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天青色等烟云 > 第六章卧龙书院

第六章卧龙书院

    卧龙书院就修建在卧龙湖畔,和石佛寺一墙之隔。

    那是因为宁州人都知道这里是风水宝地,把书院建在这里,能够聚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再加上石佛寺的主持也是得道高僧,跟书院的夫子学子门谈经论佛,倒也相得益彰。那些学子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学习,还不个个都高中状元,进士及第?

    别的学生如何,李顺不知道,但是他家的大郎曙哥儿却是小小年纪就聪明不凡,深得书院的夫子们喜爱。

    去年曙哥儿参加了解试,小试牛刀,顺利过关,如果不是因为年纪还小,主母舍不得,说不定去年就去参加省试和殿试了,高中了。

    现在只得等下一次了。

    大宋科举三年一次。

    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

    然后殿试由皇上亲自主持,钦点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录取者分为三级(三甲),一甲三名,称“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不过也没多久了,

    今年一过,也就两年了。

    曙哥儿以后去东京城东华门唱名是没得跑了的。

    要是自己能够陪着曙哥儿去参加京城的殿试,那就太好了,

    亲自见证曙哥儿高中,比自己当了状元还要得意,听说东京城是无比的繁华,嘿嘿,自己能够去见识一下也不错。

    李顺坐在马车里想入非非,就好像曙哥儿已经高中了一样。

    李家的管事很多,外院的很多管事跟着三郎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只有自己这个内院管事犹如井底之蛙一般缩在这里。

    “吁……”

    车夫的一声呼喝惊醒了车里的李顺。

    到了。

    马车停在书院门外。

    李顺下车正听见钟声敲响。

    那是隔壁石佛寺开始做晚课了。

    看着那片巍峨的殿堂楼宇,还有那高高耸立的济善塔,(济善塔是克幽禅师圆寂后,宁州刺史为他修建的,据说塔内供奉着克幽禅师的舍利)。

    每次李顺来,不管进庙与否,他都要对济善塔敬拜。

    今天也不例外。

    李顺整整衣衫,对着济塔善遥遥三拜。

    等他抬起头的时候,好像看到塔尖有金光闪过,仔细一看却什么都没有。

    眼睛花了?

    书院的门房早就看到了李家的马车,等李顺祭拜完了,赶紧迎了上来,“李管事,今儿个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李顺也不啰嗦,直接说明来意:“三郎君回来了,主母命我来接曙哥儿回去。”

    一说起三郎君都知道是李德山。

    三郎君常年在外奔波,难得回来,回来必定是要见曙哥儿的。

    “哦,那您快进去吧!”

    门房赶紧把李顺往里让。

    李顺熟门熟路地往里面走。

    书院占地很大。

    除了先生们授课的学堂,学生们的宿舍,还有花园荷塘农田以及一个练武场。这个练武场是李德山叫人弄的,他自己从小喜欢习武,也希望李家的子弟能够强身健体,所以书院里也请得有枪棒教席。

    至于农田,那是让学生认识农作物,亲自参与劳作,懂得一饭一食,当思来之不易。

    总之书院不会培养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

    李家需要的是聪明又务实的人才。

    为此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卧龙书院上。

    这样的书院,深受宁州城那些贫寒子弟的喜爱,纷纷以能进入卧龙山书院为荣。

    卧龙书院的名气早就盖过了城里的德宗书院。

    李顺一路往里走。

    这个时候已经结束了每天的授课,是学生们自由活动的时间。

    花园里看得见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一起辩论。

    而农田里也有人在劳作。

    练武场上围了一圈人,不时传来一阵阵喝彩声。

    一切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三郎君说过,这才是书院该有的样子。

    有认得李顺的都朝他行礼问好。

    都知道他是李家的大管事。

    是他们的半个衣食父母。

    看李管家的样子定是来找李曙的,有学生就告诉他李曙在哪里。

    指了指那片松林道:“李曙在那边,跟先生在讨教学问呢。”

    书院也是依山而建,半山坡上是一片松林,棵棵高大挺拔,山风吹来,松林会发出一阵阵的呼啸声,于是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可以观山景重重,听松涛声声。

    果不其然,李顺在半山坡的松涛亭见到了李曙和书院的主讲也是院长的彭荣先生。

    彭先生是李家从成都府请来的。

    彭先生在蜀地很有名气,据说还在东京城给官家讲过课。那就是帝师呀!

    连李顺都不知道三郎君是怎么把他请来的。

    当初修建书院的时候,李家家就打算请蜀地名师来传道授业。而彭荣先生无疑是最好的,他从京城回来后就一直隐居在青城山脚下。

    李家多次上门求请,开始彭荣先生也只是答应来书院看看,顺便给学生们讲几天课,没打算留下来,可后来却喜欢上了这里,就答应李家担任书院院长。

    还欣然提笔。

    书院门口牌匾上卧龙书院四个字就是他的墨宝。

    见彭荣先生和李曙正说得起劲,李顺远远地就停下了脚步,恭恭敬敬地候着。

    开玩笑,曙哥儿正和帝师辩论呢,怎敢贸然打搅。

    李曙背对着来路,并没有发现李顺的到来,倒是彭荣先生看到了李顺。

    笑着结束话题道:“云初,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家里来人接你了,定是你父亲回来了。”

    李曙这才回头看到李顺。

    “先生怎知是家父回来了?李顺来有可能是别的事情呢?”

    “哈哈,为师自然会神机妙算。我还算准明日你父亲定会亲自送你回书院,还会去那里…”

    指了指下面那一片殿堂楼宇。

    李曙知道那是石佛寺。

    “快去吧,不要让家人久等。”

    李曙:“先生和我一起下去?”

    彭荣:“不,为师还要在这里观观山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