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靖和天下 > 第二十九章 都头赵将

第二十九章 都头赵将

    靖和十八年,渭南郡贼寇袭扰行人,商旅恐慌,路人怒目。因贼耳目遍官府,出入动静无不知,郡守献遣兵击贼,官军未至,而贼寇先逃,如此七次,皆无功而返。献初与从谓,佯装击贼,如此数次,以乱贼耳目、怠贼心,又置眼线于贼巢,则贼出入动静亦无不知。后又求贩易者百余人,密约击贼,以贩易者载货入长安,使诱贼。会期至,令一人挟旗引官兵行,不知所往。及官兵设伏,贼果至,但官军之外贼亦设伏。官军于绝境之中得路行镖队相助,夹击破贼。贼遇伏辄奔,官兵击之数里,如此者数次,大破贼寇,杀二百余人,俘六十人,尽得贼巢金帛畜产。

    ———《齐史·列传第四十六》

    赵将,字天德,雒阳人,世业农。将少有大志,精通韬略,身长颧宽,刚毅勇武。太祖少时好任侠,将时年二十四,路遇之,一见语合。靖和中,渭南郡马匪为乱,太祖与将预谋,随官兵设伏击贼,时至,贼势大官兵不敌,将率故远望侯兜等四人,阵斩数十人,贼匪胆破,官兵勇兴,一战而定,名扬秦川。

    ———《雍史·列传第十》

    冬月初三的长安,已经有些冷了。

    这一天申时六刻,长安城的郡治府衙佥事厅中,大兴县的县令刘喜终于处理完了今日的公务,将头从案头上堆积的公文抬起来之后,他便伸了个懒腰,长呼了一口气,解了解内心的烦闷!

    正当他揉揉了昏涨眼睛,拍了拍僵硬的脖颈的时候,就听到堂门口有一人走了进来,询问着:“刘大人,若是准备散衙,小的这边便吩咐手下们检视一下衙门,去城中巡检了!”

    刘喜一见来人,便精神一振,朗声说道:“今日是赵都头执勤啊,你去安排巡检便是,我这就散衙了!”

    见到赵都头领命去了,他又似泄了气一般,耷拉着眼睛,长叹了一口气。

    这倒不是他维护长官威严!

    大齐制度,都头虽然掌全县甲兵,巡逻县邑,护卫县邑安全,但只是个从七品官,受县令管制。大齐制度虽然是这样,但是对于他来说,却又有些不同!

    第一他并非普通县令,而是一个‘附郭县’县令。所谓附郭县便是没有独立县城,而将县治附设于郡治的县,或者说是州治、郡治所在之县。长安城作为渭南郡治、雍州州治,它所在的大兴县就是附郭县,而刘喜便是大兴县的县令。

    都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郡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长安城是关陇重镇,繁华富贵,他作为县令自然也俨然是雍州诸县魁首了!他自然是坐镇长安,但是顶头上司渭南郡守、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雍州牧,也都驻扎在长安。

    城内高官如云,不时又有钦差莅临,迎来送往之事数不胜数!另外州牧、郡守,便是州丞、郡丞、诸位州郡佥事的日常吩咐,他也不得不听命!

    第二赵都头也并非普通都头,而是郡守直接任命的都头。几日前城东马匪作乱,郡守亲自下令围剿,杀敌二百多人,俘获六十多人!这份功绩便是放眼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马匪缉拿归案之后,就交由州郡审判,因为事关重大所以直接引来州牧、郡守、州督察开堂会审。后来查知马匪之所以能事先得知官兵讯息,是因为官府之中有人与马匪勾结,而大兴县的刘都头便是这内应之一。

    刘都头被判处死刑之后,杀匪立功的赵将便直接被郡守张献,任命为大兴县的都头。所以虽然按理说,这赵都头归他刘喜管,但是他又怎么敢管。不过好在这赵都头勇武刚正,恪尽职守,倒也不需要他担心什么。

    只是这赵都头每日巡视检查,都会记录日志,而且日志异常详细,城内风吹草动,稀奇异常都被其记录其中;而每天查看昨日的日志,也成为他的新工作,这无异让他颇为头疼。原先他都是申时四刻准时散衙,现在他则动不动要多忙两三刻钟。

    看着赵都头还在巡视郡治府衙,他便知呼了一声,先行离开了!

    ......

    赵将告别县令之后,便检查询问了一遍郡治衙门,然后吩咐完手下巡检任务,就也散衙出门。

    他离开衙门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往城南赶去!他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本来步子就大,现在又这般匆忙,便似步伐带风,引得路人瞩目!他仿佛也看了路人异样的目光,便稍稍缓慢了脚步,但还是在半盏茶的功夫就赶到了三秦肴。

    来到三秦肴时,他的两名下属‘赵缨’、‘赵兜’已经在此等候多时!赵缨见他到来,就上前说道:“大哥,你来了,我俩也刚到!”

    “那进去吧,免得让张兄他们久等了!”赵将点了点头,便领着两人进了酒楼,然后径直便往二楼走去了。

    店内小二见客人门,就连忙迎了上来,但是一看三人目光如电,身材魁梧,又都穿着官家衣裳,一时竟有些胆怯。见为首的一人似是目中无人,直接上了二楼,他以为是官爷前来巡查,就小声小气地询问着紧跟着的赵缨:“官爷,有何贵干啊......”

    小二话还没说完,赵缨就打断了他的询问,然后说道:“不用客气,我们是来吃酒的,已经约好了厢房!你自己去忙就是,不要来打扰我们!”

    赵缨虽然故意压低了嗓门,但是他声音低沉却中气十足。小二不知是一时出神,还是被他话语一震,竟然呆立当场!

    眼见小二发呆,掌柜连忙迎了上来,一边拽了拽小二,一边向赵缨做了个请的姿势,欢迎地说道:“原来是三位都头,楼上请!”

    赵缨、赵兜两人对他点了点头,示意知晓了,便径直上楼!

    二人身怀武功,自然知晓自己三人上楼之后,楼下众人便议论纷纷,不过二人倒是没有在意,径直入了厢房!

    “这三人就是大兴县新任都头吗!”

    “听说这五位都头杀了三十多位马匪!”

    “怪不得这么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

    三人进入厢房,便见张权、颜延、王龙晋、王龙女已经在此等候了!

    赵将见众人早就已经到齐,便抱拳问候道:“张兄、颜兄、王兄、王姑娘,劳你们久等了!”

    赵缨、赵兜二人也紧跟着抱拳示意,但却没有说话,二人一向以赵将马首是瞻,所以此时,赵将说什么就代表他们说的,赵将拱手行礼他们便也拱手行礼。

    颜延似是怕三人为自己迟来而心怀愧疚,率先开口说道:“天德兄不用在意,我们也刚到不久!”

    王龙晋则不然,直接开口说道:“今日庆祝赵兄五人新官上任,便是再久,我们也等得了!”

    赵将还未说话,张权也劝慰着:“此处又不是府衙大堂,赵兄何必客气,快来坐吧!”

    王龙女也跟着起哄:“就是,就是,我们都饿了,就等着你来就上菜呢!快来坐吧!”

    赵将虽然多思少语,向来谨慎,但是此时见厢房内气氛如此融洽,自然也不会做不合群之举,便索性欣然入座。

    原来都头赵将就是骊山马匪赵姜!半个多月前,赵姜与赵氏四兄弟,跟随王龙晋去了雒阳之后,王龙晋就动用了雒阳官府中的人脉,将赵姜五人分别安置了新的户籍。

    赵姜就变成了雒阳农户赵将,而赵氏四兄弟,则分别变成了:老大赵缨、老二赵兜、老三赵鍜、老四赵铠。

    赵氏四兄弟原本是吕梁山下同一村落的猎户,因为日常上山捕猎需要互相照顾,就结拜为义兄弟。

    赵氏四兄弟早先受农民、地主人家雇佣,保护庄稼猎杀侵入农田的野兽,外加私下上山打猎,倒也能维持生计。后来吕梁地区洪灾、旱灾交替,农户们只能卖田果腹,而大地主家又大多蓄养护院,所以慢慢地就没人再雇佣猎户。难以维持生计的赵氏四兄弟,后来就在一次打猎中被赵姜所救,收为了兄弟。

    不管是农户也好,猎户也罢,对于赵氏四兄弟来说,只要能活下来,却也没有差别!因此对于改名换姓,更换户籍之事倒也乐享其成!

    大齐商贸发达,弃农从商,弃商为农的事情随处可见,所以州郡的户籍黄册之上,户籍修改变动之事也比比皆是!因此也导致当前世家大族,侵没田产隐匿农户,而官府无法察觉。

    当今大齐靖和皇帝继位之后,就想着手选用官吏,推行新政,希望丈量天下田地,测算天下户口,但一直久久难成。直至八年前,原户部尚书韩复官拜左丞相,终于将丈量田地之事推之于全国;但是如何测算天下户口,却一直还处在朝堂众臣的争辩之中,一直也没有个对策。

    八日前,赵氏五人与王家镖队在行镖的过程中,帮助官府击破马匪,赵将在剿匪之战中连杀十数人,赵氏四兄弟也各自杀了五六人,因为功勋卓著,五人就被官府记下了功劳!马匪一案开堂会审之后,赵将就被封为都头,赵氏四兄弟被封为副都头,都在大兴县任职。

    按大齐律法,每名都头下辖两名副都头,各领二百守卫。赵将五人虽然都被赏赐了官职,但州郡守卫早就是定数,所以赵姜五人都在大兴县任职,但能调动的守卫也只有四百人。

    虽然赵姜五人权利有限,但却不用分离,所以五人也没有什么怨言和异议!

    三秦肴顾名思义,店中自然以秦雍之地菜式见长,王龙晋等人又料想到赵将三人,刚猛凶悍,自然也都点的是大盘的牛羊肉!众人边吃边聊,畅快过瘾。赵将三人虽然以府衙守卫要随时备战为由,对于酒水只是浅尝辄止,但对于烧羊肉、煨牛肉等肉食却是大快朵颐。

    酒到酣处,王龙晋便举杯说道:“赵将兄弟,今日难得一聚,我们就祝你们仕途顺畅、步步高升!”

    颜延、张权、王龙女等人也随之举杯,语出吉祥,向赵将三人庆贺!

    赵将短短月余时间,从流窜山野的马匪,变为现在郡县仰仗的都头,自然也有恍然如世、再世为人之感!

    此刻回想起来,他也是胸潮涌动,便也举杯说道:“赵某五人能有今日,全仰仗诸位,他日若是有效劳的地方,赵某自当竭尽全力!”

    说着他就将那杯酒一饮而尽,而他身旁的赵缨、赵兜也跟着瓮尽杯干。

    众人见他破例饮酒,自然知道他是为了表示内心敬意,也自然知道他是是语出诚心,便都跟着干了这杯酒!

    王龙晋似是玩笑,似是认真地说道:“赵兄如此说,日后我便不客气了!”

    赵将却不疑有他,敛容正色地说道:“自个自然,赵某五位兄弟同进退,虽然今天老三、老四巡检执勤,但我说的就代表赵某五人共同说的!”

    赵将虽然年纪不大,但也久经人情世故、历经生死,自然知道时间没有白拿的好处!而他过往的家世和自己的尊严又束缚着他,他也知道有时候一份恩情的重量却足以压死人!何况对方还是个讲究互利互惠、礼尚往来的商人!

    王龙女似乎看现场气氛有些异样,就突然开口说道:“赵将大哥莫要在意,我大哥也是玩笑话!”

    张权、颜延听她这般说,也知她的心意,也都跟着附和着!

    而王龙晋也在三人的话语落下之后,笑着说道:“赵兄莫要生气,我开玩笑的!”

    张权知晓赵将、王龙晋两人性格,便抢先开口,语带笑意地说道:“我可不要天德兄什么报答,天德兄好好做官,便是我这渭南平民百姓的福气!”

    堂堂郡守之子,却说自己是个平民百姓,此玩笑话一出,自然是引得现场诸人轻笑不语!不过众人却也感觉,现场氛围轻松了许多!

    颜延听闻词语,也觉得兴致又起,便赞许地说道:“仲容兄说得好!就为了一方百姓的安宁!”

    “就为了一方百姓的安宁!”

    众人似乎也是为这句话所感染,也都纷纷附和着!

    但却只有张权、赵将两人默契一笑,似是心照不宣!

    也并不是所有的施恩行善,都是有所图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