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母亲的礼物 > 孝之痛——欲养不在

孝之痛——欲养不在

    我参加一位92岁老人葬礼时,看到他60多岁的女儿连跺脚带拍棺地恸哭,恸哭中诉说:“还未尽孝,(老人)怎么就走了?”这种情景虽然感人,但也引起了我对其原因的思考和探究。

    孔子借用一个故事,说出了两千多年来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那么这句话适合于大众吗?

    先了解一下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他成年后想孝养父母,但父母早已离世,故而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用这句话劝勉人们早日尽孝,很好,但它不应成为不孝之人的遮羞布。就像我看到的那位60多岁拍棺痛哭的人,她的老人92岁离世,在此情况下,怎么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还得让老人待到何时?这不是把自己不孝的责任推给了老人吗?

    谈到孝老话题时,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应该孝敬老人,同时也流露出渴望对老人尽孝的心声。俗话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可现实生活中,“宝”最后怎么在许多子女眼中就变成了避之不及的“累赘”,变成了不屑一顾的“枯草”?君不见,多少不能自理的老人,最终都无奈地以绝望之心在黑暗寂寞中孤独地远行!

    其实,人都是有孝心的(孝是善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与生俱来的。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还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而我则认为:人之初,既有善,也有恶。善与恶就好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种子,在“人之初”那个阶段都处于隐蔽的沉睡的状态,我们既看不到“善”,也没发现“恶”。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环境的影响,原始的种子逐渐被唤醒了,发芽了,长大了。“善”的环境能唤醒了“善”的种子,“恶”的环境能唤醒“恶”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萌发什么样的种子,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有“孟母三迁”之佳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于是就“性相近习相远”了。与生俱来的孝心只有被唤醒了,才能转化为孝行。而唤醒孝心的催化剂便是教育,只有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等)才能唤醒人们沉睡的孝心。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唤醒人们内心的善,培养人们的感恩情结,激发国人的家国情怀,而不是一味地让人们为了名利而掌握知识、技能。《弟子规》云:“首孝悌,次谨信,泛而爱,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我们的古训——先教做人,后教做事。否则的话,可能就会“知识越多危害社会越重”。这些年,“北、清”因培养出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饱受诟病。其实,精致利己主义的形成,这是把金钱和权力做为人的价值尺度的必然结果。而“北、清”也只不过是学生的技能出众故而显山露水罢了。由此看来,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任重而道远啊。

    父母不是不待,绝大多数老人都是眼巴巴地盼啊盼、待啊待,当他们盼也盼不到、待也待不来、待到待不了的时候,他们无奈地、失落地、伤心地不待了,他们真的是待不了了呀!

    用“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自我安慰的人还有一堆理由:以前忙——工作忙、挣钱忙、应酬忙,甚至忙着玩……

    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刚刚退休的人,他们有时间了,身体也还好,但上有老,老人需要陪伴;下有子女,子女又有子女,子女的子女也需要照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选择照料子女的子女,而老人或送敬老院,或雇保姆,或孤独的生活。我就想,陪伴老人,这是自己的义务,而照料子女的子女,那是子女的义务。为什么有的人优先选择照料子女的子女呢?因为照料后代是天性,落实天性的东西容易;而陪伴老人是人性,彰显人性的善就有些难。更何况,我们的社会还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子与父斗”的血雨腥风。

    子欲养,这只是一个想法,老人在时未养,说明没有实施孝养的行为。孝的想法与孝的行为既是咫尺之近,也是万里之遥。没有浓浓的亲情,没有知恩图报的品格,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恒久的毅力,就难以将孝的想法转化为孝的行为。作为我们普通的大众,没有孝行的孝心与没有孝心在结果上并无本质区别。

    老人在时欲养而未养,这不是真的欲养;老人不在时触景生情,这时才良心发现,自觉未尽到养老、孝老之义务,愧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才真想养。这种真想养的想法是因为老人不在了而产生的,故对这些人而言,不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是“亲不在了之后子欲养”,但为时已晚,故而痛哭流涕、捶胸顿足。农村有句俗语是“活着不孝,死了乱叫”,我想指的应该是这类现象吧。

    我偶尔也参加朋友老人的葬礼。对我而言,每一次葬礼,都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

    老人在时,或许子女不懂得尽孝,而懂得尽孝时,老人却不在了——有些东西一旦遗失,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拥有时忽视了珍惜,失去后追悔莫及,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孝不能等,因为等来等去等到的都是悔恨、自责、愧疚。人的生命都有尽头,迟到的孝遗憾着两代人,可它却无声无息地一代一代演义着。如果能站在老人离开后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当下的行为,那我们不仅能心平气和地尽好孝,将来也一定能少一些遗憾。《三世因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回首走过的路,我就想:现在,皆因过去;未来,也必定皆因现在。我们永远处在过去和未来的交界线上,没有努力奋斗的现在,就难有成功理想的未来。我终于明白了:陪伴老人,不仅仅是陪伴老人,包括方方面面的事,最应当珍惜的是承前启后的现在。

    今日脱下鞋和袜,明日不知穿不穿。对于老人来讲,时间是残酷的,生命是脆弱的,余生是短暂的,情感是不能伤害的;对于子女而言,孝心应该是醒着的,是滚烫的,是心甘情愿的,孝行是不能等待的。子女应时刻警惕着,因为老人随时都可能离开。时不我待,而不是亲不待,不能等到老人离开了之后再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呀。为了不让自己悔恨、自责、愧疚,为了老人能够岁月静好、幸福安康,尽孝应该趁老人还在、趁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