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青云录 > 第5章 雨打风吹去

第5章 雨打风吹去

    林清平既然下定了决心,也不拖延,立刻便要带着都景文等人去林府安葬处开棺验尸。

    都景文见宋薇薇迟迟未归,便让陶学根速速派人去衙门请仵作一同前往。

    不料他们要开棺验尸的消息竟不胫而走,福临镇人听得此消息,不少好事者便要去那林府墓地凑个热闹。

    都景文等人赶到时,林老爷一家的墓地附近已经围了不少人。

    林清平环视一周,只见到场围观的人中有不少是林家的人,那林元吉赫然也在其中,心中便知若是此次开棺验尸不能得出什么线索,这些人便肯定又会借此发难。

    他现在只盼这都景文不是在拿他寻开心。

    陶学根问道:“不知大人要先验谁的遗体?”

    都景文道:“林文川。”

    闻言,陶学根便派衙役将那林文川的棺椁挖出。林文川刚下葬不久,土掩得不算实,所以没费多少工夫就挖了出来。

    棺椁一打开,一股恶臭便立马涌了出来,离得近的人更是不少直接呕吐了出来。

    林文川尸体的腐败程度比上次开棺时更甚。

    仵作连忙上前验尸。

    他先将尸体的衣物全都剥下,便看到了林文川被阉割过的下体,大吃一惊,抬头看向县令。

    只见陶学根冲他使了个眼色,他便知不可宣扬,继续检查。

    只是他百般检查,也并没发现什么异常。

    却听都景文道:“请你将林二公子的遗体解剖开。”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林二公子何等人物,当朝状元,朝廷命官。林家能答应开棺验尸已是不容易了,不曾想这都景文竟还要解剖其尸体,这对林家而言是何等的侮辱啊!

    陶学根也有些惊疑不定,他不知都景文到底是为何,但是此时箭在弦上,除了相信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他望向林清平,只要林清平点头,即刻就能动手。

    林清平既然同意了再次开棺,便是将希望都寄托在了都景文身上,当下也不再扭捏,便点了点头:“剖吧!”

    都景文向那仵作道:“请你剖开林二公子的胃,找找有什么可疑之物。”

    闻言,仵作不敢怠慢,连忙动手。

    众人的目光便都汇聚到那仵作身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焦急地等待结果。

    终于,那仵作一番搜查后抬起头来,众人见状更是屏气凝神。

    却听那仵作道:“除了一些未被消化、此刻已经腐烂了的食物外,并无其他。”

    林清平闻言如坠冰窟,双腿一软险些没站住。

    怎会是这样的结果?

    人群中有人笑出了声,不用说他也能听出来是那林元吉,不禁暗暗咬牙。

    都景文闻言也是有些讶异,莫不是自己猜错了?

    他适才在林清平府中看那四篇诗时,不慎与顾小二头对头地撞了一下,再看那些诗时,突然想到若将那四篇诗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正是一句“在我身体”。

    如此,他便料想那林文川是将东西藏在了自己身上。

    身外已经检查过,只带着一个扳指。可凶手杀人后并未将那枚扳指带走,想必林文川要藏的东西并不是那扳指。

    如此,那东西便很有可能被林文川藏在了体内。

    都景文第一想法便是林文川将东西吞入了腹中。

    他不禁问那仵作:“你可确定没有可疑之物了?”

    仵作回道:“小人检查了好几遍了,十分确定。”

    都景文便道:“再剖其他地方。”

    林清平见都景文还未放弃,便觉得还有希望,更加焦急地看向了仵作。

    时间又过去了许久,已经有人等得不耐烦,只当又是闹了个乌龙,便回去了。

    围观的镇民渐渐地少了一半。林清平扫了一眼,却发现剩下的人中,有几个人他似乎从未在这福临镇中见过。

    突然,仵作惊呼一声,众人看过去,只见他捧着一截竹子向都景文禀报道:“大人!我在林二公子的肛肠中发现了此物。”果然,那竹子上还沾着些黄白之物。

    他将那竹子擦干净,正要呈给都景文时,人群中飞出一柄暗镖扎穿了他的喉咙,当场毙命。

    看热闹的镇民见死了人,立时吓得惊呼逃窜。

    都景文见情况不对,立马闪身要去捡那还握在仵作手中的竹子,却突然又有一柄飞镖朝他飞来,他只好躲闪。

    却见有人趁机也要去夺那竹子,但他此刻已经来不及阻拦。

    这时林十七突然抢先一步拿到了竹子,那人见状,便抽出刀向林十七砍去。

    林十七虽是个孩童,但胜在身形小巧,行动灵活,此刻左闪右避,如同脱兔一般,竟是让那人一刀也砍不中。

    都景文正欲上前帮忙,却发现自己已被三人围住。

    林十七没有武器,虽然身法灵活,却也只能节节败退,竟被那人逼至都景文身旁。

    此刻,都景文与林十七竟是一同被那四人围住,呈四面包夹之势。

    顾小二与陶学根和林清平一起躲在一旁,他们都不会武功,此时能否逃命还未可知,上去帮忙怕只会成为累赘。

    林清平带来的家丁和县衙的衙役或是中了暗镖,或是直接挨了几刀,一时间竟然死的死伤的伤,全部倒地不起。

    只见那四人手握长刀,向都林二人越逼越近。

    林十七寒声道:“把剑给我,你带着这竹子找机会逃走。”

    都景文却不放心道:“你行不行?”

    林十七冷笑一声,直接把竹子塞到都景文手中,从都景文腰间抽出长剑,就要动手。

    却听那四人中的一人道:“只要你们将那竹子交给我们,我们便放你们一马,如何?”

    听起来倒是个划算的买卖,只是真相就在眼前了,都景文如何甘心?只听他冷声道:“动手吧。”

    林十七闻言,提着剑就杀了上去。那人见林十七小小一人,本不放在眼里,却不想这小孩剑法凌厉,招招毒辣,处处往他要害处刺去,掉以轻心之下竟被这林十七砍掉了一条腿,眼见着是不能再战了。

    如此便少了一人的威胁。

    剩下三人本没想到一个小孩竟突然向他们发难,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那小孩放倒了一人,不禁大怒,两人围攻那林十七,一人对付这手无寸铁的都景文。

    林十七到底是个小孩,武功虽高,力量却是不足,此时一人对抗两个成年人,不免落了下风,隐隐有不敌之势。

    再看都景文这边,只见对面那人一柄长刀舞得虎虎生风,刀法凌厉刚劲,自有一套章法,不似寻常之辈。他手无寸铁,近不了那人的身,只得节节败退。

    那人一路猛攻,先是连砍都景文下三路,逼得他左躲右闪,连连后退。

    那人乘胜追击,猛然加速,手持一柄长刀,直直地刺向都景文的胸口。都景文见状侧身一避,那人扑了个空,却因惯性使然不好收力,都景文见机,一掌拍向那人后背,推得那人直接以脸抢地。

    都景文正要乘机夺过那人手中的长刀,刚一近身,却见那人手臂一抬,一只袖镖射出,竟直接射中了都景文的右肩。

    都景文只觉得肩膀一沉,竟是整条右臂都麻痹不已,不听使唤了。

    那人趁机举刀,抵住都景文的喉咙,隐隐有殷红。

    眼看是躲不及了。

    那人冷声道:“只要把那竹子交给我,我就放你一马。”

    都景文此刻性命已经掌握在了那人手中,只要那人手上一用力,他就得交代在这里了。

    那人明明不需要跟他讲条件,直接把他杀了要方便得多。

    显然那人是心有顾忌。

    而自己身上唯一值得对方顾忌的,恐怕就只有这个柳州知府手下的身份了。

    可是自己都还没弄清楚这些人的身份,那人即便是把自己杀了,就算知府大人要追究,也不知该找谁。

    那他到底在顾忌什么?

    还是说知府大人其实知道他们的身份,所以才不敢动手?

    如此,今早收到知府来信,让他停下林府的案子,也就能说得通了。

    这个案子竟然还与知府大人有牵扯?

    那人本就没什么耐心,见都景文迟迟不回答,也顾不了许多,就要动手。却突然颅后遭到重击,眼前一黑,竟然昏了过去。

    原来是那顾小二见都景文身陷险境,竟一时不知哪来的神力,抱起一块大石头就朝着那人砸了过去。

    他扔石头的时候,只想着要把那人砸晕,救下都大哥,也不管这么做会不会误伤到都景文。但所幸他没有失了准头,见都景文安然无恙,连忙跑了过去。

    “多谢。”都景文向他道了声谢,左手提起掉在地上的长刀,便要去帮那林十七。

    林十七以一敌二,一直是苦苦支撑。眼前的两人论武功虽然不是一等一的高手,但是配合得极为默契,其中一人每次露出破绽,另外一人就会立马做出掩护,让他没有可趁之机,反倒是他自己在这两人的轮番进攻下,逐渐难以招架。

    看到都景文突然加入战斗,那两人也不禁惊讶,知道那对付都景文的同伴恐怕已遭毒手,更加不敢怠慢,立刻加紧了攻势。

    都景文的援助让林十七稍稍喘了口气,但是他体力已经有些不支。都景文右手不能使劲儿,左手使刀,也不能发挥十成十的武功。

    因此即便是都景文与林十七合力,也还是不敌那两人,被打得节节败退。

    眼看大刀就要劈在两人身上时,顾小二的有些颤抖的声音传了过来:“住手!不然他们的命就没了!”

    只见顾小二与陶学根一同把那两个已经昏迷了的刺客抓到了一起,由林清平拿着刀抵在两人的喉咙处。

    顾小二的手还有些颤抖,他并不知道这个威胁有没有用,但也只能强装镇定,大喊道:“住手!听到没有!”

    正压制着都景文和林十七的那两人见状,攻势竟真的缓了下来。

    都景文与林十七见状,趁机拉开了距离。

    那两人中有一人道:“只要你们交出那竹子,我们便井水不犯河水,难道不好吗?”

    “你们为何非要这竹子不可?”

    “我们也是受人之托。”

    “何人之托?”都景文紧紧盯着那人,暗暗攥紧了怀中的竹子。

    却听又有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传来:“柳大,莫要与他多说,快将东西夺过来!”

    只见一个黑袍人从天而降,他的脸整个隐藏在黑袍中,手中还拎着一个昏迷的女子,正是那一直不见踪影的宋薇薇。

    那柳大却犹豫道:“可是老二老三还在他们手上!”

    “蠢货!”黑袍人骂道,“如果这东西落在旁人手里,你以为你们兄弟回去后还能活命?”

    见那柳大还在犹豫,黑袍人直接大声催促道:“还不动手!”

    顾小二听他们对话,隐隐知道自己手中之人似乎是那名叫柳大的人的兄弟,心中强压着恐惧,大喊道:“不许动手,否则我真杀了他们!”

    却听那黑袍人笑道:“小家伙,难道没看到我手上也有个人质,你怎么也不考虑考虑她的安危?”

    顾小二一时愣住,气势顿时全泄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林十七见他们几人在僵持,低声悄悄地对都景文说道:“你快带着这竹子走,我掩护你。”

    都景文却摇头道:“不行,我的朋友还在这里,他们不会武功。”

    “我来保护他们。”

    “我看你现在自身都难保。”

    林十七见好说歹说都劝不动他,不禁骂了一声蠢货。

    都景文第一次被人骂蠢货,但却不恼。他心中也明白,以他们这边的状态,若不是对方顾忌那两个人质,恐怕现在立刻将他们全部杀死也是小菜一碟。

    一直站在柳大身边的柳四也劝道:“大哥,如果东西拿不到,死的可就不止二哥三哥了!”

    柳大闻言,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又拿起了刀。都景文与林十七见状也是拿起了武器,准备好了要殊死一搏。

    那黑袍人道:“小兄弟,如果你们不把那竹子交出来,我就把这小姑娘的头给拧下来,我数到三。”

    “三。”

    顾小二与都景文对视一眼。

    “二。”

    顾小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直用眼神给都景文示意,要他把竹子交出来救下宋薇薇。

    可都景文还是没有动作。

    “一!”

    顾小二闭上了眼睛。

    沉默。

    没有想象的惨叫或是惊呼声。

    顾小二睁开眼睛,却发现那宋薇薇正跌跌撞撞地朝着他这边跑过来。

    那黑袍人看着自己原本拎着宋薇薇的手,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那只手上不知何时被扎了一根针,此刻整只手已经一片乌黑,更是知觉全无,显然是中了毒。

    原来是那宋薇薇竟然在被黑袍人拎着的时候醒了,还趁机给那人下了毒。

    待宋薇薇跑过来,顾小二连忙过去扶住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确认没有什么明显的伤后,才放下了心。只见他眼眶含泪,竟是有些劫后余生的喜极而泣。

    那黑袍人只觉得自己的手虽然还在自己身上,但却完全使唤不动,心下大骇,吼道:“小东西,你给老夫下的什么毒!”

    宋薇薇笑道:“‘化骨散’,听说过吧?再不去放血去毒,只怕三个时辰之内,你这条胳膊也就废了。”

    “化骨散”的名字一出,那黑袍人不敢拖延,忙道:“柳大柳四,撤!”

    “那老二老三怎么办?!”

    黑袍人哪里顾得了这么多,只怕逗留的时间越久,他这条胳膊就越不好治,只留下一句:“你们要留就留下吧!”便立刻施展轻功离开了。

    柳四也要拉着柳大离开,柳大却不肯走,紧紧握住手中的大刀,厉声喝道:“快把我二弟三弟放了,不然你们一个也别想活着离开!”

    顾小二也不想杀人,可是那柳大柳四手里还拿着刀,自己这边若是没了人质,保不住那竹子不说,恐怕连性命都难保。

    都景文心念急转,道:“若是能告诉我,你们背后之人是谁,我们就放了你兄弟。”

    都景文知道这柳大看重那两位兄弟,便转守为攻,跟他们谈起了条件。

    只听那柳四急道:“大哥,不可说!”

    柳大的神色也十分纠结。

    僵持之中,那被顾小二砸晕的柳二竟也悄悄转醒了。他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柳大身上,一脚踢开拿着刀的林清平,抱起失了一条腿的柳三,往柳大的方向跑过去。

    宋薇薇与顾小二反应不及,竟让这两个人质直接逃了。

    顾小二见状垮了脸,担忧道:“这下怎么办?没有了人质,我们打得过他们吗?”

    宋薇薇安慰了一下他,可她自己心中也没底。

    却不知那林大也在斟酌。

    老三断了一条腿,已是不能再战了;老二刚刚从昏迷中转醒,伤势也未好。

    再看那林十七已经渐渐恢复了力气,而自己这边不仅把人质弄丢了,那黑袍人也跑了。

    真要打起来,胜算还真未可知。

    柳四劝道:“大哥,我们先撤吧。上面要真的怪罪下来,也是先杀那临阵脱逃的老头,我们只需将罪责推到他身上即可。”

    柳大略为思考之后,便同意了柳四的建议,带着三位兄弟离开了。

    众人见刺客全部离去,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顾小二与宋薇薇连忙跑到都景文身边,宋薇薇直接检查起他的伤势,有几处刀痕,好在没有伤筋动骨,只是皮外伤。

    宋薇薇看着都景文的眼神有些复杂。

    刚刚那黑袍人要取她性命时,都景文直到最后一刻也没肯交出那竹子换她。

    这时,身旁的林十七突然昏倒在了地上。

    宋薇薇检查后才发现,原来这林十七先前以一敌二时,身上早就挨了许多深深浅浅的刀伤,刚刚只不过是怕敌人看出他的虚弱,一直在硬撑。此刻见敌人已经不在,又因失血过多,便坚持不住昏了过去。

    平城,知府衙门。

    封睿启从昨晚开始就被禁足在房中。

    他因为之前夜以继日地赶路而疲倦不已,这一觉竟直接睡到了日上三竿,此刻才刚刚转醒。

    房门外竖着两个人影,正是父亲派来监视他的护卫。

    他还不知道都景文与宋薇薇此刻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还在琢磨着怎么才能从护卫的眼皮子底下溜出去。

    以他对都景文的了解,即便是收到父亲的信,都景文也一定不会停止办案。

    不知道他们此时案子办到了哪一步,有没有找到凶手?

    封睿启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

    只是父亲为什么突然要我们停止办案?他是如何知道继续下去我们会有性命之忧的?难道是受到了某些人的警告?父亲是柳州知府,什么人能够威胁他?

    他想到之前都景文说过,林府的案子很有可能跟京城的势力有瓜葛,难道父亲竟是受到了京城那边的威胁?

    可是彻查林府是皇帝亲自下令的,难不成京城中竟然有人有不臣之心,要从中作梗?

    那父亲受那人胁迫将林府的案子敷衍过去,岂不是欺君罔上,为虎作伥?

    封睿启越想,心中越是疑云密布。

    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嚷嚷,一听这声音,封睿启便知道来人是谁了,不由得狠狠揉了揉眉心,翻身下了床。

    只见一位少女站在封睿启门前,柳眉倒竖,指着门口的两个护卫,怒道:“我来见我夫君,天经地义的事,你们为什么要拦着我?”

    那护卫无奈道:“知府大人吩咐,封公子禁足期间不得会见旁人。”

    “旁人?”听得这话,女子怒意更甚,“我可是与封哥哥有婚约的,怎么会是旁人!”

    封睿启知道她如果再见不到自己,恐怕要将这婚约之事绕着整个知府衙门嚷嚷三圈才肯做罢,便连忙来到门口见她。

    “鹤儿,别闹了。”封睿启扯出一个微笑,无奈道。

    王鹤儿一见到他,立马收起了刚才的泼辣模样,弯起一双笑眼,喊了一声封哥哥,就要扑上去。

    护卫见状连忙拦住:“王小姐,知府吩咐,还请您不要为难。”竟是一步也不让人踏进。

    王鹤儿在封睿启面前,也不好发作,只得咽下这口气,心中暗道:等我与封哥哥成了亲,就把你们全部赶出去!

    封睿启心思一动,便对那两位护卫道:“你们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连我封家的少奶奶也敢拦着?”

    王鹤儿被这一句少奶奶迷得五迷三道,只觉得飘飘然身处云端之上。

    那护卫忙道:“属下不敢,只是知府大人确实有吩咐……”

    “吩咐?”封睿启冷笑,“我与这王家小姐的婚约也是我父亲亲口允的,若是让他知道你们对她不敬,只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两护卫被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封睿启见这两人有些被唬住了,便趁热打铁道:“况且父亲禁我的足,无非是怕我跑了。现在是王小姐要进来,又不是我要出去。你们只管在门口看好,管那么多做什么?”

    他这一顿好说歹说,竟真将那两个护卫说动了。护卫思量再三,道:“属下明白了。”

    王鹤儿闻言,忙不迭地就要进去,却听那护卫又道:“只是不要待得太久,否则属下不好跟大人那边交代。”

    “知道了知道了。”封睿启敷衍的点了点头。

    两人才进去,护卫便在门口听到里面这般对话:

    “封哥哥,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

    “在这里脱?”

    “那当然了,我先脱吧。”

    ……

    护卫甲:“公子什么时候跟王小姐发展到这一步了?”

    护卫乙:“公子与那王小姐正是干柴烈火的年纪,这也是正常。”

    没多久,王鹤儿便从房中低着头走了出来,两人看不到她的脸,却能看出她娇羞扭捏之态。

    等她走远了,护卫甲又道:“王小姐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公子他该不会是……”

    护卫乙:“不可瞎说!公子刚办完案回来,一时疲惫不在状态也是正常的。”

    护卫甲点点头深以为然,又道:“只是那王小姐是不是个子长高了啊?”

    护卫乙:“没有吧,你是不是看错了?”

    封睿启出了知府衙门才敢抬起头。却见衙门外车水马龙,人群熙来攘往,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纱衣罗裳,心想:若是让人见我这副模样,自己在这平城之中的一世英名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于是又低下了头,打算先去买一身男装换回来,再去驿站租一匹马。

    街上的人只见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女子正埋着头走路,不禁个个好奇。

    有人悄悄议论道:“平城里何时来了这么一个雄壮美人?”

    封睿启把头放得更低了。

    “我猜啊,估计是个男的扮的。”

    封睿启后背立刻出了冷汗。

    “我看未必吧,你看她那双手,肤若凝脂,一看就是个不常出门的闺阁女子,寻常男子哪有这么细嫩的手?”

    封睿启把手缩进了袖子里。

    “此言差矣,你莫不知这平城里有家小倌馆,里面的男子个个都细皮嫩肉的,就如同女子一般。”

    封睿启羞愤欲死,加快了脚步埋头往前冲。

    突然一人拦住了他的去路,若不是及时刹住就要与那人撞了个满怀。

    他抬头看去,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若说封睿启是穿了女装才被人误以为是小倌,那眼前这男人便是男生女相,即便身着华贵的男装,却流露出妩媚动人的气质来。

    封睿启只当是个调戏良家妇女的纨绔,不想理他,转身就要走。

    “姑娘留步。”那人笑吟吟地拦住封睿启道。

    无法,封睿启只得夹住嗓子,发出一个细若蚊蝇的声音出来:“公子何事?”

    那人听到声音也是一愣,又道:“我看姑娘体格清奇,本想问问姑娘是否有兴趣加入我们红坊馆,却不想竟是位公子,是在下冒昧了,告辞。”

    闻言,封睿启心中也是一惊。他常年翻阅案宗,对这红坊馆也有所耳闻。

    这红坊馆听名字像是青楼一类的地方,实际上却是武林中一个特别的门派,专收女子,只杀男人。这红坊馆的成名之战,便是那第一任馆主以一人之力屠了一座土匪村,村里的男丁被屠了个干净,只留下妇孺不杀。所以江湖上隐隐有传闻,说是这红坊馆馆主是被某个男人伤过才会如此恨男人。

    与其他不愿与朝廷打交道的江湖门派不同,红坊馆倒是积极入世,在民间建立武馆,专门教女子格斗防身之术。据说那红坊馆馆主正是一个身高八尺有余,异常魁梧的女子。

    红坊馆只收女子,如此看来,封睿启与眼前这人竟是一个男扮女装、一个女扮男装了。

    只是红坊馆向来只在潭州与鄞州活动,与柳州隔了十万八千里,那人怎么会到这里来?

    封睿启还有话要问,见那人要走,忙道:“姑娘留步。”

    那人见被识破了身份,也不伪装,道:“你既知红坊馆,便该知道我们红坊馆从不与男人打交道。刚刚的事情只是个误会,你若要再纠缠,休怪我不客气!”

    说罢甩袖,径直走了。

    封睿启本欲去追,却怕被人看到自己这般模样,只得作罢。

    还是快去换身男装吧。

    下午,福临镇县衙里。

    宋薇薇给林十七敷了药,又包扎好伤口,看他呼吸逐渐平稳,才放下了心。

    都景文的右臂也逐渐恢复了知觉。那伙人有所顾忌,不敢在镖上涂上剧毒,只是抹上了一些能够麻痹经脉的药。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死了不少人,其中不少是林家的家仆和县衙衙役,于是林清平回府去处理此事,陶学根也在安排人去给那些衙役们收尸,忙得不可开交。

    此时房中只剩下都景文、宋薇薇、顾小二和林十七四人。

    都景文拿出那根竹子,上下检查一番,发现了竹筒中藏了什么东西,连忙抽出来。

    抽出来后,发现是两封信。一封信看笔迹与那四篇诗上面的相同,想必是林文川自己写的,另一封信上则是另一个人的笔迹。

    待他将这两封信看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第一封信是写给宁王的,信上写着最近皇帝的近况、朝中的举措、官员变动等诸多信息。

    那宁王自从十二年前战败之后,退居一隅,一直在默默地休养生息,寻找机会东山再起,皇帝因此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其十分忌惮。现在看来,宁王竟然已经将内线安插在了朝堂之中。

    这封信上最重要的一点是,皇帝竟然已经开始暗暗准备,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宁王的势力一网打尽。

    能知道如此紧要之事,只怕那位线人不是位高权重就是深得皇帝信赖。

    信上落款为青狼,应该是那位线人的代号。

    第二封信是林文川所写,上面说他误打误撞拿到了这封通敌信,随后便一路遭人追杀,他知道此信事关重大,却一直没有机会禀报给皇帝。希望有人能够发现这封信,将贼人捉出,为民除害。只是他也不知道那个青狼究竟是谁,只提了一句似乎是个皇亲贵戚。

    宋薇薇见状不由得问道:“怎么了?”

    都景文把信给她看,她看完后也是露出了与都景文一样的神色。

    宋薇薇道:“当时看他脸上被人刻了个‘奸’字,还当他是个什么贪官污吏,想不到竟还是个忠君爱国之人。”

    都景文摇头道:“他在撒谎。”

    “何以见得?”宋薇薇疑惑道。

    “你还记得他是以什么理由回来的吗?”

    “探望病重的父亲。”

    “既然他有机会向皇帝呈上请假折子,怎么会没有机会将此事一同禀报上去?反而是要带着这封密信回到老家,岂不是舍近求远?何况林老爷根本就没有生病,他这么做一旦被发现可就是欺君之罪。”

    “你是说,林文川回来是另有原因,”宋薇薇有些了然,“他原本拿到这封信时并没有想着要交给皇帝,而是私藏了下来。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人要杀他,他那时再想把密信交给皇帝已经来不及了,才将此事记录下来,希望后面的人能够找出凶手为他报仇。”

    “这些还只是猜测,”都景文沉声道:“但是那杀害林府满门的凶手,多半就是那个青狼派来的。”

    宋薇薇点了点头,只是她还有一处想不明白,问道:“既然是京城那边的杀手,又为何要在杀了林府众人之后在其脸上刻字?”

    对此都景文也还没想明白,顾小二是压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更加云里雾里。

    林十七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他脸色苍白没有血色,连声音也有些无力:“字是我刻的。”

    闻言,三人都是一惊,看向林十七。

    林十七只是笑了笑,却不没有解释为何,反而提起了另一件事:“我或许知道,林府案发那晚是谁下的药。”

    都景文一愣,这也是他尚未想清楚的,若说凶手是京城那边派来的,又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给下药?于是便连忙问道:“是谁?”

    “林三公子,林宇川。”

    所有人都是一惊。

    只听林十七接着道:“那天,府里迟迟没人送晚膳过来,我要去催,三公子却将我拦下。我原先只当是他不愿多事,毕竟当时大家都以为他给林王氏下毒。现在想来,是他故意而为之了。”

    “那么林三公子晚上让你出去摘桃子,也只是想把你支走,他知道晚上有人来行凶?”都景文问道。

    “或许吧。”林十七苦笑一声,闭上了眼睛。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都景文又问。

    林十七只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那你为何要在他们脸上刻字?”问话的人是陶学根,此时他暂时忙完了县衙的事,准备来看看他们的情况,碰巧听到了刚刚的对话,不禁急忙推开门,对那林十七问道,“旁的你若不说也便罢了,我只问你,你在秀琴脸上刻上‘淫’字,只是因为她与我的事吗?”

    顾小二听得好笑,心道:莫非那小王氏除了你还有别的情郎?

    林十七闻言,盯着陶学根看了一眼,就又躺下了,问道:“你发现什么了?”

    陶学根点点头,道:“今早,我在林二公子待过的静室中找线索时,发现了这个。”

    他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也顾不上解释为何当时没有告诉都景文反而自己偷偷藏下,对林十七道:“这上面是林二公子写给秀琴的情诗。”

    没有人想到,那林文川竟然对他名义上的庶母有着非分之想。

    林十七看着陶学根急切的眼神,只淡淡地说了句:“三公子不是林老爷的亲儿子。”

    陶学根闻言如坠冰窟,瘫坐在地上。

    顾小二恍然道:“如此说来,林三公子竟是陶大人的儿子了?”

    却听那陶学根摇头,痴痴地说道:“我在私塾时,只想着日后给秀琴赎身,从未与她行过男女之事。”他忽地又站起来,跑到林十七跟前,问道:“你说的话是真的?没有骗我?”

    林十七见他有些面露癫狂,只道:“你就从没想过,当初那小王氏为何明知私会外男的后果,却还要偷偷给你送钱?她一个小妾又哪里弄来那么多钱?你当时一无家世,二无才学,长相也谈不上一表人才,为何她独独青睐于你?”

    陶学根被他这么一问,也直接愣住了:“你是说,她是受人指使?”

    “你来私塾之前,林文川就在私塾里苦读了。服侍他起居的人,正是那小王氏,两人干柴烈火,一来二去就厮混在了一起。日子久了,那小王氏竟然怀了孕,眼看要瞒不住了,林文川又素来最怕林老爷,便想着找个替罪羊。林老爷当时收的学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个个不好惹,就在林文川一筹莫展之际,正巧你送上门来了。

    小王氏那次因为私会外男挨了家法,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其中更是有被打得小产了的缘故。她后来与你暧昧不清,也没有断了跟林文川的关系,后来又怀了孕,便生下了三公子。”

    在场的人都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这样一段往事,那林家三公子竟然是林家二公子的儿子。

    陶学根似乎是大受打击,一时间失魂落魄,面色惨白,倚倒在了墙边。

    林十七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似乎是有些可怜他。

    正在众人感慨之时,宋薇薇突然想起什么,对都景文道:“师兄,我们还是尽快将密信带回给知府吧。那黑袍人和那四兄弟没拿到密信,未必肯收手,再被他们找来恐怕就来不及走了。”

    都景文闻言点了点头,是要赶快离开此地。

    但是他并不打算把信交给知府大人。今早收到知府派人送来的信,要他们停止办案,恐怕知府大人自己也与这个案子有着某些牵扯,如果将这密信直接交给知府大人,他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知府大人对他恩重如山,他并不想怀疑知府大人。但是在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之前,他不能不小心行事。

    顾小二闻言却道:“那黑袍人不是中了你的什么‘化骨散’了吗?一时半会怕也赶不过来吧。”

    宋薇薇解释道:“那‘化骨散’是我编出来唬他的,‘化骨散’不仅极难配制,原料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找到的,我哪有那么奢侈将那玩意儿随身带着。只怕那黑袍人也很快发现我在骗他了,事不宜迟,还是快走吧。”

    “我们走了,他们怎么办?”顾小二担忧道。

    “他们的目标是这密信,你们走了,想必他们也不会为难我们的。”林十七道,“快走吧,不然以我现在的状态,等他们找来你们就真走不成了。”

    都景文三人闻言也不再耽搁,郑重地道了别后,从县衙取了两匹马,快马加鞭的离开福临镇。

    三人走后没多久,黑袍人果然带着四兄弟找上门来了。

    林十七一人出门迎战。

    黑袍人道:“小兄弟,我们并不想与你为敌,只要你肯把东西交出来,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做朋友。以你的实力,加上我的举荐,日后必定高官厚禄,前途无量,”

    黑袍人自以为给出的条件十分诱人,林十七却只是冷冷说道:“东西已经被他们带走了。”

    “带走了?他们往何处去了?”

    林十七却不回答他,反而问道:“你是京城那边的人?”

    黑袍人以为他是对自己给的条件心动了,忙道:“正是,我背后那位大人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要你将那三人的行踪告诉我,我就跟大人举荐你,保你——”

    没等他把话说完,林十七又问道:“是你杀了林府全家?”

    黑袍人道:“正是。”

    话音刚落,林十七眼神一寒,提着剑就向那黑袍人刺去。

    黑袍人见他不知好歹,一声令下,四兄弟应声冲上去。林十七本就没有完全恢复,面对四人更是毫无还手之力。

    一个不慎,一柄长刀径直贯穿了他的胸膛。

    林十七倒下后,黑袍人一脚踩在他的脸上,又吐了几口唾沫上去,骂道:“真是个不知好歹的东西。”

    说罢拿过刀,将林十七的头颅割了下来,递给了柳四。

    柳四知道他的意思,接过头颅,将其悬在了门前。

    之后几人走进房中,看到那蹲在墙边还在发呆的陶学根,问道:“都景文他们往哪儿去了?”

    陶学根还处在呆滞之中,根本没注意到眼前人是谁,听到有人问他,便下意识地回答道:“去见知府了。”

    几人闻言不敢耽搁,连忙追了过去。

    最后是一个衙役发现了县衙中的那具无头尸体和挂在房门上的那颗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