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皇长孙 > 第77章 一封信函表忠心

第77章 一封信函表忠心

    送走了杨义臣与张须陀,杨倓招来亲卫刘松,将一份调任书交给他,“你即刻去马邑一趟,将这份调任书交给马邑郡丞李靖。”

    “若李靖外出不在马邑,你或去将之找到,或在马邑等待,务必要将此书交到他手中。”

    “喏。”刘松当即领命而去。

    一旁的赵忠有些诧异。

    他并不知道李靖是谁。

    但郡丞的官职并不高,尤其是马邑郡还是下郡,官职便更低。

    这样一位小官,却得到了杨倓的重视,赵忠诧异的同时,也意识到李靖此人恐怕不简单。

    杨倓看到赵忠的诧异,猜到了赵忠在想什么,但他也并没多说,策马向晋阳城返回而去。

    他的这份调任书,以他兵部侍郎的身份,自然是不可能生效。

    不过,其他部门却是很配合他,顺利让他拿到了这份调任书。

    这次的雁门之围,杨倓展现出来的智谋与勇武,在这些大臣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杨倓这位大功臣,他们自然是不愿意得罪。

    不仅是因为杨倓是大功臣,更是因为杨广对杨倓的态度不同。

    若杨倓在杨广面前说一些他们的坏话,他们要吃不了兜着走。

    毕竟,他们不像宇文述三父子及虞世基等人那般受杨广宠信。

    而且,杨倓也仅是调任一个微不足道的郡丞,他们自然乐于配合,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与杨倓交好,他们何乐不为?

    杨倓策马而行中,想起了有关李靖的事。

    李靖出身于陇西李氏丹阳房,亲舅舅更是鼎鼎大名的韩擒虎。

    家世可谓显赫!

    不过,现年已经四十四岁的李靖却不得志,先是任县功曹,后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现在则任马邑郡丞,官职一直都不高。

    真就官低位卑。

    但李靖对隋廷却是依然有着很强的认同感。

    史上记载,李靖在任马邑郡丞的任上,察觉到李渊有谋反的迹象,当即离开李渊,前往江都,准备向杨广告发李渊有谋反之心。

    但李靖在途中却被李渊抓获,准备杀李靖。

    在马上要被斩头时,李靖不得不归附李渊。

    从这件史事来看,李靖现在完全心向隋廷。

    他现在将李靖调到身边重用,有这样一位日后的军神为左膀右臂,何愁大计不成?

    “燕王。”

    这时,赵忠的声音打断了杨倓的思绪。

    便见赵忠策马来到杨倓身旁。

    杨倓疑惑的看向赵忠,还没问什么事,赵忠便将一封信函交给杨倓,“燕王,这是魏良暗中交给我,嘱托我呈给你。”

    “魏良?”

    杨倓有些错愕。

    之前在雁门的庆功宴上,魏良依然忠诚的效忠于宇文家,令他极为失望。

    他救过魏良一命,最后突围出去时,也没有舍弃伤重的魏良,之后更是信任魏良与交给重任,魏良却依旧效忠宇文家。

    他算是看错了人。

    如今魏良却是让赵忠转交给信函,这是何意?

    杨倓疑惑的打开信函。

    看到信函内容时,杨倓先是愕然,随后便是惊喜,忙看完信函所有内容。

    “燕王,救命之恩,不弃之恩,信任之恩,末将铭记于心,毕生不忘。”

    “在庆功宴上,末将只对宇文智及恭顺忠诚而不视燕王,是欲取得宇文智及的绝对信任,以便假以时日为燕王所用。”

    “末将有心腹魏大山、张通海、孙立德……这些人皆是之前突围时,受过燕王之恩,对于燕王的大恩,他们亦不忘。”

    “末将与他们商量过此事,皆已决定隐于宇文部之下,便面忠于宇文。”

    “若将来某一天,燕王需要用到我等,仅需燕王一声令,我等必遵从。”

    “魏良。”

    看完信函的内容,杨倓真的是感到意外之喜。

    他本来以为自己看错了魏良,却没有想到,魏良竟是有着这等良苦用心。

    赵忠并不知道信函内容,见着杨倓的神情从开始的愕然转为惊喜,他在一旁迟疑了一下问道:“燕王,魏良有何意?”

    杨倓收起了信函,好好的将之保管。

    这封信函,无疑是魏良与他的心腹,对他表忠心的投名状。

    信函上不仅详细的写明了缘由,也将所有名字也是写上了。

    这样的信函落在宇文述三父子的手中,魏良等人必死无疑。

    可见魏良与其心腹,是在用这封足以让他们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信函,向他表明忠心。

    杨倓并没有直接回答赵忠的问题,问道:“你是否对魏良说过什么?”

    从信函内容来看,魏良定是知道了他与宇文述父子三人的关系,因此才选择这样做。

    赵忠回答道:“之前在雁门追击突厥溃兵时,我见魏良有归附燕王之心,便刻意对魏良说过,燕王很赏识与信任他。”

    “同时,也对他说起过,陛下的那道圣旨让燕王对突厥大军叫阵,是宇文述的提议,这是宇文述有想要害燕王之意。”

    杨倓恍然大悟。

    难怪魏良会知道他与宇文述三父子有很大嫌隙,这般选择潜伏在宇文述三父子身边。

    “燕王,请治罪。”

    赵忠很后悔当初对魏良说的这些话,自责道:“燕王与宇文述三父子已有嫌隙,魏良却对其这般忠心,若宇文述三父子再从魏良口中知道这件事,那必然对燕王不利。”

    自得知魏良忘恩负义依旧效忠宇文述三父子后,赵忠就后悔至极,自己错信了魏良。

    这封信函,其实暗中给他送了三次。

    在来晋阳的这半个多月时间中,前面两次,都是魏良秘密遣人转给他,但都被他无视,他不愿再信忘恩负义的魏良。

    直至最后魏良亲自秘密的来找到他,请求他将此信呈给杨倓,他见着魏良冒着被宇文述三父子的猜忌来做这件事,魏良才终于收下了此信,到了现在有机会将之呈给杨倓。

    “你不仅没有做错,还做的很好。”

    杨倓笑了笑,向满是自责之意的赵忠道:“魏良可信。”

    魏良当即明白了杨倓之意。

    他虽是不知信函的内容,但从杨倓的这句话已经明白,魏良必然选择了对杨倓效忠。

    “以后若是魏良有什么要转交给我,你须得即时让我知道。”杨倓向着赵忠吩咐道。

    “喏!”

    如今知道了魏良对杨倓忠心后,赵忠对魏良的看法也是改变。

    很快,晋阳城眼前在望,现在已经入夜,城内已是万家灯火。

    “晋阳县令去我定的酒肆了么?”进入晋阳城中,杨倓并没有返回晋阳宫,策马向着一个方向而去,他今晚约了人。

    “已经去了,晋阳县令正在酒肆中等燕王。”

    “李世民去了么?”

    “也已经去了。”

    杨倓脸上泛起一抹笑意,他今晚约的人,便是李世民与现在的晋阳县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