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母亲改的乳名保佑我一生 > 第四十四章 搭伙种地矛盾生,毅然单干志气高(3)

第四十四章 搭伙种地矛盾生,毅然单干志气高(3)

    就这样,到了晚上的时候,媳妇把孩子的大舅、二舅、三舅都找来帮忙打麦子,大家加班加点的干到了十一点多,场院上一垛的麦子已打完大半,我看着也快到十二点了,大家明天早上还要忙自己的活计,就对大家说道:感谢大家的帮忙,时候也不早了,实在是麻烦大家了,剩下的这些我们两口子自己干吧!你们几家要是过几天打麦子缺人,就招呼我们两口子。

    送走他们哥仨后,我们简单收拾一下后,就赶紧休息了,翌日清晨,媳妇我俩三点多就起来了,此时天刚蒙蒙亮,鸡还没有打鸣,整个场院被晨雾弥漫,考虑到白天大哥他们还要用打麦机,为了不耽误他们工作,媳妇我俩顾不上洗漱,赶紧开始劳作起来。

    我摇响手扶,跟媳妇说:“你在机器的出口挑麦秸秆,我在后面入口往里添料,没人端麦粒儿,我就慢点儿添,等机器下面盛麦粒的箩筐满了,咱们再往外端。”

    清晨的村庄,天气微凉,还没有人起来,特别的安静,显得机器声音特别的大,我埋头往机器里入麦杆,时不时的停下来看一下打麦机中间盛麦粒的箩筐是不是满了,以便满之前把麦粒端走。

    干了几分钟,低头看箩筐时,发现箩筐还没满,正在疑惑间,却看见闺女用小手端着簸箕过来了,原来是孩子帮忙把箩筐里的麦粒端走了,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醒的,我和媳妇在打麦机的轰鸣声中对视一眼,都笑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一抬眼。嗨,在朦胧的清晨中又多了一个小身影,忙忙乎乎地来回跑,是6岁的儿子,他拿着扫地用的小铁簸箕,一下一下的跟在他大姐的身后。

    不知不觉的天快亮了,忙活了好长时间还没打完,我大哥二哥他们吃完早饭来取打麦机,走到邻居家的麦场时,停下了脚步,远远地看到我们一家四口忙乎的样子直笑,特别是看到这小姐弟俩,一前一后,紧张有序地,把打下来的麦粒,规规整整的端到远处的麦堆上,更是让他们从心中感到佩服,我们两口子也从心里感到特别的舒心和暖意,非常有自豪感,闺女10岁,儿子6岁,就知道心疼父母,帮助父母,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村里的分地政策,是1983年胡主任定的规矩,他把全村的4000亩耕地,按照远近高低,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一年全部抓阄,一分四年,第二年一等地重新抓阄,一分六年,二等地一分九年,三等地不动,三年后三等地到期,一分九年,以此类推,之后都是三年就有一个等级的地参与抓阄分地,而且每个等级的地都是分好后9年不变。

    这个规定大大减少了出生人口和去世人口之间的人地矛盾,也平息了在分地时,因为手气不好抓到低产田的人的怨气,这个规定基本上避免了国家30年不变政策产生的人地矛盾,这么多年村里也没有人因为人地矛盾上访,相反,别的村庄因为这类问题上访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一个大家庭里,分地时谁抓阄可是一个大问题,手气差的胆子小的自动靠边,让他抓,他也不敢上前,因为全村这么多面积的农田,耕种情况非常的复杂,地块有远近之分,地势有高低之别。

    虽然村里为了公平,把高、低产田分开抓阄,但是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公正,高产田里同样有低产地块,低产田里也同样存在高产地块,高产田可以亩产1000斤左右的麦子,而低产田最多能打500斤,对于低产田来说,由于地势土壤等问题,即使种上夏季作物,也不一定能长出来,另外地势高的高产地块还可以种些大葱辣椒等经济作物,一亩地能挣好几千,九年下来,好地坏地的差距可就越来越大,这抓阄背负的责任便显得尤其重大。

    所以说,代表大家出来抓阄抓地的人,不仅仅是做个形式那么简单,还担负着一个大家庭九年的粮食产量,甚至是财富兴衰的重大责任,抓到好阄,分到好地,大家没人说啥,也别指望有人夸你,顶多是大伙说一下:“谁谁的手气好,下次分地还让他抓!”

    可要是抓到坏阄,分到破地,那就坏了,气氛也变得瞬间凝重,大伙都会耷拉着老脸望向你,这抓阄的人像是犯错误的孩子一样,被大伙围着,你一言我一语的数落,所以说抓阄时,大家都会推举大家庭里地位高的人来抓,一般是家里老大,这样,即使抓到坏阄,兄弟姐妹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第二轮分地时,村里为了排水方便、统一管理,决定把地按照距离村庄的远近进行统一分配,统一抓阄,每家就分一块地,其中一斗地和二斗地离村庄近,三、四斗地离村庄远,抓到一斗、二斗和抓到三斗、四斗地的差距就比较大了,一二斗地就在身边,三四斗地距离村庄三四里地,光是距离,这9年下来就不知道要多跑多少路。

    分地的原则是从村庄北面的一斗的第一块地开始分,分到村庄最南边折回,再从北面的第二块地开始分,如此往复,直至把四斗地分完为止分

    第二次分地时,我正好在村委和胡主任一届干工作,分地时,大嫂找到了我:“老三,你在村里主持工作,一定懂得里面的门道,你就代表大家把阄都抓了吧!”

    我说道:“大嫂,是这样,村里的分地工作,一直都公平公正,不存在什么门路,我抓也是一样,况且咱家里的事情一向是大哥做主,还是让大哥来吧!”

    “我跟你大哥商量过,你年轻,头脑灵活,手气旺,还是你抓合适。”

    我推脱不过,只好说:“让我抓可以,但咱先说好了,如果抓到不好的地块,可别埋怨我!”

    “你放心,老三,我都跟他们说过了,分哪里都行,没人会说啥!”

    其实我心里也在想:“我自己的地不愿让别人代为抓阄,毕竟是9年的收成,自己的运气还是自己做主比较好,但是大家既然大家让我统一抓,那就抓一次吧。”

    最终,我代表大家抓到了二斗的地,这地块离家较近,而且地势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唯一的缺点就是分到我大哥的时候,因为他是全家第一个分地的,他的地分到了二斗的南面,但是由于面积不够,又折回到二斗的北面分了一部分,我们其余的几家在他后面挨着分,当然就分到了这块地的北面了。

    分完地后,大家脸上都喜气洋洋,唯独我嫂子的脸上阴云密布,低头不语,我赔着笑脸对她说:“嫂子,人家都分一块地,你一块地变成了两块,白得两边的渠埝,比分一块地的多出半亩地呢。”

    嫂子用白眼瞟了我一眼,没好气的说:“既然多种半亩地,那咱俩换吧!你咋不在第一个分呢,这两块地南北跑,累的可不是你!”

    她一句话把我堵得差点背过气去,我不好再说什么。

    没过几天,分北大洼的地重新抓阄,村委会的院子里,叽叽喳喳的站满了准备抓阄的人,喊到我们家抓阄时,我大嫂子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老三,这回还是你抓吧!咋样?”

    我笑着跟她说:“我是准备抓,但是我只抓我自己的,至于你们的,你们大家定,你们爱谁抓谁抓吧,我只代表我自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