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母亲的礼物 > 孝之祭——解放自己

孝之祭——解放自己

    民间有个习俗——上坟。以前我也多次上过坟,每次上坟的时候,都是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中,虔诚地带着怀念带着追思。但并不知道上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我曾请教过一位传统文化的老师。他告诉我:“上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我问:“人都没了,还能尽孝吗?”他说:“烧纸、上供、送花等等,这是给已故的老人送钱、送物,能让他们在“那边”生活得更好。这不仅是尽孝,还能让他们保佑庇护我们,否则的话,我们就不走运。”针对这种说法,我是既怀疑又无以辩驳。

    2022年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是传统的“寒衣节”,也是母亲离开后的第一个“寒衣节”。我把母亲的棉衣包了两大包拿到了坟地。烧完纸,就一件一件地烧衣服。烧每一件衣服的时候,我眼前都能浮现出母亲穿这件衣服的情景,都能想起母亲与这件衣服的故事。在烧的过程中,我有些不舍,感觉哪件衣服都亲切,都有母亲的气息,都有我们的故事,就犹豫了。但又想:天冷啦,母亲可能还等着穿呢。我忍着一种无奈,恋恋不舍地把衣服都烧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渐渐地从思念悲伤的情绪中拔了出来。

    母亲离开之后,我一看到母亲的衣服,就睹物思人。想起母亲,就失落悲伤。而烧了衣服之后,看到母亲遗物的机会少了,悲伤也就少了,渐渐地就能正常生活了。

    我开始思考上坟。

    老人的遗物,最多的就是衣服。这些衣服既不宜久留,又不忍随意地丢弃。而“寒衣节”,恰恰给我们找到了处置这些衣物的最好的方式和最好的理由。

    但烧纸、献花、上供等等,这与烧衣服不同。因为纸和花及贡品不是遗物,这些东西都是为了上坟而买的。其意义又何在呢?

    回想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我觉得对亲人有一种思念,这种思念一点一点在心中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内心就承受不了。而通过上坟,这种思念的情感就有了承接的载体。或许这才是上坟的意义所在吧。

    每年上坟的时间是: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间隔都是九十多天。这是对思念亲人的情感释放在时间上的合理安排,绝非偶然。

    我大吃一惊:先人真是用心良苦啊!而之前的我,却稀里巴嘟自以为是地把这看成了迷信。

    我终于对上坟有了自己的认知:上坟不仅仅是为了已故的亲人,更是为了我们活着的人能够正常地生活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