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生存指南之南 > 第二章 维维豆奶

第二章 维维豆奶

    选书、买书、付钱本该一气呵成,并没。原因:尉小茜转一圈没找到自己特别想看的,最后拿了套《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大东亚战争全史》。几乎没关联的两套书,摆书桌上。

    晚上,尉妈妈拿起看看放下,在账本上默默记上一笔。升学奖励:爸爸200+妈妈100+小姨小姨夫100,预计明天回家还有姥爷200,共600。买书已去119,余481。

    睡前,尉小茜主动把剩下的钱给妈妈,“您帮我拿着吧,用完您再给我。”

    尉妈妈很满意女儿的主动‘上缴’,数了下,281,是女儿剩下所有的钱。“你再留些,”尉妈妈又拿出50,“明天不是还要坐车。”

    “有。今天买书用掉55,我这还有64。”

    尉妈妈明白了,书是打折的,半价。

    却说尉小茜,中考完立即恢复作息,早睡晚起,晚九点到第二天八点半、九点起床,十点到汽车站坐车。早饭是妈妈做的小甜饼。书包昨晚已收拾好,有点沉。新买的书和几份卷子,还有笔记、换洗衣物很多东西。

    路上,尉爸爸叮嘱女儿,“记得周天去姥爷家,我、妈妈、小姨小姨夫那天都会过去。”

    “知道了,昨晚到现在您说了很多遍。”

    因为尉小茜的好成绩,尉爸现在对宝贝女儿充满父爱,不在乎她话中的不耐烦,“昨天打电话,大姑二姑都说要给你奖励,爸爸婉拒了。过去的成绩不代表将来,上了高中我们还要好好学习,继续努力。”

    “是,您说的对。”

    去汽车站是条直路,途经老厂区、第二家属院,尉小茜是今年老厂唯一考上一中的,一路受到不少注目礼,都是夸赞。尉爸爸笑得嘴都合不拢。看尉爸高兴,尉小茜也高兴,她是下决心要做个好女儿、好孩子的,尽量不让爸妈生气。

    尉爸昨天本来白班,因为女儿出成绩和苗苗爸爸调到夜班。今天也是白班,这不,请了一小时假送女儿,一会儿还要回去上班呢。

    “您回去吧,”刚到汽车站坐上车,尉小茜就催爸爸回家,“昨晚也没好好睡,今天还要熬。”

    尉爸和尉小茜这么多年一直‘针锋相对’,爷俩脾气都不好,常吵架。尉妈妈评价他俩-远香近臭,离着远想得慌,天天见面天天吵。这也是尉小茜之前想考五中的主要原因,五中离家远嘛,她是肯定要住校的。可惜五中没考上。尉爸却想幸亏没考上,五中多远啊,自行车半小时。一中离家多近,骑车仅仅十分钟。而且一中还是省重点,都说考上一中等于一只脚迈进大学。

    回到现在,对女儿的暖心宽慰尉爸是高兴的,面上却不显。“行了,一会儿就走。”又叮嘱女儿,“去奶奶家勤快些,帮奶奶干些活,别天天只知道玩。”

    尉小茜敷衍,“嗯。知道。力所能及,明白。”

    尉爸撇撇嘴,他是不相信女儿会主动干活的。得,还得他这个爸爸回家干。客车要开还有段时间,尉爸和女儿又说了会儿话才不舍离开。回家路上,路遇好些老同事、老街坊,问到尉小茜,“茜茜去奶奶家了,对,刚把她送到车站。”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中午,尉妈妈回家交给尉爸几个信封,

    “曹主任知道茜茜考上高中,还在前百,给了一个2K的大红包,说给茜茜买书看。推辞不过就收下了。”尉妈妈前几年内退,在家附近的一家玩具作坊缝玩具,白天黑夜很是辛苦。尉小茜寒暑假常去帮忙。曹主任是玩具作坊的老板,因在国营玩具厂当过多年车间主任,现在出来单干大家也习惯称呼他主任。而尉妈妈去玩具作坊做了几年,曹主任也认识尉小茜,还很熟呢,今天夸得她哟尉妈妈都不敢信自家女孩这么优秀。

    “这个,一中给前百的奖励,3K。”消息还是蓓蓓妈妈说的,“哦,蓓蓓也考上一中,排70名。还有诺诺,55名。他们仨考得都很不错,说明咱们这家属院风水好。”蓓蓓、诺诺从前都住第一家属院,就是他们现在住的这儿。蓓蓓很亲茜茜,感情也很好,后来小学前蓓蓓搬家,一年级下学期又转学,说来快十年没见。诺诺嘛,和茜茜同年同月同日生,小时候也最要好,三年级搬家,啊呀,七八年前的事儿了。

    尉爸和媳妇感叹会儿,看向第三个信封,

    “一中财大气粗,前十每人捌仟呢。光明今天又紧急追加,前十就是谢科加了2K,前百十个孩子每个1K。”尉妈妈刚去光明领的。

    尉小茜上这么多年学,向来只出不进。尉家爸妈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奖学金这个东东,5K,就还挺多的。鉴于高中不再是九年义务教育,一中离家近也不需要住校,那只有学杂费-每年800。

    尉爸从信封又拿出伍佰递给尉妈妈,“再给茜茜些零花钱,你给存着吧。她喜欢看书,留着买书。”尉爸知道尉小茜昨晚主动上交奖金给妈妈,他心里是赞赏的,但该给女儿的也不能少。尉妈妈接下,账本记上不提。

    “刚儿去光明,见到纪红妈妈,听李老师说好像要复读。”说完奖金,饭间尉妈妈又八卦起别家孩子。备注:纪红表姐是尉妈妈从前在工厂的徒弟,她从小也在家属院长大,和尉小茜小学初中三年都同班,感情特别好。

    谈及熟悉的人和事儿,尉妈妈唏嘘不已。说实话她也没想到女儿这次考得这么好,“刚李老师还说茜茜考上一中算正常发挥,但成绩这么高实在出乎他们意料。”

    全市一万多学生,一中作为本市最好的高中,只招前捌佰名。城里的孩子成绩还是比乡镇好些,以尉小茜平时的课业,七八百名算正常,这次确实爆了冷门。不过最大冷门还是谢科吧,考得那叫一个相当好。

    尉爸对谢科不是很熟悉,尉妈妈却很了解。谢科和茜茜同位时间最长,从前茜茜常提起他,大多是淘气、不做作业、上课玩闹、成绩不好。又由于他俩中学始终在一个班级,座位几乎没太大变化,以至尉妈妈和谢科妈妈也很熟,开家长会常见嘛。

    “谢科就是聪明,在家也不大做作业......字写得特别好,作文经常范文,语文满分呢。”周日,姥爷家厨房,尉妈妈边做饭,边和妹妹、弟妹普及谢科。

    “茜茜也不错,”小姨诚恳夸赞外甥女,她是真心认为尉小茜考得好。

    隔壁,作为教龄两三年旧师范毕业,没做过几年教师就当工人但又对教育系统蛮熟的姥爷说,“茜茜成绩主要是物理扣分,她以后,学文?”

    本市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也就是半年后的事儿。既然中考顺利通过,那这件可以翻篇,文理分科迅速提上日程。说到尉小茜,众所周知偏科严重,历史很好,地理也行,生物不好,物理极差。学文的话有点可惜她的化学,可她物理上课+补课两年,太差。

    “今年中考*物理都说不难,满分的孩子一片一片的。”尉爸这些天在工厂也收集了不少消息,有说试题的,问到他们家孩子,一说总分-赞叹,一说单科成绩-讶然。

    “学文还是学理,还是要看茜茜的意思,也要看下半年的具体学习情况。”尉爸挺清醒,思路非常清晰。

    姥爷点头,没再说什么。午饭时给了孙女一个大红包,五百块。尉小茜照例交给妈妈不提。

    时间:八月1号,尉家爸妈去坐车时先去看奶奶,奶奶和姨妈在炕上看电视,旁边还有前屋的本家侄女,辈分小比奶奶年纪还大几岁的侄女。见他叫,“叔、婶儿,你们来了。”

    尉爸和家人打招呼,回答姨母问题,“茜茜还在姥爷家,一会就回了。”

    尉小茜并不和爸妈一起回去,她还要在奶奶家住到下一集。老家五天一集,她每次回来必是要住满一整集的,即下集当天下午回家,时间,四天后吧。

    奶奶家三间房,奶奶和茜茜住最里面,尉爸若回来会住最外一间。中间房靠里摆满锅碗瓢盆、土灶,靠外有菜、面等其他杂物,靠门摆张桌子放尉小茜回家背的书包,透过开口清晰看到里面的卷子、笔记,整整齐齐好像没拿出过。屋里炕上有本翻一半的《政海逸闻》,看编号是《民国史料笔记丛刊》的一册,不知道是谁借给她的。尉小茜看书很杂,尤爱历史。家里历史类的书籍很多,有自己买的有借阅的,说来谢科也是她书源之一。

    再说尉妈妈,她也不过一看,她是不会主动给女儿买这些杂书。不说她买的尉小茜不一定爱看,就说尉小茜沉迷杂书她制止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主动给她买呢。不过现在是中考刚结束的假期,又在奶奶家,尉妈实在鞭长莫及管不了啊。

    尉爸在炕上坐了会儿,陪着母亲、姨母聊了会儿天。他也看到炕上的书,还翻了下。奶奶知道尉爸尉妈妈不让尉小茜看杂书,主动说,“是北屋的志有借给茜茜的。”

    志有是尉小茜的本家哥哥,在省城读大一,去年高考,家里书很多。他也是尉小茜的书源之一。尉小茜的书源从前还有三堂叔,后来结婚书看得少也就断了。今年暑期尉小茜又开辟了新战线,通过大爷家的健微姐认识了很多同龄或年长几岁的本家,比若前街的志学,谢天谢地,两人同辈。他今年也考上一中,成绩很靠前,比尉小茜高个几十名吧。人并不是那种闷头读书的,就很合尉小茜脾气。

    尉小茜从姥爷家出来拐去他家,聊天吃了会西瓜才回去。

    晚饭是姨妈做的,姨妈不在就奶奶做,反正尉小茜是只等着吃得那个。虽然但是,饭后刷碗收拾她来,饭后门口乘凉她也会去。实在是乡下娱乐太少,奶奶家电视收台也不多,电视节目乏善可陈的还不如在门口陪老头老太太聊天有趣味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