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母亲改的乳名保佑我一生 > 第三十七章 养猪遭遇卖猪难,走访市场寻买家

第三十七章 养猪遭遇卖猪难,走访市场寻买家

    进入95年后,养猪业蓬勃发展,整个大铜乡几乎是家家盖猪圈,养猪的人多了,猪价便直线下降,猪饲料直线上涨不说,猪病猪瘟也多了起来。

    刚开始没几家养猪时,家里连注射器都没买过,配的猪料也很简单,自己种的玉米打成面,再加上在市场上买的麸子和稻糠,条件再好一点的,就是到村里的油房买一块豆饼,泡上水用豆饼水拌猪食喂猪,小猪从来就不闹病,也压根就不知道有啥猪病,一窝小猪仔变成大肥猪,就几个月的事儿,只用每隔几天往地里拉粪,拉玉米到加工厂打料就行,宽哥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养猪就是倒腾粮食垛呢。”

    可是养猪的人多了以后,猪价下来不说,猪也爱生病了,什么病都有,猪瘟、丹毒、蓝耳病,后来又有一种专门烂猪蹄子的5号病,反正是越来越不好养,也越养越不挣钱,当然猪的销路也成了问题。

    刚开始养猪时,村里附近杀猪的屠宰个体户主动找你定猪:“你肥猪该卖了吧?给我们留着吧!”

    见面时都是这样的话,养猪的多了以后,他们也杀不过来,要是找他们卖猪,他们会说:“谁谁谁,刚找过我们,现在卖猪的多了,人家的还是瘦肉型的,出肉率高,还好卖!”

    人家的意思就是让你再比别人低一些价,才买你的,可是猪价低了以后就有人找猪贩子往外地卖,这样造成猪价更低。

    猪价正在低谷时,我有一窝该出栏的肥猪,猪价一直在下跌,刚开始觉得价低卖了吃亏,想着养几天再看,可又养了半个月,一大垛的饲料喂进去,猪价反而更低了几毛钱,白搭几千斤料不说,猪越来越大更加不好卖了,还不如一落价就卖。

    邓江是我表姐父,也有一窝大猪,赶上这一波的落价,卖猪难,他成天的早上蹲守在村南的国道,去拦过往拉猪的大车,好不容易拦下一辆,人家这辆车是要到唐山那边去的,他以比唐山那边更低的价,把人家拦下来,和人家商量好,明天早上到村南接他们过来抓猪。

    可是这辆抓猪的车却被村里一个号称老磨的郭成截胡了,他从离村更远的国道上,以比邓江更低的价格和卖家谈妥,邓江昨天讲好的2块8一斤,郭金以2块5一斤成交,气的邓江在大街上跳脚的大骂,招的一群人看热闹。

    我看着眼前这个形势,再养下去估计会赔的更多,而且在家里等着买猪的上门就更甭想了,我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宝池县,找找在市场上卖肉的屠宰户,直接让他们来拉猪,我听说他们都是从猪贩的手里接猪,我让他们直接一手把猪拉走,即使价格比他们从猪贩子那里的进价低。也比我在家里卖的高

    早上四点钟,我就起来骑着自行车,往五十里外的县城赶去,到了市场后,逛了一圈找到了一个姓王的肉店老板,我上前搭话说:“您忙着呢?”

    王老板是一个40多岁的大高个子,满头是汗,正忙着分割肉排,他听到有人招呼就抬起油乎乎的大脸回答我说:“不忙,您买肉啊?看看您要哪里,我给您割哪里?”

    我赔着笑说:“对不起,我不买肉,我想问您要生猪吗?”

    老王一听我的回话,放下手里割肉的刀子:“得勒,您甭说了,我猜您肯定是从下面来的养猪户,我这里要生猪,价格合适的话,多要也行,不瞒您说,我这个店面每天都卖10头8头的,这还是平常的量。”

    我心里说:“没想到这么顺当的找到了销路,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早联系他,省得在家里傻等。”

    我笑着跟王老板说:“哎,今年养猪的多,下面杀猪的个体户给的价太低,街上拉猪的贩子给的价更低,这不是没法子,才到城里麻烦你们这些肉店的老板,帮忙销售一下,价格好商量,您看猪说价,合上您的价就行,反正这个猪是挣不了钱了!”

    老王摆摆手:“这个没什么,咱们都合上价才好呢,猪价呢,市场上明摆着,您不信可以再问几家,你们养猪,我们卖肉,我们愿意和你们养猪户直接挂钩,还省得到市场上从猪贩子手里买那些灌水的水猪呢。”

    我向他拱手说:“今天我这趟路没白跑,遇到您这样的爽快人真不容易!”

    老王一边忙着剔猪肉里的骨头一边跟我说:“不瞒您说,我大号叫王铁柱,祖上没从解放时就在这里杀猪卖肉,童叟无欺,现在两个儿子没干别的,我们爷仨还是守着这个肉摊子过日子,你也别客气,今天咱们讲好价,明儿早上,我们爷几个就到您那里逮猪去。”

    我拍手叫好说:“得勒!大哥,您这么爽快,我也不能含糊,您说吧,一口价!”

    老王哈哈笑着说:“咱们痛快人办痛快事,我们从猪贩子手里接猪是3块1,到您那里直接拉,我们也要挣个工钱,咱们就2块9,您看行吗?”

    我笑着说:“啥贵贱的,我们自己养的猪赶上这个行情,不赔钱就行,咱们还交个朋友呢,来年要是再遇上卖猪难,有您这样的朋友,我还不用发愁呢。”

    老王也笑着说:“兄弟客气了,交你们一个朋友,我们到下面买猪还多一个渠道呢,我们在下面抓不到猪时,才到市场上从猪贩子手里接货。”

    “那咱们就这么定了?时间也不早了,没什么事儿我就先回去,明天早上我在我们村南大桥的国道边上等您。”

    老王连连说好。

    办完事回来的路上心情放松,我正慢悠悠的骑着车往回走。

    过杜庄子的弯路时,我正在看路边田地里的麦子,突然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刚一抬头就看见嘎的一声,一辆汽车刹着闸就冲过来,我下意识的一抬胳膊,“砰的”一声,汽车的后视镜撞到我的胳膊上,“哗啦”一声,后视镜碎了一地,我也被撞出一丈多远。

    好在碰撞的地点在拐弯处,车速不算太快,我被撞出地面,车停下后,从驾驶室里下来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他跑过来问我撞坏了没。

    这时听到刹车声和玻璃破碎声,村边上围过来一群人,指手画脚的议论纷纷,人群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大哥指着司机的鼻子说:“人家都躲到路边上了,你还撞过来,你会开车吗?”

    司机也吓坏了,他嘴里不停的说:“先看看人受伤了没有,人要是没伤着,怎么都好办。”

    黑夹克的大哥低头问我:“碍事吗?哥们,去医院吧,检查一下,没受伤就都放心了。”

    我没回答,试着站起来走了几步,撸起着地的左腿裤管,发现左膝盖擦破了皮,左胳膊也撞肿了,看着那个司机害怕的样子,心里想:“要是没事就不去医院了,省得这个司机花钱还挨处分,也省得家里人一听说被撞去医院,担惊受怕。”

    那个司机扶着我,来回的溜了一圈儿,他扶着我的同时,嘴里一直在说:“大哥,要是不行,咱们到医院检查一下吧?”

    我摆了摆手:“算了,没啥事儿,不碍事的,到医院家里人知道会着急的,不去了。”

    这时黑夹克大哥对司机说:“你遇到好人了,人家不讹你,那你也别白撞人家呀,给人家拿点医药费吧,你看人家这胳膊肿的你没看见吗?”

    我用感激的眼神看了大哥一眼,向他抱了一下拳:“多谢大哥热心!”

    那个大哥也答道:“没什么,都在外不易。”

    司机问:“您看我手里就有200块钱,您买点消炎药吧,要是不够,我回家再取。”

    我说:“行了。”

    黑夹克大哥说:“那快谢谢人家把,要是到医院检查费,你500块钱都不够!”

    那个司机从口袋里掏出200块钱。递给我又拿出驾驶证和工作证让我看:“大哥,您是好人,您看,这是我的工作证,在县里的纸箱厂上班,我叫张辉,您要是有事可以随时找我!”

    回到家后,我把事情跟媳妇儿说了一遍,她埋怨我说:“你再好心也应该上医院检查一下,没啥事儿,咱们一分钱也不要!”

    我说:“这不是怕你和家里人害怕吗?左邻右舍的都知道有什么好的。”

    胳膊肿得有碗口粗,抬不起来,吃几天消炎药见好了,可能是胳膊撞车镜子的时候把肋骨挤坏了,一咳嗽就胸口疼,整整养了半年多才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