新人相关的情节。以电视片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我看过他给一对新人拍的婚纱片,真是非常感人。完全就是一部有血有肉的电视短剧!”

    “能够得到杨总的欣赏,我相信拍得肯定不错。”党青青认真地说:

    “这样有现实内容、又有深刻内涵的短片。一般的影楼,是拍不出来的。只有像他这样有导演功底的人,才能拍得出来。”

    “是啊。”杨子江笑着说:“我还听说,有一段关于他拍的婚纱短片的故事......”

    “是吗?那您给我讲讲。”党青青感到好奇。杨子江的话引起了她的兴趣。

    杨子江说:“说是有对新人,婚后因为一件事吵架,闹着要离婚。两个人分财产时,结婚时拍的婚纱短片,也就没法分。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当面把它销毁。销毁的时候,却鬼使神差地按错了键,竟然又把它播放出来!”

    党青青笑着说:“这就是人欲为,而天不预!”

    “哈哈哈——你说的对!”杨子江笑了起来。“结果,两人一边看,一边哭得稀里哗啦。最后,又重归于好了!”

    “我怎么感觉像是张导编的营销事件?”党青青笑着说。

    杨子江说:“你一会儿问问张导,是不是他编出来的?”杨子江故意装作很认真的样子。“我也很想知道真相!”

    “我可不问。要问,还是您问吧!”党青青狡黠地笑了,很轻地推了一下杨子江的手臂。

    杨子江认真地说:“不管这是编出来的营销事件,还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他的短片,具有这个魅力!”

    党青青说:“我在DE大学商学院时,教授讲事件营销的时候。还特意举了‘海尔张瑞敏挥铁锤砸冰箱’、中国大使在万国博览会上摔碎‘茅台’这两件事——”

    党青青若有所思地说,“在融媒体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事件营销可以使受众之间充分的互动,营销成本低,传播见效快。即使这是张导编的一个故事,能编出这个故事也很牛!说明他具有很强的营销思维,很会运用事件营销去扩大影响。”

    “这也是我要和你说的,张导在影楼管理方面,也是很有独到之处。”杨子江略微沉思了一下,接着说:

    “我在动员他到家园来的时候,去过他的影楼。在这期间和他交流过几次,深有感触。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党青青十分感兴趣,期待着杨子江继续说下去。

    杨子江想了一下。说:“我先不跟你细说,一会听他给员工的培训课,你自己体会一下。我们再找时间详细地交流。”

    “好!谢谢杨总!我记着这个事,到时,你可别怪我打扰你。”

    “欢迎打扰。”杨子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托尔斯泰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

    党青青用钦佩的目光看着杨子江。她想说什么,但是没有说。

    一想到影楼和西餐厅改造棕榈海滩的事,她的神色不免显得有些沉重。

    “你是担心棕榈海滩的事吗?”杨子江看出了她心里所想。

    党青青说:“是啊。影楼是一家新进入家园的企业。所以,利用棕榈海滩的事,我们要更慎重。”她又不无担心地说:

    “如果处理不好。给张导,或者给法叔,给他们任何一方,带来心理上和情绪上的负面影响。那我的工作就没有做好!”

    杨子江说:“周主席给你的任务,既要啃到熊掌,又要喝到鱼汤。照这个目标来,对双方就不会有负面影响。”扬子江却显得很轻松。

    党青青心里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可不容易。想到这儿,党青青认真地问道:

    “杨总,您认为,影楼的方案和西餐厅的方案,哪个是鱼?哪个是熊掌呢?”

    杨子江想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出四个字:

    “小、儿、辩、日。”

    “你说什么?小儿辩日?”党青青不知道杨子江说出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杨子江故意摆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说:

    “说是孔子啊,有一次在游学中,两个小孩请他来给判别:太阳是早晨离得近,还是中午离得近。”杨子江看着党青青认真听的样子,脸上又是划过一丝狡黠的笑意。接着说: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是早晨离得近,中午离得远。因为早晨的太阳很大,中午的太阳很小。这不就是,近大远小的道理吗?”

    杨子江看到党青青一副认真听的样子,强忍住笑意。接着说: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中午离得近,早晨离得远。因为中午的太阳很热,早晨的太阳不热。这不就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党青青似乎明白了杨子江的意思。她也强忍着笑意说:

    “那孔子怎么说?”

    杨子江笑了。他说:“孔子的回答,就是我对你刚才的问题的回答。孔子说,我也不知道!!!”

    党青青不由得笑了,刚才的紧张和沉重转眼即逝。她明白杨子江的用意,他是有意让她放松紧张的情绪。

    这时,杨子江平静地对她说:

    “有的时候,我们主观上,把问题想的太复杂,或者说分析的太透彻。很容易引起自己的焦躁和不安,往往不是被困难吓倒,就是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明白了。杨总,保持客观的心态。”

    “对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去辨别谁是熊掌、谁是鱼。”

    “青青。我问你一个问题。”杨子江说:

    “你见过张导和法叔——”

    “是啊!”

    “他们两个是不是属于聪明又睿智的人?”

    “是啊!”党青青毫不迟疑地回答。

    “所以啊,我们没有必要,去担心处理结果给他们造成情绪上,或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扬子江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聪明之人敢于吃亏,睿智之人善于吃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