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第七次机会 > 第一百零三章 身临其境

第一百零三章 身临其境

    通过“文化衫”的介绍,大家基本清楚了目前智能终端产品部署的情况。

    全部的50户家庭都参加了“健康咨询”试点体验——下载了青枫家庭医生APP软件,省老年病防治院和青枫老年病研究所的医生、专家提供线上健康咨询服务。

    同时,平台采集自述症状关键词、询问次数、询问者年龄、以往病史等数据,根据在试点前对50户的体检结果和健康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疾病防治健康模型。然后,由医生、专家制定对应方案——包括“健康教育、医院邀检、上门问诊”等一对一服务的具体方案。

    在试点的50户中,有20户的家庭部署了“保健康护”智能终端产品。主要部署了血压智能监测仪、血糖智能监测仪、处方药智能箱及紧急呼叫响应设备等产品。这一类基本选择的是患有长期慢性病的老人。

    在有长期卧床老人的5户家庭中,进行了“诊治照护”智能终端产品部署。

    在这5户家庭中,主要部署的智能终端产品是“综合照护智能床”——A集团投资的一家智能医疗设备公司开发生产的。

    这个智能床集成了“呼吸及睡眠监测、排泄自动收集、辅助翻身及柔性按摩、床板自移式担架、卧躺式浴洗辅助”等主要的功能,同时还配备了视频监控、语音监控、远程诊视等专用智能辅具。

    “这个智能床的应用情况怎么样?”当介绍到智能床产品部署情况的时候,冯天远站起身来问道。

    “综合照护智能床”是A集团在大健康医疗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先后进行了两轮投资,总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

    “各个功能的执行机构运行,基本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文化衫”回答到。

    “没有太大的问题,那就是有问题了?!”冯天远严肃地说,“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你这个回答就有问题!”

    “是。我有问题。”

    穿文化衫的年轻人这样的回答,差一点把冯天远逗笑了。他强忍着笑意说:“用户的反馈一定要整理好,要有实例有分析。”他又缓和了一下口气说:

    “整体部署还是不错的。大家辛苦了!”冯天远双手十指交叉举在空中,向大家摆了摆表示“谢意”。他停顿了一下,强调说,“作为老年健康的‘守门员’,我们在服务上要练好内功,善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突然,监控台上的一个红灯闪亮起来。

    “这户家庭是——”穿文化衫的年轻人刚要解释什么,周志远把他拉住了,没让他说话。

    随着红灯的闪亮,响起了语音:“3231床出现休克——”

    “3231床”指的就是3栋2单元3楼1门。

    语音一连响了三次,周志远示意冯天远按下他所指着的那个按钮。这段语音停止了,红灯也不再闪烁。紧接着又响起一串的语音——

    “实时视频音频联通。”

    “防治院王晶医生在线接诊。”

    “专护文英现场处置......”

    “社区支援人员已赶往3231......”

    “急救专线已接通......”

    “1号电梯腾空......”

    随着上面这几段语音,室内的两块大屏幕分别显示出3231床所在房间的实时画面和防治院王晶医生的图像以及患者的血压图、心率图、呼吸图、心电图的监测情况。同时,运管中心房间里响起了医生王晶和专护文英的对话——

    专护文英:“3015启动到位。保暖升温开始。准备建立静脉液路......”

    文英所说的“3015”就是智能监护床自动升高使患者头部抬高30度——下肢抬高15度。这样做有利于进入休克状态的患者静脉血液回流。采取充足的保暖措施对这个患者也是必须的。

    医生王晶:“皮下注射可拉明0.375。”可拉明又叫做尼可刹米,是一种无色澄明液体的中枢兴奋药。常常被用来对休克或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急救。

    专护文英:“好!”

    专护王英一边回答着一边从药品智能恒温柜中取出一个药瓶,吸药、消毒、进针、推药、拔针、核查一系列动作完成的非常流畅迅捷——甚至还可以说有点“优美”。

    “社区支援人员到位。”从屏幕上可以看见4个年轻人——社区支援人员进入到了这户家庭。

    他们从门厅里摘下白大褂穿在身上,并没有进入有病床的房间,而是训练有素的在门口的玄关处等待命令。

    这时房间里又传来了语音——

    “救护车预计三分钟内到达小区。”

    专护文英:“自移系统已经启动——”综合照护智能床的床垫部分可以转换成移动病人的担架,启动自移系统是要利用这个担架把病人送至到救护车上。

    这时,四个社区支援人员进到了室内,分别占到了已经从病床上自动移挪出来的担架的两边,用手扶护着自移担架向外走去——

    这时监视屏幕已切换到楼道内。从画面上上看见张主任站在电梯旁,用手挡着已经打开的电梯门——等待自移担架进入电梯。

    “张主任什么时候出去的?”冯天远感到非常奇怪——从接到信息开始计算——不可能么快就到了这个楼层。

    周志远微笑着没有回答。

    冯天远更加疑惑。

    周志远向屏幕指了一下——监视画面已经切换到了小区的实时图像。可以明显的看到从大门通往一个居民楼的道路两边,分别有几个小区保安在疏导人群让出通道......

    这时,房间里又一次响起语音:

    “小区大门道闸机已经开启。”

    “通道已经疏导。”

    “走,天远。我们出去看看——”周志远对冯天远说。

    “好!”

    ......

    救护车这时已经来到了那栋楼下,在等候病人。

    冯天远和周志远向救护车那里走去。

    冯天远边走边说,“救护车来得挺快嘛!”

    周志远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笑了一下。

    他们走到了救护车的边上,看见只有一个身穿制服的救护车的司机,站在楼道门和救护车后门之间。冯天远很纳闷,而且又有些生气——脸色变得阴沉。

    在研究自移担架和救护车的设备协调配套的时候,冯天远了解到一些有关救护车的人员配备的知识。救护车一般分为普通型和危重病监护型两种类型。

    这两种类型的救护车除了设备配置不同,人员的配备也不一样。普通型救护车应该有医师或急救医士、护士、驾驶员组成。

    危重病监护型救护车至少由医师——往往这个医师还是专科急救医师,除了医师以外,还要有护士和驾驶员。有的医院还为救护车增设了一名担架员。

    “就你一个人。”冯天远有点不满地问救护车的驾驶员。

    “是的。”驾驶员毫无表情地说。

    冯天远长吐了一口气,明显地看出——他在平抑自己的愤怒。

    他转身想和周天远说什么——这时自移担架从电梯里出来了。

    专职护士文英和四个社区支援人员不慌不忙地把自移担架推到了救护车的后门边——

    自移担架上的“病人”突然在担架上坐了起来!

    冯天远吓了一跳。

    “您好!冯总。”“病人”从担架上跳下,走上前来握住冯天远的手。“我叫潘林。是你们这个项目的临时演员——”

    冯天远开始还一愣,但他马上就明白了。

    “原来是一场模拟——”他握着潘林的手,看着周志远说,“真把我唬住了。”

    “主要是想要冯总身临其境,体会得更深一些。”周志远笑着说。

    “精彩!精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