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那位墨卫他叫青 > 第三十二章 科举之变

第三十二章 科举之变

    书房内,周志行邀请姜安与他们一同前去京城中有名的菜馆,静怡轩。

    姜安虽然想在书房内安心的读书,但是一想,会试结束之后,得到三月初一时才会举行殿试。

    虽然姜安自己没有完全的把握,能稳中贡士。

    但是如果成了贡士,那么自己还要在这里住两个多月的时间,才会进行殿试,这次去与魏宇和周志行处好关系,也是有必要的。

    “在下怎么敢枉费周先生的一片苦心呢,周先生请带路。”姜安笑着说道。

    “好,请姜秀才跟我来,今晚还有一名重要人物参加,他会详细地给你和公子,讲讲这科举考试的变动。”

    “那实在是太好了,周先生做事果然周到。”这让姜安十分意外,因为战争的原因,这科举制度每年都会有一些改动。

    与周志行一同出了门,魏宇站在门口迫不及待地招呼着,姜安和周志行。“你们快点。”

    姜安和周志行二人相视一笑,院子门前各自坐上了轿子。

    很快便来到了这京城中有名的菜馆,静怡轩,这静怡轩名字和这栋酒楼很相符,酒楼有三层,却不似一般菜馆,酒楼一般都有大厅,都是一个个独立的雅间,楼中除了悠然飘荡在空中的古筝声外,再无它声。

    姜安等人上了二楼,进入雅间。雅间中桌子上摆放着一个铜炉,还有数名弹奏各种乐器的乐女。在魏宇点好酒菜后,女仆点燃一根香插在铜炉之上。

    “诸位客官,请赏香。”随后便退出了雅间当中,而雅间内的乐女,开始弹奏起了起乐曲。

    周志行对着乐女摆了摆手,示意她们退下,乐女们拿着乐器,有序地离开了雅间当中。过了不长时间,管家领着一名年纪半百的男子来到雅间。

    姜安看着周志行和魏宇相继站起身子,迎接这位重要人物,自己也站了起来。

    “公子,姜秀才,这位是杨大人。”周志行介绍道。

    “见过,杨大人。”姜安拱手施礼说道。那位杨大人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反而看向了魏宇,此时魏宇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规规矩矩地施礼,随后对着杨大人说道:“魏宇见过舅公,舅公好。”

    这让姜安有些意外,按照常理,都应该是魏宇先去拜见这位杨大人的,他怎么会来这里。

    “哈哈哈~一转眼魏宇都这么大了,来,快让舅公看看。”杨大人笑道,显然看到晚辈,让他高兴了起来。

    众人落座,推杯换盏,聊得不亦乐乎,姜安本以为自己只是一枚棋子,此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自己,而在周志行的介绍下,杨大人竟然也热情地和自己聊很多,这让姜安深感意外。

    既然聊了起来,姜安便想从杨大人的口中得知一些有用的情报,虽然姜安也不敢问太多隐秘的事,但是姜安用的策略是捧,是歌功颂德王朝的累累战果,以此来观察,这位户部大人的反应,随后推断出古唐王朝的财政情况。

    但让姜安意外的是,杨大人在听到姜安的“歌功颂德”,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随着姜安的话聊下去,这让姜安发现自己还是太稚嫩了。果然和这些久居官场的臣子,还是有些差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大人话题一转,开始说起了科考改革的事情。

    “众所周知,如今的王朝,一切都以战争为主,而大部分王朝内的男性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这科举成了大家族和门阀之间的游戏,但还是解决不了学子越来越少的困境,所以圣上下令改革,通过院试的学子,由各省组织乡试,可放低考题难度,但不会再给予举人身份,通过乡试的学子可直接进京参加会试。”

    闻言姜安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考过了乡试,为什么还是秀才身份,姜安没有开口,继续听着杨大人诉说。

    “但这样会试的人数是上升了很多,但弊端就是大部分来参加会试的学子,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族和大门阀之人,姜秀才也不是外人,老夫就直说了,如今老夫在朝中势单力薄,和那些大家族,大门阀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为了家族的兴旺,所以这次科举,我希望魏外甥和姜秀才,能够一举夺魁,让我们家族繁荣下去。”

    姜安终于明白,魏大人为什么会大力笼络自己,以至于用上了威胁的手段,原来如此。

    “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为杨大人,为魏大人效力。”姜安一想这件事,虽然暂时说不上好坏,但是这样的势力,自己必须利用起来。

    杨大人看着一直话不太多的姜安,此时送来的“投名状”,眼中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杨大人笑着回道:“姜秀才,此次会试就靠你了。”

    “杨大人让在下倍感荣幸,如果没有您和魏大人的伯乐之恩,在下还不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学子。”姜安说道。

    “姜秀才谦虚了,你的文章我看过,才华横溢这四个字,正适合你。”杨大人笑着回道。

    “杨大人,妙赞了。”姜安谦虚地回道。

    “不骄不躁,姜秀才将来必定大有作为。”杨大人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道。

    “那还需要,杨大人和魏大人的指引和提携。”姜安知道,此时杨大人如此说道,一切的基础都是自己能够在会试时,帮助魏宇取得好成绩,而自己也同样,有了好成绩,他们才会多看自己一眼。

    “好,老夫提一杯,祝我外甥和姜秀才,旗开得胜,一举夺魁。”杨大人举起了酒杯,众人也一同举起了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又简单地聊了一会,大部分都是杨大人和魏宇聊家常,饭后杨大人独自乘坐轿离开,姜安等人在送走杨大人后,本想也回家的,那位魏宇又吵着闹着,要再喝几杯,说刚才舅公在,实在是太压抑,根本没放松下来。

    周志行看了看天色,还不算太晚,询问姜安,是留下一起再小酌几杯,还是先坐轿回去?

    姜安可没有心思和魏大公子喝酒,便先行告退,坐上了轿子,回到了住处。

    回到住处后,并没有休息,让丫鬟点燃了油灯,借着微微醉意,姜安又书写一篇文章,期间丫鬟轻轻地送来一壶茶,为姜安斟满,又退出房间。

    姜安喝了口茶,看着自己刚刚书写好的文章,喃喃道:“老师,您看我这篇文章,有何不如之处。”

    可惜,此时即便是姜安再想念老师,老师也不会再出现在姜安的身边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