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啸明 > 第六十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第六十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元宵节还没到,大都又下了一场大雪,加上去年因为北方缺粮,就连天子脚下的皇城附近,也有百姓冻饿而死,天刚亮就有平板车推着的尸体到城外去掩埋。

    赵惜弱喝了一碗粥,再吃了半个胡饼,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侍剑,端下去吧。”

    “郡主……”侍剑咬着嘴唇:“您怎么只吃这么点儿啊?”

    “没什么胃口。”赵惜弱照常打开慕容正给她的《西游记》,不紧不慢的看着。

    “可是您现在需要多吃点东西,就算您不饿,肚子里面的孩子……”

    “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要你多嘴!”赵惜弱嗔道:“你也别想着偷懒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奴婢知道。”侍剑收拾着早饭:“郡主,王爷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回来了。”

    “几天了?”

    侍剑想了想:“算上今天的话,应该有六天。”

    赵惜弱抬起头,眼睛转动了两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把地图取过来。”

    伺候在一边的侍剑连忙将一张地图放在桌上。地图上面有一些地点用线条连接起来,粗看之下杂乱无章没有头绪,但是,这却是赵惜弱战局的地图。

    “朱元璋攻打平江多久了?”

    “快一个月了。”

    赵惜弱盯着平江的地方看了好一会儿:“平江城易守难攻,朱元璋应该不会暂时取得先机。大都呈最近下了雪,说明草原上的天气也有了转变,扩廓的已经打了胜仗,即便是天气变化,回来也只是时间问题,到底是什么让父王如此焦心?大都最近有什么动向?”

    侍剑说道:“别的动向倒是没有,好像这段时间听说有很多王公大臣的家眷都回草原去了,而且还是悄悄回去的。”

    赵惜弱眉头紧锁:“看来问题还不小,那些朝臣消息灵通,肯定是听到了什么不好的风向,现在元宵节还没过,他们就着急的回到草原上去,难道又有造反的乱民围攻大都?”

    “如果有造反的消息,咱们也应该能听说到,可是最**静的很。”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赵惜弱指了指平江:“朱元璋已经攻克平江!”

    “不会吧,郡主您不是说过,平江城如果要打下来,至少也得半年时间吗?”

    “的确需要半年,但也不能保证没有意外的出现。”赵惜弱眼光灼灼:“朱元璋这一次可以说是出了自己全部力量,平江城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那些朝臣原本就等着看朱元璋和张士诚两败俱伤,现在看来朱元璋的损失并不大,反倒是张士诚吃了大亏。平江城一旦被攻破,张士诚覆灭指日可待。而我朝军队还没有整装完备,河南军也没有集结,所以这些人才想着跑回到草原上去。”

    正说着,门轻轻被推开了,阿斯兰慢慢走了进来。

    “小王爷。”

    “大哥?”

    “你不用起来了,身子不方便。”阿斯兰戴着口罩,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侍剑出去,然后便坐到了赵惜弱对面。

    “大哥最近天气不好,你身体也不好,不好好养病,你……”

    “出了些事情。”阿斯兰看见赵惜弱桌上的地图,便轻声说道:“我想你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赵惜弱还是有些不太确定:“朱元璋攻伐平江只有半个月而已。”

    阿斯兰叹了口气:“正月初九,平江城破!根据谍报传来的消息,朱元璋这一次使用了前所未有的武器,杀伤力和破坏力都极其惊人,而且,似乎连老天爷都在帮他,谍报上报,突然之间天降神雷,竟然把平江城的城墙深深的震塌了……”

    赵惜弱瞪大眼睛:“这不可能?平江城的防御有多好,我们是非常了解的,就算使用火炮也不能造成那么大的破坏。”

    “这里就是关键!”阿斯兰说道:“我可不会相信是什么天降神雷,我倒是觉得朱元璋已经研究出了一种破坏力和威力更胜从前的火器……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应天城中也有我们的暗线,为什么提前没有一点消息?”

    “我想,这种东西应该不是在应天研究出来的,而是在徐达的火龙精骑中研究的。”

    “火龙精骑的火气使用情况我们也清楚,从来没有听说过在研究什么新的火器,难道说有人在帮他们?”

    “与其说是有人在帮他们,倒不如说是有人提出了更好的火器设计!”阿斯兰看着赵惜弱:“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慕容正就在那里!”

    “你说他?”赵惜弱愕然:“会不会搞错了?”

    “因为你的缘故,所以我让暗线观察着慕容正的一举一动。去年八月的时候,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意图反叛,那天……后来慕容正别跟着朱元璋随军出征。朱元璋似乎特别信任他,让他担任了亲军指挥使,还新创建了一支部队。根据暗线的回报,这支部队的作用好像是在救治伤员,但是慕容正却很少出现在这支部队里,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徐达的火龙精骑。”

    赵惜弱愣住了,她倒是从来没有听慕容正说过关于火器的事情:“我和他相处的时间也不长,没有听说过这些事情,但也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好像明白很多我们都不明白的事情,知道很多我们都不知道的道理……”

    阿斯兰见赵惜弱眼中逐渐有了神采,就知道妹妹一定陷入了和慕容正的甜蜜回忆之中,只好轻轻咳嗽了两声,打断了妹妹的回忆。

    “这件事我还没有跟父王说,如果让父王知道了,父王一定会痛下杀手的,毕竟,你现在……”

    赵惜弱低下头,摸了摸自己已经显怀的肚子:“大哥,你要答应我,不要伤害他。”

    “现在我还没有要杀他的打算。”阿斯兰神情冷峻起来:“但如果真的是他,那他就是我大元的死敌,如果这样的人不能为我所用,最后只能除掉。”

    赵惜弱不再说话,她不是那种分不清现实和梦想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该如何取舍还是清楚的。只能摸着自己肚子:“但愿这孩子生下来以后,不会没了父亲……”

    ——————

    正月十九,应天

    一大早,应天府尹杨宪还没开始坐堂,府衙门口就来了一对人马。

    杨宪年纪不大,一脸刚毅,快步出了府衙大门,就看见郭威骑在高头大马上,趾高气扬。顿时有些不快,郭威这个人果然是人憎贵厌,之前就听说国伟和慕容正有过节,如今杨铮身陷囹圄,今天殿帅府开堂审理,他到第一个跑来提审。

    “定远伯,你这是何意?”

    郭威扯着嘴角笑了笑:“杨大人,你也应该知道本官现在也是殿帅府下提督将军,今天殿帅府要提审人犯,本官只是过来帮个忙,仅此而已。”

    杨宪皱了皱眉头:“定远伯,杨铮现在还未定罪,你还是不要一口一个人犯了。更何况今天审理杨铮的是李先生和汪先生,定远伯过来凑什么热闹?”

    “杨大人,何必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呢?本官只是举手之劳而已,省得杨大人再派人跑一趟。”

    “本官忝为应天府尹,自当遵殿下谕令,未见到殿帅府提审的批文,谁都不能把人带走。”

    郭威冷笑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让身边的爪牙送到杨宪面前:“杨大人,看看吧,这是什么?”

    杨宪接过一看,顿时脸色难看,这厮竟然有殿帅府的批文!

    “定远伯真是费心了,这恐怕是昨天就弄的吧?”

    郭威得意起来:“以本官现在的身份,李先生和汪先生还是卖这个面子给本官的。再者,本官也是帮忙提审犯人,不会做什么其他事情。”

    杨宪哼了一声,收好了批文,随即吩咐衙役把杨铮从牢房带了出来。

    朱元璋是个非常有心机的人,他不会让自己的手下如同铁板一块,所以谋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现如今朱元璋带着大部分将军去了前线作战,唯独留下一个郭威,实在是如同搅屎棍一般恶心。

    杨铮被带了出来,脸色一如既往的苍白,同样是没有表情。见到杨宪,没有表情,见到郭威,却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郭威见杨铮就那样站着,轻轻冷笑了两声,便找我跟前的手下:“来呀,给这人犯上了镣铐,带走!”

    “定远伯!”杨宪终于忍不住了,沉声说道:“眼下殿帅府尚未审理,为何要强行给杨校尉带上镣铐?你这么做与法不合,于理不合,若是三番五次的越权行事,别怪本官在殿下面前参你一本!”

    郭威一听,立马呛了起来:“杨宪!别以为有刘伯温给你撑腰,你就敢在本官面前耀武扬威,你如此这般袒护凶犯是何道理,难道包庇不成?”

    杨宪正色说道:“天日昭昭宫,公道自在人心,杨校尉杀没杀人还没定论,若是他真的杀了人,本官自会依法行事。倒是你定远伯,本官在任上屡次接到你欺压百姓之罪责,现在要本官一一念给你听吗?”

    “哼!本官身为殿下亲封的定远伯,处置几个平民百姓,你又能如何?本官的爵位那不是靠着夫人来的,是本官实打实的战绩博出来的,你一个功名都没有的书生,仗着刘伯温爬到应天府尹的位子上,也敢跟本官叫板,你也不打听打听,本官是吃素的人吗?”

    杨宪丝毫不惧,正要斥责,却听到人群中传来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

    “不吃素,难道吃屎吗?”

    “谁?”郭威尖着嗓子,扭头看向人群:“是哪个不要命的,站出来让本官看一看?”

    围观的吃瓜群众也在纷纷寻找出声的来源,终于慢慢让开一条路,只看见一个年轻人站在那里,一脸戏谑,带着三分嘲弄,三分轻视,还有几分讨厌的看着郭威。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还要不要命?”

    “上官云?”郭威一惊:“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什么时候回来的,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上官云走过来,走到杨宪身边,简单抱了个拳,然后面向杨峥:“杀人了?”

    杨铮抬着眼皮看了一眼上官云:“想杀,没杀!”

    上官云很失望:“杀没杀人现在都把你给抓起来了,你看,没杀多亏!”

    杨宪一听,脸都开始抽抽:“上官云,你别太过分了,这是应天,吴王治下,有王法的……”

    “我知道,我知道!”上官云敷衍着杨宪:“不过,杨大人,我这兄弟在你这儿也受照顾了,上官云心领了!”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杨宪自然也不会太追究:“好说,上官校尉不是跟着殿下在前线作战吗?怎么突然就回来了。”

    郭威也听见了,立刻说道:“上官云,难道你是私逃了不成?”

    “哎……”上官云长叹一声:“都怪我这人命不太好……”

    杨宪愣了一下:“这是为何?殿下不是刚刚才攻克了平江吗?正是用人之际,上官校尉应该在军中效力才对,难道……”

    上官云抬起头,斜四十五度仰望着天空:“本来这上战场的事儿也轮不到我头上,谁曾想啊?我在平江城门口随随便便放了一炮,结果就把张士信给炸死了!”

    杨宪愣住了……

    郭威也愣住了……

    “什么?”

    “不可能!”

    朱元璋攻克平江城门、阵斩张士信的捷报在五天前就到了应天,当时可以说是举城欢动。但是其中的细节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只能等后续的奏报慢慢传来。

    上官云这一句话,真真正正的把人们给惊到了。看着一帮人跟吃了个鸡蛋似的瞠目结舌,上官云便慢慢悠悠的说着:“殿下只是害怕我在苏州城前打一炮再把张士城给炸死了,这样那些手下大将的功劳都被我给抢了,所以把我打发回应天来了。”

    杨宪凌乱了……

    郭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此时,远在五十里外的栖霞山脚下,正在地里面刨土的赵老四和张老三,听见远处的山道上传来一阵响亮的马鸣声,然后便是一阵欢快的呼啸。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