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穿越指南 > 第二十章 尚书与神童

第二十章 尚书与神童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溪卫各千户所的夏粮收割工作接连开始,山间的田野里,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样子。

    其中,内五卫各千户所下辖的屯田因为水利的修缮,各类灌溉工具的使用和耕种方法的改良,今年夏粮的收获明显高于外围的四大守御千户所。

    因为山野丘陵遍布,植被茂密,人口密度小,湘西北山区的耕作方式比起洞庭湖平原地区,显得十分落后。

    甚至,不少地方的耕作可以称作原始,每亩的粮食产量也不高,若不是每家每户可耕种的田地较多,又有山林的丰富资源,恐怕根本无法糊口。

    当然,此时的湖广虽然已经开垦了几百年,但耕种的精细程度,根本无法和江南相比,只是因为广袤的耕地,相对而已稀少的人口,粮食富余量巨大,成为了大明的粮仓。

    不过,因为湘西北各地山野中,常年采用的落后耕种方式,即便是此时水利完备的内五卫,每亩的粮食产量和澧州府东部平原地区的肥田相比,依旧差距很大。

    毕竟,土地肥力的提升,可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

    但好在,周元瀚从岳阳府请来的老农,有一整套完备的肥田方法。而他同时请来的工匠们,也会打造各种各样提升取水和耕种效率的农具。

    不仅如此,九溪卫经过了一年多的整顿,从上到下,从军务到民政,都已经面貌一新,周元瀚的命令在内五卫早已经畅通无阻,此时便是四大守御千户所,也不敢再阳奉阴违。

    他作为大明的官员,自然没有改变九溪卫的体制,也没有要求那些千户官们分田分地。换言之,周元瀚所做的改变,都是合法合规,无可挑剔的。

    正是这些肉眼可见的改变,促使赵斌坚定了追随信心的原因:一个强有力的统治组织,是可以实实在在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百姓生活,抵御天灾的。

    而就在这个丰收的时候,九溪卫城外的溇水边上,一个衣着不凡的老者和两个秀才打扮的少年,正站在河岸北面的山坡上,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五个家仆,同样衣着光鲜。

    “孟翁,这九溪卫果然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咱们从湘潭一路而来,唯有此地的沟渠水利维护得最好,提水的桔槔和筒车也是最多的。”

    湘潭秀才王岱看着河边田地里正在摆弄农具和收割稻谷的农户,一脸赞赏道:

    “今年湖广各地没有爆发严重的水旱,这些工具还显不出足够的重要性来,但也能大大节省农户体力,确保稻谷的灌溉。否则,恐怕不会有如今这大好的收成。”

    桔槔是从水井汲水的工具,主要适用于靠井水灌溉的平原及丘陵地带,而筒车则是多用于灌溉沿溪高田。在周元瀚的主持下,这两样提水工具在九溪卫都得到了迅速推广。

    李邦华想起刚刚靠近田地看到的稻谷,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一定是赤心那小子做的好事,咱们前几天路过石门和慈利两县的时候,只要不是九溪卫下属的屯田,便稀稀落落,农夫也是瘦弱不堪,眼睛空洞无神,明明只隔了一条田埂,两边劳作之人,劳作之地,却天差地别!”

    “赤心”是周元瀚的字,但他一般不用,特别是在麾下家丁面前的时候。

    而此前,他也不过是因为刚刚穿越来到这个时空,为了混入乡绅文人的圈子,提前结交关系,建立人脉,才给自己换的。

    毕竟,在明末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到处都是怪力乱神之象,周元瀚那么“正经”的字,反而能引起注意。

    “是啊,一尺之隔,却有如此差距,怪不得周兄能让孟翁这般惜字如金的大触,一路上赞不绝口!”王岱不由得感慨道。

    他此时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也时时关心着天下大事,时刻准备着报效朝廷,对于北地的民乱,关外的东虏,都是知道不少的。

    “山长,若是老夫猜得不错,你们两个应该会很聊的来。”李邦华想起了当初他被崇祯启用之前,和周元瀚短暂的相识,以及此后两人的书信往来,叹了口气,又道:

    “赤心他虽然不热衷于科考,但绝对不是才华不足,他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济世救民之道,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和胆识,还有如此行动力,实在罕见啊!”

    周元瀚在李邦华协理军政,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曾经写信提醒过对方辽西防线的缺点,以及京城防御体系的缺陷,甚至还提到了东虏绕道突袭的可能,并从多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开始,李邦华只觉得这是狂生妄语。毕竟,一个连北直隶都不曾到过的少年,不过是看了几份发往全国,有心人都可以看到的邸报,分析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价值?

    可现实却让他大跌眼镜,等他回头再看周元瀚的分析,只觉得字字珠玑,简直惊为天人,甚至恨不得立马向崇祯引荐。

    废话,谁要是知道了历史的走向,早早确定了结果,再回头分析,都能有如此奇效!

    但那个时候,皇太极已经兵临北京城下,他又被群臣攻讦,根本无力回天,更自身难保,不要说引荐周元瀚了,恐怕多说一句,就会害死周元瀚。

    不过,王岱并不知道这些,他自小便有“神童”之称,科考对他来说压力并不大,再加上家中富裕,能够支持他游历各地,也让他涨了很多见识,学到了很多科考之外的东西。

    这也就是李邦华说他会和周元瀚很聊得来的原因了,在李邦华看来,周元瀚也是“神童”,也同样学识丰富,思维敏捷发达。

    “小生真的是越来越期待和周兄见面了!”王岱听罢,又笑道。

    “哈哈哈,孟翁如此赏识之人,我也迫不及待想见一见了。”

    这个时候,和李邦华一样,来自吉安的另外一个同行神童欧阳蒸,“哗”地一甩扇子,然后嘿嘿笑道:

    “不过,我看山长你也没必要那么大惊小怪,这兴修水利,保境安民,难道不是地方父母官的应有之义吗?值得你堂堂湘潭神童,如此姿态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