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万年文脉莽昆仑 > 第7章 仓颉造字

第7章 仓颉造字

    自从黄帝在涿鹿之战获胜后,更多的诸侯都来尊奉他为天子。天下有不顺从的,黄帝就去征讨,他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来没有安稳地休息过。黄帝足迹遍及九州,东到大海,登上泰山;西到空桐山,登上鸡头山;南到长江,登上湘山;北到釜山,在涿鹿建立都城。从此,天下各国安定。黄帝经常进行祭祀鬼神、山川、封禅的活动,掀起了对自然、祖先和图腾三者崇拜的高潮。他整顿军队,调和五行,种植五谷,制定历法,安抚百姓,形成了华夏大地统一的局面,从此,民族团结的精神就一直贯穿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里。

    经过黄帝筚路蓝缕,九转丹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铜石并用的时代。在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产生了多元文化的格局,为了达到多元文化能够相互沟通交流,部落互相促进融合的目的,创立一种统一的、广泛使用的文字这一使命被迫切而隆重地搬上了历史舞台。

    这天,黄帝吩咐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去办几件大事后,把仓颉叫到身边,说:“我的左史官大人,工作上有什么难处啊?可以说说看。”

    仓颉连忙参拜黄帝,说:“随着我们的土地疆域不断扩大,牲畜越来越多,要管理好,统计好这些东西,采用结绳记事、刻录符号等办法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我正在为此事犯愁呢。”

    “你把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所创立的图案、字符收集、整理一下,再加以创新,形成统一的文字。我要颁布于天下,让四海之内都统一使用这种文字,天下政令统一,促进部落融合,形成统一的邦国。”黄帝说。

    “遵命,我这就去办。”仓颉施礼告退。

    “喂,等等!”黄帝补充了一句:“据说炎帝手下的那个小学徒在编写什么《神农本草经》,你可以把他先要过来参与创立文字,今后我还希望他能够把我和岐伯讨论的医学问题也编著成书。这小子,我见过几次,他的表现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我也略有耳闻,好像叫林龙来着,我这就把他请来。”

    “快去吧。”说罢,黄帝转身走了。

    林龙来到仓颉面前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惊,一是仓颉长有四只眼睛,多出的两只眼睛,一定能洞悉常人无法觉察到的天地之间诸多深邃的奥秘,二是仓颉仓库里堆满了三皇时代创造的各种图案和文字符号,这里简直就是珍藏上古时代文物的博物馆。

    “林龙,听说你跟三皇都学过本领,现在是你学以致用、发挥聪明才智的时候了。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年前就开始创造出文字了,黄帝要我们尽快站在先人的肩膀上,进一步拓展、创造统一的文字,你有什么建议啊?”仓颉开门见山地说。

    林龙连忙答话道:“让我先系统地研究一下三皇的这些宝物吧,我想应该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其实林龙心里明白,自己就掌握了三千多个简体中文字,对这些古文字几乎一窍不通。但他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要踔厉拼搏,在创造文字方面作出一番贡献来。

    华夏民族创立的这些文字符号超过了一万年的历史,是先贤智者们在劳动过程中摸索出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林龙夜以继日地研究、分类、整理、归纳,但很多图案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仓颉邀请林龙一起出去狩猎。

    “我看你埋头苦干很长时间了,一起出去打猎,放松放松吧。”

    “好嘞!”林龙操起弓箭,跟随仓颉来到山林里。自从上次在阪泉之战护卫炎帝发射六支箭后,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触摸过这把弓箭了。

    他们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看见几个老猎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鹿群;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有羚羊;还有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可以捕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仓颉上前一问,原来他们都是根据地上野兽的脚印才坚持己见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每种脚印能代表一种野兽,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采用一种符号来表示一类东西呢?然后把这种符号提炼、转化成文字,岂不成功了?!仓颉顾不上去打猎了,拉上林龙拔腿就往回跑。

    “林龙,我从你的分类整理工作和刚才几位老猎人争辩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世间万物都有其外在的形态、声音、动作习惯等等,我们可以用象形、象意、象声的方法发明一些新的文字。”仓颉兴致勃勃地说,然后在泥地上用小木棍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解释,经常画了擦掉,擦了又画,直到林龙理解为止。

    “嗯,您这三种造字方法真是了不起的发明啊,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得来的。”林龙由衷地敬佩仓颉。他以往在学校里读书不求甚解,自然也就不会去羡慕那些学霸,但现在自己一心一意学艺了,投入了巨大的心思和精力,对原创性的发明创造总是非常的期待和钦佩。

    仓颉继续说:“接下来,我们采用这三种造字方法,结合三皇创造的文字符号和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表象和内在规律,创立统一的文字。”

    接下来的日子,仓颉带领着林龙和许多史官通宵达旦地创建这项惊天伟业。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林龙主要负责文字符号的分类、归纳、提炼,仓颉进行优化、改善和确认工作,有些史官负责把文字刻录在龟甲、陶片、竹片和石块等地方,这些文字基本上以黄帝的云篆为基础,把各部落族群已经发明和使用的文字也融合进来。这些连接天、地、人、神灵和祖先信息的文字符号,一经创立,就惊天地,泣鬼神,天降米粟,狡兔哀嚎。文字的创立、统一和传播,标志着华夏文明又迈进了一步,从此方块字成了华夏民族亿万百姓心心相连的纽带,无论你走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汉字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大家聚集在一起,互助互爱,凝聚力量。

    汉字见证了华夏文明起起伏伏、连绵不断的发展历程,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只有中华文明,而汉字是其中重要的佐证。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创新脚步不停,古老隽永、优美灵性、包容开放、可爱活泼的方块字就必将永远大放光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