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真实游戏:我能无限回档 > 第五十章 杀手的限制

第五十章 杀手的限制

    “那本日记的获得描述中,是这样写的——【这本DR博士曾经随身携带的日记,是在多年前被发现落在小木屋之中的。后来在被带回研究所的路上,这本笔记突然离奇失踪了,可它现在为什么再次出现在了你们手中?】

    它曾突然失踪,再次出现时已经到了我们手中……这里又是一个巧妙的思维陷阱!

    我们以为这描述是在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多年前这本日记在小木屋中消失,然后随着我们开启游戏,它又回到了小木屋之中被我们找到。

    其实不是!

    它并不是与我们一样在游戏开始时才刷新出来的引导型道具。而是你,这个敌对方的专属道具。

    或许在背景故事里,你扮演的某个角色在多年前偷走了这本日记。而现在你又带着它归来,作为混进队伍里的筹码!

    将这样的想法带入整个事件,于是我的视角内的故事开始发生变化,一切因为无法把你定位为凶手的疑惑都逐渐清晰了起来。

    首先是7号事件里。

    你假借追赶7号之名,赶上了他并将其杀害。

    不过当你杀害了7号后,想必也是才发现了一个事实。当玩家死亡时,他的尸体会很快的消失,而衣物等道具则会留下。

    于是你故意将衣服挂在了树上,写上了恐吓的字眼,想先从情绪上击溃我们的内心。

    或许是处于为了施加更深一层次的恐惧,你利用某种手段在悬崖的另一边立做出了很多黑影假人,在我们注意到他们的时候,又操控他们坠入悬崖。

    同时给了我们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敌对的势力不管是NPC还是玩家,人数上与我们近似。

    但是你同样也被规则所限制,那就是你忽略了身份牌并不会随着玩家死亡而消失。”

    3号听到这句话皱了皱眉,随后坦然的承认:“在这点上确实是我的疏忽大意。我本以为即使被压制了自身属性,也不会有人比我的感知属性更高。”

    听到3号这样的话,苏秦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过他先放下了这点疑问,继续分析。

    “接下来是木筏上的烟雾弹事件。

    你利用【浓烟引爆弹】,使小船陷入混乱。在这一次事件之中,一次就死了三个人。

    甚至对你来说还有意外之喜,1号因此丧失了战斗能力。8号因为对杀了好友心怀愧疚,几近精神崩溃。

    但是这个对你来说的意外之喜,却恰恰成为了暴露你身份,与暴露你杀人条件的关键。

    那时,有5号,6号,9号,3个人被杀掉了。

    9号女生被她的好友8号女生误杀,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为8号没有理由说这样的谎言来往自己身上破脏水。

    而从1号的话中,我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当时确实使用了自己的限制性技能。不过这个技能并没有击中木筏,而是击中了那另外两名死者中的一个!

    从他对自己的技能描述上来看,这一拳击打下去,正好能将一个一阶的玩家瞬间秒杀。所以存在着这种可能。

    那么还有一个人呢?他一定是被一直尾随我们的凶手杀害的!

    可这就和我们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你想想,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敌方也是一个10人的小队,那么想必他们也会和我们一样集体行动。

    那么在当时那样混乱的情况下,为什么对方只出手杀死了一个人?如果我是对方小队的领袖,我一定会趁乱将《希望》小队一网打尽!

    因为在木筏上的武力型玩家已经吸入了烟雾而无法正常抵抗,3名智力型玩家则是没有反抗的实力。

    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只需要2-3名武力型玩家,就能让我们全军覆没。

    可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对方仅仅出手杀死了一个人。之后就坐山观虎一般离去,让吸入迷雾的我们自相残杀。

    仅仅是为了满足猫捉老鼠般折磨猎物的快感吗?

    显然不是。

    一定有着什么条件,在限制着他的出手。要么是他们人数太少,不足以对我们造成大规模的袭击。要么就是他们存在着什么限制条件,比如说,1个小时之内,只能够杀死一个人!

    当时的我更倾向于第二条推论,因为第一条推论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的一件事。就算对方只有仅仅的两个人,也至少能够让我们减员2名成员。而对方只有一个人的话,又太过荒诞。

    什么样的玩家,他的实力强到能够加入一个1VS10的对局?

    于是我沿着第二条推论继续往下推演,第一次7号死亡时单独一人,第二次3人死亡时,所有人都被迷雾遮蔽。

    因此我认为,凶手行凶需要满足至少两个条件:1.两次杀人时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2.杀人时不能够被其他人发现。

    这样一想,我才认为规则足够平衡。

    因为如果敌方也是一支同等配置的小队,那么对我们这边也太不公平了一些。

    可上岸后,我做的一项实验却让我幡然悔悟。原来我之前所想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

    我将自己的10号牌扔掉,换上了之前获得的7号牌。

    在你们谁也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我的身份竟然由10号转变为了7号。而我并没有因为扔掉10号身份牌而死去。

    也就是说,系统规则在允许的范围内,玩了一个巧妙的文字游戏——【失去身份牌1分钟后,玩家将被认定为死亡淘汰】

    可并没有说失去自己初始的身份牌后,就会死去。也就是说只要身份牌还在,谁都可以是10号,谁都可以是7号。

    甚至……谁都可以是DR博士!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这场游戏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每一次重要的人数与死亡信息,都会向DR博士告知,为什么我们的任务是带走DR博士的身份牌,而不是救出DR博士。

    因为游戏开始时,所谓的DR博士,也是我们玩家中的一个人!”

    苏秦语速越来越快,最后如机关枪般的将最后的推论全盘托出,他的眼中没有一丝浑浊,清澈如那东方初升的朝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