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在下真是剑仙 > 第二十五章 绿蚁新醅酒,前后二先生

第二十五章 绿蚁新醅酒,前后二先生

    老板你路子走宽了啊。

    还知道给面条加上灵魂的几颗葱花。

    “周先生,最近弄了一点牛肉,您要否,小老儿送您一碟?”

    周良善笑着答道。

    “来上半斤吧!至于送予周某人那就罢了,君子取之有法。”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牛镇百姓,店铺老板自是听不懂读书人话中的意思,只是明白君子何意。

    “好好好,我给您沽几两酒水,都是自家酿造的,没有花费一个铜板,您可别在拒绝了。”

    天下好滋味应该就在小街陋巷之中,那些所谓的海味珍馐只适合尝鲜。

    “周先生,您的面好咯,牛肉等会给你送过来。”

    此时已经过了早餐时间,店中只有周良善这一个顾客,因而上的极快。

    道了声谢,周良善取过一旁的竹筷,准备开动。

    “先生可是折煞小老儿了。”

    店主虽然嘴里这么说,却是满脸红光,麻利的回到后厨,弄牛肉去了。

    尝了一口热腾腾的面条,及合口味,杂酱很是美味,比地球那些面条要好吃的多,应该是手工制作面条的缘故。

    加了那几粒葱花,更是灵魂之作。

    只消片刻之后,店主有将牛肉给端了出来,并且附带一壶不大的酒水。

    牛肉卤的也是很好,一看就是老手艺了。

    倒了一杯酒水,不算清冽,反而杯面之上飘荡着几粒杂质,宛若那绿色蚂蚁。

    老店主以为年轻夫子没有见过这种酒水,便解释道。

    “先生可别看我这自家酿造酒水卖相不好看,味道却是极好,先生可以尝一尝。”

    周良善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店主放心,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嘛,我都懂。”

    自家酿造的米酒,所谓的绿蚁不过是米酒过滤之后的绿色泡沫。

    这就说明,这米酒真的新进酿造,倒是极好的。

    不同于寻常白酒,米酒还是新进酿造的更加美味。

    因此,大多农家米酒,都是一年一酿造。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私塾原本那位陈夫子也这般说过。”

    老店主极为高兴,毕竟连续两个年轻人,都以那些圣贤书中的诗词称赞了自家酿造米酒。

    舒坦,与有荣焉。

    “李师傅,麻烦来一碗牛肉面,多放几颗葱花,再来一杯绿蚁酒。”

    门外走进来一个中年人,做儒生打扮,腋下夹着一柄油纸伞,腰间挂着一柄君子剑,风尘仆仆,应当是赶路之人。

    “呀,陈夫子您回来了?”

    被叫做李师傅的老店主,颇为惊讶的叫道。

    “是啊,事情办理的颇为顺利,前不久收到信件,李先生没了,这才急忙赶回来,想要最后送他一程。”

    中年儒生有些感伤,毕竟一个老友快要魂归幽冥,由不得人没有离别愁绪。

    “唉,陈夫子不说这些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周先生。李先生重病离开之后,就是这位周先生在私塾为孩子们上课。”

    老店主李师傅倒是热心肠,就为二人介绍道。

    中年儒生站起长身而起,持读书人的礼仪。

    “多些小友为现在代为授课,若非今日就要赶往老友家中,见其最后一面,定然同小友学海论道。”

    君子之风,只怕说的就是这位读书人,而不是周良善这种半吊子读书人。

    人人平等,是地球之上的基本义务教育。在大千世界,可是有三六九等的阶级存在,读书人可是有傲气的,至少在鲁国是这样,寻常读书人不可能对所有人做到如此温和一面。

    所谓君子贤人,只怕就是这位陈先生的样子。

    “待陈夫子归来,周某人定然会讨教一二。”

    人敬三分,我当还人五分,这是周良善为人做事的原则。

    陈夫子吃面的过程并不算文雅,反而有一种江湖武人的感觉,尤为豪迈,不过这也增添了了亲近的感觉。

    要知晓,那一位被称作为至圣先师的儒家先圣,在某些方面也不过一个俗人。

    若是真的遇上那种一丝不苟的君子贤人,周良善的头一个念头不是去结交,而是走的远远的,避免同其沾惹上关系。

    规矩森严,是对己也是对人,与这种人交流,会很累,幸好在这个世界看到的头一个读书人,不是那种人。

    自私塾书房中看到的古籍,周良善推测,大千世界的儒家发展极为良性,还处于一个和地球春秋时期一样的发展期。

    而鲁国哪一位将读书人地位生生拔高一筹的夫子,无论功绩和战斗力都同春秋那一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老夫子,有些某些重合的地方。

    没错,就是战斗力。

    若不是武力高强,年轻时候的老夫子,也不可能凭借一把破剑,就游学了春秋诸国。

    地球后世人,将儒家糟粕禁锢人的思想这一罪孽都归于老夫子的头上,周良善是不同意的。

    老夫子窗帘儒家学说的时候,所提倡君子六艺,可是有御射两门科目。

    《淮南子》有过记载,春秋有一武夫孟贲,能分开角力之二野牛,就是这样的猛士,也被老夫子的武力所折服,之后以弟子礼见之。

    笑话,如此硬核的老夫子,会提倡读书人不用习武?

    说回这个世界,妖魔鬼怪纵横,魑魅魍魉无数,鲁国哪一位读书人就佩剑游历整个大千天下东境。

    先将人打服气,然后再讲道理。

    据说,鲁国这位夫子已经仗剑持《春秋》,压服了中土十数国,接下来就是中土那最大王朝的帝都。

    书上得来终觉浅。也不知道是否为真。

    “陈先生,私塾书房不请自入,看一些书籍,望请勿要怪罪。”

    周良善持礼说道。

    “那藏书阁本就是前辈先生所建造,我也不过拾人牙慧,小友自请便是,这天下的读书人本就不多,希望能多一些,我又如何会怪罪。”

    这位陈夫子喝了一口绿蚁酒,不由感叹着说道。

    “走遍了整个鲁国,还是青牛镇的米酒最佳。”

    老店主李师傅顿时满面笑容,好似那绽放的菊花。

    “既然,先生喜欢,那就多喝一些,反正也是自家酿造,不算太费工夫。”

    陈夫子在桌上,将六枚铜板依次排开,面钱四枚,酒水两枚,刚刚好。

    “不了,接下来还要赶路,可不能醉酒。”

    周良善也已经接近尾声,老店主李师傅省去了一个零头,刚好二十枚铜板。

    面和酒水都不贵,就是那牛肉太贵,青牛镇一年能够宰杀的黄牛本就不多。

    “小友,能否同在下同行一段路程?”

    听到此处,周良善有些诧异。

    “这都快到意迟街,陈夫子就不回私塾?”

    中年儒生朝着意迟街看了一眼,这里能够看到那一株祖宗李树,却看不到私塾。

    “事急从权,老友实在已经坚持不了,数十年相交,我若不去他定然不会离开。”

    数十年友情,的确难能可贵。

    “那,陈夫子找我,是还有一些事情吧?”

    两个穿着儒生服饰,只是一者青衫一者月白,走在街道之上。倒是极为罕见,小镇百姓频频回头观看。

    “确实。”

    中年夫子答道:“我知晓小友志向不在青牛镇,但奈何在下的确有要事缠身,不得不离开。又不愿意耽搁学生门课程,因此厚着脸皮请求小友多留一段时日,可好?”

    的确,已经在青牛镇待了大半月有余,体内伤势已经好了,而且还突破练气一境。

    按照周良善原本的打算,近几日就该离开了,打算先游历整个鲁国,希望能够在游历之中突破原有境界。

    既然来到大千世界,自然要看一看这精彩诡谲的世界,那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山上精怪,地上地祗,天上神人,都要持剑一一拜访问剑。

    只是,收了陈秀秀这个女徒弟,她又不可能离开小镇,毕竟陈柳氏只有三年寿数。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留在小镇之中,将练气之法传授完毕之后,再说离开之事。

    “陈夫子放心,周某在青牛镇恰好还有些事情没处理,暂时不会离开。”

    “那,在下也就放心,多谢小友。”

    再继续一同走了一段路程,中年儒生告辞。

    “在下这就得出城,小友,你我就此暂且别过。”

    “好,先生再会。”

    二人持礼告别,周良善就顺着意迟街回到私塾。

    一条黄土大道,宛若一条黄龙自青牛镇延伸至远处。

    不远处,有一座送别亭。

    中年儒生陈夫子在亭子前停下脚步,看着亭中的一道一说书人。

    还未出声,那个年轻道人便先开口道。

    “陈先生为何这般着急离开,竟都不同你我打一声招呼?弄得我等二人只能前来此处,为您送行。”

    中年儒生依旧春风和气,撑开手中油纸伞,以儒家圣贤之言隔绝天地。

    “诸子百家,数千年的谋划,才有了今日谋划,青牛镇是最重要的节点,陆衍,你二人为何不同其他人商量,就擅自出手。若是事情败露,数千年的谋划功亏一篑,你我三人如何面对整个大千人族?”

    陆衍却没有生气,反而解释着说道。

    “陈守阳,我以阴阳秘术推算,看不出那人出身,前程,我能够感觉到,只有那人出手,才不沾因果,不被神庭察觉,这才同黄庭商议牵线。”

    那个叫做黄庭的说书人,紧接着说道。

    “事实证明,陆衍看的不错,那人出手之后,整个青牛镇便天机紊乱,只怕那巡察史也察觉不出分毫问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