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君子伐天 > 第22章: 出山

第22章: 出山

    通天道祖,神鹤子!

    哈哈哈哈!这是何等未知强大的存在!?

    眼前站着的就是一尊大神啊!钟山之神!

    可是,这位大神还只是道祖的一位护法!一个仆人!

    哈哈哈哈……这种强大存在竟然真的存在于世间!现在!就是现在!

    他会降世吗?

    会怎么降世?

    一定是最强大最威严的强者!是不可直视的存在!是凌驾一切之主!是道德的制高点!

    孟三郎的心里仿佛有无数根血管在喷涌爆炸。

    这就是他追求至高无上的“道”。

    绝对的道。

    那个他师傅无数提起过的伟名。

    最正义,最威严的化身。

    世间道德的定义者。

    以及德尚真君(菩提)的唯一师傅。

    通天道祖,神鹤子。

    在确定真正的降临者是通天道祖神鹤子后,孟三郎整个人完全进入了极度亢奋的状态。

    仿佛这一刻,他回到了与菩提解救世间的日子。

    这一刻仿佛自己还没有老,仿佛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

    又仿佛,回到了,年少轻狂时,敢替天下苍生讨一公道,讨一尊严时。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孟老忍不住狂笑道。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泪水顺着孟老的眼角落下,却依然止不住他的狂笑。

    “老夫,还没有老!老夫依然是!当年马匪的总舵主!”孟老对着殿外,对着远方隋国的地方呐喊道。

    已经控制不住内心的孟老,忍不住抱头狂笑道。

    “多少年了?”烛九阴瞥了一眼旁边的绮螈凌冷冷问道。

    “什么?”绮螈凌也十分惊讶的望着孟老扭头回道。

    “我说,他强行压抑自己的心结苦郁多少年了。”烛九阴再一次问道。

    “这……卑人不知……”绮螈凌如实回答道。

    这是实话,绮螈凌的常年守在湖底,根本没跟孟三郎见过几次面。

    一贯冷峻高冷的烛九阴鲜为人见的蹙了蹙眉,露出了一丝不易让人观察的,担心之情。

    只见烛九阴,两眼轻微一睁,一道不可察觉的金光迅速钻进了失神失控的孟老眉心里。

    下一秒,孟老宛如断线的提线木偶两眼失神呆立在原地。

    而这一刹那的时间,烛九阴已经分出一道元神,进入了孟老的意识海,看到了他强行憋压在心里,多年的心结。

    无数片段开始迅速划过烛九阴元神的面前。

    这一年他十五岁,孟老不再是年迈褶皱着脸,佝偻着身子的样子。

    这一年他仅十五岁,一脸俊秀,红润的腮红宛如天上掉下的俊美神仙少年郎。

    也是这一年,仅仅十五岁的孟三郎,一只脚跨出了家门,仅仅回头望了一眼儒家孟宗的牌匾。便毅然决然的骑白马离家远去。

    天上的雪无止尽的下着,只有俊朗的少年郎孤独的走在空无一人的路上,追求着属于自己的“侠义”之道。

    少年漫无目的自由自在的行侠仗义。

    他坚信自己就是主角。

    他也坚信,自己可以掌握整个世界。

    仍是这一年,年末的尾声,少年孤独的靠在林间路上,只有一把孤剑与二两老黄酒陪着他。

    他举起酒壶一饮而尽。

    这一路他并不顺利,梦想总是美好的。

    可是这一路他见识了太多人世间的黑暗与邪恶。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这十五年来,都不过是被整个孟宗儒家保护的笼中小鸟。

    他不甘愿一辈子如此,他不甘愿做笼中鸟,便要学那林中鸟,飞出树林,自由翱翔。

    可,对于世间来说,鸟太小,什么也做不到。

    而,对于鸟来说,世间太大,鸟儿也根本飞不出名为人间的林子。

    咕嘟嘟,孟三郎把拙劣的老黄酒一饮而尽。抱着剑,倚靠在林间路边大石头旁,瘫着身体,他感觉雪的寒冷不刺骨,只刺痛自己可笑的自尊心。

    忽的,不远处林间传来了少女的尖叫声。

    孟三郎猛的一个激灵,立马抱剑坐起。

    这一刻,他醉醺醺的脑内,全是往日看的武侠小说与侠客英雄救美的故事。

    他咬紧了嘴唇,猛的握紧了剑柄,冲向林间。

    片刻后,少年抱着一个衣衫不整的少女,走出林间,后面林中尽是死在他剑下的贼人。

    这一刻,少年望着刚刚黄昏的天空。

    他赫然大笑起来,他觉得自己的梦没有错,他觉得林中鸟能飞出林子。

    后来日子也算惬意,少女是落魄贵族的千金,家破人亡千钧一发时,被孟三郎所救。

    俊郎靓女就这样行走于他们自己的江湖。

    最终少年与少女成了家,还拜了侠义的匪帮老大衡三彪为师。

    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少年长大了,成了匪帮的总舵主。暗中保护着自己的国,与儒家孟宗。

    就这样还算安稳的,过着日子。

    可,好景不长。

    齐国正宗皇帝十五年,正宗皇帝公开表示彻底不理朝政只追求长生不老之道。

    其实私底下懂的人都明白,这是迫于隋国的压力,正宗皇帝只得被迫弃权求生。

    而紧接着,保皇派、储君派、宦官党、……各党派开始乱政,胡乱争夺大权。最终被卷进去的儒家孟宗以最强实力安稳了局面。

    孟宗前任家主太子太保孟天一,孟三郎的亲兄长,不甘齐国彻底沦为隋国的附属国暗中发动了对隋国的叛乱政变。

    结果导致,黄金摄政王彻底借机干预进来,完全控制齐国。

    正宗十八年,孟天一带领齐国三百死侍刺杀黄金摄政王,最终战死在隋国紫武金殿。

    同样也是正宗十八年,这一年,孟三郎收到了兄长与各兄弟姐妹皆被问罪斩首的消息。

    摄政王为了隋国的利益,彻底把齐国变成了隋国的血袋,随时供应隋国输血。齐国百姓这一年彻底陷入绝望。儒家没落。

    百姓苦不堪言,男丁被全部拉到隋国当仆人苦力,女子全部送进隋国的青楼妓院。

    正宗十八年,末尾。

    孟三郎,骑着当年离开孟家的白马与偷拿走的孤剑,出山。

    这一次他与少年时一样,也后头望了一眼。

    只不过少年时他望的是孟宗。

    这一次,他望的是妻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