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村语村言 > 5.1.5.1论高买卖木材

5.1.5.1论高买卖木材

    5.1.5.1论高买卖木材

    选择檩子一般的是要求尽可能的粗细均匀,大小头的差别尽量小一些,那时候小村有一种买卖木头的方法,是根据木头端头的直径来进行的,这种方法当中,人们说多少个高,多少个高“要”(卖)多少钱。

    光有多少个高还不行,还得有多长的长度,这二者结合起来,一根木头就依照这样的规矩来买卖了。这个也还是不行,还要区分出来是什么样的材料,用于什么样的环境里面,比如我们说的檩子与椽子就是不同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有一个规则来指定一个“高儿”的价格,不同的材料的价格不具有可比性。磨叽是有一点儿,不过我们在两个卖家之间进行比较的时候,这个规则好像就有用一些了。

    大约四十几年前的时候我在小村生活,那时候的檩子、椽子等等这样的木头是可以这样买卖的。

    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事情:用途、材质、长度、粗细这样的区别决定了你所买卖的木材的价格。

    最后一个问题,多少个高是啥意思啊?我们没看明白啊?我们又不是生活在你说的那个时代,我们是“零零后”好不?我们生活在楼房里面,没见到过你说的那个环境好不?

    这个真的得说:好。我生活在小村的时候木头的买卖当中论“高”买卖,那时候所说的“高”指的是木头小头的直径,也就是细的那一端的直径,作为买卖时候所说的“高”的依据,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5.1.5.2房盖的支撑(1)

    小村那时候的房子很多都是平房,另外的一部分是起脊的房子,没有我们现在常见到的楼房。

    平房的房盖儿并不是真正水平的,还是有点类似起脊房子的样子,中间高,南北两边低一些,呈弧形,下雨的时候,房盖儿上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流淌到地面上;也或者你能够看到,房盖儿从南到北,一顺水的低一些,这样子的房盖儿也是很常见的,小村人就说是一面坡的(房盖儿)。

    房盖儿有坡度,柁上面的檩子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柁上面支撑坡度的是垫在各个檩子与柁之间的木头墩,它们的高度配合起来,形成了坡形的结构。这样的木头墩那时候有一种方式固定,就是把相接触的部分加工成一个平面,之后采用扒锔子来把柁和木头墩固定起来,一般的扒锔子两端点(扒锔子与檩子、扒锔子与柁接触点)、垫墩与柁之间的接触点连接起来会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固定起来。檩子与木头墩之间也采用扒锔子来进行固定,方法与上面的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是配合者利用的,比如两个这样的三角型结构,构成一个新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等等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也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用来形成坡形结构的木墩直接摆在柁上面不稳定,它的移动会破坏掉房盖儿的稳定性。木墩儿与柁之间用扒锔子加以固定。柁和柱子榫接的时候也有扒锔子来加固。也还有的就是把木头墩两面的平面分别制作成与柁及檩子的圆柱面相配合的形状,把它们包裹一下,然后再用扒锔子加以固定,这样的方式那时候也还是可以见到的,我们说的是在我们小村居民盖房子的时候,不包括其他的建筑,小村那时候也没有一些其他的建筑,比如我们看到的楼堂亭榭在小村是没有的,小村就是一个偏僻的地方,没有传承下来的古建筑或者我们说没有年代比较久远的建筑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