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寒门仕途 > 第6章:长恨歌

第6章:长恨歌

    讲什么呢?

    仅仅几步路,刘枫的脑中已经是一片暴风骤雨。

    古今中外的名著他脑子倒是不少,但这些名著的开头往往没有十分激烈的冲突,短时间内不太能吸引人。

    西游记的开篇倒是不错,但刘枫不太能确定是否能把这些观众拿捏住。

    因为,他想的是在精彩的地方断开,好推销一下自己的花露水。

    难不成让他白讲吗?

    思考间,他已经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砰!惊堂木一响。

    有了。

    “将军卫国战燕寒,十年金戈未忍还。

    哪想故园凄凉景,家小孤苦同狗眠。”

    刘枫随口胡诌了一首打油诗定场。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前一世,他总是能在各种浏览器的首页上看到一些无脑的网络爽文,让他不厌其烦。

    有一次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就点进去看了看,发现讲的是一个护国战神完成任务回家后发现女儿竟然住在狗窝,老婆也被仇人抓走了,于是召集手下,杀光仇人全家,救出老婆,并称霸一方的故事。

    刘枫看了几十章后大受震撼,并且在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想来如此惊人又快节奏的故事一定能博人眼球。

    妙,真是太妙了。

    于是他不紧不慢地讲述起了这个雷人的故事。

    当然,与当前时代不符合的内容他都做了处理。

    果然,单纯的古人听厌了才子佳人的风月故事,也听厌了一代名将杀敌报国的热血剧情和皇帝的宫闱秘史,被刘枫讲的东西惊得说不出话来,连喝彩都忘了。

    眼看故事到达了高潮,刘枫戛然而止,然后说:

    “诸位看官,小生前来,除了讲述一段凄然悲怆的前朝往事之外,还带来了一些十分神奇的花露水,此水有奇香,可防蚊虫叮咬,涂之清凉无比,真乃夏日良配。不知诸君可有意乎?”

    台下一片嘘声,似乎没人感兴趣。

    “讲的什么玩意儿?还敢来卖东西!快下去。”人群中,有人吼道。

    “就是,我长这么大,还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真是有辱斯文!”

    场面顿时混乱了起来。

    情况和刘枫预想的截然不同,让他傻了眼。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错,古人崇尚温良恭俭,讲究修身养性,静和慢是可到骨子里的。

    这种戾气十足、毫无章法又有些轻薄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讨他们的欢心。

    失算了失算了。

    溜之大吉。

    两次碰壁,让刘枫十分难受,看来花露水是很难买出去了。

    走出茶馆时,刘枫才注意到大哥刘传脸上的表情。

    刘传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怯弱的弟弟,居然还有这样一面。

    进城以来,两次打击让他的三观产生了一次剧烈的动摇。

    难道读书人都是这样的吗?

    刘枫咳了咳嗽,缓解了一下尴尬。

    “大哥有所不知,读书之道,一张一弛,动静结合,孔老夫子也曾手舞足蹈。”

    他说的是《论语》的典故,刘传自然不知道,只不过是为了挽救一下自己读书人的形象。

    刘传尴尬的笑了笑:“只是这东西怕是难卖出去了。”

    刘枫叹了口气。

    忽然,身后走来了一位年轻的锦衣公子。

    “看样子,你是读书人?”年轻人开口问道。

    刘枫回过身大量了一番。

    看穿着,应该是官宦人家的子弟。

    若寻常有钱的商人,不可能穿这么贵重的丝绸。

    看来老大哥来了。

    “正是。”

    年轻人撇了撇嘴:“怎么看打扮,却是乡野村夫的扮相。”

    “乡野村夫就不能是读书人吗?”

    年轻人笑了笑:“你们沿街叫卖的时候我就跟着了,没想到你的花活儿这么多,真是奇了。”

    刘枫可没时间跟他侃大山,于是问道:“请问阁下是……”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似乎有东西在卖?”

    刘枫眼前一亮:“您是要买是吗?”

    “我从小锦衣玉食,自以为什么稀奇玩意儿都见过了,你这花露水,倒是头一回听说。”

    刘枫顿时来了兴致,便开始给他介绍起了花露水。

    年轻人挥挥手打断了他:“要我买也可以。不过,你这东西着实有些贵,我买它,可是有代价的。”

    刘枫顿时警惕了起来。

    都说上流人有怪癖,这小子不会是个基佬吧。

    于是硬着头皮问道:“什么代价?”

    “本公子喜欢附庸风雅。”年轻人笑了笑,“听你刚刚的定场诗,着实有趣。这样,你再来作一首。一联,一两银子。怎么样?”

    刘枫顿时激动了起来:“此话当真?”

    年轻人轻蔑地笑了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刘枫顿时大笑。

    老子非得让你倾家荡产不可。

    不就是长诗吗?卢升之的《长安古意》够不够长?白乐天的《长恨歌》够不够长?杜子美的《北征》够不够长?

    “为何发笑?难不成想认输?”

    刘枫摇摇头:“只是想起了高兴的事,既然如此,我可要开始了。”

    “请便。”

    刘枫知道的长诗虽然不少,但大多是长篇叙事诗,有特定的事件原委,突然背出来有些不合时宜。

    但《长恨歌》不同,它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就算不知道那段历史,也能听得懂。

    于是刘枫清了清嗓子,开始背起了《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不错不错。”年轻人微微一笑。

    刘枫继续背。

    慢慢地,年轻人觉得有些不对,神色也慌张了起来。

    当刘枫背到: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年轻人彻底慌了。

    这完全没有要完的样子啊,已经三十五联了!

    “停停停!”年轻人急忙打断了刘枫,“你这是做什么?”

    刘枫一脸诧异:“说好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要作甚啊?耍赖?”

    年轻人赶紧尴尬地笑了笑:“我身上只有二十两……”

    “那怎么行?子曰:‘人无信不立’,大丈夫处事,当光明磊落!”

    “我认输还不行吗?”

    “不行,我这首诗还没完呢。”

    “那这样,这二十两先给你,余下的算我欠你的,过几日再给,行吗?”

    “过几日?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我都不知道,过几日我到哪儿寻你去?”

    年轻人忽然正色道:“在下兴国公世子霍洵,字子常,就在住金陵,你随便找个人都打听到兴国公府。”

    刘枫瞬间呆住。

    早预料到此人不是普通人,却没想到身份如此尊贵。

    片刻之后,他冷静了下来:“既然住处不远,为何不直接回去拿?”

    霍子常尴尬地笑了笑:“本公子还有要事,抽不开身。”

    刘枫想了想,也不知道他的话是真是假,便说:“空口无凭,得立下字据。”

    “好。”

    两人随即找个了算命的摊子,借来纸笔。

    为了公平起见,霍子常写了凭证,刘枫也将《长恨歌》全文写了下来,交给了他。

    《长恨歌》一共六十联,卖了六十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