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茶馆

    第二日一大早,刘枫便和大哥刘传拿着昨天做好的九瓶花露水踏上了前往府城的路上。

    本来说好父亲刘业也一起去的,但没想到他今早起来竟然病了,又发烧又咳嗽。

    刘枫粗浅地学过几手中医,把完脉之后觉得他是热伤风。

    两兄弟合计着,如果卖了钱,先去给父亲抓点药。

    昨夜,刘枫想了很久才决定给花露水定价三两银子一瓶。

    虽然价格高得离谱,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日息五钱。

    又过了三天,利息就得再加一两五钱。

    连本带息一共需要还二十六两五钱银子。

    三两一瓶,九瓶才能卖二十七两。

    借钱十两,一个月之后居然要还二十几两。

    刘枫想想就抓狂。

    科举是要考律法的,国朝律法明确规定:诸民人出举,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又不得回利为本。

    不过,懂得人都懂。

    人治时代,律令本就灵活。

    再加上古代历来重视公法,轻视私法,民间借贷的纠纷,官府大多连状子都不会接,直接发回乡里让乡老调解。

    再说,官场上规矩多,到处需要打点,你是欠钱的一方,官老爷哪里会多看你两眼,觉得你有钱孝敬他?

    这自然就给了刘金这样的土豪劣绅机会。

    一方是地主,是豪绅,是自己人,帮了有人情,有好处。

    一方是贫苦农民,是统治和奴役的对象,帮了还不让同僚耻笑?费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干呢?

    再者,争的也不是人命关天的大案子,又闹不到天上去。

    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刘金放高利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各处关系和人情早就疏通。

    打也打不过,告也告不赢,只能认了。

    不过,刘枫也不是好欺负的。

    他深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眼下还是猥琐发育为好。

    此次要去的是应天府。

    根据原主的记忆,他正处于一个名为大魏王朝的统治下,国姓为梁。

    架空了。

    据刘枫的考证,夏商周三代以下的历史和他所知的一模一样,到秦汉时就微微走了样,魏晋时出现了分叉,唐宋以下,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按照西元纪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一年为前221年,那么顺下来,如今应该是1500年左右。

    应天府是大魏淮扬布政使司的所在地,治所是金陵,俗称淮扬省的省城。

    两兄弟乘着借来的驴车,行了半日的路,终于到了。

    不料进城时,却被守城的官兵拦了下来,非得说他们带的花露水是违禁物品,不让进。

    纠缠半天,最后刘枫不得不喝了一口,才顺利进城。

    金陵城的繁华,两兄弟暂时没有兴致欣赏,当务之急是赶紧把手里的东西卖掉。

    两人进城后便沿街叫卖,直往人多的地方挤。

    反正都出来卖了,脸也就不要了。

    刘枫瞬间发挥了在大学里讲课的口才,嘴里说个不停,一会讲夏天蚊虫的可恶,一会儿讲花露水的功效。

    他的叫卖声和寻常小贩不同,充满了夸张和油腔滑调,成为了金陵街市上一道奇异的风景。

    拥有这种技能,完全归功于互联网时代随处可见的洗脑广告。

    刘枫虽然觉得无所谓,但,刘传在他身旁简直无地自容。

    这个老实的庄稼汉,脸皮薄,实在受不了这种精神污染,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想离他原点儿,假装不认识。

    丢脸的同时,他也惊讶于这个弟弟的脸皮,简直比城墙还厚。

    果然,读书人就是与众不同。

    刘枫见大哥离自己远了一些,问道:

    “你这是干什么?还想不想早点儿回去了?”

    刘传摇头,感觉已经没脸回去了。

    只想换个村子生活。

    虽然丢脸,但效果还是有的。

    一向委婉内敛的古人一下子被刘枫吸引了过来。

    顷刻之间,刘枫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

    不过大家似乎并没有买他东西的打算,只是想看个热闹。

    有几个人本想买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一问价格就直接跑了。

    这么小一瓶就敢卖三两银子,简直是抢钱。

    刘枫倒也不在意。

    只要围观的人数足够多,卖出去的概率再小也总能卖出去。

    他不相信,金陵作为六朝古都,会没有几个人傻钱多好奇心又重的老大哥。

    不过,毕竟是六月,虽然是阴天,依旧很热。

    这样高强度的叫卖很快就让刘枫筋疲力竭了。

    “不然找个地方喝一口吧?”刘枫提议道。

    刘传也热得不行,便同意了。

    沿街走了几步,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大茶馆。

    实在热得不行了,招牌都没看就直接往里面冲。

    门口的小二见两人的打扮,想拦下来问一问。

    临江楼可是金陵城数一数二的地方,您二位……

    但是他又想起了掌柜的叮嘱,来者是客,又看见他们后面跟着一伙人,便没有拦。

    茶馆里倒是热闹,位置几乎坐满了,有喝茶聊天的,也有吃饭的。

    大厅最里面,有个说书先生正在说书,围观的人一片叫好。

    刘枫要来一碗茶也凑了过去。

    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这种茶馆文化特别感兴趣,研究过一阵,今天来了,倒可以仔细看看。

    刚凑过去,只听见惊堂木一响。

    “诸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说罢,说书先生向台下鞠了一躬,徐徐退去了。

    围观人群一阵唏嘘。

    也有人往台上丢了几个铜板。

    等了许久,迟迟不见那说书先生再上来。

    “犬子有疾,老朽必须得回去了,还请掌柜的海涵。”

    在角落的刘枫,无意中听见了说书先生与掌柜的对话。

    “郑先生,您这样置我于何地啊?”

    “实在抱歉,改日定当登门谢罪。”

    说书先生头也不回地地走了,只留下掌柜在原地唏嘘。

    刘枫感觉机会来了,立即跑过去拦下掌柜:

    “老板,不如让我试试?”

    “你?你要试什么?”掌柜打量了刘枫一番。

    “说书啊,我也会。”

    掌柜不可思议:“你会?你是跟哪个师傅学的?”

    “宋先生。”

    “宋先生?哪个宋先生?我怎么没听说过这号人?”

    刘枫不想和他纠结,于是开口央求:“您就让我试试吧!客人们已经等急了。”

    “我连你的来路都不知道,怎知你不会砸了我的招牌?”

    “砸了招牌,丢脸的也是我。再说,我人在这里,出了什么事,也跑不了,大不了我赔!”

    掌柜的陷入了思索。

    那边的观众已经开始闹了起来。

    “好吧,你去试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