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近几年看过的一些书 > 《那么慢、那么美》

《那么慢、那么美》

    每一年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是那么的有意思,那么的记忆尤深。拿去年来说就是:去年的最后一天,我记得自己睡了一个大懒觉,大约10点多醒了,感觉最后一天就这么睡过去了,实在太没意思了,于是就决定立刻收拾收拾出去骑车了。我依然记得那天自己漫无目的地沿着上海的高架穿梭在人流与车辆之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停下拍拍照,还中途遇见一个草莓采摘园,中途补给了一下。等到感觉饿的时候才想起来找个地方吃饭,寻找之中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昆山的地界,觉得太远了,于是吃好便立刻折返了。虽然时过一年了,可是依旧记忆犹新,也许正是这么的漫无目的,才有这乘兴而往兴尽而归的感觉。

    同样2016年的最后一天也是,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打算也刚好有时间,更恰逢上海的阳关明媚,于是就拿着一本书,泡了杯茶,坐在阳台上,带着墨镜沐浴阳光之中,随着书的最后一页的翻过,不知不觉就一天过去了。看着夕阳的消失,才恍然该下楼走走了,肚子都饿了,于是骑车出去买菜做饭吃饭。自己都感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竟是如此的慢节奏,巧合的是这本书就叫:“那么慢,那么美”。

    其实这是一个瑞典籍华裔女作者写的,她嫁到瑞典生活十年,对哪里的生活很有感触,于是有了这本书。书中详细介绍了瑞典人也或者说北欧五国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正如她所言很多人都觉得北欧高福利国家,医疗和教育更是世界列国最前。所以大家都幻想到了这种国家可以每天不用努力,坐吃福利了,因为国家福利太好了。

    这里详细的说:瑞典看病只需交一个挂号费,其他可以一毛不拔,哪怕你花了大几百万,国家照样买单。教育上孩子可以免费上学不说,从生下来就可以领取国家的牛奶补助金一个月1000克朗左右,相当于一千RMB。而且爸爸妈妈可以休一年育儿假,专门用来培养与孩子成长过程的感情,这里也造就了大街头上到处可见的超级奶爸。

    福利远不止如此,也正因如此羡煞了许多国人,引的大家心中移民的冲动。世人看到的作者做了详细的介绍说明,世人不晓得作者亲身的经历也同样详细书写了下来。那就是高福利背后的高税收,高福利下依旧认真工作认真生活的态度。

    举例说吧,在瑞典一个CEO的工资只比个护士多那么一点点。一个大学生愿意去打扫院子,工资却很可观。这个得利于历届政府有意弱小贫富差距,外加上高达百分之八十的个人所得税,国家的高福利才有了资金保障。也许大家会说有那么好的福利干嘛还那么卖力的工作,可是瑞典人也同样好奇有那么好的福利,自己又没有什担忧的,为何不好好努力工作生活呢?作者给的答案太过哲理,我感觉简单来说,瑞典人为自己活着,为让自己开心的努力的活着。

    在他们看来车不过代步工具,在环保的车都会污染环境的。徒步和自行车是上乘选择,当然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车,只是相对来说太少太少。房对于他们来说不过一个睡觉的地方,国家的政策很好的控制了房地产开发,如建房只能再原有房的基础上改造,不能扩建。所以租期长达50多年的房客在瑞典有的是。因此瑞典人的生活压力自然没有国人眼里的房贷车贷等,所以他们很好奇为什么不去好好工作呢?

    这里其实跟他们的生活方式理念有关,这么说吧,瑞典的街上店铺多为上午十点开业,下午五点打烊,遇到周末下午还会提前关门。要知道在天朝早上十点大妈们都从超市溜达一圈回来了,而下午五点闹市才刚刚开始。也许有人会多问一句,他们不做生意不挣钱去干嘛呢?去享受和家人的时光,享受生活,下班后他们多半会陪着老婆孩子,周末更会外出散步,总之都是陪着家人,这里的家人多指丈夫,妻子,孩子,他们很注重家人的沟通、陪伴、交流和感情培养。如果你周末冒然探访一个你认为关系不错的朋友,别怪他们会给你闭门羹吃。因为你搅了他们的自由时间,所以要拜访,先预约。解释一点,家人之所以没有爷爷奶奶是因为在哪里爷爷奶奶是一个家庭,爸爸妈妈和和孩子是一个家庭。像我们国内老人带孩子的事儿是没影儿的事,不是说老人不来看孩子,只是在那里教育孩子、抚养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事,这也才有了育儿假,才有了帅气的奶爸。

    写了这么多,还是没有写到自己想写的:那里慢?那里美?

    慢,是生活的节奏,人可以跟着心走,不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不做他人眼里的自己,只做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事。不被所谓社会怪论牵着走,很少有攀比炫富。更不会因为豪车豪房,有人的低位卑微之分。反想自己周围有多少人为了炫而贷款买车,买房。那些很少真实用到的车,几乎没住过几天的房。那些看起来一点都不符合自己气质的所谓名牌服饰。

    慢,可以是与爱人孩子手牵手漫步田野河边,马路街头,沙滩海边。可以是一杯咖啡,一本书的阳光午后。可以是高中毕业后,游学两年在去读大学。还可以是做一份工作,三五年之后辞职再去上大学,再去找喜欢的感兴趣的工作。总之一路跟着心走,而不是人家都考研都考公务员就跟着去了。不是大家都去读大学考大学,就拼命挤破头走这一条路。更不是看周围的人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而倍感压力山大。闷心一问,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美?那里美了?其实美有其独特的含义,而并非一定有坏有丑,有恶有对比,才有相对的美。这样的美,是狭隘的。还说生活吧,我吃饭有个习惯就是碗里从不剩一个米粒,我深知自己并没有: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境界,我只是不想浪费而已。而自己觉的这个生活习惯很好,所以一直无意中坚持着。北欧其实地处北极圈附近,除了冰雪、湖泊、海洋、森林,真的很少有我们国家诸如:江淮平原粮都,江南鱼米之乡的富饶土地。可能也正因如此,北欧人深知物资理应和人类需求达成平衡,而非人必须战胜自然的理论。相反他们做的确实寻找着和自然平衡相处,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说到这里,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美的范畴已不再是简单的漂亮,好,优,善那么狭隘了,而是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的一种,与其他物种平衡的自然。

    最后摘抄书中一段话:幸福是什么?靠金钱,美食,感官享受支撑的享乐幸福,一时之乐,不能长久。而通过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发挥潜能和价值,产生身心愉悦的意义幸福,意义深远,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人若有能力,播种下一颗自己喜欢的种子,守护种子成长的过程,那就是幸福。

    晚安2017

    (该篇读后感,记得当年自己发表在了QQ空间日志里,可是后来应工作时间的原因,并没有把所有的书评都上传到空间里,更多的是留在了泛黄的笔记本里。因为又到了年底,所以才立马想到了这篇书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