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第七次机会 > 第八十一章 唯快不破

第八十一章 唯快不破

    杨子江和姜青走出青枫大厅不远的时候,他们几乎是同时接到了电话。

    杨子江接到的电话,是周志远打给他的。周志远简单地讲了面试的事情——在网上被炒作的情况。还有,省委政研室的周主任已经到了,请他和电视台的记者到大会议室来。

    台长在电话里告诉姜青:市委宣传部非常重视青枫叶家园今天的事情,宣传部李卫副部长和他一会也要赶到家园。

    你先找省委政研室周主任,待命。台长匆匆说完,便撂了电话。

    ......

    “既然在家园的同志都到齐了,记者也在——”省委政研室的周主任冲姜青点了下头。

    “我们先开一个短会。”周主任翻开手里的记事本。

    “我先传达卫国书记的三条指示。”周主任抬头看了一下在会议室的六七个人,接着说:

    “第一,旗帜鲜明。对于老年创业的目的和意义,要系统地阐述,引领舆论导向;第二,积极应对。多手段并举,迅速而有效地用真相澄清谬误。第三,融合创新。以群众喜欢和认可的方式,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传播,进行系列的深度报道。”

    周主任合上记事本。说:

    “以上三条,是卫国书记的指示。另外,我向大家强调一下,卫国书记一直十分重视和支持老年创业,责成我们省委政研室,对全省的老年创业情况调研,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要求从我省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立足政治高度,纵观发展深度;既要着力眼前,又要放眼未来。为支持老年创业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次宣传工作,做好舆论导向。”

    “媒介宣传,我是外行。”周主任话锋一转,说:“我想,卫国书记提出的——其中的第三条——等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来了一起研究。大家先按照卫国书记提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具体研究一下措施和办法。”他冲姜青点头示意。“电视台的同志是这方面的专家。”

    “那好,我就抛砖引玉了。”姜青没有丝毫的犹豫。

    两年前,针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转型,他连续写过5篇文章进行论述。其中一篇《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融合突围》,还获得了全国记协颁发的新闻论文类一等奖。这几篇文章,在他晋升高职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仅此而已。

    再等等看,等等上面的指示。当他提出融合发展思路时,台领导对改革转型的态度,让他大失所望。

    等来的结果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收视率急剧下降。广告部从“门庭若市”到现在“门可罗雀”,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从前4个月开始,正式员工的每月工资,已经从50%降到了现在的30%,算上加班费,姜青每月的工资也就3000多元。

    电视台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很多部门的骨干都去了新媒体或者是企业。姜青也不是没有换一换地方的想法,但他还想最后“搏一搏”。

    他早就盼望有这么一个机会,把自己几年来形成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按照周主任的意见,第三条——等领导们去决策。”姜青说,“我建议,第一条,有家园的领导具体提出,相关领导把关。”

    他看了一眼杨子江,补充说道:“家园的领导,对老年创业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得很深刻。分寸和尺度,他们会拿捏得很准——”说到这,他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周主任。

    周主任明白姜青的意思,点头表示同意。

    姜青故意想了一下,没有马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尽管自己的想法,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要表现出“急中生智”好一些,以免有什么遗漏或错误,也不至于自己太尴尬。

    “我重点说第二条,我们如何去积极应对。说的不对的地方,请领导们指正。”

    “请讲。”周志远做了个“请”的手势,神色郑重。

    姜青说:“第一,唯快不破。必须要针对现在网络上的相关舆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不能等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否则,我们的正面引导,将失去时效性。而且,过大的滞后性,会导致负面舆情越发扩散。还有,家园要有一个官宣式的声明,最好是有法务部门撰写。”

    “我同意。必须以快制快!现在网络传播的速度非常惊人。”周主任首先肯定说,他又看了看其他人。大家也都点头赞同。

    姜青说:“第二,分工合作。我提议成立三个组,一个是文字组,负责这次面试和老年创业的网络宣传策划,撰写文字和评论。还有真相的说明。”

    “好,我们家园有这方面的人才。”杨子江侧身对党青青说,“让潘林负责这个组,他的文学社这方面人很多。”

    “好,我马上落实!”党青青说着,在手机上摆弄了几下。她是在通知潘林。

    “潘老师负责这个组,绝对没有问题。”姜青十分高兴,接着说道:

    “还要成立一个视频组,这个组是最重要的。主要负责短视频拍摄和制作,这个组的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能熟练操作相关视频软件。如果没有——”姜青迟疑了一下,又说,“我可以帮忙——承担部分工作。”

    “这个组我可以来负责!”杨小杨站在旁边,一直静静地听大家讲话,这时自告奋勇的举起手。说:“家园的公司,有几个人对操作软件非常熟练。我来组队。”

    “这是我孙女。在中国传媒大学,今年大四。”看到姜青有点迟疑地看着杨小杨,杨子江便向他解释说。

    “那好吧——”大四的学生?姜青对杨小杨的能力有些担心,碍着杨子江的面子,他没有再说什么。

    杨小杨也看出了姜青对她能力的怀疑。

    小瞧人,到时候让你看看我的本事,杨小杨暗自下定决心。

    “还要成立一个审查组。这个组负责审查上两个组的所有内容,审查通过后,向外发布。”姜青冲着周主任说,“这个组的成员,请领导定夺。但是,有一点——”他迟疑了一下。“审查要快。”

    周主任说:“不能‘压件’。”周主任笑了。“压件”是政府里的说法,是指领导对文件不及时作出批复。

    “对!”姜青回答。

    “有周主任的承诺,你大可放心。唯快不破。”杨子江说,“您接着说第三点——”

    “谢谢领导的理解。”姜青接着说:

    “第三,发动群众。对文字组撰写出来的短评,视频组制作的短视频,发动家园的住户及亲朋好友,进行转发。当然了,最好,能找到一两个大V级别的人.......”

    “我有一个表演系的师姐,拥有500多万粉丝。她可以转发。”杨小杨插话道。

    “哦,那就太好了。”姜青高兴地冲着杨小杨说。他故意流露出赞赏的神色,实际上是想对自己刚才的态度表示歉意。

    杨小杨装作没有看到,脸上毫无表情。

    “我要说的大概就这么多。”姜青说,“请领导们指正。”

    周主任向周志远示意,请他发表意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