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天道破绽 > 第十七章 拜师

第十七章 拜师

    太阳西落,微风轻抚,天时已经黄昏;小溪东流,光影婆娑,桥头一颗大树;枝繁叶茂,高大粗壮,三人才堪合抱。而在大树的粗枝上,此刻正躺着一个少年,少年双手为枕,眼皮轻闭,嘴里叼一根草茎,身上盖些许树叶、细枝,架着的双脚还在微微抖动,看着很是惬意。

    可真的那么惬意吗?徐卜林并不觉得。此刻他脑子里思绪繁多,想得最多的是:一会他要如何拜师?到底能不能如愿学到法术?又要多久才能学有所成?

    总之,纷乱的思绪使得徐卜林有些烦躁,不由地吐出草茎,猛地坐起身来。可是,坐起身来又有何用,只是碰折了更多的枝丫,使其连同身上盖着的树叶、细枝一齐掉落下去。

    吐掉的草茎最先落入水中,发出轻微的声音。紧接着,更多枝丫连续落下,响起一串“滴答滴答”,像极了雨滴落下的声音,这也让徐卜林的思绪飘回到了那个雨夜。

    当夜,徐卜林亲眼目睹二子惨死,心惧不已。况且他也合欢宗和赤河宗的门人对话里,判断出申鹤也凶多吉少。那么面对这群掌握了“仙法”的敌人,徐卜林别无选择,只能在雨夜逃离了东石城。

    也算顺利,徐卜林一路有惊无险的离开了东石城,逃到了一片野地里;他举目四望,也不由悲从心来。求仙问道,求仙问道,这一切不都是自己的求仙之心造成的吗?若不是为此,二子又怎么会去跟踪那妇人,从而惹上这莫名的灾难,以致惨死。合欢宗,赤河宗,二子何德何能?怎么会触怒他们?使得他们要对三个孤儿下此狠手?

    求仙问道,仙未见,道未明,却已家破人亡。那么,是否还要继续?徐卜林在内心拷问自己。

    当然继续,因为对他而言,修仙不仅仅意味着他自己追求的大逍遥,大自在!同样地,修仙也意味着力量,意味着复仇。

    可是,仙究竟在哪里呢?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像东石城的遭遇一般,求仙不成,反而招惹了合欢宗,赤河宗呢?

    徐卜林苦苦思索之际,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来了。

    “也许不止你两个师兄葬身武广……”,“也许不止你两个师兄葬身武广.....”这句赤河宗老者的话语开始不断在徐卜林脑中回响,也使他的思路逐渐清晰。

    武广,武广。既然赤河宗的老者折了两个弟子在武广,那么,武广应该有着和他们不对付的高人。于是,徐卜林不在思索,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武广城的方向走去。

    历经辛苦,虽谈不上千山万水,但也算长途跋涉,徐卜林终于来到了武广城,可还是没能找到他想要的仙人。

    说来也可笑,虽然徐卜林心里已有预期,神仙不是那么好找的,可还是觉得他被现实嘲弄。他打听来打听去,这武广竟与东石城相似。城中传说的神仙,也都是些善人,大夫,神棍之流。

    举些例子吧。城东的有一位顾神仙,传说可以活死人而生白骨,结果是——开医馆的大夫。城西有一谷神仙,传说是活佛在世,结果是——经常施粥行善的员外。城外清风观的明月道长,传说中更是夸张,上斩鬼神,下斩妖邪,结果是——哦,不对,这个还没有定论...

    明月道长住在城外清风山上的清风观里,平常时间并不入城,所以,徐卜林还没有找到机会观察这个“神棍”。嗯?既没有观察,又为什么称之为神棍?

    ***说的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徐卜林称他为神棍,也只因他的行为像极了自己前世所知的那些气功大师。怎么说呢?明月道长从不藏着掖着,每次出山都会显示自己的“神异”。只不过,这所有的行为只是为了向钱财看齐,贫民人家从来请不起他,只有豪绅才是他的客户。

    神仙会是这种德行吗?所以说他是神棍不过分吧?不过这神棍也有一丝怪异。从传言可知,清风山上的清风观里,就只有他一个道士,没人知道他平常一个人在山上干什么。总之,因为他不常下山,所以徐卜林也只能把他作为最后的调查目标。而今天,恰好听闻城中人言,大户谷员外请到了他捉鬼,观察他的机会也就这样不期而遇。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但听到消息的徐卜林,自然高兴。但与此同时,他也些苦笑不得,因为谷员外请明月道长的事由,和他多少有点关系。

    六日前,徐卜林的调查目标正是谷员外谷神仙。虽说他已经猜到,这相传是活佛在世的谷员外谷神仙,大概率只会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土豪。可他不死心,总想着要亲自再看看,做个确认。

    然而,想近距离地观察谷员外也是不易的。徐卜林围着谷家庄园转过数圈,都没有合适机会。还好偶然间,他发现其后院的围墙上有一个一个破洞,或者说,是狗洞。所以,自然而然地,他钻进了狗洞,进入了谷家庄园。

    徐卜林进入庄园后,经过一系列的小心摸排,成功的近距离观察了谷员外,却也只带来了早有心理预期、毫不意外的结果——谷员外只是一个凡人,并不具备任何“仙法”力量。

    既然已经有了预期,便不会产生太多失望,徐卜林又悄咪咪地离开了谷家庄园。只是,他在离开的时候,为了解决腹中饥饿,便潜入谷家祠堂中,拿走了贡桌上的食物。

    这本是一件小事,徐卜林也没太放在心上,可是没几天后,城中却传起了流言。流言中说,谷家闹鬼,先是贡桌上的贡品莫名消失,而后来又出现了恶鬼伤人事件。

    天地良心,徐卜林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只是偷拿过一次贡品,时间也和流言中贡品消失的日子相同,可怎么还有恶鬼伤人?这事情可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过也好,此事经过传播发酵后,变的愈演愈烈,直至今日,谷员外正好请了明月道长,要进行一次抓鬼行动。于是,徐卜林再一次通过那个破洞,潜进了谷家。之后他躲在祠堂前院的柴堆里,准备借机观察这个上斩鬼神、下斩妖邪的明月道长。

    非常的鹅妹子嘤,天大的惊喜!这明月道长居然是有些真材实料的,虽然他之后和王赖子的对拼,显露的像是世俗武艺,不过再次之前,他探查的手段,却是妥妥的“仙法”力量!

    当时,月道长衣服慢慢鼓起,徐卜林的心也随之跳动。想必也不难体会到徐卜林的喜悦之情,他可谓是历经磨难,终遇真神。不过,徐卜林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激动心情,毕竟他当下还只是一个躲藏在柴堆里的不速之客。

    而等所有人都离开了祠堂后,徐卜林也悄悄离开了谷家。他来到城中打听,着重打听明月道长的喜好,想做些准备,好向明月道长拜师学艺。

    只是可惜啊,经过打听,明月道长愈发显得神秘,根本没人知道他的喜好,哦,钱除外。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徐卜林倒是知道了明月道长的一些怪癖和过往。

    明月道长大约十几年前来到这武广城的,他用自己“积蓄”和“神迹”盘下了城外的一座小山头,取名为清风山。而后,他又在山上盖了一座小道观,取名清风观。然后在山脚留一座大钟,只允许他人在规定的时候敲钟。平常他不会下山,只有钟响,他才出来做事。而且,不管做不做事,只要钟响,他就要收取不菲的银两。

    要是在之前,徐卜林也许会认为这都是明月道长故弄玄虚,那么现在都显得高深莫测了。不过徐卜林此刻觉得,一切都是早些时候某个店小二的锅,将明月道长描述得像个神棍似的,使得他调查不详细,差点错过这尊“真神”。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徐卜林没有打听到明月道长的喜好,便自作主张“买”了坛酒,准备在明月道长回清风山的路上截住他。毕竟谁也不知道明月道长下次出山是什么时候,难道冒着被其厌恶的风险去敲钟?

    让我们回到本章开头,徐卜林带着买的酒等在明月道长回清风山的必经之路上,思索着拜师的注意事项,他还在纠结犹豫,但也没有太多时间了,赴宴过后的明月道长提着一包东西已经慢慢走了过来。徐卜林霎时只将脑中纷乱的思绪抛开,不在纠结如何拜师,直接跳下树来,冲到明月道长身前,跪下喊道:

    “师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