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极正道 > 有点儿偏见

有点儿偏见

    每个人都是这样活着的,对于其他地方的人和事儿,多少都有一点儿偏见,像是春天的故事一样,比如中国大地上几个大商之地,像徽商或者晋商,又比如现在的浙商或粤商等等,总之你会感受到那些不一样的说辞,与其说是某一些人的故事,莫不如说那是时代的变革,其实有大商之地必然有更多变化及可能性。

    地处四省交界的HD这个地方很奇怪,当然也就出了像杨珂和周清这样的怪人,作为一个自古至今没有更改城市名字的城市,这里的人也有属于它的性格,你可以理解成倔强或者驴脾气,简直是死犟死犟的,也是燕赵自古慷慨悲歌的美名,到近代红色文化大省,从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到西柏坡,包括很多影视作品里的《地道战》《******》《***炸碉堡》《小兵张嘎》等等,反正这个地方的人像是顽固不化分子一样。

    当地民俗还有一句话:宁向东一丈,不向西一尺。也注定了河北这个地方商业自古以来就不发达,不喜欢跟“聪明”的山西人打交道,更热衷于与豪放儒雅的山东兄弟交往,你说这与练武有啥关系,当然有关系的了,你读过水浒传么,看看那里面出现的人物及地方,几乎与山西没多大关系,多半都是山东人和河北人在折腾,但这个不影响一支武术的产生,就是形意拳了,虽说发祥地是山西,然而在当下赫赫有名的传承地依然是河北,杨珂正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去学习这一派功夫问题,主要在选择再回沧州还是去山西一趟,心头那点儿偏见还是放不下,其实这也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且到山西还是很不方便的。

    后来就这个想法跟周清请教了一下,周清觉得这种事情应该到处走走多看看,他给杨珂吟了一首清朝黄景仁《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杨珂似乎明白了一些,要不怎么说周清见多识广了,人家正儿八经是个隐居的高手,不清高也不做作,能跟你吟诗做赋,也可以舞枪弄棒,还能像个小老百姓一样穿梭在乡野之间。

    就这样杨珂决定先去趟山西看看是否有所收获,正经的根儿得挖一下,还有而后还得去见识一下“半步崩拳”传承下的形意拳,不管这套拳怎么流传成这样,在杨珂的心目当中其实这就是一套古代的“军体拳”,为什么这样去形容这套内家拳法呢,其实这个拳渊源得来的结论,据传形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而后经戴龙邦及郭云琛等发扬光大,可见什么时代结什么果实,就好像现在人的“懒病”,一切都想着以“懒”为前提,以后想找个勤快一点儿的手艺人可就难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