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 > 第一百五十五章共渡难关

第一百五十五章共渡难关

    国庆节,柳晓楠开着皮卡车,一家四口回到柳子街过节。皮卡车直接开进院子,打开车门,两个孩子高喊着“爷爷奶奶”跑进屋里。

    柳致心刚从地里回来,看到儿子开着车回来,并没感到多大的意外。可当听儿子说他辞职下海,不由得震惊了:“你这步子迈得可是有点大,有把握吗?”

    爷俩站在院子里说话,有意避开女人和孩子。柳晓楠笑对父亲:“爸,你当年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逃离柳子街,行走了七十多里路,有把握吗?”

    “那能一样吗?你现在有老婆有孩子,容不得你去冒险。”

    “正因为有老婆孩子,我走出的每一步都是稳健的。”

    “你不怕有人敲诈勒索?”

    “不怕,这次是谷雨的父亲帮了大忙。老爷子还记得当年下放到咱村时,在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你给过他家几筐无烟煤,缓解了他的高血压发作。我和谷雨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那时候,你和谷雨整天形影不离,哪里会关注这些事情。想不到那个老头子还有良心。”

    柳晓楠想起高中毕业回家务农时,跟父亲发生过的那些冲突。他说:“我现在是渔民了,有时间到我那里去看看?或者干脆跟我妈搬过去,有山有水有海的,想干什么都行。”

    柳致心说:“咱爷俩各干各的。今年冬天又有几家建蔬菜大棚,我这个免费的技术员,又有的忙的。等你做出了一番成就,我和你妈再去参观。”

    柳晓楠心想,父亲这是找到了他的人生价值,所以也不勉强。

    说起养殖河蟹,柳致心觉得能行。今年有人在村里收购河蟹,二两以上的十块钱一只,那就是五十块钱一斤。河里的野生河蟹越来越少,人工养殖应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因此建议儿子利用一秋一冬买书学习,或是到外地取经。首先掌握技术和规律,不能盲目地投资。

    父亲的支持和建议,让柳晓楠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

    吃午饭的时候,姜长玲的身边,一左一右坐着她的孙子孙女,她心满意足地为孙子孙女夹菜添饭。

    儿子媳妇每年都带她复查一遍身体,并没有复发的现象,如今整五年了,身体状况一年年地好转。

    她忍不住跟孙子孙女叨叨了一句:“奶奶现在死了,也能闭上眼睛了。”

    孟想想说:“婶娘,你不想看到你孙子孙女结婚了?”

    姜长玲说:“想啊,就怕等不到那一天。”

    孟想想说:“你想等就能等到,说那样的话就是不想等。”

    姜长玲说:“好,我听你的,以后再不说那样的话。”

    柳致心和柳晓楠对视了一眼。这正应了那句话,什么样的人就得什么样的人来治。

    下午,一家人在院子里干活,把玉米穗装仓。两个孩子在院里玩,小宇把南瓜当皮球滚来滚去,梦梦在菜地里捉蝴蝶。玩着玩着,梦梦突然尖叫了一声,接着大哭起来。

    孟想想离得近,赶紧跑过去看,却见女儿手上抓着一只绿色的大螳螂,螳螂的两只大臂紧紧地夹在女儿的手指上。

    孟想想赶紧把螳螂从女儿的手上拿下去,女儿的手指上渗出血丝。她心疼地问道:“梦梦,你怎么不松开呀?”

    梦梦哭诉:“我想跟螳螂玩,它用大刀来割我。”

    孟想想给女儿揉着手指说:“梦梦,小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以后不能随便用手去抓。”

    柳晓楠不干活了,走过来抱起女儿说:“梦梦从小喜爱观察小动物,将来一定能成为作家。”

    梦梦问爸爸:“成为作家,小动物都会是我的好朋友,不会再割我的手,对吗?”

    柳晓楠说:“很对,梦梦真聪明。成为作家,花草鸟兽山川河流大海,都会成为梦梦的好朋友。”

    孟想想看着父女俩一问一答,忍不住偷偷地笑。口口声声不能宠爱孩子,自己比谁都宠爱,尤其是对女儿。

    因为千头万绪,他们只能在家里住上一个晚上。得知柳晓楠辞职下海,柳致太当晚给侄子送来两万块钱。

    柳晓楠那肯收,柳致太说只能帮你这么多,有多大劲儿出多大力,必须收下。柳致心也给了儿子三万块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有备无患。

    柳晓楠想到现在就得预定樱桃树苗,明年开春还得买蟹苗买饵料,只能收下。尽管于智勇和李哥王哥都曾表示过,愿助兄弟一臂之力。可他觉得,兄弟朋友之间,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少谈钱为妙。

    到了十月末,天气渐渐转冷,鱼虾蟹都游回深海,地笼里捕捞不到任何东西,只能都收上来。至此,柳晓楠彻底断了经济来源。

    海滩上虽然也有些贝类,这些年乱捕乱捞,数量并不多,只能用于进一步的繁殖和恢复。

    孟想想的两个嫂子忙完了秋收,也赶来帮忙,加上沙万里夫妇,就算人家暂时不要工钱,六个人每天的吃吃喝喝,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没有进项只有支出,柳晓楠感觉到口袋逐渐地瘪下去。

    可是,有些事还必须去做。柳晓楠询问过沙万里,找儿子有没有什么线索?沙万里说找了多少年了,一点眉目都没有,只在老家那边留下这边的地址。只希望儿子长大后,知道回老家寻找亲生父亲。

    柳晓楠在门卫室里安装了一部电话,一是为了业务的需要,二是为沙万里寻找儿子提供便利条件。他告诉沙万里,不要去考虑那几个电话费。

    孟想想在网络上搜集整理了一些河蟹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可柳晓楠不相信网络上的东西。他在两个池塘里分别取了水样,来到滨城水产学校,请水产专家化验水质。

    化验的结果是,水质丝毫没有污染,虽然盐分比普通的淡水略高一些,养殖河蟹没有任何问题。相反,河蟹不易生病,土腥味还会大幅度减少。

    水产专家表示,愿意提供有偿服务的技术支持,柳晓楠接受了专家的条件。鉴于柳晓楠作家头衔的名气,专家坐上柳晓楠的皮卡车,实地考察了一番。

    水产专家实地察看了两个池塘的自然环境,表示完全可行,建议柳晓楠,利用冬季枯水期,把两个池塘加深加固。

    水产专家透露出的技术和方法,跟网络上的相差不大,只差因地制宜。柳晓楠嘴上不说,心里却在合计,自己也该转变观念了。

    沙万里跟柳晓楠建议,趁着海里没什么活了,正好可以去挖树坑。树坑提前挖好,明年一开春栽上樱桃树苗,管理好了三年可以挂果。

    说干便干,沙柳守着大门负责做饭,其余的人都在沙万里的指点下,来到土山上挖树坑。

    柳晓楠也参与其中。很多年没有干农活了,重新拿起铁锹镐头,感觉到无比的沉重,速度也跟不上。别人挖两个坑,他才挖一个坑,甚至不如两个舅嫂。而且干一会儿,还得歇一歇喘口气儿。

    沙万里跟柳晓楠的舅哥舅嫂说:“我这兄弟是拿笔杆子的,哪是干这粗活的?想做点事情不容易呀!”

    两个舅嫂也经常跟柳晓楠开玩笑:“你只管去做你的大老板好了。把你累坏了,妹妹跟我们要人,说我们不体谅妹夫,我们可担当不起。”

    柳晓楠说:“我没那么高贵,只是这些年缺乏锻炼,熬过这个阶段会慢慢适应的。”

    晚上回到家里,柳晓楠饭量大增,孟想想看在眼里暗自心疼。

    两个多月来,在海边风吹日晒,脸膛早已变得黝黑,不再是那个白面书生的模样。

    相对于外表的变化,内心的压力不知有多大,不是本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她只跟他讲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趣事,只有一双儿女能缓解他的压力。

    吃过晚饭,柳晓楠跟两个孩子在一起疯玩,趴在地板上给两个孩子当马骑。两个孩子玩累了,再一个一个把他们哄睡。

    孩子熟睡后,柳晓楠自己躺在床上也是昏昏欲睡。浑身酸疼,不想看书更不会去构思,自然早已不再熬夜。他很清醒,自己已不再是作家,而是一个艰苦的创业者。

    孟想想批改完学生的作业,上床翻看着柳晓楠的两只手掌,上面赫然膨胀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水泡。她笑道:“看来,从作家重新做回农民,也是一个磨砺的过程。”

    柳晓楠睁开眼睛说:“从一个山村小女孩,到两个孩子的母亲,再到重点中学的班主任,也是一个不断磨砺的过程。”

    “星期天,我带着孩子也去挖树坑,找找当年的感觉。以前为了攒学费,五毛钱一个树坑,我干了整整一个寒假。”

    “好汉不提当年勇,你以为你还是那个吃苦耐劳的山村小姑娘?”

    到了星期天,孟想想带着两个孩子,跟柳晓楠一同来到养殖场。两个孩子在梯田埂上自由玩耍,孟想想挥镐铲土,虽然像模像样,体力与耐力却大不如以前做姑娘的时候。

    干了一天,同样腰酸腿疼,不得不承认环境改变了人。

    到了下一个星期天,孟想想依然带着孩子前来挖树坑,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每个人都在出一份力,孟多多知道了,也利用休息日前来帮着挖树坑。

    上冻前,近千个树坑挖好了。为了减轻柳晓楠的经济负担,两个舅嫂提前返回老家。

    柳晓楠雇了一台推土机,按照专家的要求,将两个池塘加深加固。该做的准备工作都提前做好了,只待春天的来临。

    学校放寒假了,柳晓楠打算让孟想想带着两个孩子,跟她的两个哥哥一同回去住些日子。孟想想不准备回娘家,在这种关键的时期,怎么能撇下丈夫回到娘家躲清闲?

    柳晓楠给了两个舅哥每人两千块钱,钱不多,带回家去过个年。两个舅哥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沙万里大哥一个外人都不肯要工钱,自家的亲戚怎么好意思伸手拿钱?那也太不地道了。

    只带着给爹娘买的礼物返回老家,相约明年开春准时回来。

    孟想想带着两个孩子,乘坐长途汽车回柳子街。蔬菜大棚正是用人的时候,她担心公公婆婆忙不过来。她没让柳晓楠开车送她和孩子,能省一点是一点。

    柳晓楠开始利用这段相对清闲的时间学习。父亲能从一个矿山工人,靠自学变成一个业余农业技术员,自己搞养殖,也不能完全依赖水产专家。

    白天带着书籍资料在养殖场里学习,同时考察潮汐规律和海湾里的环境变化。晚上回到家里,在电脑里查阅相关的养殖技术。

    直到腊月二十七,柳晓楠才把养殖场完全交给沙万里照看,开车返回柳子街。他没有忘记跟关得玉三叔的约定,每年春节都要回村给村里人写春联。

    蔬菜大棚里的蔬菜已经卖完,父母和孟想想在准备年货过年。柳晓楠一回家便铺开桌子,为得到消息前来的村民书写春联。

    他在提笔书写春联的时候,女儿一直坐在旁边观看,两只透亮的小眼睛一眨不眨。儿子早已对他用毛笔蘸水写字不感兴趣,这会儿正和他的爷爷在池塘的冰面上滑冰车。

    空闲的时候,柳晓楠把毛笔交到女儿的手里,手把着手教女儿写大字。女儿才三虚岁,自然什么都不懂,可他已经开始着手培养女儿的兴趣。

    儿子是指望不上了,搭个梯子能上天,他准备把衣钵传给女儿。

    大年初一,一家四口出门拜年。中午回来时,柳晓楠跟父母说起柳允奇和马格思两口子。

    一个腰腿有病干不了重活,一个脑血栓半身不遂,家里冷得像冰窖。马格思躺在炕上盖着厚棉被,拉着柳晓楠的手唉声叹气,流下几滴浑浊的泪水。

    不言而喻,柳其顺两口子并不管老两口。

    柳致心对儿子说:“那是他们家的传统。连你婶子柳二丫,也很少去看她的哥嫂。倒是你叔叔,接长不短地给他俩两口子买点药。”

    柳晓楠说:“想不到马格思二嫂厉害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却栽在儿子媳妇手里。柳其顺也够样,当儿子的不管父母,当媳妇的哪里会去管?”

    柳致心说:“人老了,生病了,就不中用了。我算是看透了,我要是到了那一天,就痛痛快快地去死,决不能像他们那样,躺在炕上遭人嫌弃。”

    柳晓楠看了孟想想一眼。意思是我当儿子的不好说话,只会让父亲越说越起劲,该你这当儿媳妇的出马了。

    孟想想领会到了,她对柳致心说:“爸,大过年的,你这话是说给我听的吗?”

    柳致心赶紧跟儿媳妇解释:“我是看到太多那样的老人,有些感触才随口一说,绝不是说给你听的。你这媳妇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和你妈早看得明明白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