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547章 儿臣愿为父皇镇守远东,永固江山

第547章 儿臣愿为父皇镇守远东,永固江山

    四***棋这玩意当然是赵与芮发明的,市面上几乎不见,但在大宋高层文武官员的子弟中很流行。

    赵与芮把这军棋略为改变了一点,军旗没变,司令改成了都统制,军长改成了统制,师长为统领等相应改为大宋的一些军职。

    军棋玩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有裁判的五人玩法,一种是没裁判的明棋玩法。

    他们现在四个人,没有载判,自然玩明棋。

    四人玩了一局,半小时都没有下玩,这时上面又有人下来了,各端了杯茶,同样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

    一个叫石忠国,其父亲石狗儿,正是当年第一批投靠赵与芮的奴隶少年。

    石狗儿是情报司提点,顶头上司就是全勇,所以石忠国和全英关系相当铁,石忠国目前在军校,是大宋军校第一批学员,还没毕业。

    赵与芮筹备了几年的军校,去年才完全把学校建好,老师到位,很多老了的高级将领到军校任职,石忠国是军校第一批学员,还没毕业。

    另一个叫杨孝林,和石忠国一样,是军校第一批学员,他父亲叫杨跃虎,前皇城司提点,也是较早投靠赵与芮的武官,目前在军校任老师。

    这两人到后,赵禥他们又玩了一局四***棋的暗棋,由两人当裁判。

    这局棋开局赵禥不利,他一上来就用都统制(相当于司令)冲上去吃子,不料对面孟之乐的统领后面是个炸弹,孟之乐考虑了一下,轰隆,还是用炸弹把赵禥的都统制给炸了。

    赵禥面不改色,继续猛攻。

    没一会,赵禥一个统领(相当于师长)又主动撞上了全英的统制(相当于军长),按理说赵禥这统领要完蛋的。

    但裁判这时正好是石忠国,他看了两人的棋后,不动声色,把两人的棋都拿走了。

    赵禥这时以为自己要么用师长撞了炸弹,要么撞上了对方的师长。

    而全英却知道,要么赵禥是炸弹,要么石忠国故意帮赵禥。

    因为之前赵禥用统制(军长)吃了全英一个统领(师长),被他炸了。

    可这种棋也不好判断,因为后面任何赵禥对掉的棋,都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有炸弹。

    暗棋就是这样,石忠国帮了赵禥,别人也很难断定。

    “尼特娘的下正治棋是吧。”全英在心中笑骂着石忠国,表面不动声色。

    后面赵禥最大的棋相当于团长了,全英手中有师长级的也故意避让,搞的大伙都以为赵禥还有军长级的棋在手上,最后这局棋,自然是赵禥和谢堂赢了。

    “哈哈哈,痛快,好玩,好玩,真想再来一局。”赵禥赢后大喜,兴奋的拍着桌子,众人也纷纷附合,二皇子棋高一招,厉害厉害。

    不料赵禥却笑道:“尼们特娘的都让着我,以为我不知道,哈哈哈。”

    众人嘿嘿干笑,都矢口否定,都说没让。

    赵禥平日里在赵与芮面前都是一副乖宝宝的模样,也只有在这个阴暗的地下室,才会说着粗口,爆着粗话,大伙还是很高兴的。

    “把棋收起来吧。”谢堂这时示意收棋,不能再玩了,他们几个人算是赵禥死党,今天到一起,当然是有事要商量。

    赵禥这时脸色一正,终于开始说正事。

    “今日里父皇招见我,准备让我外判,给了我三个方向——”

    赵禥缓缓说着,众人凝神静听。

    他身边这番人都只有二十岁左右,在大宋其余历代皇帝时期,也是很少见的,在其他皇朝估计也少有。

    但赵禥平日里和朝中大臣们来往的也不多,非常低调,就这几个朋友,经常下下棋,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说完之后,赵禥便道,大伙看看,我该去哪?

    众人面面相觑,相互先看了几眼。

    后世这二十出头的青年,还能算毛头小子,但在大宋他们这几个人都相当成熟,也能为赵禥出谋划策,深得赵禥的信任。

    地下室安静了片刻,最后还是全英也先说话:“外判是好事,伯父(指皇帝赵与芮),当年也是外判起家的。”

    赵与芮当年外判,暗中练兵,然后一举翻盘,夺权,这也是大宋现在高层子弟,人人皆知的密秘,特别眼前这些少年的父亲们,基本当年都参与了。

    “你大哥(批赵祺)都外判好几年了,听说在汉州风生水起,刚刚征服了三佛齐等国,正在攻打信诃沙里王朝,不出意外的话,我大宋版图又要扩大许多了。”杨孝林道。

    杨孝林和石忠国是军校生,学校经常拿大宋各场战役战事来当课程讲,他们也能听到前方的战事,知道大宋现在拿下了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兵锋要往爪哇岛去了。

    “这边有地图吗?”另一个军校生石忠国突然问。

    “有个简易的。”谢堂又起身,从后面架子上拿了副布制的地图,然后平铺到桌上。

    众人顿时上去围观。

    石忠国看着地图指着道:“如果去当越王,封地就和汉王的相邻,素可泰王朝还好,建国不到十年,应该容易征服。”

    “但那德里苏丹国,立国有——”石忠***校上课时有学过,一时想不起来,便看向杨孝林。

    杨孝林道:“开禧二年(1206)”

    “对,宁宗开禧二年立国,已经有四十年,且幅员辽阔,人口估计有数千万,甚至上亿,不比咱们大宋少多少。”

    这会的德里苏丹国,包括了后世的印渡,孟加啦国和巴基司坦等国部份,甚至还有少量波斯地界,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帝国,实力很强。

    具体有多少人口,赵与芮这些年派了大量的情报司人员当商人去德里苏丹国各地经商,也很难断定,但几千万人口是有的,毕竟后世仅一个印渡人口就比中国还多,老巴也有几亿。

    而赵与芮断定对方现在有几千万人口,主要是从其京师德里来看。

    德里苏丹国的京师德里,有许多皇家手工业场,相当于赵与芮在大宋的国企,他们规模有多大?

    有些比赵与芮的临安都大。

    他们最大的一个大型手作坊里有一万七千个工人,有个作坊仅用来织棉布的就有四千人。

    菲罗兹·图格鲁克时代的丝织和毛毯作坊,每年能分别完成60万及20万银坦卡的定货。

    这些规模是相当大的,赵与芮大宋的的国企员工都没这么多。

    可见德里苏丹国这时人口绝对不少,实力也强。

    事实上,德里苏丹国从1206年建国到1526年灭国,存在时间比南宋还久的多,立国三百多年。

    所以石忠国认为,如果选择当越王,去征服素可泰和德里苏丹国,后者难度比较大。

    “但是辽东和北方就比较苦寒了。”谢堂皱眉道。

    另两个地方,一个是辽东,一个是北方,在谢堂看来还是比较苦寒的。

    “辽东不是打高丽和日本吗,将来封地在那也不错。”全英道:“我觉得去辽东还是比较好。”

    “万一封远东怎么办?”杨孝林道。

    皇帝只说打高丽和日本,王府不一定在这两地方。

    比如赵祺现在正在打信诃沙里王朝(印泥),但他的王府却建在汉州(飞律宾),还是挺远的。

    几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说着,说到最后,大伙突然达成一致,别想着自己会封在哪,而想皇帝赵与芮希望赵禥去哪。

    比如赵禥就说了:“以我对父皇的了解,如果征服了高丽和日本,我的王府多半会在远东。”

    “啊”四周诸人齐齐惊叫。

    “远东地区苦寒,人口稀少,但地盘辽阔,父皇每年都往那边移民,肯定是想长期的占有和控制那边,定然会让我把王府建在远东,然后从高丽和日本移民。”

    杨孝林欲言又止,军校的学习来看,远东也挺好的,除了冷了点外,资源相当丰富,不过他还是没敢说出来。

    最后还是谢堂说了句关键话:“所以二皇子好好想想,不是你想去哪,而是官家希望你去哪?”

    赵禥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去当越王?和大哥汉王赵祺在一起?显然太过明显,且德里苏丹国不好打,而且大哥也可以打。

    父皇应该不希望我和大哥太近,北面打罗斯和基辅公国也是。

    而且北面太容易,显然得找个既不是太难,又不是太容易,且不要和大哥比较的地方。

    “远东?”赵禥苦着脸道:“难道我要去远东?”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

    片刻之后,全英突然道:“其实远东也好,辽东也好,距离京师,比汉州可近多了?”

    刷,现场所有人眼睛一亮。

    赵与芮给的三王里,泰王也好,越王也好,都和京师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要是当燕王,在辽东或远东,显然比前两个更近。

    第二天赵禥再次来到皇宫,面见了父亲赵与芮。

    “怎么样,想好去哪没有?”赵与芮乐呵呵的问道。

    “回禀父皇,儿臣昨晚想了一晚上。”赵禥一脸认真道:“我大宋现在幅员万里,人口亿兆,可谓千百年来,首屈一指的盛世皇朝。”

    赵禥上来先拍父亲一个马屁,听的赵与芮乐滋滋的。

    “然远东地区,苦寒难耐,人口稀少,偏偏又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样的地方,必须要永远掌控在我们大宋手中,儿臣愿为父皇镇守远东,永固江山。”

    “好。”赵与芮拍案而起,他心中就希望赵禥选燕王,镇远东。

    大宋这些年在远东地区已经建立了规模化的城镇,并加强了移民,但因为地方苦寒,愿意去的人还是太少,国内又不好强制移民。

    想想后世的远东地区,有时都会几十几百里才看到一个村镇,上千里都没多少人。

    所以赵与芮希望赵禥征服高丽和日本后,把高丽和日本人往远东移民,加强那边的人口基数。

    赵禥即便做了正确的选择,赵与芮也非常高兴,同时向他说了一些注意事项。

    早期他坐镇海三威城,燕王府也设在海三威,方便统筹对日本高丽的战事,但真正的燕王府,将从今年起,在阿木尔州建。

    这个地方在哪?大概在贝加而湖东北方向一千八百里左右,距离北面牙库特地区两千里左右。

    赵禥跟着父亲往地图上一看,显然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暗暗叫苦,这地方距离海三威有近四千里,深入到远东腹部了,真的是为了控制远东而建的。

    “那里原本千里无人烟,我大宋这十几年陆续移民,朕在数年前就让人建了个几个棱堡。”

    “从今年起,将征调数千民夫,把棱堡连起来,建远东城,以后为远东省省府,燕王府王府所在。”

    “建城至少要五到十年时间,朕给你五到十年平定高丽和日本,同时移民到这些地方。”

    “三十年后,朕要远东人口破五百万。”

    后世远东人口加起来不知道有没有五百万,但赵与芮是打算用三十年时间,以移民的方式,让当地人口突破五百万,其中真正的汉人,最少得有五十万。

    “儿臣领命。”赵禥没有犹豫,不管赵与芮给了什么目标,他都得先答应下来。

    接着赵与芮又说了些注意事项,从现在开始,要筹备攻伐高丽和日本的事,但这事不着急,慢慢来,一个个打。

    “兵法上有远交近攻之说,咱们先打高丽,再灭日本。”

    但赵禥主要的任务和赵祺一样,不是统兵打仗的。

    皇长子赵祺在汉州也只是做为地方蕃王,负责协调处理部份军民政事,真正指挥打仗的还是当地的刘整等统兵大将。

    这次也是,赵与芮派余玠到海三威,全权负责对日本和高丽的战事,具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都听余玠的。

    赵禥在当地负责资源和后勤的调配,学习和观察战事,以及对占领地方的管理和往远东移民等诸事。

    “你大哥出镇汉州时,朕给了他两个营的王府护卫,你也是一样。”

    赵与芮充分吸取明朝的经验,老朱给儿子们都是三护卫,每护卫上万人,还有指挥权,让儿子们统兵打仗。

    赵与芮给儿子们每人两个营,宋制一营也就五百多人,两个营就是一千人出头。

    这一千人主要是王府护卫,保护赵禥人身安全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