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从四合院开始浪荡 > 第六章:三大爷阎埠贵

第六章:三大爷阎埠贵

    听闻声响,阎埠贵打眼一看。

    诧异不已。

    反应过来后放下手里的东西,上前拉着王明峰欣喜地道:“哎哟,这,这不是明峰吗,我说刚才棒梗咋呼啥呢!”

    “一走三年杳无音讯,总算是回来了,看你这一身四个兜的军装,这是排长还是连长?”

    王明峰对阎埠贵观感不坏,阎埠贵同样对王明峰十分看好,觉得这小子跟自己一样是文化人,日后必有出息。

    加上是正儿八经的对门邻居,所以两家以往的交情不错。

    王明峰扬了扬眉头,笑着说道:“营长,退下来转业了呢,刚去见了领导,以后到机修分厂工作。”

    阎埠贵目瞪口呆,下意识地咽了下口水,惊诧道:“好小子,我知道你会有出息,没想到会这么有出息!”

    随后又好奇问道:“既然是营长转业,你又是个有本事儿的,那职务不得是安排个大官儿?”

    王明峰翻了个白眼,谦虚道:“啥本事儿啊,三大爷您老可别给我戴高帽儿,也就是个副科长。”

    这事儿瞒不住,这年头工作、收入、待遇什么的都是透明化的,为避免以后有什么幺蛾子出来,还不如早早说出去。

    王明峰虽然不是人民币,但他自知自身是个身怀外挂的存在。

    尤其是在这困难的年岁里更显突出,一个不注意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香饽饽。

    所以为避免被人惦记盯着看,以往在这院儿里展现的也是他正常收入标准的日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抢打出头鸟的道理他可太明白了。

    他是个随遇而安、生性谨慎的人。

    并没有想着利用外挂实现什么伟光正的大理想,也没有什么首富之类的目标,小富即安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当然他也不会委屈了自己,有外挂不合理的运用,天天守着窝窝头过着苦哈哈的日子?那不是缺心眼儿吗。

    他并没有什么装十三打脸的爱好,也不是个高调张扬的人,一直以来都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有肉都是埋在碗底里吃的。

    阎埠贵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拍手道:“那也是个官啊,怎么着,晚上三大爷我带上酒去你那里,咱爷俩喝一盅庆祝一下?”

    阎埠贵还是那个熟悉的阎埠贵,话没几句就找到了算计吃喝的理由。

    这年头别看四合院里家家户户都过得抠抠嗖嗖、省吃俭用的,但就这就已经是普通老百姓天花板级别的生活了。

    大批的社会闲散人员在家待业才是这时候的时代主流。

    大街上佛爷顽主横行,无所事事的才是常态。

    甚至农村里还在挣工分阶段,别说吃饱,饿不死就是好的了。

    王明峰当兵前,阎家就阎埠贵一个人有工作,仅靠他一个人拉扯着一大家子六口人。

    王明峰没觉得算计着过有什么不对,虽然有时候算计别人挺惹人烦的。

    也幸好阎家一家都是城镇户口,不然会更难。

    不过在当下的环境里,即使是城镇户口,有定额指标,有一大把票,没有钱也白搭。

    这年代四九城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的三十元左右,最高的不超过五十元。

    即便是超过五十元了,至少工龄要二三十年以上才能到这个级别。

    大部分刚去教书教师,每月工资是二十二块五。

    工资就那么些,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也就没什么闲钱买别的东西了。

    王明峰好笑的点了点头道:“行吧,也不是咱俩单独喝,您也甭拿您那掺水的酒了。”

    “等会儿我出去买点东西,晚上请傻柱掌厨,叫上聋老太太贾大妈一大爷一大妈二大爷二大妈,您和三大妈,权当孝敬长辈了。”

    “另外我再买些东西给各家各户送去,也算是报答他们以往对我的照顾了。”

    不是王明峰装大款显摆,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被众人吸血然后还得被人骂白痴活该。

    他清楚地知道这群人是个什么样儿,个中的度他一直以来都把握的很好。

    一来以前大家伙相处的确实不错。

    再者正如阎埠贵所言,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大小是个官儿,与民同乐是应当的。

    三则是格局,太小气吧啦的是没朋友的,再说这又不是常有的事儿。

    王明峰从住进这个院儿开始,就没想过跟众人对着干,那是不成熟的表现。

    同住一个院儿,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就算干赢了那又如何。

    你黑着脸我黑着脸,经过你家门口都暗戳戳吐口口水,你就说膈应不膈应。

    领导准备重用你的时候,一问你的邻居原来你小子群众基础这么差,生活一团糟怎么有能力把工作做好?

    所以真正聪明的做法是融入群体,团结大多数人争取极少数人打击个别人。

    所谓联众暴寡就是如此,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寡”的那个。

    阎埠贵也不介意王明峰的调笑,朝王明峰竖了个大拇指,爽朗地笑道:“你小子是这个,局气。”

    “你不要我的酒那我可省下了啊,你先回家安顿一下,我进去跟你三大妈说一声,让她通知一下晚上开大会。”

    “这会儿男人们都去上班了,这不放了寒假我刚准备去钓鱼来着。”

    “三大爷我也不白占你便宜,等会儿去钓几条鱼回来晚上给傻柱一起做了加餐。”

    说完也不等王明峰回话就风风火火地回屋去了。

    …………

    中院儿,西厢房贾家。

    秦淮茹抱起小当,一边拍着小当衣服上的雪花一边训斥棒梗:

    “棒梗,让你看着妹妹,你咋呼呼的跑啥呢,害得妹妹摔倒,你是想气死你妈我啊?”

    下雪天,地面有些湿滑,人穿得厚实摔倒了可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身上的衣服弄脏了可不好办。

    大冬天的,棉衣一吸水又重又硬,难以搓洗。

    更何况,谁家里的衣服也没有多余的,城里的可能还好一点儿。

    农村里本来布票就发得少,农务活儿重还多,衣服磨损易烂,补的跟幅地图一样。

    一大家子可能也就只有一套看着比较像样点儿的衣服,谁要是出门参加比较正式的活动谁穿。

    老大穿了给老二,老二穿了给老三,这是底层老百姓最朴实无华的写照。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褒奖,更是无奈。

    秦淮茹抱着小当翻了翻,还好,人没事,衣服也没脏,北方下的基本都是干雪,水分不重。

    不过这会儿秦淮茹倒是希望下点湿雪,给农村老家干旱的田地滋润一下。

    棒梗吸了吸鼻子,诺诺地道:“前…前院儿的王叔叔回来了。”

    秦淮茹还没反应过来,旁边一直在忙着手里针线活儿的贾张氏惊呼道:“谁?前院儿东厢房那个王明峰?”

    “奶奶,妈,王叔叔是谁呀?”奶声奶气的小当也是发出疑问。

    秦淮茹揉了揉小当的脑袋,轻声说道:“和我是一个村子的,不过他从小就寄养在他姥爷姥姥家。”

    “后来工作就分配到了前院儿住,工作了两年半后又去当了兵,他去当兵的时候你才刚出世不久呢。”

    转头疑惑地看向贾张氏问道:“妈,他回来就回来呗,您这大惊小怪的干嘛?”

    贾张氏撇下手里的物什件儿,捶胸顿足道:“我那是后悔啊,后悔当时没有听王小子的话。”

    秦淮茹愣了一下,思索了一会儿,随后苦笑道:“您是说户口的事儿?”

    贾张氏耷拉着脸点头道:“是啊,五五年理定户口那会儿,按照就地安排,孩子随母户口原则,咱俩和棒梗包括后来的小当的户口都可以定成城镇户口的。”

    “那会儿王明峰不是在街道办工作吗,我也去问了他,他也是建议我选择城镇户口。”

    “悔不当初啊。”

    “当时我就想把咱俩的户口留在农村能分到地,怎么样也算是留着一亩三分田有个退路,谁知道现在是这个年岁?”

    种花家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是从一九五零年开始实施的。

    一九五一年,国家颁布条例统一规定了城市户口登记制度。

    一九五三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户籍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被强化。

    一九五五年,国家提出“争取在几年之内,将经常性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

    一九五八年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

    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两项基本制度——户口迁移的事先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

    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

    秦淮茹叹息道:“现在都这样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贾张氏斜了秦淮茹一眼,恨铁不成钢地道:“谁说没用,他以前在街道办工作,后来又去了大前门做什么公方经理,关系广得很呢。”

    “你跟他不是一个村的吗,不能去找他帮忙看能不能把咱们跟棒梗、小当的户口换回来?”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