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领路人 > 第三章 万户飞天

第三章 万户飞天

    李莹说得很对,程敏政身为帝师,朝廷命官,他的健康很重要,朝廷很重视,弘治会派御医定期对他进行全方位检查。前些时日,派来御医李言闻,此人是李时珍的父亲,出身医学世家,家学渊源,医术精湛,为人正派,更是程敏政的知交好友,不会有害程敏政之心,他说程敏政没病就是没病。

    问题是,《明史》记载‘敏政出狱愤恚,发痈卒’,明确记载程敏政是死于痈症。《国朝献徵录》记载‘以痈毒不治而卒’,程敏政死于痈症记载得同样明确。

    李言闻不可能犯错,《明史》和《国朝献徵录》也不可以记载错误,而程敏政死于痈症又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程敏政被人下毒,做成痈症之状,掩人耳目。

    毒死程敏政这事,可行度如何?完全可行。

    程敏政是帝师,朝廷命官,地位高,影响大,居然有人敢向他下毒手,这太惊人了,程堂冷汗直冒,湿透重衣:“娘,我们得去大理寺,提醒爹,莫要给人害了。”

    程壎根本就不信,眼睛一瞪,斥道:“小弟,你休要胡说。爹是朝廷命官,还是帝师,谁敢对他下毒手?”

    李莹也是如此想,微微颔首。

    都把程敏政弄进大理寺关起来了,哪有不敢的,你们还做如此想,真是太天真了,程堂反诘:“大哥,你也不想想,爹是礼部右侍郎,堂堂三品大员,更是帝师,而华昶区区户科给事中从七品小官,哪有胆子弹劾爹?他背后有人。”

    程敏政是三品大员,华昶是从七品小官,差了整整九级,两人间势力天差地远,程敏政随便就能弄死华昶,更不用说程敏政是帝师,在朝中的影响力何等之大,要是华昶背后没人撑腰,他敢弹劾程敏政这个朝廷大员么?

    经过程堂一提醒,李莹立即想通了,脸色大变:“这是个阴谋,阴狠毒辣的阴谋。”

    程壎依然不明所以:“娘,你这话何意?”

    李莹强忍着心惊,为程壎解释:“依大明律,敏政这样的朝廷命官犯事,会被关进大理寺狱。而大理寺卿辛镝媚事中官,贪脏枉法,构筑冤狱,害得不少人家破人亡,敏政上书,陛下大怒,辛镝下狱,陛下欲要严惩,中官相救辛镝这才逃过一劫。从此以后,辛镝与敏政成为死仇,不死不休,辛镝恨敏政入骨。敏政被关进大理寺,还不任由辛镝为所欲为?”

    程壎终于明白事情极为严重,脸色苍白,冷汗直冒,失声惊呼:“娘,这要怎么办?怎么办?一定要想办法救爹呀。”

    程堂在心里吐槽,怪不得程敏政死后,程家衰落,最终沦落为籍籍无名,泯然于众生,这个大哥也太没主见,太没胆色了。

    李莹颇有父风,处变不惊,沉着冷静:“敏政被关进大理寺,落入辛镝之手,辛镝必然要害敏政,但敏政是朝廷命官,更是帝师,在朝中影响极大,辛镝不敢明目张胆,必然是偷偷摸摸的进行,还要避嫌,保住自己的官身与前途。因而,必然是下毒,是慢性毒药,最好是做成……痈症之状,既可以害死敏政,又不为人怀疑。”

    程敏政是朝廷命官,是帝师,要是被害死,弘治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会追查到底。所以,尽管辛镝恨死了程敏政,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进行,必然是暗中加害。下毒,下慢性毒药就成了必然。最好是做成恶疾,痈症是最佳选择。

    痈症是一种皮肤病,不注重清洁卫生的话,就会患上痈症,严重者血液会成为毒血,最终身死。程敏政在大理寺坐牢,无法洗澡,清洁卫生做不好,患上痈症的可能性极大,用慢性毒药做成痈症状,就能掩人耳目,谁也不会怀疑,天衣无缝了。

    程堂对李莹的敏锐反应很是赞叹,不愧是名臣之后,首辅之女。

    李莹看着程堂,大是惊讶:“堂儿,你平日醉心于工匠之道,不闻他事,没想到你见事如此敏锐,不错不错。”

    虽然有史书的帮助,程堂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想明白前因后果,这份反应的确不慢,当得如此盛赞。

    李莹脸色一冷,俏脸含煞:“辛镝想要加害敏政,休想!真以为我程家百年官宦世家好欺么?哼。”在这一刻,底气十足。

    程家,作为百年官宦世家,背景深厚,有这种底气。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反击之事,而应当先保住程敏政,防止辛镝狗急跳墙,不顾一切害死程敏政,李莹道:“我这就去探监,给敏政提个醒,要他提防辛镝,莫要被暗算了。”

    这是必须的,程堂深以为然,道:“娘,我也去。”

    李莹不同意:“堂儿,你的病刚好,身子虚,得歇着。”

    关于弘治十二年会试,《明史》记载‘事秘,莫能明’,意思是说此案牵涉广,错综复杂,非常隐秘,真相并没有查清,因而史书记载得很简略,很模糊,要想不出现漏洞,酿成大错,就得去大理寺面见程敏政,从他那里获得详情,探监一事,程堂必须要去:“娘,爹的安危关系着我们程家的前途未来,我不能不去。”

    李莹并不知道程堂的想法,还以为他关心程敏政,大是欣慰:“那好,你快去换身衣衫。”

    适才想明白程敏政是被毒死的,这真相太恐怖了,程堂尽管胆子不小,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衣衫湿透了,是要换套衣衫。应一声,程堂转身进屋,侍女香芹跟着进去,要侍候程堂换衣。

    程堂的房间很大,跟个大厅似的,并没有奢华的家什,除了紫檀木制成的桌椅床这些家具外,就是数量众多的潜艇模型。

    前任虽然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却是叛经离道,不慕圣人,不学圣人之道,不读四书五经,醉心于工巧之事,一心要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能工巧匠,以‘万户飞天’的主人公陶成道为偶像。

    陶成道本名陶广义,是元末明初人,善长火器,率领三百子弟投奔朱元璋时,献上火器配方,这对朱元璋的光复大业很有帮助,受封万户,朱元璋赐名‘成道’。成了明朝的大官,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了,但是陶成道是个很有想法人的,并没有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

    他看见鸟儿扑愣着翅膀,在天空自由飞翔,就在想鸟儿能够在天空翱翔,人为什么不能呢?他做出两只翅膀,左右手各绑着一只,再在身后绑上四十七支火箭,命人点燃火箭,他就象鸟儿一样,飞上天空,然后,华丽的摔死,这就是‘万户飞天’的故事。

    陶成道这一举动,不合时宜,成了笑柄,被明人嘲笑,明人引以为耻,史书都不记载他。但是,六百多年后的现代社会,他声名鹊起,被公认为人类飞天鼻祖,第一个利用火箭飞天的人,全人类共尊,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Hoo’,以此来纪念他。

    前任以陶成道为偶像,当然不是要上天,陶成道用生命为代价告诉世人,飞天不可能,因而前任要下海。

    “天才,天才,绝对的天才!”程堂望着眼前呈拉伸水滴状的潜艇模型,被深深的震憾了,前任绝对是一个天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