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皇长孙 > 第74章 薛世雄的支持

第74章 薛世雄的支持

    傍晚时分,晋阳城外,外军的驻扎地,杨倓带领着朝廷官员,颁发了对将士们的封赏,由于有着杨广的命令,各部的配合极其高,封赏的流程很快便是完成。

    其实也并非是在一天之内完成了有关封赏的流程。

    在半个月之前,离开雁门的时候,杨倓便以兵部侍郎的身份,着手拟定封赏将士的事情。

    其余各部门也是很配合,复查审核等各种流程,基本已经走完,就等待杨广最后的签发。

    各部官员都知道,这是杨广在雁门之围时亲口承诺的封赏,如今雁门之围结束了,自然是到了封赏有功将士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配合杨倓提早走完了流程。

    谁能想到,杨广居然是自食其言,不打算封赏了。

    好在最后杨倓说动了杨广,不再食言,封赏继续。

    晋阳宫虽然是杨广的一处行宫,但始于东魏孝静帝时期,之后隋取代北周统一天下后,杨广还是晋王时,又两次扩建了晋阳宫。

    在杨广继位之后,又再次扩建晋阳宫。

    可见晋阳宫并非一般行宫,规模宏伟。

    里面存储着大量的钱财,粮食,武器。

    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之时,晋阳宫存储的钱财、粮食、武器,就对李渊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现在,杨倓正好可以用晋阳宫的钱财,封赏将士们。

    封赏结束后,各路将士得到自己的封赏时,纷纷激动。

    杨倓在这些将士激动的神情之中,看到了他们对大隋还有认同感,经过这般封赏之后,那种认同感也是变得更浓了一分。

    “燕王此举,实是凝聚了大隋将士的军心。”

    薛世雄看着将士们得到封赏后的反应,由衷感叹了一声,“在这多事之秋,若没有燕王劝动了陛下,后果不堪设想啊。”

    身旁的杨义臣微微颔首,“若以后有燕王主事,可保大隋安稳。”

    薛世雄愣了一下。

    而后他便领会到了杨义臣的意思。

    杨义臣是在委婉的向他表达,希望他以后能够支持杨倓。

    薛世雄沉吟了一下,颔首道:“燕王大才,又这般贤明,有他主事的确能安稳。”

    说话间,他与杨义臣相视一笑。

    皆是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杨公,张通守,我便先行了。”

    如今杨倓已经封赏完毕,薛世雄也不能再停留在晋阳,需要即刻带兵返回涿郡,他向着杨义臣与张须陀施了一礼。

    “薛留守保重。”杨义臣与张须陀还礼。

    随后,薛世雄走向了不远处的杨倓,来到杨倓的身前,他施礼道:“燕王,封赏已经结束,臣即刻带兵回涿郡。”

    “薛留守这次立下大功,当送薛留守一程。”杨倓说道。

    薛世雄愣了一下,没料到杨倓会亲自为他送行,随即他便隐隐猜到,杨倓应该有话对他说,“那便有劳燕王了。”

    薛世雄的三万大军开拔,杨倓为其送行。

    “薛留守,你可知罗艺此人?”送行中,没有朝廷官员随行后,杨倓问道。

    “罗艺?”

    薛世雄料到杨倓有事想要和他说,但没料到杨倓会问起罗艺,他愣了一下,随而回答,“他是北平郡太守李景的部下,现职虎贲郎将。”

    杨倓听到薛世雄说起李景,也不由想起了李景的事迹。

    李景也是隋廷的一员忠诚名将。

    由于李景诚实正直忠心,颇受杨广的信任与喜爱,杨广每次见到李景之时,都称其为李大将军,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李景现职右武卫大将军,爵位滑国公,在三证高句丽之后,李景被留守在了北平郡(河北卢龙县一带),领太守一职。

    防范高句丽的同时,也为杨广再征高句丽做准备。

    而李景还有一个身份,和李渊一样出自陇西李氏。

    皆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

    “罗艺此人如何?”杨倓不再想关于李景的事请,问起了罗艺。

    “此人是已故监门将军罗荣之子,深谙兵事,治军严明,作战也是骁勇,年少便已成名,如今在北平郡也极为有名。”

    说到这里,薛世雄的话锋又一转,“但此人的品性并不好,刚愎固执,不讲仁义。”

    说完这些话,薛世雄试探道:“燕王提及此人。是欲重要此人么?”

    “此人可用,但需要压制。”杨倓道。

    罗艺此人的确是很有才能的人,但也正如薛世雄所说,罗艺的品性不好,身为李景现今的部下,却经常与李景不对付。

    不过,如今李景还在北平郡任职,还能够压制住罗艺。

    待将来李景与薛世雄都离开后,罗艺也将真正毫无顾及了,在幽州拥兵自重。

    幽州乃是重要门户,不仅北防突厥,也是东进高句丽的前进基地,不能丢失。

    以后他得想法将薛世雄与李景留在幽州,压制住罗艺。

    若能镇住罗艺,罗艺便可用,若镇不住便只能给杀了。

    薛世雄本来以为杨倓刻意提及罗艺,是想重用,听到杨倓的回答后,他便放下了心,罗艺此人的确可用,但需要压制。

    “燕王,就送到此吧。”

    薛世雄见着杨倓没再说下去,知道现在该是分别的时候了,他沉吟了一下道:“燕王的大才与贤明,臣心中为之折服。”

    “若将来燕王有令,臣当遵从。”

    临别之际,薛世雄表明了自己对杨倓的态度。

    他忠于隋廷,也忠于杨广,可如今,大隋天下已经动荡不安,而杨广却如此听不进忠言,让他越来越感觉到大隋将倾。

    可是这次南下勤王,见到杨倓之后,杨倓的才能与贤明,让他看到了大隋的希望。

    为了大隋,他愿意遵从这样的贤王!

    “好!”杨倓为之欣喜,有这样一位手握兵权的重臣支持,他的大计将更进一步。

    送别了薛世雄之后,杨倓率领着亲卫返回。

    薛世雄则率领着三万兵马离去。

    待远去了之后,薛世雄下令众将士停下,他向着众将士问道:“你们可知,刚才为我们送行之人,乃是何人?”

    “战神燕王……”有将士大声说道。

    “战神?”薛世雄愣住,他本想说这是大隋贤明燕王,却没有想到,部下会说出战神二字,实是出乎他的意料。

    “将军,燕王以计逼退崞县数万突厥,后又带领三千兵马击溃始毕可汗十万大军,这样不是战神吗?”将士道。

    关于这次杨倓在雁门之围中的事迹,已经在他们中传开了,每个人都知道了杨倓。

    “说的不错,燕王配得上战神二字。”

    薛世雄点了点头,“你们可知,封赏能这般快颁发下来,每个人都领取到了封赏,是何人的提议?”

    众人自然不知道。

    薛世雄道:“正是这位燕王的提议,也是这位燕王亲力亲为,请求到陛下的特许,你们才能这么快得到封赏。”

    “而战死的将士们,燕王也将派使者将封赏送到其家,慰问家人。”

    众将士齐齐动容。

    他们打仗,不就是为了这些吗?

    在这乱世,隋廷的越来越无道,让他们也越来越对隋廷失望,如今出现这样一位贤王,令得他们又看到了希望。

    “燕王这般亲力亲为,不愿让你们等待,是他体恤你们,爱护你们,我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如燕王对待你们对待他。”

    “喏!”

    薛世雄点了点头。

    不管这里面有多少将士将来能听杨倓的号令,但现在知道这是杨倓带给他们的恩惠后,心中已经有了杨倓的地位。

    薛世雄不再说下去,率领着大军北上,返回涿郡。

    大隋天下将来会如何,他不知道,但他感觉到杨倓希望他留在涿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