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548章 处处学着赵与芮

第548章 处处学着赵与芮

    “营中指挥,副指挥级以上由你选任,都头以以下武官,由朝廷指派。”

    “无论什么武官,每五年必轮换。”

    “你选任的武官,五年后只要不犯错,都是提升转任。”

    赵禥静静听着,不时点头,表态认同和支持,但越听越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怎么很多武官都由朝廷指派,父皇这是防着咱们做儿子的?

    赵禥以前不知道当个藩王还这么麻烦,今天赵与芮说出来后,他才知道后面规矩这么多?

    不过他喜怒不颜于色,表面看起来,倒是一副认真听伶的模样。

    “身为蕃王,年俸也是和你哥一样。”

    “每年一万贯(一万银币),其余的所有武官护卫的工资由朝廷下发。”

    “另有王府开支费,前期每年五万贯。”这块开支主要用于补贴王府生活用度,而且赵神禥听到有前期两个字。

    像明朝亲王,每年有几万石粮,多少匹棉,绸,布,茶,盐引等都有规定数量的。

    赵与芮这边啥也没有,就给一万贯固定薪水,五万贯开支。

    这开支是给赵禥养老婆孩子的,你大方的话也可以拿这开支发奖金给王府中人。

    至于什么粮食,棉绸都由这五万开支里,你自己出钱买,当然,赵与芮允许他们做生意。

    “要是钱不够用,你也可以自己做生意,但得规规矩矩,千万不能以王室身份乱来,你是知道父皇脾气的。”

    “儿臣不敢,绝不敢做出有损皇室颜面的事。”赵禥赶紧表态。

    “王府中没有文武官员编制,仆人侍女不能超过二十个,所有开支,俱由五万贯里出。”

    赵与芮是抠门啊,对亲生儿子,比对大臣武将还抠。

    他说了一大堆废话,简单来说,就是每年给儿子六万贯,至于你王府里能养多少人,你自己看着这些钱办,但仆人和侍女等加起来不能超过二十个。

    但这还没完,后面赵禥听的心里巴凉。

    “你身为皇室成员,也得学会赚钱养家,那五万贯开支,朝廷给付十年,十年之后,就得靠自己。”

    赵禥一听傻眼了,终于知道前期是什么意思。

    合着王府每年五万贯开支只给十年,十年之后,他就只余下薪水可拿了,每年就一万贯。

    看儿子一脸惊恐的表情,赵与芮道:“以后大宋亲王都是如此。”

    “还有,你儿子女儿的俸禄,也得靠你自己,朕是不管的。”

    “朕的规矩,是一代管一代,我负责养我的儿女们,你们负责养你们的儿女们。”

    这要换成大明,赵禥是亲王,儿子是郡王,都有朝廷养着,每人都有自己的王府,王府中还有文武官员配置,每年各种钱,棉,布、丝,盐都有。

    现在赵与芮只管儿子,每人一年一万贯,王府开支给十年,然后你自己用这笔钱做生意赚钱。

    为了限制儿女们挥霍用度,王府中仆人侍女不能超过二十人。

    说到最后,赵与芮表情也严肃起来:“你到地方后,当严以律已,依法办事,真正为地方和百姓做出实事和好事。”

    “须知我大宋,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切不可能倚仗身份,胡做非为--”

    “你大哥和你一样,所有待遇都是一模一样,现在他在汉州那边做生意赚钱,每年赚的不比父皇给的少,以后,你们是一家之主,要学会对自己的家庭和家人负责,自己养家--”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请父皇放心。”

    赵与芮一番叮咐后,把次子赵禥打发到了远东。

    第二天朝中当庭宣旨,二皇子赵禥封燕山,出镇辽东,顿时很多臣工们大惊失色。

    当年皇长子去汉州,大伙还以为被贬了,没想到一转眼,二皇子也要去远东。

    二皇子可是谢皇后所生的,这下是让所有人大出意外。

    圣旨下来不到三天,赵禥就匆匆出京,根本没有犹豫和拖延的机会,几个好朋友也到岸边来送行。

    他现在身边也没什么人用,全英和石忠国为他推荐了几个武官,先充为王府护卫营的营指挥,和副指挥。

    等石忠国等从军校毕业了,将来可以到辽东加入他的王府护卫营。

    赵禥这会才十七岁,去年刚成亲,妻子是李皇的女儿,李皇当年也算赵与芮的心腹。

    他走时妻子还没生小孩子,全家就两个人,带了四个侍女,两个仆人,一个管家,共九人上了一艘船。

    大船开出临安城时,赵禥回头看着富饶的皇城,心中在默默的想着,临安城,我一定会回来的。

    大船在水师护卫下,从临安出发,第一站是济州府。

    这是皇帝赵与芮起家的地方,现在相当繁华,日本和高丽来往的商船都会在这里停靠。

    赵禥在济州岛登陆,进去转了转,发现当地人口挺多的,这里以前是赵与芮后勤基地,火器局匠作局最早都在这里开始,后来慢慢迁走,目前以养战马和种植水果,制白糖为主。

    当地官员向赵禥汇报,这里年产两万匹优质战马,提供给大宋军士们。

    这里还有两个造船厂,每年接收从高丽和日本过来的木材,用来建造水师战船和商船。

    赵禥当即认为,这里相当重要,将来攻伐日本和高丽,可以从这里出水师。

    这会他身边也没什么人,唯一能交流的就是管家谢飞。

    谢飞是他母亲谢皇后的族亲,也算是他身边现在唯一的心腹。

    但攻伐日本和高丽的事,现在不能和任何人说,这事将来要是成功了,有他的功劳,要是失败了,他也要背锅的,所以赵禥也不敢和谢飞说这事。

    他十二月中旬出临安,先到济州,再到对马岛。

    对马岛属于日本,元朝时被元军攻占过。

    现在当地归日本管,赵禥还是很有生意头脑,从京师向谢家要了些本钱,在京师买了很多物资,先后在济州卖了一批,又到对马岛卖了一批,赚了好几万贯。

    这时他就明白父皇出京前和他说的话了。

    听起来他每年六万贯不多,但只要有启动资金,又有皇室身份,其实很容易钱生钱,钱赚钱。

    他开始还怕钱不够用,现在一出来就赚了几万贯,心中终于有点高兴。

    从对马岛离开后,赵禥就直趋海三威。

    十二月下旬,他来到海三威,此时离过年也没几天,他心里其实有点不舒服,他原本想在临安城过完年再走,但赵与芮让他到海三威和当地官兵一起过年,同时领略下海三威的冬天。

    年都没过就被赶出京师。

    他的船到这边才发现,进入寒冬后,海三威附近的海域不会冰封,比库叶岛那边好多了。

    他们的船顺利进入海三威,做为大宋在远东地区最早建立的城市,海三威城现在然是个大城,人口破了十万,驻军有两个将编制,(其中有四个营在库叶岛和库叶港那边),另有几个营分驻其他地方,实际驻军正好一个将,三千人左右。

    他现在带来一千护卫队,城中守军达到四千人。

    海三城编制为府级,当地知府、知县和驻军正将,副将,指挥以上文武官员,早早来岸边接待他。

    当地知府叫陈尧道,其父陈子常和祖父陈颐在死后都被赠工部尚书,他在死后也是赠工部尚书。

    不过他父亲和祖父都不是在赵与芮手上,所以他基本也不可能被赠工部尚书了。

    他是元贞三年进士,历任秘书郎,监察御史,然后多年未动,后来为了升官,主动请缨到海三威这苦寒之地,终于改升知府。

    当地驻军大将为高重,职务是远东都指挥使司,远东一军副统制,兼二将正将。

    另一将的正将是马建,和高重一起好多年,参与了当年和蒙古在北方的争夺战。

    高重的儿子高达现在正在参与攻打素可泰王朝的宋军中,两父子相隔几千里,各有其主。

    高重算是余玠的老部下了,也是目前海三威最高层的武将。

    “拜见燕王。”众文武在码头恭敬的拜见赵禥。

    赵禥不敢摆谱,赶紧上前,脑子里努力回忆着父亲的模样,脸上挤出笑容:“大伙快免礼,都是自家兄弟。”他现场看了圈,除了周重看起来有三十多岁,其余的都在三十岁内,称声兄弟也差不多勉强可以。

    众文武看赵禥这么客气,也都相互对视一眼,纷纷起身。

    “外面天寒地冻,走走走,到屋里面暖暖身,慢慢再说。”赵禥哈哈一笑,看起来非常随和。

    赵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会想着父皇的做派,然后尽力去学。

    众人赶紧领路,带他进城。

    赵禥一边走一边看,码头附近人还是挺多的,这么冷的天,也有商船前来。

    “这个季节还有这么多商船?”赵禥奇怪的问。

    边上陈尧道闻言上前笑道:“回燕王。”

    “海三威盛产各类毛皮,鱼产,商人们还是愿意来的。”

    “冬季不是很少看到野兽吗?”赵禥又问。

    陈尧道愣了下,马上又道:“有些商人会把毛皮屯到冬季,可以卖个好价钱。”

    赵禥这会没再追问,但心中也有数,有些商人这几个字,或许说的就是这里的守军。

    据他所知,大宋各地守军才是毛皮主要的获得者。

    这边现在没有战事,除了训练,朝廷是允许和鼓动地方守军去打猎,然后卖毛皮,再与朝廷分成。

    现在他有了自己的一千护卫队,应该也可以弄毛皮来卖了?

    至于水产,当地也盛产各种水产品,但江南沿海也有,高丽和日本也有,虽然卖不到好价钱,但胜在物资丰富,数量够多,也能小赚点钱。

    没办法,赵与芮让他自己想办法养家人,他现在儿子还没出生,已经开始想着如何赚钱。

    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到大哥在汉州一带,占据三佛齐之后,控制了当地的香料来源,恐怕以后赚钱的路子比自己更多,隐隐的,赵禥居然下意识感觉父皇对大哥比对自己更好。

    来之前他已经听说远东苦寒,当初他在临安,也不以为然,今天到了之后,真是见识到什么叫苦寒了。

    主要是他到海三威正好是十二月份,当地正天寒地冻的时候,在船上他一般呆在船仓里,有暖炉什么的,下船后,就感觉到扑面的寒风。

    做为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人,真是不习惯。

    好在他父亲赵与芮来之前就再三强调,让他注意保暖,再想想,他们全家以前每年到冬天,都要去燕京(北平)去渡假,还会出去打猎,还有小时候在京师的冬跑。

    赵禥现在终于明白,那个时候,赵与芮就已经想让他的儿子们到这里来了,每年去燕京渡假,每年冬季的冬跑,就是为了让儿子们适应这里的气候。

    到了这边后,除了想呆在房间里,赵禥都不想出去,但没办法,他不能真这么干,外面再冷再寒,他都得出去,他得在当地文武面前表现好点,天知道里面有没有父皇情报司的人藏在里面,何况还有当地锦衣卫呢。

    当晚海三威的文武官们一起宴请了赵禥,按现在的宋律,原本是陈尧道和高重,马建等一众***,合资宴请的。

    结果吃到一半,赵禥突然问:“这顿饭要多少钱?”

    桌上诸文武脸色微变,大伙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赵禥什么意思?

    陈尧道愣了下,忙道:“尚且不知,得问掌柜。”接着回头叫店小二,把你们掌柜叫来。

    不一会儿,当地掌柜出现。

    赵禥一看这人打扮穿着,发现是高丽人。

    海三威高丽和日本商人挺多的,也有人在这里开酒店,这个高丽人就是其中之一,高丽人叫金再民,其父金植中和高丽权贵金若先孙家族是族亲,经常来往海三威和济州和宋人做生意,赵与芮当年买下济州时,金若先家族起到了作用,帮到了忙,所以赵与芮很多重要的物资,像白糖,火药等,都会和金氏家族交易,金氏家族和赵宋现在关系极好。

    “金掌柜,今天这桌菜做的不错,燕王问多少钱?”陈尧道看到金再民进来,立刻大声问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