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长短集 > Chapter 06 隐士缘(四)

Chapter 06 隐士缘(四)

    (四)雨樵

    原来是这事!陶、李二老想想也觉得理应如此,都觉得自己早该想到,柳老爷现在提出来没什么不妥!

    令二人有些不解的是,牵扯上京里的事情,我们随便插手,是否不便?

    不过转念一想,柳老爷家里在京中可是有人的,人家都提出来了肯定不怕牵扯进什么麻烦事,说不定还有什么不便明言的好处呢!

    二老对视一眼,最终点头答应。

    事情拍板,杨柳村三为老爷一起出粮、出人,大大方方往山里输送,村里人几乎马上就都知道了怎么回事。

    这算是坐实了小四梦话的可信度。

    原来真有祖师现身?不知祖师到底是长的什么样子,又有何神通……

    淅淅沥沥。

    群山半个白天里都笼罩在雾中,这时候又下起小雨来。

    雨不大,人虽不怕,但湿了干柴就不好了。

    白发老樵夫脚步加快,三步并两步往山脚下去。

    山中有溪,山下有亭,溪在亭边。亭可遮雨,有座可坐。山里的雾气没有覆盖到这山脚下,亭子外只笼罩着一片雨幕。

    亭里四人,三站一坐。

    三个灰袍人,配刀挂在腰间,呈三角之势围着亭子面外而立,留了进亭入口。

    一青衣人坐在亭中,面前石桌上,一把黑色剑鞘横放,内里空空。

    樵夫的脚步声离亭子渐近。

    雨声并不大,地面则是泥泞,人行泥地上岂能无声。

    青衣人只看着石桌上的剑鞘。

    樵夫担着柴靠近了亭子。亭子周围拱卫的三人对此无动于衷。

    青衣人则抬眼了,望向亭子出口,那里有一抹寒光插立,剑尖沒入石板。

    樵夫也看见了地上的剑。

    地上寒光拔出入手,樵夫缓步而入。

    在他拔剑的同时,亭子外围三灰袍人返身扶刀,对着亭子里的人弯腰行礼。

    青衣人也动了,扶桌的手抬起一拍,桌上剑鞘弹起入手,唰唰!剑鞘在青衣人手间舞动,舞出一团闪烁黑影。

    樵夫贴至青衣人近前,闭目静立。

    单手把持肩上担子,单手执剑斜指地面,焕发出如渊渟岳峙的气势。

    静若处子片刻,动若脱兔一瞬。

    一剑寒光迎面袭来,青衣人一惊,意欲出动手间黑影来挡。但黑影才救至半途,寒光剑影势头一转,直取移动中余势难顿的黑影……

    樵夫动作停住。就在刚才剑势一转间,举重若轻般使寒光沒入黑影。

    樵夫冷眼睥睨,手持归鞘宝剑横架在了青衣人肩上。

    青衣人手中空空,无奈束手。

    雨驻幕退。

    青衣人似乎输的很是高兴,细打量对方打扮,麻衣、柴担、斗笠,然后笑侃道,“这活计还适合您。”他指的活计该是砍柴。

    樵夫收了剑势,抛还对方,接着柴担脱肩放下。

    青衣汉子一直是坐着,这时起身接剑在手。

    放下了挑柴的担子,默立片刻,樵夫摘下头顶雨笠放置石桌上。

    青衣人:“现在就走?”

    樵夫无话,转身大步而去。

    青衣汉子看了一眼斗笠,绕过柴堆跟去,三灰袍随后。

    “不轻不重、不浮不躁,刚好。”待青衣汉子追上随行在侧,樵夫方淡淡一句。

    “嗯……是。对了师傅,那个孩子呢?不接上一起走?”

    “暂不用管他。”

    “哦!”青衣人不再追问,估计那孩子看到了这里留下的雨笠和干柴,会明白点什么。

    他想的是一老一小一定是事先有所约定了。

    一行一路边沿下山的路下行,青衣人与樵夫问答几句,禀报着什么情况、商量着什么行动。

    一行五人离开山脚亭子不久后,一半大男孩子从山下来到。

    男孩名叫罗生,只十二岁不到。

    他发现了亭子出口石板地面上的痕迹,转又见着了亭子里的扁担、柴堆、斗笠。

    对于后三者罗生熟悉的很,正是某人的“标准配置”。

    地下痕迹应该是由刀剑等利器造成的,这是怎么回事?

    沉思片刻,忽而盯着放在石桌上的斗笠,眼珠转来转去。

    檐上滴水如断线珠子般砸落地上,滴答滴答。

    想来想去半天,挠头无解。罗生最后挑起担子担着柴,拿上斗笠,颠着暂且下山回去了……

    “哎,老头子消失好几天了,要不要去报官?”

    几天后,罗生为这个问题头疼着。

    纠结来纠结去,一直在纠结,但是每日该干嘛还是干嘛,餐饭一顿不曾落下。

    他想先等着,不定哪天人就回来了出现在面前呢?饭总要吃,县衙是在县城,不吃饱饭哪有力气跑去报官,隔着好几十里地呢——

    他的这些想法若让老樵夫知道了,定会哭笑不得……

    杨柳村近在眼前,跨过一石桥便到。

    老樵夫等一行五人驻足村前,看村里的情形似乎很热闹,人声顶沸、人影忙碌不停,主要集中在几个大户人家。

    而村后一条进山的路上,有一行人或扛麻袋、或拿着各种工具。

    正是柳老爷等三家进山送东西、修寺庙的人,携带的刀、斧、锤、镰以及一些测量工具等,不一而足。

    “怎么回事?”青衣人莫名其妙自言自语道,不知道这个村子里在搞什么动作。

    “你们不是来打听过情况?出了这动静会不知道点什么?”老樵夫神情冷冷,语气不善。

    青衣人回道:“我们前日来时,只问了一些村里人,登门询问了发现情况的柳家老头,当时确认了他们撞见的人很可能就是那人。别的就没干什么。到底怎么回事?这村里的人闹哪样?”一偏头对上了樵夫斜睨自己的目光,赶紧打住,挥手指挥下面一人,示意其前去确认下情况。

    然樵夫没那耐心等人去探听什么,自己直接跨步往桥上去。

    青衣人只好带着人跟上。

    “老人家,贵地这是发生了何事?”进了村口,遇一白头老翁站在自家门边,背手悠闲地往村子里面打量,樵夫直接开口就问。

    老头转身打量一老四壮五人,笑着反问一句,“老弟,你们从哪里来?”

    老樵夫和善答道:“我们几人是这村里柳老爷家的亲戚,来找柳老爷的。”

    老翁当即“哦哦”一阵,一副我明白了的意思:“京里来的?”

    樵夫答道正是。

    老翁这才回答老樵夫之前的问话:“柳老爷连同陶、李二位老爷三家,要去给山里的祖师爷修庙送粮咧!”

    “哦!原来是这样,多谢老翁!”老樵夫拱手告辞,干净利落地回头,低声喝道:“带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