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极正道 > 点穴秘钥

点穴秘钥

    点穴者,为擒拿术之冠,技击法之妙,分为少林、武当两派。两派之史,少林久远。北齐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位武功超群之武僧,为少林拳法的奠基者。武当之祖是张三丰,张氏生于宋代徽宗年间,其武技精奥超群。少林武当,无分轩轾,友合一家,技击有歧。今人评曰:外家少林,内家武当,外家主刚,内家主柔。实则两家都刚柔兼备。凡武家皆含阴阳造化之机,具刚柔互济之道,始足以致实用。否则,纵百炼之钢,亦必有折损之时。

    周清这门太极点穴是正宗的武当内家太极绝学,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别看很多徒弟能学太极推拿,真要掌握这门绝学是很难的,认准全身穴位就是一门基本功,而且要深入掌握要领及点击力度、时间、功效等就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有功底的人也需要一年半载的,杨珂学习鹰爪功时候对穴位有一定认识,但谈不上多么的精准,而点穴如果连精准度都掌握不好,那相当于什么都没做。

    凡习点穴术者,须深知:人之所以能生存,其理在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体皆健壮。若气血失调,则死机潜伏,垂危欲绝。故前辈劝后生要常日习武,频练体肢,使阴阳平衡,气血畅通,骨壮筋柔,全身力宏,益寿延年。气与血,为人生养命之源,循行全身,永无静止。而经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规,经行之时,亦有一定之序,丝毫不爽,皆有所现。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穴,气血沿经络循环一周,气血必经行一度,其经行则以十二时为准。凡施其点穴法,皆能效验,攻者心破,守者心坚,常胜也。

    这鹰爪功的指力练习偏外家或者说与少林同宗,而太极点穴指力练习尚柔,所谓“拳不如掌长,掌不如指利”,武当太极点穴源自道学基本理论和道家内丹功基本理论(包括真气运行法、小周天和大周天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特点等),人体科学和传统经络理论(包括四肢、骨骼、肌肉的特性和体内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别络、孙络、浮络等运转规律),其功法组成及修炼方法、步骤、过程(即由内功、外功和辅助功三个部分组成。内功由丹田功、压劲功、站桩功、剑指功等组成,外功由卧虎功、指劲功、指禅功等组成,辅助功由易筋经、掌撑功、倒立功等组成;在形式上由练意、练气、练力三个方面组成)等等。

    “太极拳法意相连,招招式式细经研。守定中宫无极势,无形无象养真元。太虚太极吴有象,阴阳动静操做拳。”学太极点穴一定要持之以恒。武当太极是“至善至纯的柔”,然则并不是指软弱无力,无形态的病态之称,反之实则是一种轻柔绵软,肢体柔和,全身连贯,张弛有度,动作缓慢不间断,因此内家是一种“静力”,杨珂又开始补充自己指力方面内修不足之处,很多人都看过李连杰拍的《太极张三丰》吧,其中的一个桥段就是在水缸里练浮球也是选自道家练指力的一种功法,而且还要练习弹毛巾、隔空“抓物”等。

    杨珂还要把穴位的基础知识恶补一下,毕竟学功夫的主要目的在于技击,而学医在于治病救人,这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周清先给杨珂简单普及了一下中医学穴位基础。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穴”、“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穴位按照现代人理解上是人类及动物共有的电位最高的皮下电场区,是神经主干和神经末梢经过的地方,是人类和动物身体中电势能最高的地方,这部分破坏或者坏死,以及外力破坏及阻碍,都会引起麻、胀、痒、痛、酸等症状,甚至会产生组织、器官、循环和心脑不适、还可导致残疾、衰竭、窒息及死亡等症,穴道是活体中重要的电场,也是与大脑密切联系场所。人体总计穴位有720个,医用402个,其中要害穴位有108个,有活穴和死穴之分,不致死的穴为72个,致命为36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