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极正道 > 医者杂心

医者杂心

    一个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找医生只是为了确认一下,他们只是想吃药了而已,该死的还是要死的,人确实多数是病死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并不会关注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只是想了解自己还能活否,或者能活多久是最终目的,多数医生不喜欢谈这个问题,谈好了无非如期而至要挨骂的,谈不好就成了庸医也要挨骂的。

    杨珂这样的学徒有很多,你说他学到了本事么,确实学到了精髓,你让他跟患者聊聊天,这投诉率肯定很高,一个人很多时候不一定知道为何犯错,就好像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有些奇怪,其实这是古今共性的问题,能看出来东西却不会表达,语言这种东西可以用很多成语来表达,例如:得意忘形,心口不一,寻章摘句,不谋而合等等,你在不同的境遇下表现是不同的,有的人只是学会了技艺,没有学会做一个自己。

    有的人能充分调动四肢百骸的力量,就好像一个演员在演戏一样,演祖宗是祖宗,演孙子是孙子,演英雄是英雄,演流氓是流氓,曾经看过一个电影《社区医生》,就是一个地方的医生很少,而这个兢兢业业做了几十年的人有了肺癌,他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这里面就出现了很多小故事,包括后来的接班人,医疗机构的改进,意识形态的冲击等等,不能用一个好字或者一个坏字给某个东西或人下定义。

    医生的心境是复杂的,一种病人有一百种“心病”,没有当过医生的人不能理解,没有生过病的人也不能理解,如果说以前的叫:医者仁心,现在也只能叫:医者人心,说到底一个医生还是会讲究做人的,其实你放到其他行业未必会表现更好,每一个行业或者事情做久了,思想境界和深度才会有,就好像杨珂练武生涯一样,现在已经和开始习武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也就是“武”在何方,未来将归于何处。

    现代从业之路对于一个人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要教拳的话就要开馆收徒,可杨珂不知道自己以什么名头开馆,总不能将来说自己教百家拳的吧,那不就成了开饭店卖一锅粥的么,饭店还真有各种各样的的粥,可习武之人不能那么干,那样容易引起纷争,就好像新闻里热闹了一阵子的“东哥”搏击和“雷某”太极,最终还是烟消云散了,其实这个东西也值得深入思考,真的那么喜欢打比赛,你们可以参加正规赛事,真的要打街头,那就勺子铲子板砖一起的,最烦那种土不土洋不洋的,这好像自由搏击跟拳击比赛,那场世纪大战关于梅威瑟和麦格雷戈,其实就是规则大战,跨界这种事情不好说的,按照MMA的话梅威瑟显然会招架不住,按照拳击规则的话麦格雷戈就逊色三分,这就好像练习书法和绘画的本来是两家,现在非要说书画比赛,就算王羲之在世也未必能画出个鸟来。

    杨珂跟周清学这么一阵子也不错,退一步即便是将来自己开一个推拿按摩馆也够用的,或者跟着周清混也没问题,他还需要的是一些实际的应用经验,反正也老大不小了,还是一边在周清馆里学习处理病人,一边跟着周清继续深造吧,所谓医无止境,这拳也无止境,不是总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么,实际上有很多人高帽子一戴,成了某领域大师以后的三十年不进反退的,人生就是这样纷纷扰扰,时至黄昏时分,杨珂握笔题诗:残日余晖落霞,古松长风天涯。日月各向东西,江湖几处人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