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归来仍是农村人 > 第二十一章 磨刀岂误工

第二十一章 磨刀岂误工

    汪显贵担心自己的妻子何玉兰一个人既要看守十几二十头牛,又要和石小芬去看他们家牛吃了龙祖清的多少米,怕她一走这帮牛又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他赶紧把何玉兰安排他要咬的潲全部舀在喂猪的槽子里面,他也不管他们是否会把猪潲拱出来满地都是。

    他赶紧找他的割草镰刀,他从屋里走了一圈,手里拿着几把镰刀出来,站在门口,他用手分别掂量了几下那几把镰刀,随后用大拇子分别试了试镰刀的刀口,最后把他们随手仍在了门口的墙角。很显然他没有找到他平时喜欢的那一把镰刀,在门口挠了挠头,显得有一些惆怅。

    身为剑客,假如你要行走江湖,首先你得选一把好剑,如果身为一个刀客,同样也要有一把好刀。可是如果作为一个农民,如果没有一把好镰刀,那简直就是一种天大的笑话,而且这把镰刀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好剑配剑客,好刀配刀客。

    每个人对于镰刀的需求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弯一点的镰刀,有人喜欢直一点,有人喜欢锋利一点的镰刀,有人喜欢钝一点的镰刀,有人喜欢把长一点,有人喜欢把短一点的。更有一些稀有人类,他们要选择和别人相反的镰刀,毕竟他们是“左撇子”。

    可是对于汪显贵来说,他选择镰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他必须考虑刀口的锋利程度,其次他材质要好,最后才是刀把的长短和平滑程度。因为在坟上村割草,没有人敢和汪显贵一教高下,更让汪显贵对刀的追求因素是,多年的屠夫经验让他早已和刀融为一体。有人说过当一个人的功夫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时候,对于武器的依赖又没有那么高。他们可能是不知道,往往有很多看起来很厉害的功夫,其实他们的武器已经占了一半。

    汪显贵再往牛圈门口走了一圈,回来手里已经多了一把镰刀,这是他昨天割草回来放在那里的,他嘴里自言自语的念到“我就说嘛,他妈不可能拿这把镰刀去,他都用不习惯这把的。”

    汪显贵用早上洗脸的脸盆打了半盆水,一只手拿镰刀,一只手端着水,来到快要进家门的路口,那里摆放着两颗不一样的石头。他随即坐在一张矮凳子上,把水放在一边。便开始把镰刀放在一颗石头上来回地打磨,很显然这是他们家特意摆放的磨刀石,因为在农村对于刀具的使用是非常多,割草要用镰刀,砍柴要用砍刀,杀猪要用杀猪刀,还有剪刀,菜刀,水果刀等等,而且这些刀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当然磨损也非常大,固然对于磨刀石的使用频率也特别高,所以每家每户门口都要特别大的磨石。

    汪显贵来回磨了几下,用手沾了一点水放在上面又来回磨了几下,翻过来又重复了几下。他又把刀放在水里清洗干净,又用大拇指去刀口那里试了试。可能是因为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汪显贵又把镰刀在上面继续打磨,而且这次用的时间比上次更多一点。

    汪显贵又用手去试,这次他还把镰刀拿到自己的耳边来,他一边用大拇指试刀,一边用耳朵听。这次感觉非常满意后,他才把到又放在另一颗磨石上磨。

    这一次汪显贵的动作幅度很显然没有像前面那样,他每个来回都显得特别小心,他小心翼翼的对他的镰刀双面惊醒打磨。当他再次用水清洗以后,他拿出来的便是一把明晃晃的镰刀,在眼光的照样下,反射出耀眼的光。

    这一切都得益于他那两颗不一样的磨刀石,他前面磨的是粗一点的磨刀石,属砂石,能快速使钝的刀空口变得锋利。后面使用的是细的磨刀石,属油石,主要是让刀身更明亮。不过这在农村是人尽皆知的事。

    汪显贵找来自己的尖担,心满意足的往何玉兰放牛班的地方走去。

    此时的何玉兰和石小芬他们已经把牛赶到了马头的正坡顶,也叫马脑壳,这是一匹很大的山,和坟塘坳相望,但是这上面的全是一些灌木丛,不像坟塘坳的树木那么茂盛。而且四周很多地方都比较陡,也有几处上山下山的路,不过坟山村合牛班的这段时间里,都被村民们用各种东西堵住,牛几乎是不会往那几个放下出去的。

    石小芬对何玉兰说:“丢它们甩在这些了我们俩个下去看。它们不会乱跑的。”

    何玉兰似有担心的说:“不晓得后面那些路有没有哪个打开过?”

    “没得哪个手爪爪有这么痒的。而且下去也能看得到上面,没得事的。”

    “今天感觉这个眼皮有点跳,不晓得是跳哪样呢?”

    “左眼跳么,右眼跳?”

    “左眼!”

    “左跳财,又跳灾,怕是要发财了!”

    “嗯,发!”

    “去一会就回来,没得事,出事我帮你负责!”

    “我想应该也没有什么事。”

    两人边说边往半山下去了。剩下的一群牛在山顶非常认真的啃食着牛草。看样子这群牛也是给何玉兰争气,而且都吃得特别认真,几乎没有一头牛抬过头。或许对于牛来说大家昨夜可能都没尝过一点夜草,而且今早一早上就被赶到上这么高的山顶,再怎么牛的牛也挨不住饿,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牛来说也是一样啊,牛也是铁,草也是钢。大家看到这么茂盛的青草以后谁也顾不上谁,赶紧把肚子填饱才是大事。

    说汪显贵是坟山村最能割草的一点都不为过,你看他刚到草坪不久,周围就堆了很高的草,汪显贵不仅割草特别厉害,而且他在捆草方面的造诣也特别高。坟山村村民在捆草上也是有讲究的,它们在割草的时候,用手抓草,当一把握不住的时候,就会用其中一绺把整把草绕一圈,然后又继续割挨着这一把,然后再次从刚才捆过的那一把又选一绺把刚加进来的这些绑住,直到一只手不能拿住为止,它们就会把这些草放在一边,他们管这样叫一“盘”。他们又去割另一“盘”,然后把他们首位相对,选择两盘草最长的部分草把这两部分捆在一起,他们管这样叫做一“个”。把几个草按照两排或者三排的方式重叠起来,然后用绳子捆绑,这种叫一“扛”。因为这样捆的草多半是用肩膀去扛。如果是两“扛”,那就只能叫“挑”了。

    一挑草有十个、十二个、十四个、十六个的,也就是一扛有五个、六个、七个或者八个,如果再多就不受掌控的了,他们说这样容易“爆崽”,也就是说特别容易垮掉。

    汪显贵捆的草个数不仅漂亮,而且个头特别大,这是特别难的,对于别人来说只有用特别长的草才能捆出个头大的草来,汪显贵不一样,如果草短他就再盘上做文章,这对于大家来说特别难。所以汪显贵捆的草重量都差不多,他割一挑草通常也只是十二个,再多就重了。

    此时的汪显贵已经割了九个零一盘了放在地上了,而且手里的也快要够一盘了,再割两个就正好是挑了。

    汪显贵平时割草就是以快著称,他“唰唰唰”几镰刀下去,然后用镰刀把草勾过来。用手去抓草的时候,竟然鬼使神差的抓了一条蛇。这是一条当地人叫做青竹标的蛇,毒性非常大,如果被它伤到,后果不堪设想。它的颜色和那些草特别像,所以汪显贵根本没有发现。

    但他准备捆成一个的时候,蛇突然就从草里钻了出来,吓得汪显贵把镰刀和草一起仍在了地上。那条蛇在地上滚了两转,汪显贵正准备去捡起镰刀砍向那条青竹标的时候,发现他的食指被镰刀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直流,钻心的疼,他赶紧用手按住伤口。

    随后汪显贵破口大骂了一句:“X你家妈!”眼睁睁的看着那条蛇消失在自己眼前。

    但是汪显贵庆幸的是他没有被那条蛇伤到,否则后果更糟。

    汪显贵用嘴咬着自己的衣服,迅速用镰刀割下一小块布把伤口包扎,但是依然有很多血迹浸出来,顺着他的手指往衣袖出流,汪显贵用另一只手紧紧的握着。

    汪显贵此时也不想继续割草了,也不能再继续割草,心有余悸地朝坡顶走去,他只能去找他的妻子帮忙。

    汪显贵刚到山上不久,何玉兰就从下面上来了。他看到自己的丈夫在认真的看着牛群,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心中暗自欢喜了一下。

    像个少女似的喊了一声汪显贵:“他爹!”

    汪显贵听到何玉兰的声音,转过身去。

    何玉兰看到汪显贵那双血迹斑斑的手,顿时吓得半死。

    她惊慌失措的跑过去握着汪显贵的手问到:“他爹,怎么了,流这么多血?”

    汪显贵看着心焦的妻子强忍着疼痛安慰说:“早上镰刀磨得太快了!”嘴角还露出些许微笑。

    “都这样了还笑得出来!割得草没有,没有我去割,你看一下牛!”

    “割得在下面,你去帮我捆一下,一会我去抬!”

    何玉兰刚刚一时的紧张,忘了把吃了多少米告诉汪显贵了。

    她便去帮汪显贵捆草了。一边走一边念叨着“说他他还不信,每次都把刀磨的那么快,还说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回好了,这回不晓得要误好久?”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