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圣心 > 第一章 龙蛇起陆

第一章 龙蛇起陆

    在遥远的距今5000多年的时空,华夏族的先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他们克服种种天灾地害,抵御异族的入侵,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图腾信仰、风俗习惯,但同时也维系着与各部族的联系。每当出现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圣人,都会把他奉为人族共主,是为统御人族的皇者。

    在青帝伏羲发明了畜牧业和炎帝神农发明推行刀耕火种之后,他们的亲属部落和依附部落渐渐扩散开来。大部落分离出小部落,小部落成长为大部落,在广袤的中原与五湖、四海、三川、二河都各自找到自己的地盘安营扎寨。如今,猛兽的威胁已经再也难以限制人类的足迹,人类目前唯一要担心的只是天灾人祸罢了。

    渐渐稳定的生活带来的是繁衍需求的增多和日益增长的人口,部落的规模越来越大,神州大地的子孙已经遍布大江大河、山川湖海。

    但即便是以神州大地的丰饶灵秀,资源丰富的洞天福地仍是有数的,都被传承久远的大族占据着,可能要跋山涉水许久才能找到适合的居住地。交通不便,联系基本中断,各自处于半封闭状态,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图腾信仰、风俗文化。

    人一多资源不足时免不了要起争端,现在已经不是上古时期先民们抱团取暖,一致对外、战胜自然的时候了。为了争夺丰饶的水草地来放牧牲畜;为了争夺旷阔平坦的原野来开垦种植;为了争夺茂盛的山林来打猎采集。各部落大打出手,征伐不休。都想要靠抢夺来扩大地盘,刀耕火种改造自然的意志与魄力已经被丢的差不多了。

    此时天皇伏羲氏的时代已经过去,地皇神农氏的世代已经传到了第八世炎帝克,此时神农氏的后代做天下共主已经五百年了,炎帝部落对天下各部落已经没有了地皇时期的影响力,以神农氏诞生地姜水为中心,所能控制影响的势力范围在黄河的中下游。

    其他遥远地方的部落也因路途太过遥远,加上信息闭塞,对于炎帝的号令早已失去了当年先祖的敬畏感恩之心。离得远的只能靠部落里的大巫传承知识,早已忘记自己的血脉源头,不再听从炎帝部落的调遣,几乎要脱离中原大地。

    即使当今的神州大地已经暗流汹涌,但因为传承久远的大族都安分守己,争夺资源相互拼杀的也大多是些中小部落。

    面对这些部落争端,炎帝克不得不多次派遣使者调停,展示力量,努力维系天下的和平稳定。但现在炎帝克已经年老,对天下局势很是担忧。

    在洛阳城中,木质房屋鳞次栉比,中央垒土之台上有一个最大的屋子,已经可以称为大殿了,由土、木、石所构建。

    殿门前的广场中央有人腿粗的旗杆,上面有两面图腾,一面是牛站在山巅回头俯瞰,一面是大鼎位于火上炙烤。

    殿前两根柱子有一人合抱那么粗,在分开的布帘内,阳光透射殿门入内,映照出内里端坐的老者。

    他大约有七十多岁了,天庭饱满富有光泽,长长的眉毛已经全白了,眉头紧锁,一双眼睛放射着洞察世事的智慧光芒,内里有着慈悲的忧愁。面色红润,宽鼻阔嘴,胖脸圆腮,直垂重耳。此时他正在听麾下火监汇报消息。

    “启禀炎帝,根据这几年朝贡的使者和周边部落传来的消息,当今神州大地在黄河中上游地段,河流弯曲,土地贫瘠,部落分布零散。”

    “但渭水支流附近山林河谷众多,水草丰美。尤其是山脉绵延,内藏珍宝异兽,遍地奇花异草。众部落主要以游牧采集为主,种植为辅,居无定所,多以伏羲嫡传自居,受神农氏农耕改革影响程度较小。

    再加上距此路途遥远,早先还朝奉我炎帝部落,如今久无王命,各有发展,有些已经不再尊炎帝部落号令,多年没有进贡。

    现今最大的部落叫做有熊,占据了渭水北岸大片山林草场,另有罴、貔、貅、虎等猛兽图腾部落,互相征战争夺资源。许多中小部落不堪其扰,已经多次向我们求援。”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先祖神农氏出身的少典国也早在几百年前就离开中原,他们的首领带着一部分部落精锐去寻找更丰沛的猎物,因为中原大地的猛兽已经近乎绝迹,早已经是农耕的主流,留下的部分成立了新的少典国,从事农耕,如今是炎帝部落的附庸之一。

    而当初的少典首领正是向西迁徙,追寻日落的地方,如今最大的分支部落叫作有熊。)

    听到这里,帝克雪白如霜的眉毛微微一皱,旋即又放松开来。

    好的一点是那片土地各部落图腾信仰不同,互有纷争,形如一盘散沙,不足为虑。将来若有不测,可率部族精锐迁往那里暂避,料想他们只能俯首,这点将来要好好叮嘱榆罔。

    唉,帝克心里深深叹息一声,可惜自己终究不是修炼的大才,只是位居炎帝嫡传主脉,又生性沉稳中庸才被推举上位,代表的是大部分族人的利益。

    可即便位居共主之位,有各种奇珍,炼体炼神都是顶级资源,自身的境界始终难以突破人的极限,寿命只能算长寿。

    几十年兢兢业业,蒙先祖庇佑,没出什么差错,天下整体总算是太平稳定。

    如今自己已经气血衰败了,虽然仍然身强体壮,百病不生,可也确实在走下坡路。这天下暗流汹涌,如何才能安稳存续啊!

    安定的年代终归不是靠武力坐稳共主之位,自己那几个族弟虽然虎视眈眈,可也只能看着自己统治人族五十多年。

    现在自己虽然年老熬不过他们,幸好天佑我主族,我那孙儿榆罔天纵奇才,不论是修炼还是智慧,族里都无人能与他相争,只要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收敛野心,安心辅佐,榆罔定然能坐稳共主之位。

    想到这里,帝克老迈的脸上愁云遁去,露一抹笑意,不知是对孙儿的满意还是自己多年辛苦的自豪。

    不过,还有一点不可不察。

    帝克眉宇间再次露出一抹沉思,沉声开口:

    “祝火监,太行山以东的部落最近可还安稳?那个叫九黎的部落最近情况如何。”

    “启禀炎帝。自青帝伏羲氏带领华胥部落壮大,成为人族共主入主中原后,多将子嗣封在山东,只留黄龙氏一脉占据中原陈地附近区域,千年以来在山东有很多分支部落。”

    “先祖神农被奉为天下共主后,东方的部落也没有大起兵戈,反而是积极学习中原的农耕技术。那太行山以东丘陵遍地,但仍有平原夹杂其中。雨水充沛,五谷生长适宜,农耕技术完善,以种植为主。此外,当地各丘陵鸟兽繁衍,虎狼成群,人人与天争命,民风彪悍。”

    “第四代炎帝子嗣带领追随者东进拓土,开枝散叶,几十年前互相吞并联合为九黎族,在您的多年威慑协调下,逐渐收敛。如今已经成为山东最强大的部落联盟,只有羲皇和娲皇后裔风姓部落和夸父氏部落能与之相抗,据说地盘已经扩大到黄河入海口,接触到鲛人一族。

    除此之外,听闻他们掌握了特殊的武器制造技术,兵器锋利无比,十分坚韧,跟我们的镇族宝鼎很相似。

    奇怪的是,九黎部落最近还算安分,听闻是他们的老首领去世了,新任首领暂时没有大动作,听说他性喜美人,子嗣众多。”

    帝克听后大感快意,心说那黎玄那老东西终究走在我前面,不达人的极限,终究不得长生啊。帝克一声叹息,之后难掩忧虑。

    早在他即位时就听人说,黄河下游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到入海口附近,出现了一个新兴部落,奉玄鸟图腾,蠢蠢欲动,不安分于现有地盘,开始强令周边部族臣服。

    后来联合九个部落,联盟名字叫九黎,听说他们兽身人语,铜头铁体,食沙石子。周围部落都惊惧万分,向当时炎帝部落寻求帮助遏制九黎部落。炎帝克多次派出使者约束并警告他们,甚至武力威慑,九黎部落也已经派使者请罪,暂时安定下来。如今经过多年积蓄力量,老族长已死,可不要起波澜才好啊。

    和平的日子不会太久啊,年老深感无力的炎帝想到这里不由深深叹息,

    “就连我自己统治的部落都无法避免争端,我的几个逆子也在为了将来获得哪片地盘明争暗斗,连附属的部落也蠢蠢欲动想要欺凌周边部落扩大地盘。难道人生来就无法安分守己,稳定求道吗?”

    炎帝克无奈,只能尽力维系世间公正。

    忽然,一旁静立的祝炎出声请命:

    “帝,如今河西小部落生存艰难,既为人族,我神农部落理应护其周全,若能止戈,定受天下爱戴,大壮我神农声望,震慑宵小。望炎帝出兵相助,若能荡平河西,降服猛兽,壮大神农声威,我姜姓一族可稳居天下。”

    火监在汇报的最后却提出意见,不知出于何心。

    “不可,如今天下暗流汹涌,牵一发动全身,如果支援必然与河西各部落开战,反而促进他们联合,我们将陷入泥沼,只能获得些虚名,无利可图。

    我神农氏部落虽然位居人族共主,但力量分散各支部貌合神离,只靠征讨不臣的名义是不足以说服他们全力出兵的。

    即便获胜我神农氏主脉未必是赢家,若失败,神农氏威望与势力受损,难以坐镇人族,天下提前大乱,我就是神农氏的罪人了。

    祝炎,你祝氏作为神农部落世代司祭,同为姜姓,我知你想重振咱们神农部落声威,可需要时机啊。若要出兵,定然要一个强势有威能的首领,我老了,我的孙儿榆罔你要尽力辅佐,他当带领我神农氏姜姓一族走向辉煌。”

    帝克语重心长地对祝炎告诫。

    祝炎听后,热泪盈眶,既悲哀又感动,为如今神农氏威势不再而悲,为后代或有可为而喜,有感于帝克的器重,躬身颤声道:

    “帝,我必定竭力辅佐小主。榆罔小主英明神武,聪慧过人,我祝氏一族身为神农支脉,姜姓后人,世代担任神农司祭,为了部落,必定誓死追随榆罔小主。”

    帝克满意点头,温声道:

    “何至于此,祝炎,榆罔就拜托你照料了。”

    …

    人类野心的滋长已经无法遏止,贪婪和求生也驱使着人心向混乱暴力划去,人道的秩序风雨飘摇,山雨欲来。一场人族的浩劫不可避免了,更不知劫运过后将会是怎样的时代,会更美好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