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从四合院开始浪荡 > 第五章:四合院的人和事

第五章:四合院的人和事

    马路上,吉普车疾驰而过。

    道路两旁的槐树与房屋一闪而逝。

    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四合院。

    吉普车在大院儿门口缓缓而停,引得胡同里追逐打闹、堆玩雪人的孩童们纷纷注目。

    这年头吉普车可是个稀缺物,更何况是在这胡同深处。

    “麻烦您了,郑师傅。”王明峰提着旅行袋从车上下来对司机道谢。

    在大领导家吃过中午饭后跟刘峰交流了一下他就回来了,刘峰放了他两天假,让他先把家安好再去厂里报到。

    郑师傅摆手示意不客气,吉普车倒车而去。

    孩童群里的一小孩定睛看了王明峰半天,双手像是条件反射般捂住屁股蛋儿,似乎是想起了曾经那些藤条焖猪肉的日子。

    “王叔叔回来了,前院儿的王叔叔回来了!”

    棒梗高呼一声,扔下手里的雪球一溜烟儿跑回了院儿里。

    “哥,等等我。”

    才三岁多的小当穿的像只臃肿可爱的呆头鸭,迈着小短腿屁颠儿屁颠儿地追了上去。

    “明峰哥。”

    “明峰哥,你回来了。”

    “王叔叔。”

    同院儿里的刘光福、阎解放、阎解旷、阎解娣与隔壁院儿里认识的孩子纷纷上前围着王明峰笑着打招呼。

    同院儿里这几个孩子中最大的刘光福今年才十二岁,最小的阎解娣也就九岁,跟今年七岁的棒梗年龄相差不大,也在一起玩儿,但在辈儿分上确实是大一辈的。

    这大冷的天儿,饭都吃不饱的日子,可小孩们却放佛有无穷的精力、撒不完的劲儿似的。

    王明峰微笑点头,看着几人冻得发红的脸蛋儿,从兜里实际是从背包仓库里掏出几个奶糖,一人发一个,说道:

    “去玩儿吧,别围着了。”

    几人眼睛一亮,垂涎欲滴,这大白奶糖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

    喜笑颜开地接过奶糖,道谢过后又撒开腿的野去了。

    …………

    王明峰转身打量着阔别三年的四合院。

    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四进门四合院,占地儿两到三亩,传言在清朝时是一个大官儿的府邸。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种花家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

    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居中,四面沿着围墙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也就是由正房(北房)、倒座房(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和中心庭院,共同组成的院落式民居,为华北、山鲁及东北广大地区内各族居民采用。

    大宅门门楼宽敞高大,比东西两边儿的倒座房屋顶高出半截儿。开在四合院东南角这个在旧社会里象征着风水八卦上的“巽门”方位,附会“紫气东来”的吉祥。

    当然这时候的人们可不敢讲这些个封建迷信的东西。

    王明峰提着旅行袋过了下马石,拾步上青石台阶进门,门内迎面的是贴着内院儿院墙上建的一影壁。

    影壁上书一幅重峦叠嶂、山清水秀的油墨山水画。

    倒座房、宅门门楼与内院围墙合围的小院是为外院。

    外院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使人从街面不能直接看到宅内的活动。

    二进门是华丽的垂花门,建在纵轴线上,也就是外院北侧正中,与临街的倒座南房中间那间相对。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

    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

    旧时人们常说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旧时侯,外院多用来接待客人,或是用作库房,门房、男仆居住之所。

    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这条规定就连自家的男仆都必须执行。

    建国后为缓解城镇居民住房压力,街道将这四合院改造成了一个大杂院儿。

    前院儿西厢房住着三大爷阎埠贵一家六口子,对门东厢房则是分给了王明峰。

    中院儿正房住着红星轧钢厂大厨何雨柱一人。

    西厢房住着贾张氏贾东旭秦淮茹一家。

    东厢房北屋住着何雨柱的妹妹何雨水,东厢房南屋住着一大爷易中海一大妈两口子。

    后院儿聋老太太住了一间后罩房,西厢房为许大茂所住,东厢房住着二大爷刘海中一家五口子。

    整个院儿倒座房、厢房、正房、耳房、后罩房、东西裙房满满当当拢共住着二十来户,百来口人,院儿里有七八户都是在红星轧钢厂工作。

    这个院儿也就是王明峰前世网友们戏称禽满的那个四合院。

    耳聪目明聋老太、道德真君易中海;

    父慈子孝刘海中、慷慨解囊阎埠贵;

    亡灵法师贾张氏、吸血圣母秦淮茹;

    不败战神何雨柱、谦谦君子许大茂;

    实力坑哥何雨水、二代盗圣棒梗儿;

    绝世白眼狼小当槐花、脑后反骨何晓。

    这些都是网友们给予剧中人物的贴上去各种各样的正面反面标签。

    前世的时候,王明峰最初看的是四合院系列网文。

    然后他就好奇了,原剧中住在这个院儿里的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究竟是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儿?

    居然能被诸多的作者同时描素了那么多的禽兽行为,然后文中主角对待众禽轻则断手断脚蹲号子,重者直接吃花生米殒命。

    带着好奇心,他去看了原剧。

    怎么说呢,只能说人都是一个矛盾体,情是真的,禽也是真的。

    最初被分配到这里的时候,王明峰也是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了一阵儿,惟恐一个不注意就被众禽算计上了。

    虽然不怕,可是糟心啊。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长达两年半时间的相处,发现纯粹想多了。

    正如莫言所言:

    不要以为世界上的人都在关心你的事,你是不是以为人人都在盯着你看?其实,各人有各人的烦心事,没人管你这档事儿。

    确实,这都是活在当下有血有肉的人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烦恼事儿。你又不是人民币,天天盯着你看干嘛?

    可是话又说回来,当你变化成行走的人民币那天,那又不是这个院儿的事儿了,全世界都得盯着你看。

    邻里之间的矛盾摩擦算计有,但也不是什么杀人放火、谋财害命等十恶不赦的事儿。

    穿越前王明峰是个农村娃儿,对这些邻里矛盾见得多了。

    家族人口多的欺负人口少的;男丁多的欺负男丁少的;为了一点水源、一寸屋地吵得不可开交、打生打死的也不在少数。

    …………

    王明峰刚过了垂花门进入前院。

    恰好西厢房门帘卷开,走出一个精神矍铄,年近五十的精瘦中年男子。

    手里提着铁桶、鱼竿、小板凳,脸上架着一副用白色胶布粘上的瘸腿眼镜,不大的双眼时不时闪烁着狡黠而自得的光芒。

    阎埠贵,院儿里的管事儿三大爷,小学语文老师,平时没事儿咬个文嚼个字,念叨几句之乎者也。

    生活上比较抠门儿,爱好算计,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分花,因此得了个“阎老西”的外号。

    人生信条“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人生格言“别人之钱财不可起贪念,自己之财富勿要予他人”。

    “哟,三大爷,这大冷的天儿,您这是要去冰钓啊?”

    王明峰对阎埠贵观感不坏。

    原剧情中除了收了何雨柱的土特产不办事之外基本没什么黑点了。

    但那也是跟何雨柱跟寡妇拉扯不清有关。

    觉得傻柱配不上冉秋叶,不想把冉秋叶介绍给他。

    剧情后段退休后,在何雨柱陷入困境时还放下曾经为人师表的面子身份,走街串巷捡垃圾换钱帮傻柱渡过难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