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靖和天下 > 第二十三章 里应外合

第二十三章 里应外合

    第二天张权一大早便起了床,除了例行的练功之外,吃过早饭他便早早地出了门。

    要早些将昨日的事情,告诉赵姜和王氏兄妹,让他们早做准备。

    这般想着,他便先去太平客栈拜访了王龙晋。见到王龙晋的时候,王龙晋正在用餐,虽然只他和王龙女两人,却足足点了一大桌的汤粥面点。

    听张权禀明来意后,王龙晋却不着急,拖着张权坐下来继续享用美食。让领队小厮小六子先去三鲜斋定了个厢房,然后去约赵姜去三鲜斋同大家会面。

    见他片刻之间就安排妥当了,张权也就在桌旁坐了下来。虽然他已经用过早饭,没有了胃口,但是看着王龙晋、王龙女两兄妹,两个江南人士一口胡饼、一口羊汤,吃的津津有味,倒也确实是一种享受。

    尤其是王龙晋,颇会享受索性将胡饼撕碎泡在羊汤之中,胡饼吸满羊汤,一口咬下沙沙囔囔,羊汤四溢,肉烂汤浓,王龙晋一边吃着泡饼一边赞扬着:“秋冬之际,来一碗着羊汤泡饼真是暖胃耐饥,回味无穷啊!我们吴郡藏书镇也有羊汤,却主要吃这肉香汤鲜,和西北之地确实不同!”

    王龙女见大哥吃个饭也能啰嗦出一大堆的感慨,她喝完羊汤擦了擦嘴,忙打断道:“你可吃快些吧!我们都在等着你呢。”

    王龙晋差点一口汤喷了出来,胡乱咽了下去之后,平复了一下气息,反呛说着:“小妹,你不能嘴都还没抹干净,就开始催我吧!”

    “谁说的,这不是干净了吗?你,快些!”王龙女听他说自己嘴巴没擦干净,就又擦了擦嘴巴,继续催促着。

    张权在旁边看着这两兄妹,吃个早饭也能斗起嘴来,既觉得有些无语,又觉得有些好笑,这般生活也确实是他不曾体会过的。

    用过早饭之后,三人就携手去了三鲜斋。虽然还是早上,但是三鲜斋前人流如潮,门前竟然排起了长队,馒头、胡饼买的人最多,杏酪、虾饼虽然也有人求购,但是数量就比较少了,看来就是在陪都,也不是人人天天都吃得起杏酪、虾饼这种点心。

    小六听完自家少主吩咐之后,便早早来三鲜斋定了厢房,然后便去招呼赵姜、颜延来此。毕竟他也不会什么武艺绝学,自然不能信像四棍、镖师一样,依靠力气养活自己;但跑腿小厮却也有跑腿小厮的用处,传话送信、联络宾客,有时却更为重要,他对此倒也很是满意。

    虽然他心思玲珑、眼疾手快、可刚领着赵姜、颜延来到厢房,正待要陪他们说些话,打发时间,王龙晋就已经领着人过来了,看来王龙晋早就测算出他办完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见众人到齐,小六就也关门退下了。

    “昨日我回府中询问了一下,这令牌乃是前朝大周的遗党,幽燕刺客的身份令牌!”张权开门见山,直接告知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众人面面相觑,却仿佛都不知道幽燕是什么,只有颜延似有耳闻说着:“幽燕?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传闻了!我倒也挺师父说起过!”

    张权见颜延这个数千里外的书生,也知晓幽燕,就更加笃信消息为真,便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周灭齐兴的往事。

    不过他并没有提及官制箭矢流出的事情,这倒不是有心藏私,只是这事情非同一般,他倒也不远轻易牵连其他人。

    赵姜听完之后,面无异色但目露寒光地说道:“既然是前朝余党,那就送他们去地府,好好伺候他们的前朝主子去吧!”

    “既是前朝叛逆,想来必然有所图谋,不会这么简单!”王龙晋听闻马匪背后,还有前朝余党作祟,罕见地敛容正色地说道。

    王龙女则正好相反,气愤填膺,欢欣雀跃:“不管他们是什么余党还是叛逆,既然危害乡里,那就把他们都抓了!行侠仗义不就是我们该做的吗!”

    似是为王龙女一腔热血,满身正气所感染,四名少年也都从各自的思索和顾虑中醒悟过来。

    颜延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王姑娘所言甚是,歹徒伤人性命,我等怎能不管;若是前朝余党,那更要缉拿归案才对!”

    似是想起赵姜身份不同,颜延刚说完便,便向他歉然道:“赵姜兄见谅,我一时口快,但并没有冒犯之意!”

    大家知道颜延乃是心存善意,怕赵姜为之前曾流落为寇,感到羞愧,所以才出言安慰。

    赵姜还未接话,王龙晋先开口替他园场:“我昨日也同赵姜兄畅谈良久,他不是贪财之人,拦路取财也是为了济养乡农,而且也未尝伤人性命!自然并非寻常马匪可能比拟!”

    “就是,就是!赵姜大哥劫富济贫,我也非常佩服!!”话刚说完,王龙女便抢先夸赞着,丝毫没有之前敌意满满的样子。

    赵姜听王氏兄妹替自己开脱,虽然好意心领,但却有自己的见解:“王兄、王姑娘的好意我心领了!大丈夫立于乱世,粗布御寒、糙食当肉,然耳未聋,目可视,善恶由心不由世人!别人的言语我倒也不在意!”

    众人见他心智坚决,胸中自有沟壑,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之人,倒也颇为钦佩。

    “只是对于这波匪徒,张兄可有剿灭对策!”赵姜继续说道,他山寨已经覆灭,庇佑的百余农户都丧生贼匪刀下,自然是报仇心切。

    众人也都知道这么多马匪,肯定还是需要官府派兵围剿,所以便都把目光看向了郡守之子的身上。

    “昨日我已与家父商讨过了,他已经同意同我们一起剿匪,不过这就要麻烦王家商队以货为饵,引蛇出洞;并且提前知会行程,好让官兵做好埋伏!”

    众人听完围剿计划,见与几日前大家所商议的所差不多,便也都了然于心。

    虽然与官府里应外合,应该不会有何差错!

    但是毕竟置镖队于危险之中,事关自己的镖队安全,王龙晋还是有些担心:“提前告知行程这个自然没有问题,但是马匪会在哪个位置出现,这个就不能保证了!”

    众人都知晓马匪为祸骊山,但蓝县与长安城相隔百里。百里路程虽然镖队一日就可抵达,但是马匪行踪未知,那便是虽百里,但也是步步危机。

    原来大齐律法规定,州郡守卫与军队互不统属。大齐军队由各地的都督率领,但州郡守卫则由郡守统属,两者秋毫不犯。州郡守卫有制,每县配置都头一名,领兵四百;每郡配置都尉一名,辖四都头,领兵一千六;每州配置参将一名,辖四都尉,领兵六千四。

    渭南郡虽然也是大郡,但是治所所能调动守卫也有限。更何况治所日常武备守备、巡逻安检例行不可或缺,此次调动剿匪的官兵就非常有限。而有限的州郡守卫去防守百里的官道,那也是捉襟见肘。

    这也是张权之前所顾虑的事情,但见张献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安慰大家说道:“我见家父似是早有安排,可能因为规避亲友,所以倒没有告知于我!”

    王龙晋见官府早有安排,一颗悬在半空心自然也稍微落了地。

    “不过我倒是还有一事,事关龙晋兄、赵姜兄,不知两位兄弟是否同意?”张权继续说道,而这也是他最关心的事情:“赵兄武艺不凡,而王家镖队又担心护卫不够,不如索性赵兄也加入镖队,护送本次行镖!”

    王龙晋本也早想拉拢赵姜,见张权提了出来自然是乐见其成:“我也早有此意,只是不知赵姜兄,是否助我我王家一臂之力!”

    赵姜自然是知道两人用意:借护卫镖队一事,杀匪立功,好洗清劫掠嫌疑。

    “两位兄台不计前嫌,赵某自然心领!”但是他似乎有所顾虑,寻思片刻之后继续开口说道:“但其实不瞒诸位,本人自小便被贬为奴籍,被官府记录在案,本就是在逃之身,所以才沦落为寇,此次护镖恐怕赵某不便参与!”

    众人也都知赵姜才干不凡,也都在纳闷其为何会流窜山野为寇,此时听他说来,才知晓原因,也都纷纷感叹其命途多舛。

    颜延进屋以来,倒未曾多话,只因此事与他干系不大,也不好插足。但听闻赵姜身世,却也是颇为感慨:“天德兄,之前倒是小弟不了解兄台身世,是故小人之心胡乱揣度,还请见谅!”

    众人本来都在感慨赵姜身世,此时听颜延自己丝毫不避讳内心所想,当众请罪,倒也佩服他光明磊落。

    “子义兄严重了,我也很是佩服子义兄高义!”赵姜对于这种事情,似是早已司空见惯,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张权听闻赵姜身世,便知之前规划要落空了,也是大感遗憾:“我本想借王家镖队之手,引赵兄入队护镖,杀匪立功,看来是行不通了!”

    “仲容兄恩义,赵姜铭记于心!”赵姜倒也没有丝毫遗憾之色,感恩地说道。

    众人见赵姜明珠蒙尘、黄钟毁弃,一时也都有遗憾之感,厢房中倒是瞬间安静了下来!

    王龙女见大家愁眉不展,想到自己大哥鬼主意最多,便询问着:“大哥,你不是认识很多官府之人吗?看看能不能帮帮忙,疏通一下!”

    颜延本就是高门学子,又素知经史律法,自然知晓事情难处,便开口道:“齐律法有规定,没入奴籍,除非主家能主动舍弃契约,否则脱籍便是难上加难!”

    众人也知事情不简单,但是都知颜延正人君子,他既然开口如此说了,那可能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

    “颜兄所言自然不错,但是既然上天有眼无珠,那便也无需墨守成规,这事便交给我了!”王龙晋见大家都在为此事烦恼,但却似有办法地说道:“赵兄不嫌弃的话,便加入我王家本次行镖,余下便交给我好了!”

    赵姜似是知晓他的对策,扭头看向张权、颜延,见两人也似有所思地对他点了点头,便回复道:“如此,便有劳王兄了!”

    王龙晋见官府这边已经吩咐妥当,便也向大家介绍王家镖队的计划:“此次行镖,事关重大,便由我和赵姜兄亲自领队!两日后便启程回雒阳!”

    王龙女见大哥这次行镖,遗漏的自己,便着急地询问着:“那我呢,那我呢!”

    王龙晋似是早聊到小妹会如此说,便会心地说道:“小妹你的责任也很重大,便是留在长安保护好大伯!你想镖师都不在了,万一有人来寻事,那可怎么办!”

    众人自然知晓王龙晋的用意,怕王龙女不相信,颜延也紧跟说道:“是啊,王姑娘,你聪明灵巧,守在长安,你哥哥才放心!”

    王龙女虽然也很想跟随行镖,但是见众人对自己寄予厚望,只能也勉为其难地说道:“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在长安好好呆着!”

    众人会心一笑,在厢房中又聊了些时间,待到中午之后,就径直在厢房中了些点心;吃完之后,因为王龙晋还要安排行镖事宜,众人便道别,各自回去了。

    张权与众人道别之后,便打算先行回府。虽然时间尚早,但是今日也算是尽兴,了却了一桩心事,所以便想乘兴而归!

    倒不是他想积极参与政事,只是既然让他碰到了马匪劫掠,而自己又正好能有所助力,他自然不会拒绝为国为民做些善事!

    至于赵姜几人,他倒是不担心。想来王龙晋长袖善舞,找官府给流民,安置几位新的户籍应该也不是难事!

    赵姜几人有了新的身份自然可以脱离奴籍,即便不愿好好务农,参政为官倒也有了清白的身份。

    而且齐制规定:平民捕获强盗一名、窃贼两名,赏银十两,强盗五名以上,窃盗十名以上,与一官。应捕之人不在此限!

    赵姜天资刚劲,气概不凡,前番就斩杀幽燕刺客三名,阵斩强盗数十人,武艺不在自己之下!此番虽然护卫王家镖队,以身为饵,犹如羊入虎口!

    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只要此番行镖,力抗强盗,捕获数人,或阵斩数人,那便有机会得官府封赏,成为渭南郡的一名武卫!武卫官制虽小,但也可保障衣食无忧,而且成为武卫之后,这仕途之门就算大开,升官晋爵的机会也就多了!

    只要安心在雍州内,倒也不担心会有人故意滋事查他底细,也可保一生平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