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靖和天下 > 第十二章 马匪又起

第十二章 马匪又起

    众人正在凝神赶路,却听见前方又传来兵械相斗的声音,便即又都心中浮起困惑:“难道又遇到打劫到了?难道是那伙贼人去而复返?”

    但旋即想到不可能,对方与自己方向不一,除非在山林里兜个大圈,才能赶到众人前面,而且对方已经答应罢手言和,也应当不会还不到半日就反悔了。

    蓝田驿站至长安,虽然需要一两日路程,但也只有一百余里,自古以来都是听说贼寇占山为王,却从没听说一山能容二虎的。

    这骊山上难道有两波马匪?,

    只见在王家镖队队前领队的名唤‘小六’的小厮,被换做‘王宝原’的蓝衫男子吩咐了几句之后,便即手举镖旗,示意大家勒马停车,不要发出声响。

    原来世人行镖,犹如行走江湖,有许多规矩,如“水路三规”、“陆路三不住”、“进店三要”,所谓“水路三规”,便是“昼寝夜醒”、“人不离船”、“避讳妇人”,便是约定镖师规避麻烦、守好货物,免招祸患;而所谓“陆路三不住”,便是“不住新开设的点”、“不住娼店”、“不住易主之店”,主要是因为出门在外,重宝在身,投宿之所必须要知根知底,免中圈套;所谓“进店三要”,便是要巡视是否有贼人“异相”被“瞟上”,巡视有无“异风”被“贴上”,有无“异味”可能被暗中下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指令旗语暗号等等。

    小厮发号施令之后,让众人原地待命之后,便即主动小步快跑,往前打探情况,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见他快速跑回。

    小厮此刻也不顾及什么规定了,便即小声喊到:“是大少爷,大少爷正在与几个蒙面贼人争斗!”

    王龙女一听是自己大哥正在与贼人争斗,勒紧缰绳便策马往前赶去支援。

    但当她路过张权、颜延两人之时,旋即似乎想起自己武力有限,不可这么冲动,便即回头向身后的张权、颜延说道:“张道士、颜书生,还请两位再施援手,帮助我哥哥解困!”

    张权、颜延两人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所以便即也不思索,就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王龙女便带领张权、颜延策马前去,三人先前往镖队领队处,同王宝原和小六说明了几句:众人只需原地待命,保护好镖队即可,自己三人会去支援王家大少爷!

    紧接着三人便策马前往打斗声处去查看境况!

    众人行了将近近一里路程,便即发现前方路中,两拨人正打作一团!

    路中间一伙人,约有十人,为首的是一名二十四五岁的少年男子,他一身白色缎子长袍,长袍上金线绣花,手持一柄折扇,俨然是一位王孙贵族的打扮;只见他在围困之中不仅要力敌四人,还要时刻游走左右游救,但他步法甚快、腿功甚强、身姿甚是潇洒飘逸,倒不见丝毫吃力,但这要久守必失,同伴倒是多有负伤;细处一看只见他面容俊雅,却又英气逼人,配上一身锦绣衣裳,更显得富贵逼人。

    外围的一伙人,足有几十号人,都作劫匪打扮,各个黒巾蒙面,手持钢刀,虽然毫无配合可言,但似是都身怀武艺;为首的四人,虽未蒙面,但却是四个在人群中显得分外矮小之人,只见这四人各个身穿的紧身衣裤,步履轻盈,动作灵活、迅捷,一会在空中翻个跟斗,一会在地上滚了三滚,倒不是在比武搏击,却似在唱大戏般,甚是滑稽;仔细一看,却见四人虽然有人面白无须,有人口悬二挑髯,有人口悬八字髯,却都在脸部中央染上了一片白色粉块,正是戏剧中的丑角。

    这四个作丑角打扮的蹲低挑高,身手敏捷,四处游攻逃窜,那身着锦绣的男子武艺虽然明显胜过一筹,却一时倒也奈何不得!

    “大哥!我们来助你!”这时只听王龙女一声高呼,便即冲上,要加入战团!

    “小妹?你怎么来了,大伯他们呢?”那锦绣男子虽然忙于争斗,倒也有很是从容不迫,似是很是悠闲地回复着。

    “大伯他们都没事儿,待我们一起打跑这伙贼人,再说!”说着,便提剑去支援锦绣男子。

    张权、颜延,一看王龙女与人拼斗在一起,便即也都加入战团。

    一群人火拼,本就在僵持着,这伙贼人虽然一时倒奈何不得这锦绣男子,但是逐个突破攻击其尾随之人,一时倒占尽上风,大有优势;但是随着王龙女、张权、颜延众人加入,其中两位又都武艺高强,是故一时拼斗之后,反而扭转颓势,反守为攻,大战上风!

    眼见王家众人与张权、颜延,瞬间便能成合围之势,将这伙贼人包围起来,这是贼人中四位作丑角打扮的“二挑髯”,突然左手抚须,手臂一振,扬声说道:“贼人势大,撤回!”那话音爽脆响亮、调门高昂;说完便招呼众人翻身滚地,往路旁山林中逃去。

    众人眼见贼人逃走,便即想乘胜追击,谁知刚追近树丛,便听见嗖嗖箭声,跟着便又箭射出,众人只能暂时闪躲,待复要追击时,已经不见了人影。

    原来这伙贼人里应外合,除了正在和众人拼斗的数十人外,也在树丛之中进行了埋伏,只是这些埋伏一时没有发作,所以众人也未发觉。

    “别追了,小心有诈!”锦绣男子见敌人早有埋伏,己方差点中计,便即喝止大家。

    “大哥,你没事儿吧!”王龙女赶紧上前,询问大哥情况。

    “小妹,我没事的,只是苦了众位兄弟,为此事辛劳受伤!”锦绣男子,看见小妹,自然很是高兴,言明自己无事之时,还提及兄弟,显然是对众人伤势破放在心上。

    近十人武师听闻之后,都是纷纷附和,表明都是皮外之伤,不碍事!

    锦绣男子听闻大伙无事之后,便即向王龙女微笑着问道:“小妹,还不开引荐一下你的两位少侠朋友,两位少侠武艺甚是高强,之前却没见你提起过!”

    “我许多朋友,都要向你提起过说明吗?”王龙女却没有立刻引荐,反而反驳着锦绣男子的话!

    张权、颜延,相似一笑,便即各自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这两位今天可是帮了我们王家大忙呢!方才镖队遇险,也是两位力挽狂澜呢!”听闻张权、颜延各自只报上了性命,王龙女便赶紧上前插话说着。

    “什么?镖队遇险?大伯他们怎样?货物怎么样?”锦绣男子一听闻镖队遇险,瞬即收敛笑容,向王龙女问道。

    王龙女看见大哥神色紧张,便即微笑地说道:“大家都很好!”

    随后王龙女便向锦绣男子,声情并茂地复述了镖队遇险的经过;将自己与二人如何客栈相识,镖队如何遇险,张权、颜延如何出手相助,两人如何同马匪打赌,如何连闯数阵、掌破五盾一一道来。

    锦绣男子与所带领的众人听他复述,时而面露愁色、时而神采飞扬,便即犹如身临其境,其中凶险似感同身受般!

    待听完王龙女说将原委后,锦绣男子便即抱拳向张权、颜延,拱手谢道:“两位今日两番出手相救,实是有再造之恩,我王龙晋他日必将重谢!”

    张权、颜延连呼不敢当,理所应当云云。

    紧接着众人便即同王家车队,又汇合成一团。

    只是众人不知晓,王龙女同张权早在客栈之前,便已认识。

    也没有人知晓,张权偷偷捡起了路上蒙面贼人射出的箭支,偷偷拧掉了箭簇、箭羽,收进了怀里;那箭矢斑驳、箭羽零落,显然破旧得很,耗不起眼。

    “这官制箭矢,斑驳陈旧过时,按理说都会被官府销毁,怎么会流落至此?”

    张权内心波澜起伏地想着!

    “龙晋,你们怎么来了?”蓝衫男子王宝原看见锦绣男子王龙晋,便即问道。

    “我刚来长安不久,正在同胡商门洽谈,但收到了骊山有马匪拦路抢劫的消息,官府一时也捉拿不住,便即担心大伯与诸位安全,所以便即率领几位长安武师,前来接驳,没想到还真遇到马匪!”王龙晋听闻王宝原询问,便也说明自身的来由。

    “辛苦两位少侠帮忙!还好无事!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王宝原显然早已经从刚才的事情恢复过来了,还是一边叹息一边感慨道。

    王家众人见他这般感慨,倒似早已习惯,倒也没有说什么!

    “大伯,那我们就赶紧出发吧!现在天色虽然不早了,但赶去长安应该还来得及!”王龙晋见大伯似是又沉浸在世事之中,便赶紧提醒道。

    “嗯嗯,出发吧!”王宝原听闻提醒,便即点头,然后吩咐小厮告诉大家再度启程。

    众人众马又在小厮小六的吆喝声中启程了!

    虽然官道本就宽敞,但是王家每辆马车两侧,都各有两名镖师步行列队相随,道路便已经占了一半;剩余一半路面,已经容不下四人并排而行!

    于是王龙晋、张权便并行在前!

    而颜延、王龙女两人则并行在后!

    “张兄、严兄,二位是否已经在长安中提前订好了住所,如若没有,不嫌弃的话,就由为兄来张罗如何!”众人刚即赶路,王龙晋便即向张权、颜延开口问道。

    “大哥,你也不害羞,上来就自称为兄!”见自己大哥一点也不客气,妄称兄长,王龙女赶紧插话道。

    “哈哈哈,小妹,我看两位兄台,都只二十一二岁的模样,我虚长个三四岁,便即自称一句为兄,也不妨吧?”见自己小妹不帮腔自己,反而过来调笑,王龙晋也不生气,他早就知道小妹性格,便即找了个台阶给自己下。

    “再说了,两位少侠和小妹你称兄道弟,我自称一声哥哥,也不过分吧?”紧接着王龙晋反而向王龙女打趣道。

    “不妨事的!”张权、颜延也是刚刚行走江湖,对于这些称呼倒也不介意,随即颜延便继续说道:“可能要辜负王兄美意了,我在长安已经定下住所,而且我还要拜访长安城中的学院前辈,就不能和王兄把酒言欢了!”

    他虽然是个书生,平素倒也不甚饮酒,但想到王龙晋经营生意往来少不了生意应酬,是故便如此说。

    “多谢王兄美意,我在长安城中已有住所,到不便在外留宿,让家中长辈担心!”见王龙晋有礼献敬意之心,张权便赶紧说道。

    “哦,张兄是渭南郡人?”王龙晋见张权说自己家在长安,倒起了兴趣。长安城,是渭南郡、雍州治所所在,所以便即询问他是否是渭南郡人。

    “大哥,那你可看走了眼,这两位少侠可都来历不凡!”王龙女听王龙晋打听两人身世,便即抢答道。

    “我们张道士,可是长安郡守之子!而且武艺犹为出众!”王龙女紧接着便要把张权身世介绍给大哥。

    只是她毕竟是少女心性,在她心中看来,郡守之子也没什么,武艺出众倒似是很值得夸奖一般!

    “姑娘谬赞了,沾家父荣光罢了!”张权听他提及家世,赶紧自谦说道;在他内心之中倒似有些后悔,方才告知众人自己为郡守之子之事!

    “小妹,须得称呼张兄为‘张兄’亦或‘张公子’,不可这么放肆!”王龙晋倒没有立刻恭维张权,反而向王龙女小斥了一句。

    “我见张兄双目有神,气度不凡,实非一般人等!果真如此!”随即王龙晋便即向张权夸赞说道。

    “王兄过誉了!”张权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

    世人做生意在江湖行走,虽然欺软怕硬,趋利忘义,但想要生意做大、做强,却需要经营人脉;过山头如拜山头,本就最重人脉,最重人情,

    他本是一介商人,王家起家也不过两代,听闻眼前少年为郡守之子,顿时结交之心更重;在他眼中家财万贯也不如朝中有人,而如若能结识这般五品大员的公子,日后在雍州行商那便是借得东风了!

    原来有齐一代,地方府衙分为:州、郡、县三级;州牧为正三品大员,州丞、通判、参将次之,州佥事等分守官员再次之;郡守为五品官员,郡丞、判官、都尉次之,郡佥事等分守官员再次之;县令则为七品官员,县丞、主簿、都头再次之。

    如若不是世家大族,或遇到天灾兵祸,郡守一职可能就是绝大多数官员一辈子也难以企及的高官。

    “是!张公子!张兄!”王龙女虽然不以为意,但是噘嘴向张权称呼道。

    众人听他这般称呼,倒也觉得莞尔。

    “小妹,快帮我引荐颜兄!”也不待冷场,王龙晋便即向小妹问道。

    “引荐到不敢当,小生不过一‘泰河学院’的书生罢了!”未等王龙女开口,颜延便即向王龙晋介绍着自己。

    “我观颜兄学识不凡,果真如此!颜兄他日必定高中!”王龙晋赶紧回复道,他自是听过“泰河学院”的名号,了解读书人都心系功名,便即恭维道。

    “多谢王兄吉言了!”颜延听他这般说,便即回复道;毕竟客套之语,他也早就轻车熟路。

    “哼,你见谁都不是凡人,那我呢?”听着大哥又跟别人互吹互擂,王龙女便即插嘴道。

    “我小妹,自然是不凡中的不凡了!要不然怎么能结识两位人中龙凤呢!”见小妹似乎恼怒自己只和别人交谈,王龙晋赶紧夸道;但他一语之中捧赞三人,确实是能说会道了。

    “哼!算你识相!”王龙女倒不似张权、颜延般自谦,爽快地承受了。

    众人都是会心一笑。

    时近酉时,天色昏暗,众人终于赶到长安,众人在城门前互相报了住所,道了个别,便即分开过检进城了。

    “张公子,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去你府里,找你玩耍!”分别之际王龙女又临时喊停张权,询问道。

    “没问题的,欢迎王姑娘亲临!”张权想着她生性调皮,喜好玩耍,便即回复道。

    众人分别不久,城门正中的朱雀大街旁,有一家首饰铺,有两位女子似是在选挑首饰,但又都往城门处张望,很是心不在焉。

    店铺中除了两人,倒也没有别的宾客,非是店铺首饰不够精致、不受欢迎,实乃这个时间,宾客大都已经在家享用餐食了。

    只见一名身作丫鬟打扮,着桃红色衣裳,甚是可爱的十六七岁的少女,向她旁边另一名少女说道:“小姐,你看他和那黄衣女子说话,说得多开心?”似是替自家小姐恼怒一般。

    “小环,莫要胡说,仲容哥哥与朋友礼问道别,人之常情!我们明天再来找他吧!”旁边确是个身着涧石蓝色衣裳的女子接口说道,该女子十七八岁,修眉端鼻,冰清玉润,声音甚是清丽,却似有一丝胡人血统,正添得一缕别样风情。

    不过该女子却在内心,呢喃了一句:“不过他倒还挺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