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母亲的礼物 > 孝之误——强加己愿

孝之误——强加己愿

    前些年有些地方搞城市绿化,怎么搞呢?就是从山上移栽了好多大柞树,每棵费用都需要几千块钱。结果没过几年,所栽的大柞树经过痛苦挣扎后,绝大部分都死掉了。剩下的稀不棱登活着的那点儿,就算打滴流(给树挂吊瓶输什么营养液我感觉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无精打采毫无生机呀。

    我咨询了一位林业技术人员。他说:“柞树的生长环境是山地,这么大的树移栽到平地,一般都适应不了。”我不解地问:“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他不满地说:“未经专业论证,单凭主观愿望盲目地将大柞树从山地强行移栽到平地,严重人为地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不仅劳民伤财达不到城市绿化的目的,也是树之殇!至于原因,天知道。”

    大柞树在山里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到了平地就无精打采枝枯叶落,其原因是大柞树的生长环境被严重地改变。由此我想,我们也不应轻易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大柞树的生长与老人的生活似有相通之处。

    有这么一种现象,有的人仕途成功或经商发达了,为了对老人尽孝,硬把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父母接到了城里,让老人住上了高楼大厦,给老人雇了保姆,什么也不用老人干,老人也没什么可干的。他们认为这样老人就高兴了,老人就享福了,老人就可以健康长寿了,自己也算尽孝了。可结果呢?接到城里前,老人健健康康,可到了城里后没过几年,老人却离世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呢?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应该是硬性地改变了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老人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他们对自己的房子亲、院子亲、乡邻亲、环境亲……他们在农村已习惯了干些农活、串串门、唠唠嗑、养几只鸡、养几只鸭的生活,早已和这种环境融为一体了,并且形成了随心所欲的既忙碌又悠闲的生活习惯。可是到了城里住上了高楼大厦,他们无所事事、无人唠嗑,内心空虚、坐立不安……既无适当的活动,也无精神的寄托。这种看似豪华的享受,对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人来讲,往往就是遭罪呀。老人适应不了,自然身体就垮了。

    我就想:有孝心、有条件也不一定就得让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人到城里住高楼大厦。我们不妨试着和老人沟通,征求老人的意见,如果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老家,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农村为老人改善居住条件。若如此,我想许多老人就会由衷的感到幸福。

    杨大哥是我的邻居,他父亲九十岁了,住在距县城60余里的农村。虽然勉强能自理,但杨大哥牵挂着老人,退休后这两年总是和杨大嫂回农村照料老人。两头跑很辛苦,尤其是冬天,天寒地冻,烧火取暖,夜长昼短,整日不闲。

    去年冬天,杨大哥把老人接到了县城的家里。本想这么做每日守着照料老人,老人能幸福,自己也心安。

    可是老人上楼后不长时间,就闹腾着要回农村老家生活。杨大哥和杨大嫂认为老人回农村生活遭罪,就不同意老人走,因此与老人产生了矛盾。最后只能是杨大哥妥协,同意老人回农村。

    当天晚上,老人就急切地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天还没亮,他就穿好衣服坐在门口盼黎明、等着走……

    杨大哥和杨大嫂也只能无奈地回到农村照料老人。

    杨大哥的弟弟妹妹都很忙,他们看杨大哥在农村照料老人很辛苦,就开了家庭会议,最后一致决定:让老人到杨大哥家养老。

    老人坚决不同意,说;“你们要让我死吗?”对此,子女都难以理解,并感到委屈。

    杨大哥很闹心,就把这事儿和我说了。

    我将不能硬性改变老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杨大哥分析了一下。杨大哥是退休教师,他很明事理,窗户纸一捅就破。听了我的分析之后,他一拍大腿,说:“我明白了,以前总认为是老人的毛病,现在知道是我们不对呀。”

    杨大哥和杨大嫂就心平气和回农村陪伴照料老人了。

    这事儿已过去两年多了,现在老人仍身体安康!对此,我也感到由衷地欣慰。

    有个在镇政府当领导的朋友向我诉苦,说父亲八十来岁了,退休金每个月四千多元,生活也不差钱,可老人就爱捡破烂儿,都把捡破烂当职业了。他觉得面子很过不去,问我怎么才能制止老人捡破烂。我问老人捡破烂多久了,他说好多年了。我说给你出道选择题:一、两年后老人还在捡破烂;二、两年后老人不在了。你怎么选择?他说那当然希望老人活着。我说那你就继续让老人捡破烂吧。

    他说老人在不在和捡破烂有什么关系?我说关系大了:一、老人在活动。对于你家老人而言,只有捡破烂他才愿意活动,而适当有规律的活动对老人健康非常有利。二、老人有精神寄托。老人捡破烂时间已很长了,哪有什么东西他都知道。他出去时有希望、有期待、有目标,而捡完回来时,他有收获感、有满足感、有成就感。这些都是他需要而你给不了他的精神支撑。老人若没有适当的活动,没有精神支撑,那身体很快就容易垮掉。所以,你不但应该让他继续捡破烂,而且你还应当支持他、夸奖他、帮助他,比如提供手套、口罩、工具等。至于捡什么,你可以试着和老人沟通,比如捡些纸壳、易拉罐什么的,不卫生的东西最好不捡。如果这样的话,我想老人是能够接受的。如此,老人一定能幸福、健康、长寿。否则,你强行改变了老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对老人相当不利呀。

    这位朋友听了之后,欣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五年过去了,这位老人仍然每天还在快乐地捡着破烂儿。

    我谈上述问题,不是说老人就不能进城生活,也不是提倡让老人捡破烂,我只是借此说明老人生活多年早已适应的生活环境和多年养成的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是不能轻易硬给改变的,除非老人愿意。我就想,在对待老人问题上,包括方方面面的事,根据不同情况,有时可以心平气和地和老人沟通,有时可以运用智慧说些善意的谎言,有时可以视而不见地顺其自然……我们陪伴老人,目的是满足老人的需求,而不是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弄清老人内心的需求是什么,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地认为老人需求什么。否则,孝的初心就容易事与愿违,自以为是的好心不如相互尊重的沟通,这是我们应当警惕的。

    现实生活中,好多父母与子女矛盾不断,导致亲情变淡,关系疏远。

    父母对子女是好心,子女对父母也是好心。为什么两颗好心在某些时候就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呢?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是家长,是家庭事务的管理者。这种状况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漫长的岁月中,管理家庭事务的家长的身份在父母的心中早已固定化。当我们成年独立后,事实上,父母和我们的身份都已经发生了转变——父母已由家长变成了老人,而我们也由孩子变成了子女。但好多老人内心不接受这种身份转变的现实,他们总认为我们多大都是孩子,而他们多老都是家长。我们的世界很大,老人的事儿只是我们世界的一小部分;而老人的世界很小,我们的事儿却是老人世界的一大部分。他们往往好心地认准一个理:“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听老人言,危险在眼前……”他们挂念我们担心我们,因此,就愿意管我们的事儿,而这种管,往往已达到了干涉的程度。

    年轻时尽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年老时努力保护好自己,这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贡献。可好多老人就是不愿意考虑自己的事儿,成天干涉子女的事儿,甚至大小便失禁,自己连饭都吃不到嘴里时,还指挥子女干这个事儿、干那个事儿,反复地说这个事儿该怎么办、那个事儿该怎么办……

    有这么一种现象:成年子女离老人越远,则关系越好;越近,则矛盾越多。为什么呢?离得远,接触就少,老人干涉的事儿就少;离得近,接触就多,老人干涉的事儿就多。干涉得少则矛盾少,干涉得多则矛盾多。

    老人愿意管子女的事儿,原因是好多老人在认知上有个误区,那就是老人总认为“你(子女)的事儿就是我(老人)的事儿”。

    父母也好、成年子女也好,因为性格、爱好、经历、思维方式及所处的环境等等不同,各自都已形成了独立的人格。虽然是父母子女关系,但在人格上是各自独立而不能合二为一的。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不就是让子女成才吗?孩子成长的目标不也是独立自主吗?但当这一目标实现的时候,有的老人却接受不了这种现实,还是以家长的身份坚持认为“你(子女)的事儿就是我(老人)的事儿”。

    如果老人这一认知不改变,那么对子女的事儿在意见分歧时,常规的思维方式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好心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而子女不愿意接受,故而产生矛盾。

    子女不希望老人把意见强加给自己,老人也一样,他们也不希望子女把意见强加给他们。

    如果能换位思考,做到自己的事儿自己做主,而不是过度干涉对方的事儿,那矛盾不就避免了吗?其实这就是个认知问题,认清了这个问题,矛盾不仅可以避免,而且是从思想上、心理上能够接受的避免。其实孔子早就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么精准的教诲啊!这就是避免矛盾的办法,只是我们平时缺少思考、感悟而已。

    谈上述老人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说老人就不能参与子女的事儿了。如果当个参谋,很好;但若偏要当发号施令的主宰,那就是过度地干涉了。而这恰恰是让子女最无奈、最烦恼的事儿。

    我分析并指出老人存在的上述问题,也不是试图改变老人,因为老人已很难被改变了,除非老人自己主动改变。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说呢?原因有二:1、只有弄清老人管事儿的原因,才能理解老人,包容老人。2、我们现在还算年轻,但也终将会变老。当我们变成老人的时候该怎么办?我想这是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受此言启发而感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己之所欲,勿强于人”。如果不敬地和孔子的话对接,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强于人。”这已成为了我的人生准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