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隋皇长孙 > 第78章 李世民与刘文静

第78章 李世民与刘文静

    晋阳县令的品阶并不高,属于七品。

    虽然官位低,但是现在的晋阳县令,在将来却是鼎鼎大名的人。

    他是在史上有过详细记载,日后李渊起兵造反的元谋功臣之一,最后冤死,造成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关系产生裂痕之人。

    此人便是刘文静!

    刘文静乃是大才。

    在李渊胜任太原留守,看出李渊有取隋而代之的野心,与李渊的确很有潜力取代隋后,他便主动交好李渊与出谋划策。

    设计除掉杨广安插在李渊身边的眼线的计策,刘文静就起了很大作用。

    之后以马邑的刘武周造反为名,伪造诏书,借用晋阳宫充盈的库存招兵买马的计策,也是刘文静向李世民提出的计策。

    在李渊起兵造反后,提出东和李密、北结突厥、趁虚入关中的策略,也是出自刘文静,可谓是对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这个时间段,刘文静与李世民还并未交好,甚至彼此还不认识。

    直到一年之后的大业十三年,李渊任太原留守时,刘文静交好李渊之后,才结识到了李世民,那时才会给李世民效命。

    但现在,杨倓邀约刘文静与李世民在酒肆中相见与等待他,自有用意。

    此际

    晋阳城内的一家酒肆中,一楼大堂内,照常营业,虽然很冷清,但也有几个食客喝酒攀谈,在这乱世中多了一分生气。

    但二楼包房,那却是完全冷清,一点声音都没有。

    包房中,晋阳县令刘文静,在这冷清无声的地方,那真就是坐立难安。

    今天得知杨倓邀约自己时,刘文静既惊喜又惶恐。

    惊喜的是,如今这位大隋少年燕王,大名已是如雷贯耳,亲率三千兵马,大破始毕可汗十万主力大军,这是何等勇猛!

    而且,他又得知了杨倓冒着让杨广大怒的风险,为将士们请封赏一事。

    对于这位少年燕王,他真心升起了一抹仰慕之意。

    可惜,他官位太低,根本没资格与机会见到杨倓。

    然而

    让刘文静万万没想到的是,今日却有人来到他的府上,告知他,燕王要见他。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刘文静瞬间就惊喜了,但也是同时又一下子惶恐了起来。

    虽然他父亲是隋廷大臣,但早年战死,他虽是继承了父亲的勋爵,但只能享受待遇,已经四十七岁的他并未得到重用。

    区区一个县令,可以说是官低位卑,怎么可能会得到大隋亲王的邀约与相见?

    “这位少年燕王这般见我,有何用意?”

    刘文静心下惶恐,坐立难安,坐一会儿又站起,来回踱步,然后又坐下,接着又难安的站起踱步,独自在屋中重复着。

    时间等的越久,他心中便越加感到不安。

    他很确定,自己以前与这位燕王从未有过交集,以他这样的小人物,根本落不到杨倓的眼中,可为何杨倓会注意到他?

    刘文静在屋中来回踱步,百思不得其解。

    越是不解,他越不安的揣测杨倓的用意。

    “吱呀。”

    这时候,包房的木门被人从外面推了开来,发出木门开启的摩擦声。

    刘文静慌忙停下踱步,看向包房的门口。

    门口处,一位身材挺拔,贵不可言,英武不凡的少年郎,推门而入。

    看到这位少年郎,刘文静心中震了一下。

    他是博学多识这人,对于相人之道,虽是不深,但也是有一定研究。

    这位推门而入的少年郎,那种贵气、英武、气宇,让他在这短暂时间内,产生了一种此人不凡,有龙凤之姿的惊奇感。

    “拜见燕王!”

    刘文静慌忙收慑心神,向着进屋的少年郎施礼。

    “阁下误会了。”

    少年郎见到屋中已经有另一人在时,也不由愣住,在见到这人忽然向自己施礼,误认为他是燕王时,慌忙向对方还礼。

    “我乃唐国公次子,李世民,受燕王之约,来此叙事。”

    “唐国公次子?!”刘文静诧异的看着李世民。

    这位仪表非凡,有着龙凤之姿的少年郎,竟然不是燕王。

    “阁下是?”李世民点了点头,有礼的向刘文静询问道。

    他对待刘文静这般有礼,不仅是他本身极有涵养,更是因李世民知道,能被杨倓约到这里的人,必然不可能是寻常人。

    “京兆武功人,刘文静,现职晋阳县令,也是受燕王之约来此。”刘文静也是一点没有怠慢李世民,慌忙自报出家门。

    晋阳县令?!

    李世民诧异了。

    他本以为眼前之人是隋廷中他所不知的能臣,却没有想到,眼前之人仅是晋阳县令。

    不过,李世民也并不小视刘文静。

    以他这些天对杨倓的了解,刘文静能这般被杨倓邀约到此,即使官低位卑,也必然不会是平庸无能之辈。

    “世民请!”

    “刘县令请!”

    二人互相为彼此做出请势,在桌旁的位置上坐下。

    刘文静率先打开话题道:“先前我听裴副监说起,唐国公有五子,一为建成,二为世民,三为玄霸,四为元吉,五为智云,五子皆是英杰。”

    现在还是晋阳县令的刘文静,与裴寂还是志同道合的挚友,关系极好。

    直到以后成为李唐的重臣后,二人的关系才开始决裂,最后彼此相害。

    李世民见着刘文静提及了自己的三弟李玄霸,叹了一声,说道:“刘县令有所不知,三弟在去年已故。”

    刘文静得知这件事,为之色变,慌忙道:“世民,请恕罪,我实是不知此事。”

    李世民道:“刘县令乃裴副监的好友,裴副监与阿耶又是好友,我岂会怪你?”

    刘文静说道:“我常听裴副监提及唐国公五子个个英杰,气度不凡,今日与世民相见,果然是如此啊!”

    “刘县令过誉了。”

    二人就此打开了话题,也因此拉近了关系。

    随后二人有意交谈起来,刘文静对李世民很有“感觉”,有意想知道李世民的才能。

    李世民也是有意想要知道,刘文静究竟有着怎样的才华,才会这般被杨倓邀约到此。

    不过,二人都刻意避开了谈论朝政与杨倓,他们都很清楚,如今杨广就在晋阳城,这般在天子眼皮子底下谈论朝政,那就是找死。

    而邀约他们到此的人是杨倓,他们自然不能在这里谈论杨倓,即使屋外没杨倓的人。

    二人谈论的是这两方面之外的话题,随着深入交谈下去,二人皆是对彼此感到惊奇。

    李世民惊奇于刘文静的才华。

    刘文静的洞察力、军事才能、治理地方的才能,完全当得起大才二字!

    李世民虽是料到刘文静并非平庸无能之辈,却没想到刘文静如此有才。

    刘文静的惊奇,比李世民更甚。

    在与李世民的交谈之中,李世民展现出来的眼界格局、战略目光、开阔心胸、用人之道等,皆是非凡,完全不是常人可以相比的。

    在李世民的身上,他看到了两个字,明主!

    二人皆是没有想到,彼此竟是这等有才之人,越是交谈下去,二人心中的惊奇便越深,谈性也就更浓,仿佛遇到了彼此想要的人。

    二人谈到几乎忘了这是受杨倓所邀来此时,门外响起一道笑声。

    “世民与刘县令原来如此投机,恕我来晚了。”声音落下的同时,房门“吱呀”的开启声响起,杨倓面带笑意走进了屋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