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母亲改的乳名保佑我一生 > 第七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平静村庄起波澜(2)

第七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平静村庄起波澜(2)

    90年代的一场大雨,接连下了好几天,地里的庄稼都泡在水里,积水能没过人的脚踝,村里有排水泵站,他就是不派人开泵排水抗涝。

    家家户户忧心忡忡呆不住,几十户村民都聚集到田里,抬头看着几天也不见晴的天空,低头看着田里的积水超过一尺,快淹没了正在生长的玉米苗,再看大雨中可以排水的泵站紧闭大门,大家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人群中的霍叔跟大伙说道:“咱们一起找找郑大,让他开泵吧,要不然这么深的积水,一遇晴天,咱们的庄稼就该泡熟了,打不了粮食,年底咱们怎么交公粮啊?”

    就这样,大家伙几十户的人家在霍叔的带领下,从地里冒着大雨来到了郑大家,一进门就看见几个人正在打牌,郑大看着手里的牌,连头都没抬,也没说什么,嘴里催着:“出牌,出牌!”

    只当浇得浑身是雨的众人不存在。大家伙也不知所措,一起看向带头的霍叔,霍叔年轻时便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为人仗义,敢说敢做,他平时干农活,逢年过节靠着杀猪卖肉营生。

    霍叔抹了抹额头上的雨水,他稳着性子说:“郑书记,这么大的雨,地里积满了水,我们刚从地里回来,这全村4000多亩地的玉米都泡在水里,你咋不着急安排人往外排水呢?你要是现在开泵排水,我们这些人都可以免费当义工,帮忙看埝排涝。”

    郑大打了一张手里的牌,盯着剩下的牌说道:“排啥呀,排也白排,没啥用,反倒费电费人!”

    霍叔回应道:“要是没用,咱们修泵站,挖渠干啥呀?过去一遇到大水多的年头,排水怎么就有用呢?”

    郑大听到这话,表现出一脸的不耐烦,歪着头,用白眼球瞥着霍叔说道:“现在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你要是觉得管用,你自己排去呗,找我干啥?”

    大伙看向霍叔,霍叔也看了大伙一眼,大家的眼睛里都充满血丝,有几个年轻人甚至攥紧了拳头,霍叔不再说话,他上前一步,一把掀翻了牌桌,指着郑大的鼻子骂道:“你真是狗娘养的!你这个混蛋,就不配当书记!让我自己排,你是干啥吃的?你挣着我们大伙的钱,不给大伙干事,你还是党员呢?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们开泵排水,我们就告你去,到乡里看看有没有人管你,让你的书记当不成,你TM的要是当不成书记,要饭吃村里都没人管!”

    打牌的大队会计眼看要出事,郑大的话确实说的太过头了,会记赶紧起身跟大伙说道:“咱们先别激动,我们跟郑书记现在就安排人开泵排水!”

    这七八年下来,村里被他弄得穷困潦倒,民生凋敝,怨声载道,当时村里流行着一句口头禅:“胡力当主任,治水挖渠。郑大当书记,抓人割肚皮。”

    转眼间又到了秋后,说起来也奇怪,每年到了秋后,只要村干部大喇叭一喊交公粮,村民们就争先恐后,大车小车的往粮库拉粮食,所以每年村里都是全乡第1个完成征购任务的先进村。

    可是这一年,郑大喊破了嗓子:“该交公粮了!该交公粮了!”也没有一个人一辆车往粮库运粮食,事先也没人鼓动大伙不交,不知道怎么的,就这么奇怪的,大家伙这次的想法出奇的一致!用现在的话讲,就好像被人按了暂停键。

    按道理说,郑大要是哪怕有一点儿自知自明,面对全体村民的这种无声的抗议,就应该自觉地下台,那个年头,哪个村要是完不成征购可是政治任务。

    郑大正为此事发愁呢,恰恰这个时候,有高人给郑大出了一招,包地买高价粮交征购,展开说就是把村里200亩机动地承包给外乡人,用承包款在市场上高价买粮食,完成征购任务。

    本来这事按照这个办法给解决了,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可恨的郑大在向外包地这个环节动了歪心思。

    郑大在大队部郑重其事的用大喇叭通知:“有想包地的村民,明天到大队部集合!”

    到了第二天,果然没有一个人来,因为大家伙都不想再配合他,郑大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反倒笑出了声:“老子就知道你们一个个的跟我作对,不过老子要的就是这个!”

    会计刘和顺在旁边恭维道:“还是郑书记神机妙算,我起初还担心有人来包地呢,那书记咱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来?”

    “你这不废话吗!老刘啊,这世上永远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赶紧着手办这件事吧,距离交公粮的截止日期也没剩多少天了,要是上边考核下来,咱恐怕吃不了兜着走!”

    “好的,书记。”

    原来郑大和刘会记打的算盘就是俩人通过亲属把村里的地先低价包出来,然后再高价包给外地人实行二次分包。

    就这样,二人以每亩地50元的价格包下来,然后以150元的价格转包给外地人,俩个人一倒手,无形中赚了两万多块钱,这在那个年头可是笔巨款了。

    本来这事做的不说滴水不漏吧,倒也是能够自圆其说。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坚硬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郑大和会计两人独吞了2万多块,没给副书记一分钱,会记老刘于心不忍,提醒郑大说:“书记,徐副书记虽然没参与包地,不过这利用承包费买粮食的点子,毕竟是他想出来的,咱们是不是也得给他点好处?”

    郑大撇了撇嘴:“这点子只不过是他先我一步提的,没他我也能想出来,这样吧,他儿媳妇不是生孩子了吗?给他买一筐鸡蛋吧。”

    “书记,一筐鸡蛋是不是少点啊?”

    “老刘啊,送人东西你也得看人啊,就老徐那家庭,一家人恨不得穿一个裤子,给他一筐鸡蛋,他都得谢主隆恩了!”

    刘会记也嘿嘿的笑了一下:“书记说的是,书记说的是!”

    第二天,刘会计提着一筐鸡蛋找到了徐副书记家里,几句寒暄后,刘会计放下鸡蛋便走了,徐副书记看着老刘走远后,吐了一口唾沫:“看他走路那揍性,这把他能的,就一筐鸡蛋,瞧不起谁呢?”

    老徐媳妇安慰道:“老徐啊,别羡慕那个,那钱给咱,咱也拿的不踏实!”

    老徐不耐烦的说道:“你个老娘们,头发长,见识短!真是个穷命脑袋!你知道啥?我不出主意,他们能解决问题吗?他们该给我的,这叫脑力劳动报酬!”说着一脚踹翻了凳子。

    徐副书记心里气不过,一直耿耿于怀这件事,在一次醉酒后,说秃噜嘴了,大骂道:“郑大这两个狗东西!这点子还是我提醒的,真是过河拆桥,就他妈拿一筐鸡蛋打发我,当我是要饭的呢?”

    周围人打趣道:“老徐啊,谁知道你是不是吹牛呢?”

    “小寅子,你苟日的,别拿我打嚓,不信你去问小刘村的刘茂,他承包的地!”大家伙一看老徐这倔劲儿上来了,纷纷劝酒,怕他闹起来,好巧不巧,一桌吃饭的人中有个叫胡新的年轻人,这胡新不是别人,正是胡力的亲侄子,胡新吃完饭后把这事和他爸胡平一说,胡平也考虑到这事的重要性,中午的觉都没睡,赶紧骑车把这事告诉了他大哥胡力。

    这七八年来,胡力一直在暗中观火,本来火候也差不多了,恰恰又来了这股子东风,胡力不禁喜上眉梢,暗自感叹:“天助我也啊!”

    胡力当晚便找来了李二苟和大民,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他们两人说了一遍,李二苟为了表现,希望胡力重新上任后能带带自己,极尽谄媚地说道:“胡书记,感谢您的信任,大民我俩必定不辱使命,把郑大这个蛀虫赶下台!”

    胡力微微一笑,板着脸,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十分正派的说道:“咱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谁赶下台,是为了村庄的和谐发展,也是为了还村庄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李二苟连连点头:“书记说的是,书记说的对,我这想肤浅了,您看我们二位咋样?我们也想为振兴村庄出点力!”说完朝大民挤了挤眼色。

    大民声音闷闷的说道:“二苟也说了我的想法,还希望书记能日后多指点!”

    胡力呡了一口茶:“你俩也跟着我干了几年,你们俩的优秀就不用说了,这事如果办好了,也算是为村庄办了件大事,我肯定会向乡里举荐你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