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56章 齐桓公昭陵会盟 晋申生含冤自尽

第56章 齐桓公昭陵会盟 晋申生含冤自尽

    齐国。

    去年,齐国支持江国和黄国,给楚国边境施压,几乎没有效果,齐桓公决定改变策略。于是,齐桓公指示宋国,让宋国支持徐国攻打舒国,从东面再次给楚国施加压力。舒国位于今安徽庐江、六安、舒城一带,是一个偃姓诸侯国,臣服于楚国。齐桓公希望楚国来救援舒国,解除对郑国的威胁。

    齐桓公这招依旧不管用。舒国远离楚国,楚成王并不看重他们,他分得清孰重孰轻,对舒国的求援不闻不问。楚成王心里很清楚,舒国远离徐国和宋国,就算他们攻占了那里,也无法长久立足,最后还得放弃。

    四月,徐国攻陷舒国,楚国硬是没有来救援。后来,果如楚国所料,徐国不得不放弃舒国,舒国各大家族纷纷独立,各自为政,建立自己的国家,史称群舒。此是后话。

    齐国接连出招,对楚国统统不管用。齐桓公无奈,只得再次召集宋国、江国、黄国在阳谷会面,商讨针对楚国的新措施。面对这样的国际大事,鲁国再也不好置身事外:刷一刷存在也好。终于在纠结一番后,季友代表鲁国亲自赴阳谷参加正在举行的四国会谈。

    就在中原诸侯们商量如何对付楚国的时候,楚国发动了针对郑国的第三次北伐,攻入郑国境内,并同时威胁许国。许国虽然是小国,但全国上下一条心,居然扛下了楚国的威胁。

    一年一次,连续三年,郑国终于受不了了,郑文公打算投降,遭到大夫孔叔的强烈反对:大伙正在阳谷开会,替我们想办法,我们怎么能够掉链子呢!郑文公没办法,只好咬紧牙关,硬挺着。

    郑国再次被入侵,齐桓公的面子终于挂不住了:这仗看来不打也得打!

    齐桓公谋划伐楚,楚国也在想办法进一步扩大战果,教训一下跳得正欢的江国和黄国。

    江国与黄国两国的背后是蔡国,如果蔡国能站到楚国这边,局势就会变得对楚国十分有利。于是,楚成王派人向蔡国求亲。

    蔡国因为前任国君蔡哀侯姬献舞被楚国掳去,客死异乡,跟楚国有仇。继任的蔡穆侯为了结好齐国,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齐桓公,希望能得到齐国的庇护,为蔡哀侯复仇。齐桓公很宠爱蔡姬。有一年夏天,齐桓公带蔡姬去度假。蔡姬划船,载着齐桓公在莲池中荡舟。蔡姬生于南国水乡,喜欢玩水,使劲摇晃小船,荡起层层涟漪,激起朵朵水花,把齐桓公的衣服都打湿了。蔡姬玩得很高兴,但齐桓公的脸都吓绿了,他不会游泳,而且还很怕水。他让蔡姬赶紧停下来,蔡姬不听,反而把小船摇得更厉害,吓得齐桓公赶紧召唤侍卫前来救驾。

    齐桓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把蔡姬送回蔡国,让她回家好好反省,但并没有解除与她的婚姻关系。

    蔡穆侯觉得齐桓公是小题大做,看不起诸侯小国,于是,渐渐疏远齐国。正巧,这时候,楚国来求婚。蔡穆侯决定恶心一下齐桓公,给齐桓公戴一顶绿油油的大帽子,就把蔡姬嫁给了楚成王。蔡穆侯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个小小的举动,居然会引来惊天大事。

    齐桓公终于下定决心,与楚国来一次正面交锋。

    春秋纪元67年,前656年。

    春季,齐桓公顶着绿油油的大帽子,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八国联军,讨伐蔡国。

    蔡穆侯没料到,自己就是嫁个妹妹,会招来这么多人来寻仇。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军,蔡国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宣布投降了。联军继续南下,进攻楚国,春秋时期的第一次南北战争拉开了序幕。

    齐桓公的攻势很突然,楚国来不及集结军队。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联军,寻求和解。屈完是春秋时期有名的辩士,在楚国军队没有集结好的情况下,他想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阻挡齐桓公的数万大军,为楚国赢得时间。

    屈完质问齐桓公:“贵国在东北,我国在西南,相距千里,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贵国为何入侵我国?”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就出于此,意思是牛和马即使发情了乱跑,也不会彼此交配。

    管仲反驳道:“昔年,我国先祖姜子牙得到天子授权,可以征讨天下诸侯,以维护天子尊严。所以,我们就来到了这里,有什么不对吗?”

    屈完道:“你说的不错。但讨伐总要有理由吧。我们楚国又有什么过错呢?”

    楚国的过错少吗?一拎一大堆:擅自称王、伐灭诸侯……随便一个,都是要被灭国的。但如果提这些事情,那就没得谈了,所以,管仲避重就轻:“各诸侯国都要给王室进贡特产,楚国的贡品是苞茅,你们这些年进贡过吗?没有苞茅,就过滤不出清澈的好酒,也不能用好酒祭祀神灵,赏赐诸侯,这个罪过难道还不够大吗?”

    苞茅就是束成捆的香茅,可以过滤酒液,使酒看起来更清亮,品质更好。苞茅是楚国的特产。

    屈完见管仲没有借题发挥,胆子更大了:“是这事啊。这几年楚国事务比较繁忙,有所疏怠,回头我们补上就是了。你们也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兴兵动武啊。”

    管仲见屈完口气有所松动,是继续扩大战果的好机会,就继续发难:“昔年昭王南征,平灭南方二十六国反臣。得胜回朝的时候,在汉水发生严重沉船事件,全军覆没。你能说楚国没有责任?”

    昭王沉船事件发生在三百多年前,是当地的蛮族暗算周昭王,拿用鱼胶粘的船给周王乘坐。这种胶舟是当地人水葬用的,受到波浪的拍打,慢慢就会散架。当地的蛮族假装臣服,给周王进贡这种大型胶舟乘坐,周昭王因此丧命。

    屈完见管仲如此无理取闹,也很生气:“当时楚国还是小国,势力范围还没到汉水流域呢。你要追究责任,就去汉水边找水鬼的事去吧。你不要觉得楚国好欺负,要打就开打,不要以为楚国会害怕齐国。”说罢,屈完就气哼哼地走了。

    楚国态度强硬,齐桓公有点恼火了:真以为我不敢打你吗?于是下令兵进陉(xíng)山,对楚国新占领的方城之外的土地形成直接威胁。陉山在今河南郾城一带。

    齐国进兵,楚国心里开始发毛:打吧,部队还没有集结起来,很可能打不过。不打吧,又觉得很憋屈。盘算来,盘算去,觉得还是先服软为上策,于是,楚成王又把屈完给打发回来。

    屈完见到齐桓公,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我家大王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如果齐国退兵一舍(三十里),我家大王就会按照您的意思去办。”齐桓公听了很高兴,下令退兵三十里,驻扎到召陵。召陵也在今河南郾城一带,离陉山不远。

    屈完带来不少礼品,还有几车苞茅,来见齐桓公。齐桓公觉得有必要乘机做点文章,于是,就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和屈完一起检阅三军。

    检阅车上,齐桓公得意地问屈完:“我军可雄壮否”?有这样的军队,什么样的城池攻不下?

    屈完眯着眼睛,装作漫不经心地答道:“君子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贵军虽然强大,但我楚国纵横千里,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濠,纵使您有百万雄兵,也无可奈何吧”。

    齐桓公自然心里清楚:楚国地域辽阔,战略回旋余地大;国内河湖密布,联军的战车部队很难发挥作用,纵使能打赢眼前的战役,也很难有效扩大战果。于是,便笑呵呵地说道:“我带这么多军队来可不是要和贵国开仗的,而是代表天子和诸侯来和贵国建立友好关系的,你不要想太多啊。”

    屈完一听,差点从战车上摔下去:天上难道真的会掉馅饼吗?为了与中原诸侯交往结好,楚国多年来不懈努力,但一直未果,中原诸侯根本就不搭理楚国。楚国积极北上,希望的就是能融入中原诸侯大家庭。楚国以为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没想到现在居然就这样送上门来。屈完连忙正身答道:“我楚国地处偏僻,早就想和中原诸侯开展友好往来,今天阁下屈尊来到敝地,实在是我楚国的荣幸啊,我愿代表国君与您在此会盟,以见证两国的友谊”。

    齐桓公怪怪地看着屈完:“你难道不向楚王请示吗”?

    屈完心里说:请示一趟起码得十天半个月的,到时候你反悔怎么办。于是便道:“我是楚王的全权特使,可以便宜行事,不需要请示”。于是齐楚在召陵会盟。

    召陵会盟,进一步巩固了齐国霸主的地位。不过,楚国也捞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多年来,楚国一直致力于向中原渗透,希望能够干预中原事务,被中原诸侯承认。通过这次会盟,楚国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北伐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春秋时期的又一位霸主即将崛起。

    许国国君新臣是郑庄公那个年代的人,年纪已经很大了。许国是楚国的北伐目标之一,许国为了自救,也参加了诸侯联军。兴许是年纪太大的缘故,新臣在军中去世。

    新臣的爵位是男爵,齐桓公下令以侯爵的礼仪安葬。许国人高兴了,郑国却高兴不起来。郑国一直把许国当作自己的附属国,这次葬礼规格的提升,一下子拉近了许国与齐国的距离,也让郑国失去了对许国的控制。

    与楚国会盟后,齐桓公打算撤军。按照规矩,大军经过的国家要负责军队的补给。由于连年自然灾害,陈国国库空虚。陈国大夫辕涛涂担心国库被掏空,就想耍个小聪明,不让联军经过陈国。他跟郑国大夫申侯商量:“联军要是从我们两个国家走,我们就要提供很多粮饷补给,国库恐怕承受不起。如果军队顺着淮河向东,沿海边回国,震慑沿途蛮、戎、东夷各部,不是很好吗?”

    申侯对辕涛涂的建议拍手叫好。于是,辕涛涂把这个建议提交给了齐桓公,齐桓公也觉得不错,就同意了。

    第二天,申侯见齐桓公,齐桓公把辕涛涂的计划告诉了他。申侯说:“这恐怕是有人想谋害您啊!大军直接向东,南边是楚蛮,沿途还有很多戎族,沿海是东夷,道路艰险,敌人多如牛毛。我们的大军已经在外很长时间了,军力疲惫,不能再打硬仗了,怎么能走这样危险的路线呢!不如取道陈国和郑国之间,沿途都是盟友,陈国和郑国可以提供军需补给,这样不是很好吗?”

    齐桓公听了,恍然大悟,他很欣赏申侯的远见卓识,就命郑文公把虎牢这块地方赏赐给申侯,而把辕涛涂抓了起来。虎牢是郑国的战略要地,郑文公心里十二分不愿意,但也只能照办。不满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只等来年发芽开花。

    齐桓公扣下辕涛涂,就是要等陈国来认错,但陈国死活不低头。秋季,齐国联合江国和黄国攻打陈国,陈国还是不服。冬季,鲁国也来参战,陈国终于扛不住了,认怂求和。齐桓公为了显示大度,就释放了辕涛涂。

    晋国。

    晋国上下都知道晋献公在疏远申生,有废立世子的打算。

    晋献公不是个糊涂蛋,相反,他很能干,在很多国家大事上堪称睿智,但他为什么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由着骊姬的性子来,甚至推波助澜。

    没有人知道晋献公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晋献公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从他尽灭公室就可以看出来,他对自己人是真的狠。他有很多儿子,无非是一个继承人,选谁不行呢?他还不是很老,他坚信自己还能活很多年,而申生的种种表现,让他感到了不安。

    晋国所有人都说申生十个完美无缺的人,他善良、勇敢、恭顺、体恤百姓和下属,所有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到他的身上。而这正是晋献公所担忧的,他不想有一天,国人们强行将他赶下国君宝座,把申生扶上去。

    有时候,一个人太优秀,也是一种罪过。

    晋献公把申生赶到曲沃,骊姬知道,她该采取下一步计划了。

    骊姬叫来优施,办完公事后问他该怎么处理申生的事情。优施说:“里克是世子的老师,他奉国君之命统领上军,申生统领下军,他们师生二人掌管了晋国的全部军队。所以,我们首先要把里克争取过来,至少不能让他支持申生。”

    骊姬道:“如何争取呢?”

    优施道:“里克这个人虽然很有本事,但贪财惜命,只要把利害关系给他摆清楚,让他保持中立,应该不难。这件事我亲自去办。”

    这天夜里,优施拜访里克。优施是著名艺人,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明星。席间,优施放歌一曲,歌名叫《暇豫》。歌词是这样的:

    一个人,一辈子,一杯酒,

    却不如那群乌鸦。

    他们还知道栖集在繁茂的枝头,

    你却独立于枯木梢。

    大树多么繁茂啊,

    枯木必将招致斧刀。

    樵夫拿着斧头已经来了,

    你为何还独自停在枯木梢。

    这是什么意思呢?里克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优施笑道:“其他的鸟儿都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上筑巢,只有一只小鸟在一棵枯树上安家,他不知道樵夫正拎着斧头要砍掉这棵枯树当作柴草。”

    里克沉吟不语。优施道:“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一个人,他的母亲贵为夫人,他将来肯定会成为国君,他就是一棵参天大树,人们争相归附。一个人,假如他的母亲亡故了,就没了根基,便危机四伏,不正是一棵就要枯死的孤树吗?自身都难保,又怎么会有鸟儿去筑巢呢?”

    话已经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优施看里克低头不说话,便起身告辞。

    夜里,里克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叫亲信把优施请到家中。

    优施也没睡,一直在等里克的消息。

    里克也不绕弯子,直接就说:“我知道白天你的话暗指太子,你们是不是打算对太子不利?”

    优施道:“不是我们打算对太子不利,是国君。国君想废太子而立奚齐的事情又不是什么秘密,想必你也知道。你是朝中的栋梁,国君不想晋国遭受损失啊!”

    里克道:“如果我要制止事情的发生呢?”

    优施道:“如果将军的权势超过国君,才智超过荀息,倒也不是不可以。如今奚齐内有国君支持,外有荀息周旋,将军觉得有几分胜算。”

    里克道:“我是太子的老师,危害太子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让我辅助太子对抗国君,我也力有不逮。随你们折腾吧,我什么也不管。”

    优施道:“如此最好!”

    第二天,里克乘车外出,很不小心地从车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于是,里克就称病在家,不再上朝。

    万事俱备,骊姬终于要对申生动手了。

    一天夜里,骊姬显得忧心忡忡。献公问其故。骊姬说:“太子在曲沃扩充军队,招纳人才,施行仁政,老百姓都拥护他,声望越来越高了。”

    晋献公道:“这不是很好吗?”

    骊姬道:“前几年你想立咱们的儿子做世子,申生心里能没想法吗?申生现在这么做,用意不是很明显吗?在曲沃,人们只知道有太子,而不知道有国君。太子明显是要做第二个桓叔啊!”

    晋献公道:“太主观臆断了吧。”

    骊姬道:“我也希望这不是真的,但前些日子,我宴请世子,他居然要非礼我。”

    “不会吧,”献公显得很吃惊。

    骊姬道:“确实如此。他还说,当年他爷爷老的时候,把齐姜给了你,才有了他。现在你也老了,而我还年轻。他还抓住我的手不放,你看,把我的手都抓青了。”

    晋献公疑惑地问:“真有此事?”

    骊姬道:“我就知道你不相信。明天我请太子在御花园赏花,你躲在远处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天,御花园,申生如约到来。骊姬也精心打扮了一番,头发上还抹了点蜂蜜。蜜蜂闻到蜂蜜的味道,围着骊姬飞来飞去,越聚越多。骊姬故作惊慌,要申生帮忙把蜜蜂赶走。申生挥舞长袖驱赶蜜蜂,骊姬的演技也不错,一会扑进申生的怀里,一会钻进花丛中,玉钗也掉了,头发散乱。晋献公远远看过来,分明是一对男女在纠缠不休。献公怒不可遏,拔剑就冲了过来。骊姬时机把握得很好,一下子扑过来抱住献公,申生一看,这个误会闹大了,赶紧溜之大吉。

    献公气哼哼地要找申生算账,骊姬赶紧说:“家丑不可外扬,申生要是能够悔改,事情就这样过去算了。”献公这个感慨:还是媳妇深明大义啊。

    申生知道绛城不能再待下去了,连夜返回曲沃。

    转眼到了冬季,晋献公要去田猎,训练军队,猎取祭祀用的野兽。晋献公刚走,骊姬派人到曲沃,对申生说:“你父亲梦见了你的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

    于是,申生在曲沃的太庙,祭祀母亲。祭祀完成后,申生把祭酒祭肉带回绛城给晋献公吃,晋献公刚好去田猎了,申生只好请骊姬代为收下。

    六天后,晋献公回来了,听说太子献来了祭祀的酒肉,就要品尝。骊姬赶忙制止说:“太子数次有不轨之举,还是小心为妙为好。”

    骊姬把酒泼在地上,“咕嘟嘟”直冒泡,把地砖都腐蚀出个坑来。再拿块肉喂狗,那只狗也四肢抽搐,不一会就死掉了。骊姬故作不信,叫一个小太监来试一下,小太监死活不肯,被侍卫摁着把酒肉灌了进去。不一刻,小太监七窍流血而死。

    献公大怒,下令把申生的老师杜原款抓了起来。杜原款看着献公和骊姬,怒极而笑:“昏君就是昏君,听信谗言,连脑子都坏掉了。你难道不知道这种毒药是会挥发的,已经六天了,毒药还能毒死人?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骊姬急了:“你这老东西,敢对国君不敬,快拉出去砍了。”

    就这样,杜原款被杀。

    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献公命“二五”率兵讨伐申生。早有人给申生报信了。谁报的,狐突。

    送信的人劝申生逃亡,申生不肯:“我知道是骊姬害我。但父亲老了,离了骊姬寝不安,食不甘。我若起兵反抗,就会落得不忠。晋国刚刚开始强大起来,我不想有这样的内部残杀。我若逃亡,就是不孝,诸侯们都会因此而轻视国君,晋国的形象就会受损,身为世子,我要为国家和父亲着想。”于是,申生就上吊自杀了。

    狐突接到申生自杀的消息,没有犹豫,马上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让他们赶往屈地,追随重耳,并让他们保护重耳,立即逃亡。

    骊姬也没闲着,他对献公说:“申生和重耳、夷吾关系密切,常有来往,下毒害你的事情他们一定知晓,但没有检举揭发,分明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两个人是晋国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应当赶快解决。”

    献公十分愿意相信骊姬的推论,晋国无公族政策就是他定下的,他既然要立新的世子,就要把其他儿子都提前赶走。

    于是,晋献公派勃鞮(bódī)刺杀重耳,贾华率兵讨伐夷吾。

    勃鞮是第一位在史书中有记载的武林高手。勃鞮,名披,是个太监,所以,又被叫做寺人披。勃鞮是晋献公训练出来的神秘杀手,大约是修炼了葵花宝典之类的武功秘籍,号称天下第一高手。

    献公命勃鞮两日内赶到屈地,杀死重耳,他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到了。不过还是稍微晚了一点点,因为狐偃和狐毛早到了一刻,并见到了重耳。狐偃和狐毛是不是比勃鞮跑得更快?当然不是,两人只不过早出发了一天而已。

    狐偃和狐毛让重耳赶紧跑路,重耳还没意识到危险的降临,打算收拾些细软。狐偃和狐毛急了,架着重耳就往屋外跑。刚出门,勃鞮就杀进了院内。

    狐毛大喝:“有刺客。”

    重耳的侍卫还真不少,“呼啦啦”把勃鞮给包围起来。勃鞮也不在乎,随手一剑,两颗人头就飞了起来,再回手一剑,又趴下两人。

    狐偃拉着重耳直奔院墙。一边跑还一边大喊:“抓住刺客,赏千金。”

    侍卫们一听有重赏,不要命地扑过来,无数刀剑一起往勃鞮身上招呼。勃鞮功夫再好,也不敢让这么多家伙落到身上。只得放弃追赶,先打发掉这些侍卫再说。

    勃鞮被侍卫们缠住,一时半会脱不了身,狐偃和狐毛架着重耳来到后院,在下面托着重耳,要他翻墙逃命。

    此时,勃鞮也摆脱侍卫的纠缠,追到后院。勃鞮见重耳骑在墙头上,一个纵跃,抓住重耳的衣袖。他没有把重耳从墙头上拽下来,而是挥剑割下了重耳的衣袖。

    重耳翻身跳出围墙,狐偃和狐毛拔出宝剑,抵住勃鞮,此时,大群侍卫也赶了过来,将勃鞮团团围住。狐偃和狐毛见勃鞮被拖住,纵身一跃,跳出围墙,扶起吓傻了的重耳,一溜烟跑了。

    三人刚出城不远,又有几辆战车追了上来。车上还有人大喊:“前面可是公子重耳。”

    重耳一听,完了:真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啊。

    没想到后面的人又喊:“我等专为追随公子而来。”

    重耳一听,一屁股坐在地上:“能不能不要说话大喘气,吓死我了。”

    看来人,都认识,是赵衰、胥臣、魏犨(chōu)、颠颉(jié)、介子推等人,还有几十名武士,都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下有了人,有了车,一群人前呼后拥,奔翟(dí)国避难去了。翟国是狄族的赤狄部落建立的一个国家。

    再说夷吾,真不含糊,抵挡住了贾华的进攻。献公增派兵力,屈城的城墙本就是豆腐渣工程,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夷吾看守不住了,准备逃亡翟国,被他的老师郗芮劝阻:“重耳已经逃到那里去了,你再去那里,别人会误认为你跟重耳有勾结。你不如去梁国。梁国背靠秦国,秦国也是个大国,将来好借力。”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这下没人再跟骊姬争了。于是,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虽然朝中有很多人不满,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