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母亲的礼物 > 孝之魂——破解色难

孝之魂——破解色难

    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通过长期陪伴母亲,我深深体会到“色难”这个词表述得太精准了,精准到灵魂深处,精准到骨髓里了。但孔子并没告诉我们如何破解“色难”。

    如果武断地硬把陪伴分成两个档次的话,那么我想:低档次的陪伴应该是照料好老人的生活;高档次的陪伴是在照料好老人生活基础上,慰藉好老人的精神。而慰藉好老人的精神,就必须得破解“色难”。破解“色难”,这是陪伴好老人必须得越过的一道关。

    “抽点儿时间、抽点空闲”地回家看看生活完全能自理的老人,甚至走的时候还能带点儿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对老人和颜悦色不难。

    “色难”难在长期陪伴不能自理老人的过程中。

    陪伴需要大量时间,这必然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陪伴虽然是自愿的,但有时也难免感到无奈、产生抱怨;陪伴的目的和作用是使老人幸福安康,但往往得不到别人认可;陪伴得经常忍着孤独寂寞处理那些无休止的麻烦,但自己的付出很少被别人看见;陪伴过程中,我们的良苦用心还可能不被兄弟姊妹理解,或遭到老人抱怨……人人都有难唱的曲,我们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烦恼、无奈和沮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是一杯酒,生活是一团麻。以上种种现象参杂到一起时,我们就难以控制自己情绪,就容易因抱怨而对老人发脾气,甚至恶语相加……

    母亲刚强又倔强,早年还得过间歇性精神病。母亲凭着自己的认知和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好心地什么事都要管。母亲的管事和唠叨,让我很不理解,那时我就想: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我满足了你的需求就得了呗,为什么还老得管我?于是就经常和她产生矛盾、发生争执,结果是母亲伤心我也抱怨。其实母亲管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什么事怎么办她都愿意发表意见。不按母亲的意见办,她就生气,她就急眼;按她的意见办了,她还让我把办的过程和结果再和她讲一遍。母亲耳朵又背得厉害,我说话声音小了,她听不见,大声地喊时,脸上的笑容自然就没有了,她就说我态度不好……深夜,母亲说饿,我做好了饭,她说不饿,刚端下去,她又说饿;把母亲抱到坐便椅上让她尿,她说没有,刚抱到床上,她尿了;母亲在床上大便失禁了,她偶尔也用手抓,还哪都抹……2018年以前,我是经常地抱怨,甚至指责母亲,有时是心理活动,有时是付诸行为,每一次都伤害了母亲。

    我就想,和颜悦色那是一种境界,虽然难,我应克服自我努力去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更何况我面对的是生我养我爱我的母亲。我做得再好,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也知道,孝敬老人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道理想清楚了,但我还是不能完全做到和颜悦色。比如我烦躁时就控制不住情绪,多次态度很不好地顶撞和抱怨过母亲。看到母亲伤心无奈的模样,我又因心疼她而自责,甚至啪啪地打自己的嘴巴,心里默默地说:“老娘,我对不起你”,之后赶紧去哄母亲。有时虽然没发火,但内心却不高兴,这时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的表情一定是冷漠可恶的模样,之后又是自责。再自责,也是伤害了母亲。我知道了:单凭感恩心,克服不了“色难”。

    这就是难解的矛盾,这种矛盾困扰了我好长时间。我也知道改变不了母亲,就只能尽量地控制自己,压制自己。可我的忍耐经常达到极限,我的精神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实在受不了,我有时就冲出房门,站在院中冲天大喊;有时我的情绪就像是一座活火山,突然间控制不住就喷发出极具杀伤力的熔岩。这不是我的初心,可为什么我的行为时常与心灵发生碰撞、扭曲、纠缠?看着伤心无奈的母亲,自责、愧疚一起敲打着我的灵魂,灵魂被敲打,令我苦不堪言。由于控制不住自己情绪,这种现象就循环往复地轮回。我是深深地爱着母亲的,我的目的就是善待母亲,不仅要让她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还得让她感受到活着的尊严。那为什么我就不能包容母亲呢?苦苦挣扎之后,我实在感受到了:自我克制的忍耐,也战胜不了“色难”。

    2018年春节过后,我开始着手记录关于陪伴母亲的文字,并将待好母亲视为自己的使命。陪伴母亲,只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都是以前没经历过的新问题,每一个新问题都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我就想:母亲为什么有这么多我难以接受的“毛病”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就开始思考。我想到了一句话:“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据说这句话是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说的,但我并不认可。我查阅了翻译过来的文字,是:“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可我还是感觉这句话有些模糊。经过一番思考,我揣测黑格尔原话的本意,应该是:凡是现实存在的,都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这与我们常说的“因果理论”不谋而合。于是,我就对母亲存在的我不理解、不愿接受的“毛病”做为课题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其必然性,并琢磨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办法,然后再将这些办法付诸实践。如果效果不好,我就再思考,再琢磨,我相信最后一定能找到适合母亲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每破解一个难题,我都有一点儿提升,有一点儿感悟,有一点儿收获。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真正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精神需求,才能理解和包容老人,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老人,才能找到老人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从而因势利导。我明白了:我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要求母亲,更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在母亲身上,不能总想去改变母亲,应试着了解、理解、同情、包容母亲;母亲需要的不是我的道理、我的认知,而是我的爱心和我的耐心。这时我已意识到了,从形式上看,是我在陪伴母亲,而从本质上讲,是母亲在启示我,让我思考、给我感悟。这些年,母亲历经了那么多的磨难和坎坷,如此艰难顽强地活着,我觉得这是母亲在成就我、是老天在磨炼我,从而使我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就是这种阿Q精神,使我在陪伴母亲过程中心甘情愿、斗志昂扬,让我对未来充满幻想、充满渴望!偶尔我也想,我应该把母亲给我的感悟升华为唐古拉山涓涓之水,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华夏的大地上,一代一代永不枯竭地凝聚、汇集、滋润、流淌……

    顾城有一首叫做《留念》的诗,短短的四行,我经常吟诵——

    在粗糙的石壁上

    画上一丛丛火焰

    让未来能够想起

    曾有那样一个冬天

    我把这二十九个字装进心里,就觉得灵魂不空。它就像是一束光,召唤着激励着甚至鞭策着我独辟蹊径,义无反顾地踏着看似平坦实则布满荆棘的原野,因着渴望而追寻梦想,源于使命而奔向远方。

    阿Q精神在无所事事时是可悲可笑的,但在艰苦奋斗过程中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对鼓舞人的精神和激发人的斗志,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陪伴母亲过程中,我时刻等待甚至期盼母亲在不知不觉中给我出些难题,并对此感兴趣了。此后,我发现不管母亲出现什么问题,我都不用控制自己、压制自己,我可以随心所欲了,但再也没有因为态度不好而伤着过母亲!母亲没变,还是原来的母亲,但她不再生气了,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能心平气和地理解、接受、包容母亲。

    心是貌之根,相随心生;行是心之表,心想事成。了解、理解、包容、深爱着则气和,气和则色愉,色愉则容婉,容婉则色悦。

    以前我有些好高骛远,不够脚踏实地。现在我明白了:人一旦有了爱心,有了兴趣,有了责任感,有了使命感,那就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人到了这个份上,啥都拦不住了,就算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也能以苦为乐津津有味地长久做下去。而且将来终有一天,普通就会变得不普通,平凡就会变得不平凡!

    我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金钥匙,不仅解放了自己,还破解了孔子两千多年前出的那道题:“色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