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母亲的礼物 > 孝之安——无怨无悔

孝之安——无怨无悔

    人们都认可孝,但说法不一,做法不同。有的人认为孝能够说清楚,有的人认为孝无法讲明白;有的人认为孝有标准,有的人认为孝没尺度。是婆说婆合情,公说公有理。

    孝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和实践。

    如果把孝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理论就是树干,它正直、挺拔、伟岸,像山一样巍然屹立,不管风吹浪打,岿然不动,故而能说清楚;而实践则是树枝,它舒展、飘逸、婀娜,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如水一样莫测变幻,所以永远无法讲明白。故我谈孝道,只说自己所做、所思、所悟,而不妄论他人之短长。

    孝道,是自然之理,人伦之规。“善事父母为孝”,一个“善”字,道出所有奥妙。孝不仅指孝心、孝行,也包含老人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每个老人又都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所以,孝敬老人的方式方法也没有标准化,应因人而异,因需而为。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那颗滚烫的、发自肺腑的、不求回报的、生生不息的拳拳孝心。因为所有孝行皆源于灵魂深处的孝心!

    我多次提到“陪伴老人的目的是满足老人的需求。”但这只是针对陪伴过程中各个具体行为而言的。满足了老人的需求,他们就能感受到幸福,这种幸福感往往能衍生出安康和长寿。老人幸福安康长寿,这恰恰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满足老人的需求和满足我们的需求是一致的。

    我又想到了与孝有密切关系的“顺”的问题。

    有人认为“顺”就是一味地听父母的话,是愚孝,是传统文化的糟粕;也有人极力地弘扬“顺”,但却说不出令人信服的所以然。前者导致了“顺”饱受诟病,后者使人们对“顺”感到茫然。

    我对“顺”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但至今还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前面讲了一系列的故事。有时我也想:当初母亲不愿意搓苞米,嫌累。但最终我还是让她搓了那么多的苞米。针对搓苞米这件事,你说我是“顺”还是没“顺”呢?母亲不让买八块钱一斤的苹果,嫌贵。后来还是买了。我说:“这是在路边儿买的,两块钱一斤。”她一看,就笑着说:“值”。针对买苹果这件事,你说我是“顺”还是没“顺”呢?母亲最烦撒谎,而我却撒了那么多使她快乐、欣慰、自豪的谎。针对撒谎这件事,你说我是“顺”还是没“顺”呢?聪明的读者,我相信你内心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针对高龄老人,我对“顺”有个粗略的尚待商榷的认知:与老人意见分岐之时,我们要运用智慧,通过一种策略、一种方法,造出一种“势”,“势”成之后,顺“势”而为。

    孝是根,而顺是由孝孕育出的五彩缤纷的花朵。这些花朵,不是催生的,而是自然的,不是压抑的,而是欢快的,不是扭曲的,而是绽放的,不是违心的,而是愉悦的,不是任性的,而是智慧的……当然,这需要一个十月怀胎般的修炼过程。

    孝不能坐论,道不可空谈,形式主义害死人。我们不能只是期盼、祝愿老人幸福、安康、长寿,而应当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孝行,为老人创造幸福、安康、长寿的客观条件。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得脚踏实地呀。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就想:孝,不仅仅是偶尔带些东西回家看看老人,或每年陪老人旅一次游,或为老人办寿,或为老人一次性建房……虽然这些也是老人需要的。孝在于保护好自己,并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不让老人操心。对于不能自理的老人,孝在于将孝敬老人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在于心系老人,在于想孝敬老人,在于会孝敬老人,在于能长期孝敬好老人,在于了解老人,在于理解老人,在于包容老人,在于和颜悦色地顺着老人,在于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老人……在于日积月累,在于水滴石穿。

    孝,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的心里,就在我们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只要真心想孝,就一定能孝,就一定会孝。虽然方式方法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父母对孩子都是慈爱的,而子女对老人却是千差万别。子女总是把父母所做的一切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却忽略了孝敬父母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幼小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是父母在负重前行;老人不能自理后能岁月静好地生活,那得是子女负重前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岂能尽人意,但求无愧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心诚则灵。我就想,爱是力量的源泉,只要子女的爱心是醒着的、是滚烫的、是心甘情愿的,那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于老人的行孝办法,从而做一个使老人外安其身、内安其心、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无怨无悔的善事父母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