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村语村言 > 5.1.10.4.1抹墙的工具

5.1.10.4.1抹墙的工具

    5.1.10.4.1抹墙的工具

    抹墙的工具有泥板子和托板这样的工具,也还有一些辅助工具。那时候小村的泥板子与现在常见的基本上是一样的。小村的房子有三米高,人们站在地上没有办法够得到房子上面部分的墙面,这就需要搭一个脚手架子,或者是利用一些相应的物品来辅助才能够完成。张家和李家房子的高度并不一致,张家可能蹬着板凳就能够够到上面的(墙面)部分,而李家的墙可能就需要两个以上凳子的高度才能够够得着(墙面)上面的部分。和(huo2)泥的地点也不相同,在院子里面的,可以用铁锹就是大板锨就能够把黄泥端到脚手架子上面的泥盆当中去,而稍稍远一点的,就需要挑进去,没错,黄泥是靠着扁担和胶皮筒挑进屋子里面去的

    李家的男人登上木马凳,下面负责运送黄泥的人把盛装黄泥的盆子或者是胶皮桶或者其他的适合用来盛装黄泥的盆子、桶什么的放在木马凳上面,一铁锨一铁锨的从黄泥堆里面撮出黄泥来,装到盆子里面来;李家的男人站在木马凳上面就开始干他的力气活儿了。

    有的时候黄泥堆并不就在院子里面,比如可能在房后面远一些的地方,这时候一铁锨一铁锨的把黄泥端回来是一个很累的活儿,也耽误干活,小村人们那时候往往就使用两只胶皮桶和一副(水)扁担来把黄泥挑到房子附近来,或者就直接挑到墙边来,小村人们依据实际情况来自主安排干活儿的方式方法。一挑水与一挑黄泥哪个更重一些呢?

    木马凳是小村常见的工具。现在在我们装修过程中,还是有机会能够看到的。木马凳我们可以看作是改变了形状的木凳子,是一个常见的木凳的加大版更容易理解一些。两个木马凳配合着使用,中间用一块或者几块跳板搭起来,一个简易的脚手架子就搭好了。

    用来盛装黄泥的胶皮桶或者盆子放在跳板上面,李家的人站在跳板上,随着抹墙进度能够左右移动。小村那时候并没有像我们看到的木跳板那么规范的跳板,往往就是一些木板拿来用,大小和形状也各不相同,我们说跳板,就比较容易说清楚事情,在实际当中,变化还是很大的,也很灵活的。

    小村那时候的房子,南北大约六米左右,房子大约三米高,所以一面(山)墙的面积大约就是十八平方米,这是屋里面,外面的墙面就大一些。这仅仅是大概的数字,各家的墙面并不相同。每一面墙每一年都要抹一遍,外面是一定要抹的;里面的墙面依据实际情况,可以每一年一次,也可能每两年或者每几年抹一次。

    这样说起来了,一个两间房子的墙面,就有六面山墙,还有两面后墙,以及前墙的一部分,前墙的另外一部分是窗户,不过这不符合小村人们的说法,小村人们说那是三面山墙六个面以及一面后墙两个面;这个也不对,中间的那个墙,并不叫做山墙,而是叫做间墙,所以就是两间房子有两面山墙和一面间墙,每面墙有两个面。每一年一定要抹的就有东西山墙和后墙,以及前墙的外墙皮,前墙里面的部分就剩下了窗户上下的部分,其中下面的部分还被土炕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再就是两个垛子,可以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抹,这是里面;外墙是一定要抹的,不能省略了,假如房子被抻出了缝子,你又不抹墙,那到了三九天屋里面就冷多了,这是常识。

    一个实际情况可能就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在墙体连接的部分由于力的作用,是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这个裂缝,恰恰就在前后墙与山墙连接的部分,也就是我们说的墙垛子的部位。所以,如果你不想抹这一部分的话,而实际情况又恰恰出现了裂缝……

    墙面抹得好,不仅仅看着舒服,住起来也舒服。冬天来了,西北风肆虐好几个月,抹得好的墙面,能够很好地遮风挡雨,肆虐的北风没有机会钻进屋里面来,屋子也就不冷。抹得不好的墙面,不好看是一方面,冬天的时候北风钻进来,屋里面就冷一些,墙面上面也就挂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

    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见到过墙面上霜的事情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面,即便是取暖不很好的屋子里面,也有18度的样子,取暖好的屋子里面,冬季的时候可以就仅仅穿着衬衫或者小衣服就行了。想起来那些年小村冬天墙面上霜的事情来,恍惚隔了几个人生了。

    关于墙的事情我们可以说的就是,拿两间的房子来说,一定有东面和西面的山墙,还有东面与西面两间房子中间的间墙;后面的两面墙一定是整面的,没有窗户,后期小村的后墙上面才有窗户的;前面的墙大部分都是窗户与门所占据了,剩下的部分很少了;两间房子中间的间墙有的是镶有窗户的,也就是小村人说的亮子、有的就没有。如果有北炕的话,后墙里面的墙壁就又有一部分被炕墙占据了,好像面积减少了,实际上呢,这个面积,只是移动了一个位置而已,移动到了新的位置,就是炕墙,这在前墙也是一样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