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靖和天下 > 第二十五章 祈福永宁

第二十五章 祈福永宁

    永宁寺,坐落在长安城南城,古寺历经数百年,占地千余亩,殿堂百余间,僧众上万人,文人香客络绎不绝。

    永宁寺,原名慈恩寺,因大齐高祖力图恢复汉人礼乐传统,洗去前朝大周趋利浮华之风,礼信佛教,更亲自戒荤食素以为天下先。更是在西游巡幸长安期间,多次来寺中上香祈福,并给长安城中的这座寺庙,改名为永宁寺,以寄寓天下长安永宁之意。

    十月初一,乃是佛教十斋日中的一天,也是文人香客上香祈福的好日子。

    张权便提前约了林蕴、颜延、王龙女三人来寺中上香。

    张权领着林蕴来到寺门之时,寺门前已经人潮涌动,两人破费功夫地在人群中找到了颜延和王龙女。

    王龙女虽然名义上被留下来保护大伯王道原的安全,但是长安城中武备整齐,寻常人等想要寻事,怕也没有这个胆量!

    所以她虽然待在长安城内,但是却没有什么事做,大哥出城的十几日,她便觉得甚是无聊!她自忖自己一个女孩子家又不方便去张府中找张权玩乐,于是这十多日也只是约着林蕴逛了逛南市,余下时间大多数都是自己消遣。

    今日众人齐聚永宁寺,上香祈福,王龙女自然是开心异常,挽着林蕴问东问西,点头论足。

    林蕴本就脾气颇好,近日又是知晓自己人生大事将近,也是兴致很高,就对着王龙女详细介绍着,她读书颇多,又熟知当地习俗典故,直讲得引人入胜。

    张权见同行的两个女子言笑晏晏地聊了起了,便也转头向颜延询问道:“子义兄,几日不见,你身上气势更盛,感觉功力又有精进!”

    颜延近日都在碑林看碑,逐渐领略感悟,张权邀他来上香,他也正想换换心情!

    颜延见他仿佛看出了自己的武艺进步,便也耐心地回复着:“仲容兄有所不知,我所修习的是君子养气之法,功夫精进不在于平日的一拳一脚,而在于视野心境的一田一方!”

    张权听他说的玄妙,也听说过相关传闻,便感慨着:“之前曾听闻家师说过,泰河学院有秘传的养气之法,养得一身浩然正气,便是习得一身无上功力!最初我以为只是妄传,今日见到子义兄,方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颜延见他所言不差,但是他是谦谦君子,自然不会争名夺利,便自谦地说着:“仲容兄,过奖了!没有传言中的那般玄奇!”

    旋即,颜延也向张权赞叹询问着:“仲容兄与我年龄相仿,但是能看出我身上的气势,不是功力远在我之上,便是身怀秘技!”

    对于颜延的话,张权自己也比较纳闷,只能据实以答:“不瞒子义兄,这事我也不懂,我所言之气却也不是实实在在的气,而是一种感受!”

    颜延听他说完,便寻思了片刻,略有犹豫地说着:“听说太元观在蒙朝时期,昌盛异常,蒙朝开国皇帝也曾修习过太元心经。家师曾在教授我武艺时,私下与我说过,那位皇帝之所以能武功卓著,便是因为修成了望气之术!”

    张权听他这么一说,自然是震惊异常,毕竟这事他根本没听说过:“望气之术?我却未曾听家师说过!”

    颜延见他神态不似作伪,便继续说道:“听说太元心经,第三篇天地坐忘篇玄妙难言,全无轨迹可循,但是贵派每每崛起,皆是因为派中之人从中有所领悟!而这望气之术,便是百余年前蒙朝开国皇帝领悟的!”

    “只是因为他是九五之尊,便不可能再去太元观兴盛教义!而他自己也未对外透露些什么,于是也就没有在书籍上留下什么记载!”颜延继续补充着。

    张权见他说的越来越玄乎,便询问着:“那尊师如何知晓?”

    颜延早知他会有此一问,也不遮掩,就说明了师承来历:“家师是泰河学院山长,在江湖中地位尊崇,虽不知晓他如何得知,但理应不会骗我!”

    “若是如此,便全承子义兄吉言了!”

    “自己修习天地坐忘篇,领悟了望气之术,虽然不知道是干嘛用的!但是上一次领悟的人是蒙朝开国皇帝,一代武圣,那这望气之术,应该不是凡俗技艺。”张权内心欣喜地想着。

    “客气了,仲容兄身怀秘技,我也很为你感到高兴!”颜延拱手一礼,赞许地说着。

    四人虽然一路也并未耽搁,但是前来永宁寺上香的人,实在太多,一时半会倒是还未到达大雄宝殿,所以这上香之事也就还需要再等等。

    王龙女见上香还要排着长队,一时倒也有些着急,就向张权开口问道:“张公子,我今日在城中听说,官府昨日好像围剿马匪成功,抓住了十多个匪徒!”

    张权自然知晓王龙女关心王家镖队的安全,便分析说着:“王姑娘,我也是今日刚听闻此事!不过按理来说,王家镖队应该刚抵达雒阳不久,而且龙晋兄尚未来信,本次应该是与龙晋兄无关!”

    颜延也开口说道:“不管是否与龙晋兄有关,剿匪有功,那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林蕴也安慰说道:“龙女妹妹,令兄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你说是不是?”

    王龙女听三人都这般说,便也不再担心,恢复了刚才的兴致。

    张权想起林姨娘前往王家请示结亲迎娶的日期,还未获得复书同意,便暂时未将两人的亲事告知颜延,与王龙女!但是他却询问起了另一件事:“不知子义兄,打算何时启程西行天山?”

    天山派蛰伏多年,又突然放出消息,要在来年八月十五召开大会,邀请天下剑手前去试剑!虽然这只是天山派的大会,但是天山派剑尊天下,自然也是武林之中的盛会。

    王龙女之前就想跟着张权、颜延闯荡江湖,这时听他们提起天山大会,自然跃跃欲试地问道:“对啊,你们几时出发,要带上我哦!”

    颜延与张权相似一笑,便说道:“从长安出发到天山,路程六千余里,光路途上要花费三四个月时间,还是要早些出发!预计过完正月便要出发了!”

    林蕴虽然知晓张权来年要远行出游,但是听到正月便要走,也是有些不舍:“仲容哥哥,你既然要去我也不阻拦你,但是还是要注意安全!”

    张权拍了拍她的手,安慰着:“这是自然,我肯定要毫发无损地回来见你!”

    他二人在众人面前亲昵暧昧,颜延显然也猜到两人的关系,便微笑着将头扭了过去,也暗自在内心恭喜着。

    王龙女虽然早就预料,张权和林蕴关系不一般,但看到两人如此亲昵,一时也不知内心是和滋味。

    四人终于行到了大雄宝殿,便购买了些香火,陆续上香祈福。

    那香炉甚大,需要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堪堪合围,而香炉积满的香灰,也见证了永宁寺鼎盛的香火人气。

    因为寺庙殿堂多是木质建成,为了预防火灾,永宁寺便把众人上香的香炉挪到了殿外,并用石亭遮蔽,以防雨水浇湿,以期望香火不绝,人气永盛。

    香炉右首不远处立着功德箱和功德榜,自然是给来上香祈福的文人香客,捐赠银钱,修行功德用的!

    大齐开国皇帝礼信佛教,长安城内又是汉胡贸易重镇,商贾之人多迷信福报来生,所以这功德榜的红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捐赠的银钱数量。

    张权来到功德箱旁,便以郡守张献的名义,捐献了一两银子,那记录账簿的沙弥,对于捐赠银钱,修习善缘的施主香客,本就是虔诚恭谨。

    听闻是郡守张献捐赠,自然是又多夸赞了几句“善哉!善哉!”

    颜延、林蕴、王龙女紧随张权身后也分别捐赠了一两银子!

    一眨眼的功夫就四两银子到账,记账的沙弥愈发的谦恭了!

    倒不是四人吝啬,一两银钱,其实能购买颇多食货,实是价值不菲。

    当今时日,长安城内一两银钱,便可买得一石白米,一石白米重一百斤,够一个成年男丁吃上一个多月!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吃穿用度的花费也不过二十多两。

    张献贵为一郡之首,年俸也不过四百两!而南方的普通农家,一亩两产的水稻所获的白米,也只能换得四五两银子!当今秋冬时节,捡柴贩卖的话,一两银子需要捡到将近五十担荷柴。

    王龙女看着功德榜,榜首的名单后,便好奇地说着:“这个秦王世子,可是真有钱呢,直接就捐赠了一千两白银!”

    林蕴知道她好奇心强,补充地说着:“这个榜单,是今年一年的捐赠总数,不是今天一天的数额!”

    王龙女继续说着:“那也是不少钱,王家镖队一趟镖,也才赚得这些银钱!不愧是藩王世子!”

    虽然附近也有不少外来香客,纷纷夸赞秦王世子阔绰豪气!

    张权想起之前自己在城中的言行都被父亲知晓,也知众目睽睽之下,议论皇亲贵戚有些不妥,便圆场地说着:“永宁寺僧众上万,秦王世子有善心修福报,也是护佑这些僧众的吃穿用度!”

    王龙女正待要说些什么,却听见颜延轻轻一叹:“上万人的吃穿用度全靠施舍捐赠,却也是徒耗国力啊!”

    他是儒生自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也对国家情况,民生疾苦比较关注!

    众人自然知晓颜延为何感叹!

    大齐高祖为了匡正汉人传统,才礼信佛教,而且免除了僧众的赋税!但是光永宁寺便有上万人僧众,全国众多寺庙更何止有数十万人。这些人不用务农,也不去行商,靠着官宦商贾施舍捐赠为生,自然是家中了国库的负担。

    张权见众人话题越跑越偏,直奔佛寺而来,在佛寺之中抨击佛寺,岂不是端人场子!他心知不妥,连忙岔开话题,向颜延、王龙女说道:“两位有没有兴趣,我介绍个人给你们认识!”

    颜延见张权面带欢愉,自然知道他与这人关系匪浅:“好呀,仲容兄的好友,我自然也很想认识!”

    王龙女也高兴地询问着:“是谁啊?”

    张权见成功引开了话题,便回复两人说道:“倒不是我的好友,而是我的弟弟!他在寺中学艺!”

    王龙女知他有兄有弟,但是没想到他弟弟就在永宁寺学艺,便好奇地问着:“你弟弟出家了?”

    见王龙女语出惊人,林蕴赶紧止住笑意,帮忙解释着:“仲容哥哥的弟弟张衡,拜入永宁寺真果大师门下,做了俗家弟子!”

    颜延听闻是真果大师弟子,自然知道他必定也是一时人杰:“初来长安之时,奉家师之命来永宁寺拜访过真果大师!今天再来永宁寺,拜见真果大师弟子,也是幸事!”

    真果在佛法之中,有真谛之意。真果大师乃是永宁寺的主持,当今的得道高僧,辈分极高,法号闻名天下!

    四人去了永宁寺的客堂,便向知客僧告知了来意,知客僧见来者是郡守家二公子,要找真果大师弟子,便退去禀告了。

    张权想起自己同三弟一年多未见,也有些唏嘘,有些摩拳擦掌。

    张衡虽然是张献与林姨娘之子,也只是比他小了两岁,他们三兄弟年纪相差不大,自小又一起长大,兄弟情深!

    王龙女和颜延也很期待,看看真果大师弟子的风范,不过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最终张衡并未出来。

    知客僧告知四人,张衡正在同真果大师闭关修行,暂时不能出门见客!

    四人从寺庙客堂出来,之后已经是午时,便就在永宁寺中用了斋饭。

    吃完面之后,刚走出斋堂,王龙女就低声吐槽道:“果然是历朝古都,一碗素面就能卖到三十文,比城外客栈的面都贵了不少!就这还宾客满堂!”

    林蕴虽然知道她是玩笑话,可还是附和说道:“妹妹没听斋堂的僧人说吗?那可是功德附加的素面哦!吃了素面,说不定增容添丽呢!”

    张权、颜延两人见她两一唱一和,也是相似一笑。

    不过王龙女倒似没有终止的意思,继续说道:“我看这佛门也不一定是清净之地,说不定也是铜臭远扬的名利场!”

    “好了妹妹,你再这般说,被人听到了,我们怕不是要被僧众武力轰赶出寺庙了!”这回换到林蕴劝诫地说着。

    众人哈哈一笑,便畅怀出寺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